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日本療癒系作家吉本芭娜娜 不管愉悅或悲傷「當下」永遠最美麗

小時候因為母親身體不好,三餐總由父親打理。年幼的芭娜娜會跟著父親上街採買。

神清氣爽時閱讀,覺得是平淡溫柔的書寫;沮喪受挫時再翻閱,卻能發現字句間隱藏巨大的力量。吉本芭娜娜就是這樣一位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作家。喜愛台灣的她,曾於國際書展期間再度來到台北,LaVie與她相見於世貿中心,看著她豪爽談論寫作的種種,突然發現,或許正是這樣的豁達樂觀,才有辦法始終不變地,替憂傷的人在書裡點一盞燈。

 

若說吉本芭娜娜是位始終如一的作家,應該不為過。1987年,當時23歲的她,以《廚房》獲得第六屆「海燕」新人獎,轟動日本文壇,就這樣開始創作不輟。30年來,文章中獨特的溫暖感覺,從未變調。有些作家在創作生涯中,會不斷挑戰新的文體、風格,或因自身際遇,在某些時期蛻變出新的文字風格。但她沒有這種決絕的轉變。雖然人生會堆積各種經歷,可她總有辦法,把這些好的壞的材料,爽快地都丟到一個大鍋子裡面,慢慢熬煮,最後端出來的,都是熱呼呼的濃湯。不管你吃到馬鈴薯、胡蘿蔔、或雞肉塊,都有種固定的味道作基底。不管抽取哪一本她的書閱讀(通常都不會太厚),皆能得到奇異的療癒感受。

 

吉本芭娜娜曾在《廚房》的單本行後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從很早很早以前,我因為想要講一件事而寫小說,一直寫到不想再講了為止。這本書,就是我那糾纏不休的歷史的原型。我想那是個人克服困境、追求成長的靈魂的紀錄,也是包含了希望和可能性的一切。我認識很多親密的友人,他們相信只有每天或是激烈地、或是沉靜地不斷爭戰著才能讓人生變得好起來,我衷心想要將我的處女單本行獻給他們。」這段話恰似這鍋濃湯的秘方—她寫作不輟背後的核心想法。

 

寫給受苦之人閱讀的文字

吉本芭娜娜生於人心純樸的昭和時代,當她開始大紅,恰好是日本經濟即將由盛轉衰的時期。她目睹國家暴富後泡沫化,進入21世紀又迅速陷落數位化年代的洪流中。雖然物質條件變好,人心卻空虛,憂鬱、繭居、離婚、犯罪⋯⋯各種從前難以想像的問題不斷浮出。

 

但她的小說沒有選擇憤世或嘲諷,也沒有教誨人非得積極向上。《廚房》中因家人逝世而孑然一身的御影、《哀愁的預感》中擁有謎之身世和預知能力的彌生、《羽衣》中被有婦之夫拋棄只好返回老家的小螢、《喂!喂!下北澤》中在父親和外遇對象殉情後搬至下北澤的好好⋯⋯她的主角經常是深受人生挫折的女孩,心緒漂浮在無盡的哀愁大海中,但在某些契機下,即便跌跌撞撞、傷害自己又傷害別人,卻依舊找回存在於生命中的光輝。

 

她在這次來台灣的座談會上表示,「雖然這樣說對讀者不好意思,但我的讀者經常都處於很糟糕的狀態。每天都想死,或者每天得待在醫院⋯⋯他們在生活上已經遭遇很多『惡』了,如果我繼續寫『惡』,他們可能活不下去。要寫跟蹤狂、父母殺死小孩這類社會議題的小說我也能做到,但這不是我的工作。我希望帶給讀者幸福。」

 

不再復返,因而彌足珍貴的時刻

喜歡來台灣的吉本芭娜娜,過去在《王國》系列中,就曾將來台旅遊的經驗轉化為創作元素。去年夏天,長年翻譯並出版其著作的時報出版,想將《食記百味》的其中一篇搭配插畫重新作成圖文書,未料她聞訊竟大方地說:「我直接幫你們寫一本新的就好了!」之後不過半年,由她創作、並在台灣首發的《惆悵又幸福的粉圓夢》便於台北國際書展登場,並同時發表她在2014年完成的長篇小說《馬戲團之夜》之中文版。

 

