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4部令人難忘的雋永、勇敢追愛同志電影

《斷背山》

「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關於愛,問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不同答案,然而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愛無分性別、性象,在愛面前人人平等並無異同。

 

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放,這些年來同志題材電影明顯有更進一步地發展,過往被視為禁忌的話題顯然早已不是問題,自2005年李安執導的《斷背山》後,「同志電影」彷彿一下成了熱潮,然而除了這部經典同志影像創作外,從少年性啟蒙、戀愛情慾到族群衝突、春色無邊假期、同志婚禮等各式有關探索同志酷兒族群各種可能的影視作品,有如百花齊放般在大銀幕上先後亮相,本篇則嚴選4部,從1980年代同志經典電影《同窗之愛》、《墨利斯的情人》到李安執導的近代同志電影代表《斷背山》以及到時尚設計師Tom Ford的電影處女作《摯愛無盡》,看見他們的喜悅、惆悵、自信與希望,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桃色夏日愛戀、充滿詩意的月色氛圍!3部唯美到讓人揪心的同志電影

 

▶她們都勇敢相信直覺!5部兼具劇情張力、唯美場景與服裝美學的LGBTQ電影!

 

美麗的惆悵牛仔物語《斷背山》

 

「我把你的襯衫放進我的襯衫裏,以為這樣就可以保護你了。」

 

相比上一篇幾部仍帶有些許希望光亮的同志題材電影,李安執導的《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則帶給我們一部以西部牛仔為背景的哀愁影像作品。擅於在電影中挖掘人性矛盾跟情感牽扯的李安,《斷背山》所刻畫的隱晦禁忌之愛,在一般人有著「雄糾糾」印象的美國西部故事背景下顯得鐵漢柔情,對於這部片能引起廣大共鳴,李安受訪時曾表示因為《斷背山》點出每個人都有過一段被壓抑的感情,「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斷背山》


李安說道:「斷背山是心裡面的秘密,如果講出來就不是最純潔的地方了,電影有時候對我來說是一個斷背山,它像是一個擬真似的,夢幻似的一個發生,它是最浪漫的,這是我們可以講的一個斷背山,每次我們拍電影就再想回去一次。」;生長在保守的1960年代,敢愛敢恨的傑克與相較之下內斂壓抑的恩尼斯,對彼此來說,最無拘無束的時刻是那段在山上放牧,僅屬於他們倆的單純美好時光,伴著壯麗山景河川美景,他們互相依偎惺惺相惜,然而走出斷背山就得回歸「正常人」構築的世界。

 

《斷背山》


惆悵是形容《斷背山》最好的註解形容詞,傑克與恩尼斯在最壞的時刻遇見最好的人,當傑克說出「如果,我知道怎麼戒掉你就好了。」時,那刻道出了多少無奈感概;而電影最終恩尼斯緊握著死去的傑克曾穿著的牛仔襯衫入懷,那個他心愛的那個他,即使再也見不著,但此刻將永遠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底。「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斷背山,只是你沒有上去過。往往當你終於嘗到愛情滋味時,已經錯過了,這是最讓我悵然的。」李安說道。

 

《斷背山》希斯萊傑最後一幕演出十足催淚


電影上映後也有不少人對於片中深山湖光水色的景象所吸引,雖然原著中所描寫的地點位處美國懷俄明州,然而電影實際拍攝場景則選在加拿大亞伯達省內的卡納納斯基斯 (Kananaskis) 省立公園。

 

 


失去愛人的生命領悟《摯愛無盡》

 

「理智的時候,人生其實是沉睡著;唯有依靠感覺,人生才能真正的甦醒。」

 

光鮮亮麗外表下,可能也有個孤寂的心靈吧?作為時尚大師Tom Ford執導的首部電影作品,《摯愛無盡》(A Single Man)華麗典雅的復古美學完美地無可挑剔,有別於其他部著墨於同志相戀的電影,《摯愛無盡》選擇已失去戀人的另一半生活為故事核心主軸。本該哀傷沉痛的情緒在對美極度敏感的Tom Ford指導下淡化不少,時而穿插由影帝柯林佛斯(Colin Firth )與其愛人扮演者馬修古迪(Matthew Goode)相愛時的吉光片羽,蒙太奇攝影手法為苦澀劇情中注入一絲甜蜜。

 

