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是屬於個性的年代,這是首次當模特兒們轉變至滿富個性之軀。一個充滿卓越抱負、創建的時代…這些女孩們創造了他們自己。」
── Diana Vreeland(美國《Vogue》1963~1971 總編輯)
周年紀念,可以是牽動特別記憶的導火線,而追憶是關於重塑與想像。在歷經 1968 年帶來迫切與創意集結的 50 年後的紀念時刻,DIOR 創意總監 Maria Grazia Chiuri 想把握這個機會重啟將時尚的執念轉化成信念的時代。
感懷於這份追憶精神的驅使之下萌發出全新的想法,以創意為名再顯創意。藉由語彙的拼接(the cut up technique)與旅行,發現的不只是其他人同時也包含自己,而青年早已佔據了當代軸心位置。2018 的 DIOR 秋冬時裝系列,創意總監在這些符號象徵與態度引領下展開一場對於真實的探索。
烏干紗禮服上令人歎為觀止的羊毛刺繡、重新打造的丹寧褲以轉印處理,從品牌傳承歷史檔案裡啟發設計的包款,滿溢民俗風情的肩背帶,或布料色塊拼接的設計等完整傳承品牌歷史,這些品項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櫥窗。披風在這一季自由隨興地穿搭,配飾成為重要元素,扮演這來自不同文化的大使裝點其代表的特色。
這一個時裝系列以自由的精神開始衍生其與主題相關的連結、型態與面料。寬鬆的裁剪與個人選擇打造屬於自己的形象,契合 Maria Grazia Chiuri 為現代女性角色所做的鋪陳。長度迥異的裙子以令人意想不到如網紗點狀面料結合陽剛味十足的夾克或小外套呈現,豐盈紮實的針織裝點刺繡貼合身型,裁短的洋裝巧搭由騎士激發靈感打造的長筒緊身靴。
Diana Vreeland,1963 到 1971 年間擔任美國《Vogue》總編輯,充滿領袖魅力的她創造「青年震盪®」(Youthquake®)的字眼也定義了當時的青年震盪者,在那個變遷的時代,身體、面容、態度與個性產生決定性的變革,一場自此永遠改變現代衣著的大地震。流行時尚在當時面臨質疑,卻也不斷演進再造闡述所有一切跟與之相對立的時代故事。她敏銳的時尚度指引設計師在本次時裝系列裡回歸到那個驚嘆年代,更有 1966 年 9 月 12 日一群身穿迷你裙站在 DIOR 店前高舉「永遠的迷你裙」(Mini Skirt Forever)的一幅歷史照片。回應當時的 DIOR 創意總監 Marc Bohan 設計的 MISS DIOR 系列並重新演繹當年最早由迪奧先生所賦予的女性風采。
在這一個系列裡,另一方面來說,Maria Grazia Chiuri 公開地以制服的回歸來抗衡,引領我們回到極欲闡述的要點:每一個個體優先於性別的差異,而性別平權仍是時代的一大挑戰。
About│Youthquake®(青年震盪)
1965 年誕生的詞彙,美國時尚雜誌《Vogue》編輯弗里蘭(Diana Vreeland)為描述流行青年文化「搖擺倫敦」(Swinging London)帶來的時尚、音樂風格變化時,所合成的一個新字。牛津英語語料庫(Oxford English Corpus)分析,在過去的一年裡,youthquake 使用率增加 400%,近日更被牛津辭典選為「2017 年度風雲字」。50 多年以來,youthquake 的意涵不斷延伸,可以發現它已從單純的藝術性質,變成年輕世代在文化、政治及社會上帶來的重大改變。 2017 年 6 月,英國國會選舉競選期間,對 youthquake 的使用量首次飆升。當時大批年輕選民以選票聲援反對黨,令英國的政治版圖發生劇變。不少媒體將這種年輕人以集體力量改變現狀的現象稱為「youthquake」,隨後該字也廣泛見於紐西蘭、澳洲及美國的政治評論中。
via / D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