小時候,陪爸爸去鄰近菜市場買薯泥可樂餅、煮豆子、炒豆渣、雞肉丸子;爸爸做的奶油海苔捲、奶油蛋包飯等「奶油全席」;到自己也身為人母,從餵奶,到帶著兒子去買冰淇淋,然後兒子又愛上附近店家賣的粉圓;以及母子來台灣一定得大吃仙草、愛玉和粉圓的堅持⋯⋯。透過飲食的記憶,她寫下跨越三代的家人的愛。過去在《食記百味》被她暱稱為「小不點」的兒子,如今已經是清秀的青少年。陪媽媽一同到台灣進行新書發表的他,安靜地坐在一旁,喝著燈泡奶茶,罐子裡晶瑩的粉圓,和他的眼睛一樣透亮─那是開始自己思考的眼神了。「那個曾經成天纏著我、跟前跟後的小寶寶,如今已經消失無蹤,就像曾經隨時隨地宣言『最愛媽媽』、拉著我緊跟不放的他,如今卻嫌丟臉死不肯和我牽手一樣。」她在《惆悵又幸福的粉圓夢》中寫道。「愛」的表達會不斷變化,牽孩子的手、無時無刻黏在一起的親密時光,也如此倏忽即逝。即便如此,「那些記憶想必也已鎸刻在浩瀚宇宙中。」生命是透過儲存點滴的快樂,才能不斷跨越痛苦,持續走下去的。真正寶貴的事物,也總是藏於最平凡無奇的日常,而非光鮮燦爛的舞台上吧。和心愛的人,每天好好地吃一頓飯,分享愉快的時光,那是即便到最後一刻,都能在腦海中閃閃發亮的記憶。吉本芭娜娜透過文字,始終如一地,對我們訴說這樣的信念。

 

訪問吉本芭娜娜

你最希望透過書寫,向讀者傳遞什麼事情?

現在的時代和以前比較起來自由多了,卻有不一樣的困難。例如現在不婚的人增加了,在日本就算結婚,若沒有孩子,周遭人也會一直說你。乍看之下,好像可以很自由地發言,可是其實並不然。我不認為一定要用行動去跟外在環境搏鬥,而希望透過書寫,讓受到種種壓力的人,在心裡面保有一個自己特有的空間,希望對他們擁有這樣空間的過程有一點助益。

 

你自己如何保有內心自由的空間?

接觸讓自己有活力的東西。這些事情每天都會變化,有時是和家人相處,有時是見見朋友,有時是去吃粉圓啊。根據當天身體的狀況、心情、天氣,給予活力的東西都會有不同。所以「今天對我而言什麼是重要的呢」,這是要去思考的事情。

 

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食記百味》等作品中,兒子還是你口中的「小不點」。在《惆悵又幸福的粉圓夢》中則已經是少年了。你從何時開始有「孩子已經長大了」的感覺?

小孩13歲就有這樣的感覺了。當他認為比起家裡,朋友更重要的時候。

 

你覺得怎麼樣才可以成為「大人」?

一個人能獨立思考的瞬間,就可以算是大人了吧。遇到事情時不跟家人說,也不跟兄弟姊妹、朋友、或伴侶說,一個人也可以思考並解決事情時。

 

可以說說最近寫作的狀態嗎?

因為孩子長大了,所以最近創作的時間變多了。甚至比我20幾歲時還多。

 

通常會利用一天當中的什麼時候寫作?

早上寫一小時,深夜寫三小時。這些時段不會有宅急便來打斷我的思考(笑)。因為宅急便實在太頻繁了,白天我會待在客廳寫作,晚上才回自己的房間。

 

你評斷「這是否為一本好小說」的方法?

作家有沒有傳達他真正的聲音,這個是最重要的。其實這種事情,作家彼此都讀得出來。例如說啊他這可能就是一個空話,或者這裡寫得有點勉強。作家之間也會談這樣的事情。

 

在《馬戲團之夜》的最後,有描寫主角沙也加看見舊情人一郎和女兒未散在一起,進而覺得三個人可以重新組成一個家庭的奇妙瞬間。你自己怎麼看「成為家人」這件事?什麼樣的情況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有辦法成為家人?

如果是「決定」成為一家人,會很勉強。反而是發現的時候,大家已經老是在一起,那樣自然的狀態應該是最好的。

 

你之前也曾將台灣的元素納入創作中。若以台灣為背景寫小說,非寫不可的東西會是什麼?

