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時刻或場合,會讓我們有美感的享受呢?美感的原意,其實是打開感官去感覺,是種每個人都能夠隨時隨地啟動的能力,從自己開始啟動美感,一直到大家都能分享彼此的感受,有一天,美感會成為我們共通、共享的感知。La Vie從不同國家蒐集的公共建築、公共場域,一起來看看這些景色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官呢?
日本京都
廣告有限制,保護京都古典美
走在古典的京都,沒有人不著迷於那整齊劃一、乾淨和古典的街景環境。為了維護古都美好的氛圍,當地政府從2007 年開始逐步試行、2014 年開始強制執行「京都市室外廣告物條例」。針對不同程度的都心範圍,規劃各式廣告標準。像是在某些區域,強烈禁止屋頂設置廣告看板、禁止旋轉或閃爍的霓虹燈、招牌及看板高度也有標準,連店內朝外的海報也都有比例和彩度限制,違者最高罰款50 萬日圓。因此,許多國際品牌也不得不做出改變,像是麥當勞降低顏色彩度、7-11、Lawson 也都改變顏色,一起為幽靜的古老城區氛圍做出努力。
紐西蘭威靈頓
城市暗巷光感, 點亮街區降低犯罪率
燈光設計對於都市地景的形塑,有關鍵性的影響。不僅因為照明延長了人們活動的時間,也能營造出獨特的空間光感氛圍。從機能性來,適切的燈光設計,除了達到基本照明功能,也是提高街區安全性的妙招。紐西蘭首都威靈頓,為了解決歌劇院旁巷弄過於陰暗的治安死角,於是邀請專業燈光設計團隊,透過兼具美感及功能的光設計介入,把安全感和開放性帶入暗巷之中,也將劇場和魔術的效果帶進都市空間裡,成為提升街區美感與治安的絕佳案例。
法國巴黎
浪漫巴黎的幕後秘密,艾菲爾鐵塔燈光設計
在1889 年,艾菲爾鐵塔剛落成時,就已經被數千盞煤氣燈所照亮;時至今日,鐵塔的燈光早已換成LED,在重要時刻的燈光大秀,都是出自專業燈光設計團隊之手,例如在120 週年時即是由燈光設計師Bernard Schmitt 與Jacques Rouveyrollis 所設計。在平日夜間的燈光設計則是燈光設計師Pierre Bideau 的作品,因為是原創的「視覺創作」還特別申請了版權保護。研究巴黎的歷史學家Marc Gaillard 就曾表示,艾菲爾鐵塔是巴黎在全球的象徵,換上燈光新貌讓她變得更棒了!
美國紐約
公民共創,漫步在紐約空中綠帶
紐約的樣貌多元而迷人,中央公園和摩天大樓群讓人印象深刻。在這座寸土寸金的都市裡,卻有一條跨越了105 個街口、建於1929 年的高架鐵路,然而,難敵1950 年代美國州際航運貨櫃使用率大增,陸路鐵道早已荒廢。由當地居民組成的「高線之友」(Friends of the High Line),將僅存的4.8 公里高架鐵道改建成人行步道公園,透過募款和遊說才得以完成,是一座真正伴隨城市發展的歷史在地公園,也證明公民具有帶動城市規劃的影響力,這條獨特的綠帶,不止帶來景觀美感,背後的公眾共創理念更是有意義。
台灣北投
藝術介入,找回人與河川人文地景
近年來藝術投入地方漸增,而早在2011 年即展開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可以說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因公部門發展時,不熟悉當地環境和居民的想像,而讓地方失去特色,導致環境和生活品質逐漸下降。長年投入跨領域藝術發展的吳瑪俐,曾發起以參與式的藝術活動形式,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藉由藝術形塑「公眾」的概念,以環境為課題,重新讓河流上中下游的居民產生連結。當時團隊透過早餐會、社區劇場、流動博物館等,讓大家討論對溪流的想像,達到不同個體間的對話和跨領域合作,喚醒關於受污染、扭曲、覆蓋河流的記憶和意識,重新形塑社區文化生活的地景。近期台中綠川也透過12 組藝術家的共同創造,為城市文化寫下新的篇章。>>了解更多
英國利物浦
跨界團體合作,翻轉老舊街區衰敗命運
位在英國利物浦的Granby Four Street,最早建於1900 年,但隨著時間,建築漸漸老舊,有些人因此被強制遷出,但也因無人居住,房屋崩壞的速度更快。當地先後成立的社區居民協會和街區信託基金會,都致力於改善街區持續衰敗的狀態。而由18個年輕建築師組成的Assemble 團隊就是在這樣的情況開始介入,從聆聽社區居民,到長期協作,透過建築、藝術、設計和工藝,讓老舊的街區有了新風貌,不僅打破人們對藝術和建築的制式想像,也讓他們於2015 年獲得英國當代藝術最高榮譽「透納獎」的殊榮(The Turner Prize)。>>了解更多
西班牙巴賽隆納
無車城市,把街區還給行人和住民
巴賽隆納像一座棋盤方格,但是跟一般的四方形不同,八角形的街廓和如四合院中庭的空間形塑了城市獨特的樣貌。隨著巴塞隆納市中心車流量的增長,逐漸影響到城市住民的環境權益及住居品質。2003 年開始,政府當局重新意識到這獨特的八角形街廓,可以作為無車都市的基礎,因此將現有街廓視為共同體而進行的整體規劃,根據他們估計,這個計畫可以減少21% 機動性交通,還能釋放近60% 的汽車通行街道,創造更多空間給居民步行和騎乘自行車,兒童也能安全地在街區遊玩,重新將城市空間還給住民及行人。
Text/翁浩原
插畫/夢換工作室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2018《La Vie》雜誌 2 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