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街頭有一種非常奇特的氛圍,和我在歐洲或亞洲去過的任何地方都不一樣。我不太能清楚說明,但它很神秘,帶著懸疑感,甚至有些讓人畏懼。」導演王洪飛曾說過自己2007年第一次造訪台灣時,竟無法解釋地被一種獨特的魅力所吸引。
台灣對王洪飛來說有著深刻的情感,他在鹿特丹影展首映時表示,與其說是他選擇了台灣做為這部電影的舞台,不如說是台灣啟發了《小玩意》的誕生。片中所有以台北街頭為主題的攝影作品,都是王洪飛自己的作品,而樂樂飾演的女孩家中開的胡椒蝦店,也是王洪飛在台北生活時最常造訪的愛店。
漂泊與失根
王洪飛片中飾演的攝影師,在故鄉阿姆斯特丹與亞洲之間往返漂泊,面對父親質疑他為何總在外流浪,也只以工作之名回應。現實生活中的王洪飛亦是如此,他表示「漂泊與失根」是《小玩意》重要主題,也是這個世代許多人都能夠共感的狀態。這也帶出了片中角色在人際上的疏離。片中攝影師在與前女友解釋自己創作理念時,強調自己喜歡用「垂直的框架」拍出「水平的層次」,凸顯人們在不同的層次中,與世界之間的斷裂與分離;但這樣的疏離,卻又僅僅是表面上的狀態,片中的角色,無一不時時刻刻被與他人的關係牽引影響著。
「黑洞」拍攝者與被拍攝者
在王洪飛自己的詮釋中,《小玩意》這個片名,如同盧燕在片中所說的,指的是「黑洞」,也就是一種神秘的力量,能吸取所有的光。它同時也延伸比喻了人與人之間的吸引與牽絆。王洪飛認為這份拉扯般的力量就是片中攝影師最想捕捉到的:當攝影者拍下一張照片,他就與影像的主體產生了某種連結,甚至可以說,他們在拍下照片的時刻分享了彼此的存在。當攝影者處理他的作品時,想像力更讓影像主體的形象開始轉變,甚至與攝影者個人的經驗與記憶相互影響——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之間既私密又充滿無限可能的關係,成為了《小玩意》的核心主題。
《小玩意》故事描述深夜的台北街頭,神像人偶神秘出沒,黑暗中,有個女孩放起了綴著霓虹燈的風箏。這幅景象偶然被路過的荷蘭攝影師捕捉。女孩的青梅竹馬就要離開,她正經歷的,是成長中難以負荷的別離;漂泊的攝影師對此一無所知,但那一晚女孩的影像,卻揮之不去。兩人的過去與未來開始重疊——孤零零的風箏、與愛人的別離,是女孩的故事,還是攝影師的?台北、國際長途飛機上、荷蘭阿姆斯特丹;三個地點,三段冥想敘事,在按下快門的那一刻起,在時空經緯之外展開。
電影票贈獎
via 前景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