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大廈的兩倍高!凝聚全世界注意力的建築.杜拜塔如何破紀錄成為世界最高?

很多人拿杜拜跟拉斯維加斯相比。這不奇怪。兩座城市都充斥著大量製造銷售的庸俗藝術,居民卻太過認真看待。杜拜也像是一八五〇年代的舊金山,是個由男性主導的移民城市,為淘金潮提供服務,就像男性主導的杜拜為石油潮提供服務一樣。

 

但是在建築的速度上,這裡最像深圳:中國的新興城市。深圳從採珠捕魚、骯髒貧窮的小村落快速擴張。一九七九年,中國總理鄧小平宣布這裡成立經濟特區後,沒幾年深圳就突然變成了大城市,這是中國第一次大規模實驗資本主義。

 

深圳最高的建築是三百八十四公尺高的信興廣場,一棟青綠色的住辦混合大樓。兩棟玻璃圓塔之間夾著看起來像普通住宅的大建築物。從上層看出去,你可以越過濃密的高樓叢林,看到珠江對面平緩的稻田和滿是樹林的山丘。

 

信興廣場的工程管理人員之一是華裔紐西蘭籍的土木工程師葛瑞格.桑恩。桑恩在一九八〇年代離開紐西蘭到香港蓬勃發展的建築業工作,被這座城市的象徵高樓建築吸引。建造信興廣場的機會讓他越過邊界到了中國,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新興城市。一九九〇年,深圳被描述成一天蓋一棟高樓、每三天造一條新大道的城市。隨著中國鄉村追求夢想和財富的村民湧入,城市擴張到超過四百萬人。桑恩說:「那步調,真是瘋狂。」

 

「你在西方會遇到許多規劃上的問題,但他們不會這些問題被拖住。」他說。「你可以看到經濟上的成長。國內生產總值一飛沖天。許多人都賺了大錢。」

 

這棟青綠色的高樓蓋到最高點的時候,桑恩越過邊界回到香港。一九九七年,有人找他管理國際金融中心二期的建築工程,這是棟尖細的摩天大樓,比深圳那棟還要更高。這棟高樓將會高出香港港口四百公尺。八十八樓高的國金二期在二〇〇三年完工,是香港這一大群摩天大樓中最高的一棟,也是全世界第八高。這是個很難打敗的工程。桑恩名聲漸起,被稱為可以快速蓋起超高摩天大樓的人。但是國金二期開幕的時候遇到非典型肺炎(SARS)的侵襲,造成香港的經濟緊急煞車。對蓋摩天大樓的人來說,看起來是很難過的日子。

 

電話響起的時候,桑恩正在想著自己要做些什麼。電話中是個叫作伊薩姆.加拉達瑞的人,從杜拜打來。加拉達瑞說,他為一家叫伊瑪爾的公司工作。這家公司想要從事高樓建築,但是杜拜沒有人有經驗。他提出了很誘人的提議:來蓋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吧。

 

世界最高的塔

桑恩看起來像是蜘蛛人那座城市裡的報社主編 L.喬納.詹姆森,穿著皺皺的正式襯衫,袖子捲了起來,領帶歪斜。他甚至還理了詹姆森那樣的小平頭。加拉達瑞的邀請讓他的靈魂活躍了起來,他也沒有表現出來。「當然好。」他告訴這個杜拜人。「有何不可?試試看吧。」桑恩飛到杜拜去見加拉達瑞。兩人彼此打量,似乎可以好好相處。兩個蓋摩天大樓的男人回到他們的老本行了。

 

杜拜塔的出現是作為新市中心總體規劃的展示品。一九九七年,王儲把杜拜國防軍跟聯邦軍隊合併,大公國的部隊就拋棄了他們的基地。低地就位於公路的交叉道旁,人稱國防圓環。十年之前,這個基地離城鎮太遠,沒什麼價值。但是城市的擴張讓這塊一.六八平方公里的土地變成最佳的地點,就在新的金融中心旁邊。二〇〇二年,穆罕默德酋長把這塊地交給伊瑪爾,不是要把這邊建成拖車停車場,而是必須要蓋出一個可以掌握全世界注意力的市中心。

 