我現在於雜誌連載的小說,其實正是以台灣為舞台。會讀日文的話,可以去找《新潮》的二月號。是台灣男孩和日本女孩談戀愛的故事。舞台背景是富錦街,男主角會去那裡非常有名的小籠湯包老店,店很破舊,外頭的街景卻很時髦,有很多咖啡店。這本書從頭到尾都是台灣,描寫台灣人們的生活,撰寫時第一次感覺到,我和台灣的關係絕對是沒有問題的,深深地這樣覺得。

 

這幾年來台灣,覺得這裡有什麼改變嗎?

跟以前比起來洋化了許多。然後以前大家好像都活動到很晚,早上也很晚才開始活動。但現在大家時間似乎變得早一點,不再這麼晚了。

 

除了吃粉圓以外,來台灣一定要去的地方是?

圍爐酸菜白肉鍋,哈哈哈。

 

陪你走過生命哀傷和美好的時刻 吉本芭娜娜必看之作

《惆悵又幸福的粉圓夢》

特別與台灣跨界合作,並在台灣進行全球首次發表的作品。之後也將在日本發行。內容從書寫與戀人一起吃飯開始,到對父親料理的記憶,乃至於成為母親後,煮番茄湯給兒子,以及兒子逐漸長大後與之分離,這中間產生的淡淡哀傷和寶貴的點滴。她表示這是用看似散文的筆法,實際上也能當作小說閱讀的著作。全書穿插由台灣插畫家Soupy Tang繪製的圖畫。為了取材,Soupy Tang特地飛往日本,實際走訪書中提到的菜市場老店。插畫顏色則從比較黯淡的灰黃、較有精神的藍綠、一直到溫暖飽滿的亮橘,呼應文章從有點緊張的戀人關係,邁向無拘束的家人情誼。隨書還附贈插畫小貼紙,值得珍藏。

 

《馬戲團之夜》

此作最初是受報社邀約而展開長達13個月連載的作品。描述從小在峇里島長大的沙也加,在丈夫去逝後持續與公婆同住。某天卻突然收到神秘來信,表明公婆所住的房子,不僅是對方的老家,庭園還埋藏對方母親死前始終掛念的秘密。最令沙也加訝異的是,寫信人竟然是久未重逢的舊情人一郎。同樣遭遇家人的死亡,兩人因為奇妙的緣分再度牽繫在一起,過去導致分手的事故也浮現心頭。在充滿自然的峇里島長大的沙也加,在日本被視為「KY」(空気読めない,讀音為Kuuki Yomenai,意指不懂察言觀色、搞不清楚狀況)一類的人物,卻也是替窒息的社會秩序打開一扇野性之窗的角色。芭娜娜表示,她習慣先定好架構,寫完後再慢慢調整。這次選擇讓小說以單線鋪陳,像黑白照片堆積,最後一章場景則拉到峇里島,用相當猛烈鮮明的彩色印象作結,帶給讀者另類的閱讀感受。

 

《廚房》

配合前面兩本新書發表,時報也重新出版最經典的《廚房》。描述祖父祖母、父母親都去逝的櫻井御影,被田邊一家收留的故事。小說一開始女主角便直言「在這世界上,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廚房。」廚房作為被命運拋棄而徹底孤獨的她,唯一聯繫著生存慾望的場所。故事的描述十分平淡而安靜,卻能在反覆圍繞食物的描述中,帶領讀者和御影找回活下去的勇氣。是追尋作者創作原點的必讀之作。

 

文|歐陽辰柔

圖片提供|時報出版社 插畫 Soupy Tang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Vie》2018年3月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藝術家餐桌「芙烈達.卡蘿」即將登場:6幅畫作躍上墨西哥餐盤,展開為期三天的亡靈節派對

藝術家餐桌「芙烈達.卡蘿」即將登場:6幅畫作躍上墨西哥餐盤,展開為期三天的亡靈節派對

由可口創造策劃的「Cuysine藝術家餐桌計畫」於11月8日回歸,本次以墨西哥畫家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為題,結合一年一度的墨西哥傳統節慶「亡靈節」文化,展開為期三天的「芙烈達.卡蘿藝術亡靈節之夜」,從芙烈達的六福經典畫作一窺藝術家的內心世界,打造一場美食、美酒、音樂與舞蹈等豐富想像的藝術慶典。

Cuysine藝術家餐桌計畫自2022年起推出,引用古法文「Cuysine」的時代精神,將用餐視為一場莊重的儀式,以優雅、浪漫思想行事並專注在每個環節與當下,在餐飲、展覽、表演、市集等多重形式中邂逅藝術。