《摯愛無盡》海報


《摯愛無盡》並不複雜,僅聚焦在喬治生活中最關鍵的一天,短短24小時的人物穿梭卻交織出最紳士又極為美麗絕倫的故事。這裡的美,除了那思念愛人的心美到令人足以心碎之餘,電影中每個過場、服裝和演員神情捕捉,都呈現地十分美輪美奐,流露滿滿Tom Ford「時尚本色」。柯林佛斯含蓄內斂的演技呈現出外在壓抑內心澎派的喬治人物個性,而與之有精彩對手,扮演紅粉知己的影后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則負責「狂放」部分,敢愛敢言性格搭配上貴氣十足的服裝扮相,也讓這位片中「異性戀」女性其鮮明形象得以跳脫出來。


《摯愛無盡》海報


 

或許是時尚設計師的本質催化,《摯愛無盡》裡每位演員的每顆鏡頭,無論是柯林佛斯天生散發的英倫紳士氣息、茱莉安摩爾帶點瘋狂因子的美,還是片中詮釋情竇初開學生的尼可拉斯霍特(Nicholas Hoult)都美到令人屏息,特別當時正開始在好萊塢影壇漸露鋒芒的尼可拉斯霍特,俊俏的外表加上彷彿看透人心的碧藍雙眼,也說服了觀眾和喬治,在一片看似灰暗的人生中,似乎依舊有美好火焰能夠重燃。


《摯愛無盡》海報


對美極其講究的Tom Ford,在挑選喬治所居住的房子上同樣挑剔,作為片中重要場景的玻璃屋Schaffer Residence,則出自美國建築師John Lautner之手,這幢建於二戰後1949年的摩登建築,即便放在現代看依舊不顯老派,整棟建築物以紅木、玻璃和混凝土建成,揉合了冷暖兩種色調,而有著暖意溫度的家具擺飾對比上主角失去伴侶後的痛苦時刻,空間與心境間所呈現的反差,好似說著即使房屋再暖仍無法為孤獨寂寞的心升溫。


《摯愛無盡》海報

 

《摯愛無盡》海報

打破階級的勇敢愛戀《墨利斯的情人》

 

「未遇見你之前,我還不懂愛,偏偏在我開始懂愛的時候,卻又發現這個世道不能只懂愛。」

 

相隔三十年再看《墨利斯的情人》(Maurice),它依舊美得雋永,由英國20世紀最偉大作家之一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所操刀的原著小說,在名導兼編劇詹姆士艾佛利(James Ivory)改編下成就了一幅細膩如詩的男同志經典之作,《墨利斯的情人》不同於多數描述同性愛的悲慘宿命,不只肯定同性愛的價值,更賦予生活在那個保守年代的人們擁有追愛的勇氣。

 

不過要將小說影像化,過程可說是遇到種種困難,一來是負責管理佛斯特著作的劍橋國王學院,擔心若改編成電影會引發更多人討論E.M.佛斯特的性傾向,再加上編劇搭擋認為這本小說不適合轉化為電影,最後詹姆士艾佛利利只好親自上陣,和基特赫凱哈維合編《墨利斯的情人》,以細膩的影像語言描繪同志情慾與自我認同的改變,而他的努力也沒白費,一舉成功贏得1987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殊榮。 

 

《墨利斯的情人》劇照

《墨利斯的情人》以20世紀初的英國劍橋學院為故事背景,故事圍繞在詹姆斯威比(James Wilby)所飾演的墨利斯對自我性向的探索與認同之旅,電影中前半段的同志之情隱晦又濃烈,其中飾演墨利斯第一個同性愛人克里夫的休葛蘭(Hugh Grant),演繹起面對政治仕途與「柏拉圖式」愛情間的糾結羈絆,迷人的外表令人心醉之餘,那極具感傷與渲染力的演技更是讓人懾服。

 

《墨利斯的情人》劇照

而身為主角的詹姆斯威比則將男同志在自我中摸索,歷經愛人選擇回到傳統婚姻道路的痛苦,最後以行動掙脫世俗的勇敢精神,成功刻劃出同志經典作品中最具勵志性的代表人物。電影後半段的關鍵人物,由魯伯特格雷夫斯(Rupert Graves)的亞立克,他不顧與墨利斯間的階級差異,努力追尋真愛掙脫世俗的行動,稱他為全片最具「勇氣」的角色也不為過。

 

 

《同窗之愛》

 