伊瑪爾的主席,穆罕默德.阿拉巴主管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部,他先成立伊瑪爾地產,靠著杜拜政府的支持、向合夥人借的五千萬美元以及存款,為他的創業播種。這家公司在二〇〇〇年在杜拜金融市場交易所上市,就像水火箭一樣一飛沖天,到二〇〇五年六月累積市值達兩百五十億美元,當時被宣布他們就價值而言是全世界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不久之後價格就狂跌,二〇〇九年初已經淪落到每股低於一美元)。那時候阿拉巴是杜拜的金童。《金融時報》雜誌宣布他為二〇〇六年中東的年度風雲人物。電視節目《誰是接班人》的中東版邀請他擔任川普的角色。在華麗的開播之後,阿拉巴就退出了。杜拜很多人認為這位開發商會下台一鞠躬,是為了不要搶他自己老闆穆罕默德酋長的鋒頭。

 

伊瑪爾雇用了住在洛杉磯的總體規劃師大衛.克拉格斯來安排整個市中心區的佈局。克拉格斯剛完成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市中心的設計,他的獎盃就是國油雙峰塔,從一九九八年到二〇〇四年是世界最高的建築。阿拉巴要求他在杜拜做類似的東西。

 

穆罕默德酋長對阿拉巴一開始設計的杜拜塔沒有感覺。二〇〇二年,在瀏覽候選的摩天大樓建築透視圖時,他發現這些建築都缺了點東西:高度。杜拜王儲詢問了世界最高建築的細節:一棟在台灣的高樓,叫台北一〇一。「為什麼這座比較高?那裡的人比你們聰明嗎?」

 

伊瑪爾的主席回來時帶著杜拜塔的新透視圖:一棟圓柱形階梯狀的尖塔,已經畫成世界最高的建築了,但沒有高很多。穆罕默德酋長的回覆很簡短:「要高很多。」這個想法帶來的潛在挑戰會把人嚇到放棄。所以阿拉巴才需要桑恩。

 

桑恩在二〇〇四年底搬到杜拜的時候,阿拉巴趕了又趕的設計競賽已經出現獲獎的參賽者:芝加哥SOM建築設計事務所的建築師阿德里安.史密斯設計的銀色尖頂。杜拜塔看起來像是一九五〇年代科幻小說描述的火星火箭,是個光滑的作品,有像針一樣的頂端,底部有一堆推進引擎。

 

阿拉巴會選擇史密斯的設計,是因為既好看又實用。這個設計混凝土的結構看起來相對單純。比例均衡。這座建築一邊升高一邊後退,留下外部台階狀的平台,提供空間設置起重機,以及擺放建材的工作台。這要花十億美元才蓋得起來。

 

史密斯的設計勝出還有另一個原因。超高建築容易受到強風損害。桑恩說,地震不算大危險,因為在大型損毀發生前,搖晃通常就會停止。至於令鋼骨結構的世貿中心倒塌的那種客機攻擊,桑恩相信也不會撞倒這座高樓。「混凝土比鋼鐵更能承受衝擊,而且不會燃燒。」但是強風就是另一回事了。這棟建築要承受的側面風壓強到不可思議。風力甚至會施加危險的扭轉壓力。

 

「強風會試著把建築物推倒,這是你設計要考量的東西之一。」桑恩說。杜拜塔蓋成會在風中輕輕搖動,就像蘆葦會稍稍彎曲一樣。在強風中,這棟建築的頂端會以慢動作前後搖擺三公尺。這種搖擺的循環對一種叫渦流剝離(vortex shedding)的危險現象會有加成效果。一陣陣強風吹中結構體後彈回,就變形成像龍捲風似的渦流,沿著建築外層旋轉,先推一邊,又推另一邊。這些盤旋的風會產生猛烈的跳動力量,如果剛好對上建築物自然彎曲的循環週期,就會造成高樓以越來越大的圓弧前後搖動。「就像有人在盪鞦韆,你只要在正確的時間給一點推力,他們就會越盪越高。」

 

桑恩說,最容易受到傷害的是從底部到頂部都維持同樣覆蓋區域的高樓。史密斯的階梯狀設計可以有效對抗渦流剝離。在不同的樓層會有新的形狀去面對風力,所以渦流沒辦法在不同高度同時跳動。

 