藝術家餐桌「芙烈達.卡蘿」即將登場:6幅畫作躍上墨西哥餐盤,展開為期三天的亡靈節派對
本次活動主視覺由藝術家詹賀所繪製。(圖片提供:可口創造)

繼2022年《畢卡索餐桌》、2023年與13Hill聯手演繹《詩詠盛世 貴妃宴》,再到轉化知名作家瑪格麗特.莒哈絲生命與創作歷程的《莒哈絲.三部曲》後,今年藝術家餐桌計畫以《芙烈達.卡蘿餐桌—缺憾之美:裂縫中的自由》為題,將芙烈達名作融合墨西哥經典料理,並結合亡靈節派對的歡快氛圍,呈現多重感官與藝術元素揉合後的精彩體驗。

藝術家餐桌「芙烈達.卡蘿」即將登場:6幅畫作躍上墨西哥餐盤,展開為期三天的亡靈節派對
CUYSINE《畢卡索餐桌》。(圖片提供:可口創造)
藝術家餐桌「芙烈達.卡蘿」即將登場:6幅畫作躍上墨西哥餐盤,展開為期三天的亡靈節派對
CUYSINE《莒哈絲.三部曲》邀請到台灣知名創作者同場參與。(圖片提供:可口創造)

芙烈達六幅經典畫作躍上餐盤

本次藝術家餐桌計畫特別挑選芙烈達的六幅畫作:《水的賜予》、《兩個芙烈達》、《靜物》、《迪亞哥與芙烈達》、《自畫像與荊棘項鍊和蜂鳥》、《生活萬歲》,深入其生命與創作的不凡歷程,分別呼應藝術家如何凝視自我、步入性與慾望的探索、經歷動魄而艱難的親密關係,至最終直面孤寂和死亡的真摯時刻。

藝術家餐桌「芙烈達.卡蘿」即將登場:6幅畫作躍上墨西哥餐盤,展開為期三天的亡靈節派對
Frida Kahlo〈The Two Fridas〉。(圖片提供:可口創造)

呼應墨西哥豐美而風格鮮明的飲食文化,食物設計師袁采楓精選出足以代表墨西哥美食靈魂要角的辣椒、玉米以及龍舌蘭,進而疊合芙烈達的生命故事、亡靈節傳統以及馬雅文化之生死觀。

《水的賜予》為芙烈達借鑑歐洲藝術與現代藝術思想,以超現實主義風格詮釋回憶與死亡,以墨西哥辣椒湯作為前菜,表達藝術家自傳中壓抑卻實則澎拜的表達;《兩個芙烈達》以多種口味交織的玉米餅象徵藝術家的混血身分;《靜物》有著慾望的暗示,選用多種調情果物,與起司結合,創造出口腹碰撞的激情。

藝術家餐桌「芙烈達.卡蘿」即將登場:6幅畫作躍上墨西哥餐盤,展開為期三天的亡靈節派對
Frida Kahlo〈Still Life, Round〉、〈What the Water Gave Me〉。(圖片提供:可口創造)

《迪亞哥與芙烈達》則進入到餐桌的最高潮,暗示親密關係的相愛相殺,以牛小排相襯莫雷醬的濃烈風味,指向一段毀滅愛情,終是哀歌;《自畫像與荊棘項鍊和蜂鳥》讓辣椒的痛覺先行,辣椒與玉米醬也是一種天作之合;但生命從來都是值得慶祝的,享用《生活萬歲》,就像享用一道意猶未盡的甜點,水果與酒類的組合,永遠使人滿意。

藝術家餐桌「芙烈達.卡蘿」即將登場:6幅畫作躍上墨西哥餐盤,展開為期三天的亡靈節派對
Frida Kahlo〈Diego and Frida〉、〈Self Portrait with Thorn Necklace and Hummingbird〉。(圖片提供:可口創造)
藝術家餐桌「芙烈達.卡蘿」即將登場:6幅畫作躍上墨西哥餐盤,展開為期三天的亡靈節派對
Frida Kahlo〈Viva la Vida, Watermelons〉。(圖片提供:可口創造)

以藝術、美酒與舞蹈歡慶亡靈節

除了結合畫作的藝術家餐桌盛宴外,本次活動也結合墨西哥「亡靈節」的特殊文化,企劃一系列展演節目和互動體驗。特別設置的「芙烈達.卡蘿房間」,展示藝術家詹賀、韓哲睿、王怡方、郁銚、Gia梁晏齊、成若涵等人的作品,以及花藝裝置藝術家陳艾琳、李濟章的創作,在生與死之間探討生命的意義,深入芙烈達的故事。