同樣以英國貴族學校為故事背景,比《墨利斯的情人》早三年上映的《同窗之愛》(Another Country),電影以英國最知名雙面間諜「劍橋五傑」之一的Guy Burgess為角色原型,整齣電影風格洋溢英倫紳士風情底蘊,儘管片名翻為同窗之愛,兩位主角班奈特與賈德也確實為同窗,但兩人之間的「愛」僅為單純友情,真正令班奈特心之著迷的是另一間學院的詹姆斯。就現代雙眼觀賞《同窗之愛》,全片柔和金黃的光線畫面,加上一心為愛瘋狂不惜力抗封建守舊學院體制的班奈特,之間所撞擊出的火花讓人動容,然而在校園暗藏的政治角力與情愛之間,後者著墨反而略顯單薄,屈居下風。

 

《同窗之愛》劇照

劇中男星魯伯特艾瑞特(Rupert Everett)所飾演的主角班奈特,最終因為不出賣愛人而選擇皮肉之痛懲誡,看在由柯林佛斯所詮釋「共產主義者」好友賈德的眼裡,則對好友這樣的選擇有了不一樣的體悟,兩名非傳統貴族校生,或許面對彼此的選擇無法全盤理解接受,然而搭起兩人友誼橋梁的寬容之心,也成就了一段非凡情誼。

 

 

via 天馬行空、CatchPlay、福斯影業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熱播13年的國民美食神劇《孤獨的美食家》,推出集大成輝煌之作《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並將在3月14日於台灣上映。

開播至今已達13年的《孤獨的美食家》,最早是由久住昌之原作、谷口治郎作畫,於1994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從2012年拍攝成電視劇以來,已經累積11季劇集、12集特別篇,可說是日本最長壽的美食劇集。而這部紅遍海內外的美食神劇,如今終於以《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跟觀眾在大銀幕見面。

國民美食神劇首度電影化

本作透過往返於各個城市的進口雜貨商人「井之頭五郎」,每當辛勤工作之後,總會在內心吶喊「肚子餓了!」然後趕緊找到一間偶然路過的餐廳用餐,並沉浸在努力工作後,享用美食的幸福時光當中。與一般戲劇作品不同的是,本作雖然沒有衝突萬分的戲劇化轉折,主要專注在刻劃五郎於各個餐廳品嚐美味佳餚的過程,然而他西裝筆挺、手拎公事包,透過豐富內心戲、對美食的強烈直覺、大膽的飲食風格,在不受任何人打擾、自由享受美食的情況下吃遍大街小巷,也無比療癒觀眾的身心靈,更對角色產生共鳴而沉迷其中,因此蔚為熱議話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適逢播出本劇的東京電視台開台60週年之際,製作團隊順勢推出這部最新電影版作品,不論製作規模與敘事風格,都將與戲劇版截然不同,更像是一部主角「吃爆全世界」的美味之旅,足跡將遍佈法國巴黎、長崎五島群島、南韓巨濟島和東京。而且相較於戲劇版,電影版的敘事將充滿高度戲劇性,並以貼近現實生活的幽默與台詞來提升喜劇效果。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而本片也因為松重豐的號召,齊聚豪華演出陣容,包括內田有紀、磯村勇斗、村田雄浩、鹽見三省、杏、小田切讓、遠藤憲一,以及曾演出《梨泰院Class》的韓星劉宰明特別加盟。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

值得一提的是,松重豐這回更一肩扛起《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導演、編劇、主演工作,尤其他在這13年來,自始至終支撐著本作,深深了解作品的世界觀,成為他出道40餘年首度自編、自導、自演之作。他回憶這次將作品「放大」成電影版的過程:「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拍攝電視劇第十季的2022年夏天。當時,長期參與系列作的製片人和工作人員因調動或轉職,讓人擔心沒人能綜觀全局並指引未來的方向。這讓我想到,既然正值十週年,為了測試這部作品是否還能繼續、有更大規模的發展,我決定展開動搖根基的挑戰。基於這樣的想法,我選擇『電影化』這個方式,雖然並不確定本作的內容是否適合改編成電影,但希望能藉此進行一次重構。」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獲金獎名導奉俊昊啟發

尤其松重豐是本作唯一的常駐主演,這讓他產生一種責任感:「基於對未來發展的考量,我開始思考誰適合當導演。」而他最一開始,就是想找《寄生上流》奧斯卡金獎名導奉俊昊執導,他對此表示:「考慮到本作不僅在日本、在東亞地區、尤其是韓國都頗受歡迎。我也曾在多次赴韓取景時感受到觀眾的熱情,於是我便想到了奉俊昊導演。恰巧,我和他之前在《東京狂想曲》中的〈搖晃的東京〉短篇合作過,覺得如果他能將這部作品『烹調』成電影,會非常有趣。」

