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島和世的「3個建築關鍵字」!金澤世紀美術館、日立玻璃車站皆出自她手

2010年可算是妹島和世建築師生涯中最重要的轉捩點,不僅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榮耀,旋即又獲選為義大利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策展人,這是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第一次以女性做為策展人,顯見妹島已是建築新顯學的代名詞,更是新世代建築美學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傳承自伊東豊雄設計能量的妹島和世生於1956年日本茨城縣,1981年研究所畢業後就到伊東豊雄建築事務所工作,並於1987年自行成立妹島和世建築事務所,直到1995年才與西澤立衛共同設立妹島建築設計事務所。妹島就讀日本女子大學時,非常喜愛由伊東豊雄打造的中野本町之家,因此便主動懇請伊東讓她進去實習,在伊東事務所工作的時期,她不僅創作出伊東知名的家具設計「FLOWER CHAIR」,此時期的學習也對她後續設計的脈絡與手法形成相當關注的連結。交大建築所助理教授謝宗哲提到,做為伊東的徒弟,其實妹島與伊東兩人間的溝通不太順暢,甚至號稱是人生最慘淡的日子,直到要離開伊東事務所的前兩年,妹島才逐漸找到在事務所工作的節奏與韻律。

 

創業之初,妹島也曾因為單打獨鬥的辛苦一度想要解散事務所,因而她會趁伊東不在時返回事務所與其他人聚會,也因此認識了西澤立衛,並於1995年同組妹島聯合建築事務所,2004年,兩人以金澤21世紀美術館一案贏得當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榮耀。

 

尋求空間與結構的非尋常實驗性妹島聯合建築事務所成立初期也曾面臨經營上的困難,直到再春館製藥女生宿舍所規劃的案子完成後才逐漸好轉。本案中,妹島突破傳統集合住宅與宿舍的單一動線,讓進出入口採開放形式,兩側的每個房間都有小門可以直通公共空間,徹底顛覆了宿舍的想像。

 

當然,從早期的嘗試開始,具有決定性的成功作品當屬金澤21世紀美術館一案。金澤21世紀美術館的設計概念強調呼應這座充滿歷史與人文的城市,並且以公共空間圍繞展覽區域的手法,做出一個開放、透明、有捷徑穿越更可自然親近的空間,於是人們不再只是前來美術館參觀展覽,更刺激了人與人的互動,打破美術館如藝術殿堂高高在上的模樣。

 

美術館外觀以圓形與起伏變換的曲線來建構量體的自由,並以開縫取代了低牆,呈現一種碎化的效果,構思成一種與眾不同「分離─陳設」的議題;而拆解的量體中,每個藝術家都能做完整的展示,像是一個boutique得以靈活運用,徹底顛覆了過去做美術館的方法。金澤21世紀美術館的成功,讓妹島在日本當地與國際間陸續完成極具代表性的創作,無論是表參道上的Dior旗艦店、2006年美國俄亥俄州Toledo藝術博物館的玻璃館(Glass Pavilion,Tolendo Museum of Art)、2006年德國的礦業同盟設計管理學院(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2007年荷蘭的De Kunstlinie戲劇院暨文化中心(DeKunstlinie Theater and Cultural Center)、2007年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以及2009年瑞士洛桑勞力士學生活動中心(The Rolex Learning Center)等,每個案例都讓世人眼睛為之一亮。

 

集東方思維與西方手法之大成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助理教授謝宗哲分析,身為一位女性建築師,妹島不管是面對人或面對設計,都帶有著某種執著,就像是日本的御宅族,是非常專精而完全投入的。而妹島會如此成功與西方建築列強平起平坐的主因,在於其所使用的空間手法深受20世紀初三大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萊特(Frank Lloyd Wright)及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的影響,尤其自2003年後,妹島大量使用曲線於建案,係累積自她對柯比意建築中線條的研究,至於在均質空間中,創造不斷流動意象的手法,則多是受到密斯凡德羅之感染。

 