桑恩抵達杜拜幾個月後《黃金之城,杜拜:阿拉伯世界最受矚目的現代化歷程,締造金錢的天堂與煉獄》的作者吉姆.克雷恩第一次見到他。當時,杜拜塔還只是個混凝土基座,圍繞著卡車和廢棄物。桑恩帶他到隔壁的建築結構,事要成為公寓建築的地方。他們上到三十七樓,往下看著杜拜塔的基地,桑恩自信地說著這座高樓會如何分階段升起,蓋到非常高的地方,電梯搖晃的動作會需要特別的加濕器,以免電梯的鋼纜在電梯井裡如鞭子般抽動。

 

三年之後,高塔如桑恩預測蓋了起來。他管控好主要的承包商,南韓的三星公司,他們帶來了好幾個建造國油雙峰塔的成員。「我們同時設計加建造。如果你想要的話,你可以一步一步來。可是何必呢?我們想要跑起來。」就如桑恩在二〇〇八年十月所說的,這座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就在他身後四百公尺處蓋了起來。離完工還有一年,鷹架還是覆蓋在最高處的頂端,攀登在上面的人用肉眼只能勉強看見。「我們目前的工程有七百公尺高,而且我們還在往上。」

 

克服問題

桑恩說得簡單,但他也遇過好幾個棘手的問題要解決。其中之一跟構成杜拜塔結構核心的混凝土混合物有關。沒有任何地方有人做過接近這種高度的混凝土作品。台北一〇一之前擁有垂直抽取混凝土的世界紀錄,也只在四百六十公尺以下。杜拜塔的混凝土上層結構將近有六百米高。幫浦得把二十五噸重的濕拌混凝土經由管路推送到遙遠的空中。桑恩跟他的工作人員發現,如果他們把混合物中的礫石大小減半,使用不到一.二公分大小的石頭,混凝土會流動得比較順暢。

 

混凝土通常是四種成分構成的簡單混合物:波特蘭水泥、沙子、礫石和水。進到杜拜塔的混凝土用到二十五種成分。夏天時氣溫高達攝氏四十三度,就用碎冰代替部分的水。「這就像是混凝土冰沙。」桑恩說。這個想法是要避免混合物過熱。如果混凝土達到攝氏七十度,強度就會大幅減弱。

 

三星用創新的自爬模系統來建造上層建築,每層樓要灌漿的混凝土板模,灌漿後不過十二小時,用兩百三十部液壓千斤頂沿著每個新的混凝土板牆把爬模系統推上去。這個系統讓三星每三天就可以加蓋一層樓。但這系統需要非常特別的混凝土混合物。

 

「我們希望一路抽上去的時候,混凝土都要保持稀薄濕潤的狀態,可是一到上面,我們就希望能趕快變硬。這是相互矛盾的要求。」桑恩說。為了要處理這問題,他們用了各種塑化劑和硬化劑。

 

杜拜塔的混凝土核心向空中上升一百五十六層樓,外層包著銀色玻璃。除此之外,杜拜塔的結構是用鉚接的鋼製大樑。這些上層樓層很小,對辦公室和住宅來說不夠大。這些樓層是為了名聲而蓋的,用來容納機械和通訊設備。

 

杜拜塔是這個星球上最高的人造建築物,有五千名工人聚集在高塔的每個角落。二〇〇七年七月,杜拜塔超越了台北一〇一的五百零九公尺。兩個月之後超越了多倫多的加拿大國家電視塔,這是全世界最高的獨立建築。二〇〇八年四月,超約了北達科塔州的KVLY電視塔,這是最後一個要挑戰的建築物。兩個月後,伊瑪爾宣布他們要增加杜拜塔的完工高度。杜拜塔在二〇〇八年十一月達到一百七十層樓高,建築高度超過七百三十公尺。二〇〇九年一月,杜拜塔的頂端出現了天線,讓頂端達到八百公尺。這棟摩天大樓幾乎有半英里高,是帝國大廈高度的兩倍。

 

這樣的高度讓一些獨特的經驗成為可能。你可以在地面層看日落,然後搭電梯到塔頂再看一次。杜拜熱氣蒸騰的天空變開闊的時候,伊瑪爾建議你可以從上層樓層看看波斯灣對面,一百四十五公里外的伊朗。那些接近塔頂的人通常都看不到地面。

 

信史中大多數的時候,世界最高的建築都位於中東。埃及的吉沙大金字塔保持這項紀錄達三千九百年。要到一三一一年才被英格蘭的林肯座堂超越,那時較高的建築都到了西方。一九九〇年代,亞洲開始大蓋特蓋高層建築,獎盃就去了那裡。現在中東又把這個榮耀要回來了。