松重豐甚至還親自寫信給奉俊昊提出邀約,只可惜對方回覆時間因素無法配合,但這也開啟他不同的思考:「我和事務所社長談起這件事,隨口說了一句:『要不乾脆我來當導演?』這就是最一開始的狀況。」他並補充:「之後,我並沒有太在意自己說話的分量,就順勢寫下了一份劇情大綱,拿給正在拍攝第十季的工作人員看,跟他們說:『我打算以這份大綱來拍電影,大家覺得怎麼樣?我打算自己當導演。』結果他們回答:『我覺得不錯,一起做吧。』」而這也成就出本片最一開始的面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劇情大綱

本片劇情描述從事進口雜貨銷售的井之頭五郎(松重豐飾演),是個喜歡在工作之餘到處品嚐美饌的老饕。只要肚子一餓,就會秉持「吃飯皇帝大」的信念,拋下一切直奔周遭的餐廳食堂大快朵頤。他最愛享受用餐時不被人打擾,細細品嚐料理的美好時光,更愛在內心自言自語品評美食滋味。這回,他接到前女友的女兒——千秋(杏飾演)的委託,前往法國拜訪千秋的祖父一郎(鹽見三省飾演),並要幫助一郎找出童年時曾喝過的湯頭食譜。儘管線索相當稀少,五郎依舊踏上尋找「究極湯頭」的旅程,足跡遍及法國、南韓、長崎和東京。不過在這趟旅程當中,他卻意外捲入到一場更大的風暴當中⋯⋯。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資料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日本動畫大師宮﨑駿的經典鉅作《風之谷》,將在3月6日首登全台大銀幕!片商也宣布和Pinkoi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紀念票卡樣式有「娜烏西卡飛行員」及「究極的王蟲」兩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極具收藏價值,已於Pinkoi限量開賣。

《風之谷》首度登上台灣大銀幕

名列「影史百大動畫」的吉卜力神作《風之谷》,更是「吉卜力三巨頭」宮﨑駿、高畑勳、鈴木敏夫這三位日本動畫界巨擘「夢幻聯動」的合作起點。當初鈴木敏夫任職動漫雜誌《Animage》副總編輯,因採訪工作結識宮﨑駿、高畑勳,先是促成《風之谷》原作漫畫在雜誌上連載並大獲好評,又說服高畑勳擔任該片監製,讓宮﨑駿無後顧之憂全力衝刺《風之谷》動畫,電影上映後獨特的「腐海」設定敘事風格和深刻的環保哲學,獲得極高人氣及評價,使得吉卜力工作室在隔年1985年成立,陸續誕生同樣膾炙人口的《天空之城》、《龍貓》、《神隱少女》等吉卜力經典之作。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久石讓首度操刀宮﨑駿動畫配樂

宮﨑駿執導的動畫電影配樂向來由御用配樂大師久石讓操刀,而40年前慧眼識英雄的就是《風之谷》監製高畑勳,他起用當時還沒沒無聞、年僅30歲出頭的久石讓,兩人邊討論邊製作音樂,最終譜出適合這部磅礡作品的熾熱曲風,特別的是,原聲帶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啦啦啦」童聲,是由久石讓年僅4歲的愛女藤澤麻衣獻唱的〈娜烏西卡安魂曲〉,搭配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引發不少觀眾共鳴感動落淚,蔚為經典。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描述自然資源受嚴重破壞、人類文明毀於一旦的戰後腐化世界,由於地表被劇毒腐海所覆蓋,人類只能在被汙染的大地及巨型昆蟲威脅下求生,唯有「風之谷」因海風吹拂而不受腐海之毒侵擾。擁有獨特溝通能力的風之谷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到腐海探險,某天,多魯美奇亞帝國的運輸機墜毀於風之谷,上頭載著千年前毀滅世界的生化武器「巨神兵」,讓風之谷頓時捲入爭奪巨神兵的戰爭中,為了人類與世界的存亡,娜烏西卡必須挺身而出。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典藏預售電影套票限量開賣

而這部吉卜力經典動畫鉅作《風之谷》,即將在3月6日首度全台盛大上映,片商甲上娛樂和Pinkoi也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內含2張電影交換券和2張限量復古紀念書卡「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售價760元,已在Pinkoi獨家開賣,2月17日前購買套票再加贈「腐海植物的實驗室」限量早鳥書卡1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