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屬法國文化部的國家機構─龐畢度中心兒童藝廊,從1977年開館以來,關注藝術教育已超過40年,甚至有專為一歲以上的孩子規劃的美感工作坊。我們越洋專訪龐畢度中心兒童藝廊負責人、暨龐畢度中心公眾事務及推廣部門副執行長帕提斯夏佐(Patrice Chazottes),認識文化大國的美感養成思維。
Q:龐畢度中心兒童藝廊在規劃兒童美學啟蒙內容時,有哪些是必定會考量的前提要點呢?
A:最重要的是,做出能讓學童與家長共同參與的內容,我們會邀請當代藝術家一起構思,透過互動節目或裝置,讓孩子在過程中扮演主要角色。此外,兒童藝術工作坊的主題主要出於龐畢度中心的館藏、展覽、以及現代與當代藝術關心的議題。
Q:龐畢度中心兒童藝廊成立40年以來,在美感教育的推行重心上,有什麼轉變嗎?落實執行的方式,又有哪些變化呢?
A:在第一線老師的觀念和教學方式上,以陪伴孩子理解藝術創作的過程為核心,這是不變的。雖然我們還未全面數位化,但數位科技的引進,確實改變了一些事情。藝術工作坊著重讓孩子們認識各種形式的藝術表現,美感教育則仍強調從「做」中學。我們還調整了參與工作坊的年齡,只要年滿一歲的孩童就能參加。
Q:龐畢度中心每年會與藝術家合作研擬「藝術文化教育計劃」,請我們分享這項計畫的特色?
A:這項教育計畫的內容不只限於藝術,還會延伸到數學、語文等科目,是一種「跨科、跨界、跨學術」的教育方式,和單一藝術科目的方式很不同。例如,我們也正嘗試透過光線、顏色、媒材等媒介,將科學概念導入在當代藝術展覽中。我認為,美感及藝文教育最大的挑戰是,培養孩子面對變動的世界時,具備靈活的適應能力,而藝術無疑是連結各領域最好的方式。
Q:對於推動和落實美感教育,最常遭遇到的難題是什麼呢?
A:最大的困難是消除成見,許多人認為有藝術史背景才看得懂當代藝術,甚至有人稱當代藝術為菁英藝術。這是為什麼我們規劃許多推廣活動與工具,例如:工作坊、導覽、聲音派對、APP、線上收聽等多元形式的教育資源,提供給不同年齡層的群眾,就是希望可以突破這些誤解。
聽聽工作坊的老師怎麼說?
隨著龐畢度中心兒童藝廊第一次將工作坊帶來亞洲,內容包括三項藝術主題:「跳舞方塊」、「猜猜我是誰」、「影子遊戲」,展方也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後簡稱國北教)合作在台灣的師資培訓。我們在現場訪問了畢業於國北教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現職幼兒美術老師的陳欣彤,以及現仍就讀於同校系三年級的蘇兆翎,分享她們身為第一線的老師的文化衝擊和觀察!
Q:當初怎麼會想要來當課程的老師呢?
陳:巴黎龐畢度中心是兒童藝術重要的營運場地,因為我是兒童美術老師,想知道他們的教學方法和道具,和台灣有什麼不同。
蘇:我們科系在藝術教育算是活躍的,我自己也有修教育學程。出社會之前,想看看體制外、法國是怎麼帶藝術教育,還蠻新奇的。
Q:跟台灣常見的兒童美感教育有什麼不同?
陳:體制內來說,小學和幼稚園的課程還是受限於環境,除非藝術季之類彈性的環境,才能接觸到更多元素。這裡建立起來是一種身歷其境的感受形式,不是口條式的,這種培訓過程在台灣是要到大學念創作組才會有的。
蘇:一般台灣家長比較注重成果,從小朋友帶回來的東西來判斷。而龐畢度這邊比較注重過程,不一定要有一個成品。所以才會希望家長也來參加,一起來探索,而不是從成果做判斷。
Q:體驗的過程中,對美感教育有哪些幫助嗎?
陳、蘇:美感教育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需要很多持續的資源,不是立竿就要見影的。
陳:他們的規劃好處在於,形式上有一定的普及度,小朋友們一定做過類似的互動,未來是可以延續、融會貫通的。美感,只能多體驗,別無他法。而如果家長都沒注意生活中的細節,那也只能希望藉這個場域帶動孩子們的觀察感受力。
聽聽小朋友和媽媽怎麼說?
林小弟弟(七歲)
Q:這三個遊戲裡頭,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A:全部都喜歡,因為都很好玩。
Q:在學校有玩過類似的嗎?
A:影子遊戲我在幼稚園有玩過,但是不是很會玩。老師不會給我們自己去做。
Q:還會想再來玩嗎?
A:會呀!
林媽媽
Q:平常就有參與這類課外活動的習慣嗎?
A:對呀!這個比較不會那麼制式,剛好看到從法國來,來體驗看看。
Q:小孩子本身對於美術就有興趣,還是就參加課外活動來培養一些美感呢?
A:其實這麼小,也不知道他對什麼有興趣,就是帶他多嘗試。
Q:台灣現在很多類似的活動嗎?
A:如果是國外來的選項沒有很多,但台灣自己辦得很多,就看辦得好不好。
更多龐畢度中心給孩子們的精采內容
《13/16中學工作室》是個有趣的藝術教育案例。針對13-16歲的青少年,龐畢度中心採取主動出擊,將藝術家直送到中學校園,學生們可以在下課或午休息時間參加和藝術家面對面互動的工作坊。《製造計畫》是龐畢度中心最新的藝術創作空間,靈感來自提供9-12歲學齡兒童的「Fab Lab」。透過藝術家發想的計畫為主題,參與的學童可以學習使用雷射切割、印刷機器、3D列印筆等,並在團隊合作的模式中創作及製造。
採訪、文字整理/方敘潔、翁浩原
翻譯╱黃聖閎、翁浩原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2018《La Vie》雜誌 2 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