 

阿拉巴知道杜拜塔不會永遠都最高。二〇〇八年納希爾宣布要在杜拜蓋一公里高的摩天大樓,但幾個月後又取消了計畫。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的開發商也在私下討論一公里以上的高樓。

 

杜拜塔主要的房客是由亞曼尼經營的超級奢華飯店。飯店位於極其龐大、擁有一千兩百家商店的杜拜購物中心隔壁,而且旁邊圍繞著十九間公寓建築、數間旅館,還有迪士尼風格的舊城區,這是個有木造陽台和赭色圓頂的公寓社區,讓人想起古老的阿拉伯。

 

本文選自La Vie出版《黃金之城,杜拜》,更多關於黃金之城的現代化憂愁與傳奇都在《黃金之城,杜拜》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熱播13年的國民美食神劇《孤獨的美食家》,推出集大成輝煌之作《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並將在3月14日於台灣上映。

開播至今已達13年的《孤獨的美食家》,最早是由久住昌之原作、谷口治郎作畫,於1994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從2012年拍攝成電視劇以來,已經累積11季劇集、12集特別篇,可說是日本最長壽的美食劇集。而這部紅遍海內外的美食神劇,如今終於以《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跟觀眾在大銀幕見面。

國民美食神劇首度電影化

本作透過往返於各個城市的進口雜貨商人「井之頭五郎」,每當辛勤工作之後,總會在內心吶喊「肚子餓了!」然後趕緊找到一間偶然路過的餐廳用餐,並沉浸在努力工作後,享用美食的幸福時光當中。與一般戲劇作品不同的是,本作雖然沒有衝突萬分的戲劇化轉折,主要專注在刻劃五郎於各個餐廳品嚐美味佳餚的過程,然而他西裝筆挺、手拎公事包,透過豐富內心戲、對美食的強烈直覺、大膽的飲食風格,在不受任何人打擾、自由享受美食的情況下吃遍大街小巷,也無比療癒觀眾的身心靈,更對角色產生共鳴而沉迷其中,因此蔚為熱議話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適逢播出本劇的東京電視台開台60週年之際,製作團隊順勢推出這部最新電影版作品,不論製作規模與敘事風格,都將與戲劇版截然不同,更像是一部主角「吃爆全世界」的美味之旅,足跡將遍佈法國巴黎、長崎五島群島、南韓巨濟島和東京。而且相較於戲劇版,電影版的敘事將充滿高度戲劇性,並以貼近現實生活的幽默與台詞來提升喜劇效果。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而本片也因為松重豐的號召,齊聚豪華演出陣容,包括內田有紀、磯村勇斗、村田雄浩、鹽見三省、杏、小田切讓、遠藤憲一,以及曾演出《梨泰院Class》的韓星劉宰明特別加盟。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

值得一提的是,松重豐這回更一肩扛起《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導演、編劇、主演工作,尤其他在這13年來,自始至終支撐著本作,深深了解作品的世界觀,成為他出道40餘年首度自編、自導、自演之作。他回憶這次將作品「放大」成電影版的過程:「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拍攝電視劇第十季的2022年夏天。當時,長期參與系列作的製片人和工作人員因調動或轉職,讓人擔心沒人能綜觀全局並指引未來的方向。這讓我想到,既然正值十週年,為了測試這部作品是否還能繼續、有更大規模的發展,我決定展開動搖根基的挑戰。基於這樣的想法,我選擇『電影化』這個方式,雖然並不確定本作的內容是否適合改編成電影,但希望能藉此進行一次重構。」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獲金獎名導奉俊昊啟發

尤其松重豐是本作唯一的常駐主演,這讓他產生一種責任感:「基於對未來發展的考量,我開始思考誰適合當導演。」而他最一開始,就是想找《寄生上流》奧斯卡金獎名導奉俊昊執導,他對此表示:「考慮到本作不僅在日本、在東亞地區、尤其是韓國都頗受歡迎。我也曾在多次赴韓取景時感受到觀眾的熱情,於是我便想到了奉俊昊導演。恰巧,我和他之前在《東京狂想曲》中的〈搖晃的東京〉短篇合作過,覺得如果他能將這部作品『烹調』成電影,會非常有趣。」

