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關於愛,問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不同答案,然而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愛無分性別、性象,在愛面前人人平等並無異同。
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放,這些年來同志題材電影明顯有更進一步地發展,過往被視為禁忌的話題顯然早已不是問題,自2005年李安執導的《斷背山》後,「同志電影」彷彿一下成了熱潮,然而除了這部經典同志影像創作外,從少年性啟蒙、戀愛情慾到族群衝突、春色無邊假期、同志婚禮等各式有關探索同志酷兒族群各種可能的影視作品,有如百花齊放般在大銀幕上先後亮相,本篇則嚴選3部,從亞洲同志電影經典代表《春光乍洩》、首部同志電影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殊榮的《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到2018奧斯卡熱門影片《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等多部同志題材作品,看見他們的喜悅、惆悵、自信與希望,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4部令人難忘的雋永、勇敢追愛同志電影
▶她們都勇敢相信直覺!5部兼具劇情張力、唯美場景與服裝美學的LGBTQ電影!
如伊瓜蘇大瀑布宣洩而下的愛情戰《春光乍洩》
「試問誰不想從頭來過,但世間又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呢? 時光如同白馬過隙,我們再也回不去了,既然回不去,我們又如何從頭來過?」
「不如我們從頭再來過。」一段宛若彼此拉鋸角力戰的愛情,最終是否能開花結果?對《春光乍洩》的黎耀輝與何寶榮來說,一句「從頭開始」講得簡單,實際上卻可能比花瓶還要易碎。王家衛執導的《春光乍洩》,即便是20年後的現今回頭再看,依舊美得令人癡迷,個性天差地遠的黎耀輝與何寶榮,用一句話來形容這對怨偶,大概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如同浪子般不安於室的何寶榮,遇上想默默守著這段情的黎耀輝,心朝往不同方向的兩人,即便從香港繞過大半個地球,來到人生地不熟的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撕扯拉拔的感情戰終究讓他們沒能一起走到最後。
無疾而終的戀曲徒留下的傷感,如同電影最終黎耀輝親赴伊瓜蘇大瀑布時,婉婉道來的那段話:「我終於來到瀑布,我突然想起何寶榮,我覺得好難過,我始終認為站在這兒的應該是兩個人。」。他仍然難忘與何寶榮的那一段,只不過既然決定了離開,「從頭來過」就沒有再回去的可能。全片充斥冷色調的《春光乍洩》藉由攝影師杜可風的高度濾光技巧,即便霓虹閃閃但乍看之下很是洩氣憂鬱,然而通過張震所飾演的小張,觀眾似乎也跟著這位闖進黎耀輝生命中的不速之客,多了幾分光明色彩與歡樂。
即使被定義為同志電影,然而王家衛對這部令他奪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的電影倒是有一番解讀,「我拍的不是一個純粹的同性戀電影,而是一部關於愛的故事。同志並不是主題,兩個人之間的情感才是重點,只不過這兩個人恰巧都是男人而已。」。
扣人心弦的人生三部曲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你終究要決定自己想當什麼樣的人,別讓任何人替你做 決定。」
若你樂於沉浸於王家衛式的電影詩意風格,那獲頒2017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則承襲相似風格講述一段扣人心弦的黑人男孩成長人生三樂章。作為奧斯卡開辦以來首部獲得影片大獎的LGBTQ電影,導演貝瑞傑金斯(Barry Jenkins)用極為溫和輕柔的筆觸敘寫一篇真實卻又殘忍的成長詩篇。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將故事聚焦於邁阿密男孩夏隆身上,這部橫跨20年間時空的電影,所涵蓋的議題不單只是探討性向認同,還包括母子關係、校園霸凌、愛情友誼、街頭犯罪等各式生命經驗,並將重心緊緊扣住主角夏隆的內心世界,看見其成長過程的善意與苦澀。在電影畫面上,《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幾幕視覺不禁令人聯想到王家衛與侯孝賢這兩位享譽國際的華人大導其作品,為此導演表示自己確實深受兩位名導作品薰陶,尤其是王家衛的電影更是影響他創作至深,「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電影,真的是目眩神迷且美麗!」,說起《花樣年華》、《重慶森林》等經典作他都如數家珍,也因此在電影裡也能見到向偶像致敬的影子,例如兩位男主角餐廳敘舊的場景,像極了《花樣年華》中梁朝偉與張曼玉的對桌吃飯;兩人同車回家的戲,也令人憶起《春光乍洩》中的張國榮與梁朝偉,片中更同樣使用了經典配樂Cucurrucucu Paloma(鴿子之歌)。
由於故事以夏隆的兒時、青年和壯年三段故事拼湊而成,為了凸顯這樣的情節安排,在海報設計上也別具巧思,特意用三色分割而成的主角臉孔,看似融合其實是由小到大的三張面孔所組成,巧妙呼應電影中的呈現手法。
最桃色的青春初戀《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現在,你有憂傷、痛苦,別去扼殺它,也別抹煞掉你感受到的喜悅。」
從2017日舞影展首映後即在全球掀起「桃子旋風」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作為一部情竇初開的同志電影,《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從第一顆鏡頭到兩位男主角相處的過程,再到那令人為之心疼又心碎的最後一面,整齣電影都美得讓人癡癡著迷。不同於同名原著,在現年89歲的電影大導兼編劇James Ivory操刀下,電影大刀闊斧地捨去了主角艾里歐那17歲男孩的內心叨叨話語,他與奧立佛之間所激出的情愫火花,通過其詮釋者堤摩西柴勒梅德(Timothée Chalamet)內斂又細膩的表演方式,早在電影開頭,艾里歐從窗台向下望見這位來自美國,他口中的「篡位者」到來之時便點燃引信,為這場少年煩惱的夏日戀曲敲響第一顆悅耳音符。
電影中充滿時地文物的意象,滿載的歐式夏日悠閒讓人心之嚮往,不同於小說中的南義海洋風情,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Luca Guadagnino)將書中兩位主角的「定情地」挪到自身成長的家鄉克雷馬(Crema),義式鄉村小鎮純樸風情、人醉心的天然景色、16世紀建造的古宅、泳池河畔和扮演「關鍵角色」的桃子、杏樹,每一個畫面在泰國攝影師Sayombhu Mukdeeprom捕捉下,讓我們得以跟著他的鏡頭們回到1980年代時的北義,感受和煦陽光、微風和飄散在空中、艾里歐與奧利佛間那曖昧正綻光的旖旎情愛。
作為拍攝場景的16世紀古宅Villa Albergoni,原先破敗老舊的氛圍也在室內設計師Violante Visconti di Modrone規劃下,重新活化了起來,不過因為背景設定在1983年,為了讓房屋帶有「年代感」,戲中也刻意保留些許懷舊復古氣息,像是父子深談那場戲中的猩紅絨布沙發,也是在她極力勸說下才得以保留,「盧卡覺得這張沙發太過破爛,但它本身特有的時間感,恰巧補足了這部電影獨有的復古色調。」。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並非傳統類型的同志電影,或者與其將他歸類為同志片,不如稱它為一部讓人想起青春悸動的「愛情電影」更為貼切一些,飾演奧立佛的艾米漢默(Armie Hammer)也表示此部電影之所以難能可貴,很重要的一點即是它沒有好與壞的分別,沒有刻意化的狗血衝突,「沒人要因為身為同志身分而付出代價。」;而電影中的最後兩幕,艾里歐父子倆那段發人深省的促膝長談,以及在艾里歐在火爐前那令人揪心的一刻,都讓這部優雅精緻的電影留下難忘又美麗的遺憾。
via NY Times、ifilm傳影互動、索尼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