藝術家餐桌「芙烈達.卡蘿」即將登場:6幅畫作躍上墨西哥餐盤,展開為期三天的亡靈節派對
陶藝家王怡方、標本藝術家Gia梁晏齊。(圖片提供:可口創造)
藝術家餐桌「芙烈達.卡蘿」即將登場:6幅畫作躍上墨西哥餐盤,展開為期三天的亡靈節派對
紙雕藝術家成若涵。(圖片提供:可口創造)

以戲謔態度看待死亡,向來是墨西哥人奉守的生死觀,在這場充滿歡慶精神的亡靈節派對,台北實驗酒吧unDerlab特別創作專屬調酒,憑藉其大膽且前衛的創意,將注入墨西哥傳奇龍舌蘭酒品牌Don Julio珍液,搭配墨西哥風味精緻小食展現獨特的品飲風情。

藝術家餐桌「芙烈達.卡蘿」即將登場:6幅畫作躍上墨西哥餐盤,展開為期三天的亡靈節派對
入選「2024 50 Best Discovery」的unDerlab,為芙烈達餐桌與亡靈節派對設計專屬調酒。(圖片提供:可口創造)

此外還邀請到DJ DISCOCOCO主控派對音樂,帶來一系列貼合亡靈節氛圍曲風;精靈幻舞舞團呈現融合傳統與現代的佛朗明哥舞蹈,也另外展開沉浸式表演互動;以及刺青藝術家韓哲睿帶來刺青體驗和一系列神秘活動。

藝術家餐桌「芙烈達.卡蘿」即將登場:6幅畫作躍上墨西哥餐盤,展開為期三天的亡靈節派對
精靈幻舞舞團。(圖片提供:可口創造)
藝術家餐桌「芙烈達.卡蘿」即將登場:6幅畫作躍上墨西哥餐盤,展開為期三天的亡靈節派對
藝術家韓哲睿為本次活動設計的刺青圖樣。(圖片提供:可口創造)

⬬ 亡靈節派對

日期|2024/11/8–11/9
時間|16:30–21:30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西四館(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購票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cuysine-frida-kahlo(亦開放現場購票)

* 每張票券可兌換一杯unDerlab創作指定調飲

⬬ CUYSINE藝術家餐桌《芙烈達.卡蘿餐桌—缺憾之美:裂縫中的自由》

日期|2024/11/8–11/9
時間|11:15–13:30、14:15–16:30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西四館(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餐桌訂位|請洽 @CUYSINE 

* 報名藝術家餐桌的賓客,當日享有「芙烈達.卡蘿藝術亡靈節之夜」派對參與資格

※ 飲酒過量有礙身體健康,未成年請勿飲酒,喝酒勿開車 ※

延伸閱讀

RECOMMEND

「TEKLA」從現代建築汲取靈感的家居品牌!源自丹麥的質感設計,極簡日常必備毛巾、睡衣系列

「TEKLA」從現代建築汲取靈感的家居品牌:源自丹麥的質感設計,極簡日常必備毛巾、睡衣系列

以簡約雋永設計著名的丹麥家居品牌TEKLA,從現代建築與抽象藝術中汲取靈感,並持續跨領域與潮流品牌激盪創意火花,其塑造出的質感生活風格,是極簡迷必須認識的日常好物。

設計靈感來自現代建築

來自哥本哈根的家居品牌TEKLA成立於2017年,以高品質的紡織技術、耐用舒適的布料,提供簡約而氣息寧靜的生活用品。TEKLA的設計深受現代幾何建築影響,包含功能主義之父柯比意(Le Corbusier)、極簡主義大師約翰·波森(John Pawson)、現代雕塑的顛覆者唐納·賈德(Donald Judd),以及表現主義抽象畫家艾格尼絲·馬丁(Agnes Martin)等人的作品,塑造出獨特的藝術氛圍。

「TEKLA」從現代建築汲取靈感的家居品牌:源自丹麥的質感設計,極簡日常必備毛巾、睡衣系列
TEKLA的家居用品設計深受現代幾何建築影響。(圖片提供:ART HAUS)

素面、條紋圖樣是TEKLA的標誌性特色,其設計既簡潔又永恆,既高雅又實用。

「TEKLA」從現代建築汲取靈感的家居品牌:源自丹麥的質感設計,極簡日常必備毛巾、睡衣系列
素面、條紋圖樣是TEKLA的標誌性特色。(圖片提供:ART HAUS)