松重豐甚至還親自寫信給奉俊昊提出邀約,只可惜對方回覆時間因素無法配合,但這也開啟他不同的思考:「我和事務所社長談起這件事,隨口說了一句:『要不乾脆我來當導演?』這就是最一開始的狀況。」他並補充:「之後,我並沒有太在意自己說話的分量,就順勢寫下了一份劇情大綱,拿給正在拍攝第十季的工作人員看,跟他們說:『我打算以這份大綱來拍電影,大家覺得怎麼樣?我打算自己當導演。』結果他們回答:『我覺得不錯,一起做吧。』」而這也成就出本片最一開始的面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劇情大綱

本片劇情描述從事進口雜貨銷售的井之頭五郎(松重豐飾演),是個喜歡在工作之餘到處品嚐美饌的老饕。只要肚子一餓,就會秉持「吃飯皇帝大」的信念,拋下一切直奔周遭的餐廳食堂大快朵頤。他最愛享受用餐時不被人打擾,細細品嚐料理的美好時光,更愛在內心自言自語品評美食滋味。這回,他接到前女友的女兒——千秋(杏飾演)的委託,前往法國拜訪千秋的祖父一郎(鹽見三省飾演),並要幫助一郎找出童年時曾喝過的湯頭食譜。儘管線索相當稀少,五郎依舊踏上尋找「究極湯頭」的旅程,足跡遍及法國、南韓、長崎和東京。不過在這趟旅程當中,他卻意外捲入到一場更大的風暴當中⋯⋯。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資料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日本動畫大師宮﨑駿的經典鉅作《風之谷》,將在3月6日首登全台大銀幕!片商也宣布和Pinkoi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紀念票卡樣式有「娜烏西卡飛行員」及「究極的王蟲」兩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極具收藏價值,已於Pinkoi限量開賣。

《風之谷》首度登上台灣大銀幕

名列「影史百大動畫」的吉卜力神作《風之谷》,更是「吉卜力三巨頭」宮﨑駿、高畑勳、鈴木敏夫這三位日本動畫界巨擘「夢幻聯動」的合作起點。當初鈴木敏夫任職動漫雜誌《Animage》副總編輯,因採訪工作結識宮﨑駿、高畑勳,先是促成《風之谷》原作漫畫在雜誌上連載並大獲好評,又說服高畑勳擔任該片監製,讓宮﨑駿無後顧之憂全力衝刺《風之谷》動畫,電影上映後獨特的「腐海」設定敘事風格和深刻的環保哲學,獲得極高人氣及評價,使得吉卜力工作室在隔年1985年成立,陸續誕生同樣膾炙人口的《天空之城》、《龍貓》、《神隱少女》等吉卜力經典之作。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久石讓首度操刀宮﨑駿動畫配樂

宮﨑駿執導的動畫電影配樂向來由御用配樂大師久石讓操刀,而40年前慧眼識英雄的就是《風之谷》監製高畑勳,他起用當時還沒沒無聞、年僅30歲出頭的久石讓,兩人邊討論邊製作音樂,最終譜出適合這部磅礡作品的熾熱曲風,特別的是,原聲帶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啦啦啦」童聲,是由久石讓年僅4歲的愛女藤澤麻衣獻唱的〈娜烏西卡安魂曲〉,搭配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引發不少觀眾共鳴感動落淚,蔚為經典。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描述自然資源受嚴重破壞、人類文明毀於一旦的戰後腐化世界,由於地表被劇毒腐海所覆蓋,人類只能在被汙染的大地及巨型昆蟲威脅下求生,唯有「風之谷」因海風吹拂而不受腐海之毒侵擾。擁有獨特溝通能力的風之谷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到腐海探險,某天,多魯美奇亞帝國的運輸機墜毀於風之谷,上頭載著千年前毀滅世界的生化武器「巨神兵」,讓風之谷頓時捲入爭奪巨神兵的戰爭中,為了人類與世界的存亡,娜烏西卡必須挺身而出。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典藏預售電影套票限量開賣

而這部吉卜力經典動畫鉅作《風之谷》,即將在3月6日首度全台盛大上映,片商甲上娛樂和Pinkoi也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內含2張電影交換券和2張限量復古紀念書卡「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售價760元,已在Pinkoi獨家開賣,2月17日前購買套票再加贈「腐海植物的實驗室」限量早鳥書卡1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