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再造」(upcycled)的設計可說是這個世紀的主流思維,讓環保和零廢棄的設計概念落實到生活中,將廢料轉化為更加精良的物件,不論是項鍊、戒指或家具家飾,都以全新的質感樣貌,讓人們再次體會環境保護的重要。
supercyclers 重獲新生的海洋廢棄物
有鑑於大量廢棄物漸漸汙染海洋生態,致力於推廣永續設計的平台supercyclers,與多位工業設計師進行海洋廢棄物再造計畫Marine Debris Bakelite,希望能翻轉廢棄物的命運,打造成美麗且實用的設計品。其中來自雪梨的工業設計師Andrew Simpson,發現澳洲當地回收海洋廢棄物的組織,將廢棄物帶回陸地並燃燒處理,不僅增加回收成本也造成環境二次汙染。於是Simpson向他們買下各類廢棄物,並且與supercyclers共同研發出由海洋廢棄塑料組成的再生材料,打造了一款便當盒。圓弧外型的便當盒擁有大理石般的自然紋路,輕巧且易攜帶的設計,讓人幾乎忘了它原本是造成海洋汙染的兇手。
PSYKHME 看見一地歷史的手作飾品
充滿肅殺氣息的戰爭武器,竟然也能化身為充滿設計感的美麗配件?年紀輕輕的陳邵瑄,幾度走訪柬埔寨後,發現這個全世界地雷分布密度最高的國家,有不少廢棄的地雷與子彈彈殼能再利用,加上過去不斷思考快時尚對生產者帶來的權益剝削,於是希望在保護生產者的工作權益下,以公平交易的方式與他們共同打造具有美感及手作溫度的飾品。於是她成立品牌PSYKHME,名稱結合古希臘文有美麗、靈魂之意的Psykhe,以及柬埔寨文中代表當地文化的高棉一詞Khmer,希望每件設計品都擁有美麗和純淨的靈魂,並透過手作的溫度讓人更認識柬埔寨的技藝與歷史。
PSYKHME的設計在與非營利組織Education For The Future合作下,讓柬埔寨學生手工製作,安全處理過的武器金屬可重新熔製成銅板、銅條,再製作成精美的飾品。另外,PSYKHME也利用破壞當地生態的外來種植物─布袋蓮製成編織包,以及運用當地盛產的絲綢作成包袋,將富有當地特色的材料,以現代設計感重新出現在人們面前。
CLAYWAY銀黏土製作 電子廢料的優雅轉身
科技帶來了進步,電子廢棄物也形成了大量的「城市礦山」,為土地帶來不少負擔。台灣品牌CLAYWAY銀黏土製作所於是回收廢棄的電子金屬,並利用高科技技術精煉出銀粉,再製成黏土,如此一來就成了手作金工飾品的最佳材料,並且還能不斷重覆再利用。這樣的銀黏土相較於傳統金屬,在加工程序上不須多次高溫軟化,也不需要使用化學藥品及加工機器,因此能減少電力使用,在手作過程中也相對環保、安全。
另外,銀黏土柔軟易塑的材質特性,讓任何人都能輕鬆操作,只要運用金工基礎技法的鑲嵌、揉混技術,也能打造出傳統高難度金工技法中所不能呈現的作品。目前,銀黏土已成為日本、歐美等流行手作活動等國家的主流材料,而CLAYWAY銀黏土製作所更是台灣唯一一家,也是全世界第三家金屬黏土的生產商。品牌總監王逸茹為了與更多人分享銀黏土的永續價值,以及它的金工美學,還特地前往日本學習銀黏土技藝,推出品牌BS design手作銀飾,並開設手作金工課程。原本毫不起眼的電子廢棄物,透過重新開發,也能成為優雅且環保的全新材料。
Dear Human 不可忽視的廢紙「軟實力」!
輕薄的紙張如何搖身一變,成為堅固如混凝土的材質?加拿大創意工作室Dear Human由Jasna Sokolovic和Noel O’Connell組成,因為觀察到當地傳統工廠產生大量廢紙,於是運用他們的雕塑專業,將工廠取回的廢紙打成紙漿,然後形塑為如混凝土材質表面的家具家飾,包含燈飾、茶几、凳子和壁飾等,讓這些不起眼的廢料,成為空間中巧妙的妝點。
其中壁飾設計「Wallpapering」,透過紙漿的塑形,具備木板般的堅固程度,摸起來卻有軟木的質感,表面能進行繪圖設計,同時可客製不同的造型和厚度,為壁面帶來多種幾何造型的裝飾。最特別的是,用回收紙漿製成的「Wallpapering」,因表面具有紋理,能分散聲波的傳遞,經過聲學測試,擁有同等於吸音泡棉的隔音效果,讓這項設計在裝飾空間之外,也多了降噪的實用功能。另外,Dear Human也推出新的燈飾「Pulplites」,改良過去外露的螺絲設計,以陶瓷材質結合紙漿燈罩,打造成為更柔和的燈具造型,讓空間滿溢溫馨氛圍。
Text/陳岱華
圖片提供/CLAYWAY銀黏土製作所、Dear Human、PSYKHME、supercyclers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2018《La Vie》雜誌 2 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