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擁擠密閉的都市牢籠中,如「演化論」一般,為了給自己騰出一個喘息的空間,我們早已學會運用手中的物件來防止「私領域」受到侵犯。從前我們在捷運上拿著小說與報紙,避免與對面乘客面面相覷的尷尬;如今身處 21 世紀,我們只需要一副耳機、一支手機,便能在不引人側目的情境中,心無旁騖墜入自己的世界裡。然而,隨著科技進步,我們也開始思考,這份得來不易的「隱私」,是否無意中也成為了與親人、愛人之間「最遙遠的距離」?
人們在「隱私」與「親密」的天秤中搖擺不定,而日本建築工作室 Tato Architects 便在大阪打造出一間考驗關係的「無牆」住宅——「宮本町の住居」。如此靈光乍現的創意,出自屋主對住家空間的想像:希望一家三口無論身處家中的任何空間,都能感受到彼此間親暱、緊密的羈絆。談著毫無任何獨立房間的生活空間,建築團隊解釋屋主的想法,「收納空間在這間房子裡也是不必要的,因為他們(屋主)認為不需要把私人物品遮蔽起來。」根據屋主的想望,Tato Architects 設計出一個「無縫相融」的住宅空間——看似大膽挑戰家人彼此間的關係,卻不影響居住的機能;在設計的巧妙細節與角度裡,又同時保有家庭成員的隱私。
這棟「無牆建築」的規模與典型的兩層住宅相當,但內部空間的分層卻令人過目難忘;建築團隊使用一系列矩形地板製造出 700 mm 的高度差,透過有層次的水平落差,分隔出專用區域的獨立空間;平日不作「房間」使用時,也可以搖身一變,充當桌面或收納平台的功能。
地板部分則由兩個螺旋形構成,區分出空間與牆面,並且在房屋內部創建多條路徑;自可以停放自行車的寬敞入口開始,地板沿著空間的兩側開始向上盤旋,匯聚於中央的起居區,然後再次分叉,並朝向屋頂露台上升。獨特的動線與角度串連起多層空間,讓整棟住宅彷彿一個相通的大房間,卻又讓每個空間都保有一方既開放又獨立的「私領域」。
「宮本町の住居」位於一個人口稠密、逐漸城市化的社區,預計不久之後建築周邊將會被高樓大廈所環繞。為了讓短小的房屋在高層建築的陰影下也能擁有充足的日照,Tato Architects 在屋頂與建築外圍均勻裝設許多三角梯田式的箱形窗戶,而屋頂的露台也是整棟建築最佳的自然光來源。為了符合當地的消防法規,建築師也為屋內的 13 個樓層建造了支撐結構——七個懸掛在屋樑上,另外六個則懸掛於矩形的鋼管;樓層的地板也採用簡單的鋼樑結構支撐金屬板底部的波紋,加強房屋的居住安全。
Tato Architects 通過一個簡單、重複的空間結構,建造出一個如「迴聲室」般的居住場域,完善了屋主理想中的生活方式,也展現出家庭住宅的多重可能性。「無牆住宅」完成之後,住在附近的屋主一家逐漸將生活物品移進新宅,用家具、書本等各類用品,讓房屋內的各個平台成為充實、具生活感的溫馨場所;建築、物件與人們彼此形成一個整體,在開放式的家庭宅邸裡,練習著「親密」與「私密」的課題。
Text / 曾勻之
Photo Credit / Tato Architects
※本文由Polysh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