由於這些因素,故對西方人而言,妹島的案子不純然是東方的情調,也讓他們感受到屬於密斯先鋒建築學派的連結,也因此,妹島的案子有70%都位於歐洲。她以細膩的思維運用曲線,這些充滿有機而令人難以理解的線條,對她而言,即便是如此輕盈而穿透的材質,但是強烈地採取正規幾何學思考,即使強調與外在環境的連結,但某種型態上依然是一種隔絕,這樣類似於西方建築學派的思考,以及屬於日本傳統細膩的手法,在妹島手中信手拈來,其實並無強烈的國籍色彩。

 

謝宗哲提到,一些日本新銳建築師也影響著妹島的創作,例如石上純也,這位2008年參與威尼斯雙年展的建築師,其纖細的設計手法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妹島和世,例如他所設計的兔子椅以及 Alessi所設計的咖啡杯,細緻的程度很難讓人想像是位擁有粗獷外型的建築師,這個衝擊對崛起於90年代、且身處在陽剛味頗重的建築領域的妹島,開啟了新的氣象與啟示。

 

近年來,妹島操刀的建案愈來愈多,像是2012年開館的法國羅浮宮朗斯分館(Louvre Lens),此案還擊敗了多位設計大師,如Zaha Hadid、Steven Holl Architects、Rudy Ricciotti、Lacton &Vassal Architects、Jerome De AluzaArchitecture等。同時,朗斯分館也是法國史上首次讓女性建築師負責的大型公共建築。妹島和世以她獨有去層級的「輕」建築手法,與「穿透」的空間語彙,為日本與歐美各地帶來驚喜。


文|廖淑鳳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安藤忠雄展|青春」大阪3月開展!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全面呈現代表性作品的大規模個展

「安藤忠雄展|青春」大阪3月開展!呈現從過去到現在的代表性作品,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

將於日本大阪舉辦的「安藤忠雄展|青春」,為繼2017年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挑戰—安藤忠雄展」之後的大規模個展,本展將全面呈現這位建築大師從過去到現在的創作歷程。

出生於大阪的安藤忠雄,透過自學習得建築知識,並於1969年開始建築設計活動。自此之後,他不斷打破既有概念、接連打造嶄新的建築作品;90年代起,他不僅活躍於全球建築界,還積極投身於環境再生與與震災復興等社會公益項目,影響力早已超越建築家的領域。

真駒内滝野霊園頭大仏(撮影:小川重雄)
真駒内滝野霊園頭大仏(撮影:小川重雄)

睽違16年在大阪的大規模個展

而這場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ヴイエス)」登場的「安藤忠雄展|青春」,更是安藤忠雄睽違16年在大阪舉辦的大規模個展。如同其展覽名稱,半個世紀以來,安藤忠雄始終站在第一線,仍懷抱著「青春」之心,奮戰不懈,而作為一名不斷挑戰的建築家,他所傳遞的人生訊息,也將為觀者帶來極大的啟發。

「安藤忠雄展|青春」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展出。(Photo Kazumi Kurigami)
「安藤忠雄展|青春」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展出。(Photo Kazumi Kurigami)

從挑戰的軌跡到安藤忠雄的現在

本展將分為「挑戰的軌跡(挑戦の軌跡)」與「安藤忠雄的現在(安藤忠雄の現在)」兩大區域,前者將完整介紹安藤忠雄過去的住宅、教堂、美術館等文化設施的代表性作品;後者將呈現其目前的建築作品,包含長期進行的「直島計畫(直島の一連のプロジェクト)」、以「巴黎證券交易所(Bourse de Commerce)」為代表的歷史建築再生項目,以及如「童書之森(こども本の森)」的社會公益項目。

ベネッセハウス ミュージアム + オーバル 撮影:松岡満男
ベネッセハウス ミュージアム + オーバル(撮影:松岡満男)

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

值得一提的是,本展也將打造高達15公尺的沉浸式影像空間,引領觀者遊覽安藤忠雄的代表作,同時展場也將以原尺寸重現其早期經典之作「水之教堂」,讓人們能以五感體驗這件建築作品。此外,本展也將透過模型、影像與音樂裝置,呈現安藤忠雄與直島共同走過的37年軌跡。