「最酷的家居品牌」

雖留著純正的北歐極簡血統,TEKLA也曾與許多潮流品牌跨界合作,像是JJJJoundJACQUEMUSStüssyBirkenstock,不僅創造話題與聲量,也為品牌定位注入不一樣的時尚感。

「TEKLA」從現代建築汲取靈感的家居品牌:源自丹麥的質感設計,極簡日常必備毛巾、睡衣系列
TEKLA x JJJJound。(圖片來源:TEKLA)
「TEKLA」從現代建築汲取靈感的家居品牌:源自丹麥的質感設計,極簡日常必備毛巾、睡衣系列
TEKLA x JACQUEMUS。(圖片來源:TEKLA)
「TEKLA」從現代建築汲取靈感的家居品牌:源自丹麥的質感設計,極簡日常必備毛巾、睡衣系列
TEKLA x Stüssy。(圖片來源:TEKLA)
「TEKLA」從現代建築汲取靈感的家居品牌:源自丹麥的質感設計,極簡日常必備毛巾、睡衣系列
TEKLA x Birkenstock。(圖片來源:TEKLA)

ART HAUS獨家選入實體空間

本月,複合式精品品牌ART HAUS獨家選入TEKLA,並在台北信義三越旗艦店規劃出特別空間,展售最齊全的TEKLA商品系列。除了大受歡迎的睡衣系列外,還首次引進沙灘毛巾、沙灘包以及毛巾系列,其簡約淡雅的風格,為居家生活增添質感氛圍。

「TEKLA」從現代建築汲取靈感的家居品牌:源自丹麥的質感設計,極簡日常必備毛巾、睡衣系列
ART HAUS獨家選入TEKLA,除了大受歡迎的睡衣系列外,還首次引進沙灘毛巾、沙灘包以及毛巾系列。(圖片提供:ART HAUS)

TEKLA推薦商品系列

TEKLA以床上用品聞名,近期也推出毛巾、睡衣和廚房亞麻布等,適用於整個家中,讓居住更舒適而自在。

▸ 沙灘毛巾&沙灘包

條紋圖案的沙灘毛巾,令人想起夏日蔚藍天空下的愜意海灘,材質上完美平衡吸水性和柔軟度,輕鬆保持乾燥,厚實的織法與高品質棉布舒適親膚;沙灘包則採用100%有機棉帆布製成,內部設有大拉鍊口袋,空間足夠裝下在海邊需要的一切!

「TEKLA」從現代建築汲取靈感的家居品牌:源自丹麥的質感設計,極簡日常必備毛巾、睡衣系列
沙灘巾:Isle Blue Stripes、Navy Stripes。(圖片提供:ART HAUS)
「TEKLA」從現代建築汲取靈感的家居品牌:源自丹麥的質感設計,極簡日常必備毛巾、睡衣系列
沙灘包:Port、Isle Blue。(圖片提供:ART HAUS)

▸ 毛巾系列

同樣有著優質吸水性和柔軟度的毛巾,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ART HAUS選入洗臉巾(30x30cm)、擦手巾(50x80cm)、浴巾(70x140cm)三個尺寸,滿足不同應用需求,款式則有低調素面款及經典條紋款。

「TEKLA」從現代建築汲取靈感的家居品牌:源自丹麥的質感設計,極簡日常必備毛巾、睡衣系列
毛巾系列:Shaded Pink Stripes、Black Stripes。(圖片提供:ART HAUS)
「TEKLA」從現代建築汲取靈感的家居品牌:源自丹麥的質感設計,極簡日常必備毛巾、睡衣系列
毛巾系列:Clear Blue Stripes、Kodiak Brown。(圖片提供:ART HAUS)

▸ 睡衣系列

以超輕薄100%有機棉製成的睡衣,在材質上親膚透氣,眾多配色款式的長、短袖與長、短褲還可以互相搭配著用,提供居家生活中最舒適又時髦的保護。

「TEKLA」從現代建築汲取靈感的家居品牌:源自丹麥的質感設計,極簡日常必備毛巾、睡衣系列
長袖長褲睡衣:Hopper Stripes、Coffee。(圖片提供:ART HAUS)
「TEKLA」從現代建築汲取靈感的家居品牌:源自丹麥的質感設計,極簡日常必備毛巾、睡衣系列
短袖短褲睡衣:True Navy、Needle Stripes。(圖片提供:ART HAUS)

ART HAUS新光三越A4旗艦店

店家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9號2樓
營業時間|11:00–21:30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