水の教会(撮影:白鳥美雄)
水の教会(撮影:白鳥美雄)

安藤忠雄展|青春
展期:2025年3月20日― 7月21日
展場:VS.(大阪市北区大深町6番86号 グラングリーン大阪 うめきた公園 ノースパーク VS
休館日:毎週一;開館時間:10:00 - 18:00(五・六到 20:00)
票價資訊請點此

資料來源|VS.共同事業体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開幕!免費入場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睽違六年,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即將來台舉辦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帶來兩個核心建築概念「纏繞」與「迴響」,透過近40件珍貴草稿與模型,深入分享近年創作,同時展現其理論的延續與突破。本展將於2025年2月15日至3月30日在NOKE忠泰樂生活三樓Uncanny登場,開放大眾免費參觀。

平田晃久睽違六年在台個展

平田晃久師承伊東豊雄,兼具論述與設計實力,曾榮獲多項新銳及新秀建築獎項,是日本中生代建築師的重要代表之一。繼2019年的《人間自然》後,忠泰美術館再度邀請平田晃久來台舉辦個展,分享近期的重要創作與理論突破。本次展覽將呈現平田晃久如何將人類角色與自然想像融為一體,探索其更深層的創作思維。

「我們身處的時代,「人類」的概念與生命的世界相連,並不斷轉變著。我想建築亦是如此。然而,新的建築形態唯有在超越以現代為前提預設的人類群像——在各種事物與人類交織互動的臨界處,才能窺見其面貌。」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展開未來建築與居住想像

忠泰美術館的長期藝術實踐「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致力邀請不同創作者離開美術館的既定場域,在非典型的展演現場,以建築與藝術詮釋「Off」的定義。作為2025奧夫塞計畫之主題,觀眾將可以一窺平田晃久的建築哲學,激發出充滿生命力的思考與碰撞,展開對於城市、居住環境的未來想像。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在NOKE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舉辦,「纏繞」主題於大階梯空間展出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在NOKE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舉辦,「纏繞」主題於大階梯空間展出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延續平田晃久一直以來的創作概念「纏繞的相容性」(karamari shiro),藉由對自然界秩序的觀察,來詮釋建築空間的型態,並將建築視為人類、生物與自然彼此纏繞相容的生態系統。本展更進一步探討人類的意識、感知、時空等非肉眼可見的物質,將其轉化成可產生共鳴的建築與「迴響」,試圖探索未來建築的可能性。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亮點作品

平田晃久除在日本有許多代表作外,亦在臺灣設計不少建築作品。《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精選其最新作品、位於東京原宿的新地標「HARAKADO」,以及多個臺灣在地重要建築案,透過珍貴的草稿與模型,全面展現平田晃久在建築創作中的歷程與變遷。

▸ HARAKADO

HARAKADO於2024年開幕,是位於日本東京原宿的複合式購物商場。整棟建築物以「編織街區」為設計概念,運用大量立體玻璃帷幕打造鏡面效果,映照出外在的天氣變化與人潮車潮,使 建築物如同周邊環境的一部分。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HARAKADO(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HARAKADO(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HARAKADO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HARAKADO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 富富話合

位於臺北市中山區的住宅建案「​富富話合」,層次錯落的外觀吸引不少行人的目光。在這座建築中,平田晃久利用陽台在建築外部創造出立體且舒適的區域,將光線、微風和雨水溫和地導入這座如同生態系般的建築中。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富富話合(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富富話合(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富富話合(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富富話合(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 太田美術館

「​太田美術館」坐落於群馬縣的太田車站前,純白的建物與周邊綠意交織。該展館以促進地方創新發展為設立理念,開幕以來也吸引人潮回流,成為市民匯集的據點。在設計與規劃過程中,平田晃久團隊也多次舉辦工作坊,邀請民眾一同發想、討論,讓太田美術館成為一座市民參與的建築。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太田美術館(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太田美術館(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

展覽日期|2025.2.15–2025.3.30
展覽地點|NOKE忠泰樂生活 3F Uncanny(臺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3樓)
開放時間|週日至週四11:00-21:30、週五至週六11:00-22:00
參觀辦法|免費參觀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