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投的木造圖書館、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到那瑪夏民權國小等建築,張清華和郭英釗的設計,讓建築在樹林蓊鬱間,有著美麗的光影變化,身在其中還能感受到風的自然流動。對他們而言,空間的氣氛除了環境本身的條件,如何運用自然元素形塑氛圍、創造熟悉感與驚喜,是設計過程中更深入的思考角度。
Q:兩位如何將自然元素或概念融入設計當中,發展出與環境共生的設計?這些元素是否具備療癒或沉澱的特質?
郭:建築師的專業是空間的專業,從空間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建築外頭空地,或者室內空間都是一個整體。關於療癒這件事,對人心最具療癒效果的就是自然元素。一般的建材很貴,但光、風、鳥這些素材都不用花錢,這些自然元素要是能整合在空間中,我們的感受會越舒服,這也是做案子時我們很注重的事。
張:不管你身在何處,最自在的地方就是家,其實家就是最讓人心情沉澱的建築。從建築服務人的角度思考,即使環境空間吵雜,建築師如果能創造一個自在的空間,像安藤忠雄的設計將所有東西簡化到只有你跟空間,心情自然也沉澱下來。過往我們談很多綠建築,大多在討論策略性的部分,很多人文性的東西都沒討論。像雨水要回收,但雨水不只有回收功能,小時候住外婆家,經常看到雨水從屋簷落下,很漂亮,像鍊子一樣。如果空間中看不到自然元素,會使人越來越煩躁,甚至有壓迫感,我們在設計上就要盡可能提供這個部份,讓空間可以延伸出去。
Q:請為我們分享,在你們的設計案中,有哪些融合建築和自然的方式呢?
郭:我們在做台南沙崙城市規劃(沙崙綠能科學城核心D區-綠能科技示範場域)的時候,希望可以打破分商業區或住宅區的傳統思維,讓所有空間都是mix-use,也讓工作不用離家太遠,可騎腳踏車、走路。不管是社會住宅或台糖循環聚落,我們現在設計很多農園或可食地景,因為人們可以參與耕種和收成,透過跟空間的互動、身體行動去舒緩身心,不是只有看或聽,這個過程的療癒效果會很大。
張:建築融合自然的方式,除了光線,風跟氣流也很重要,例如我們在台江遊客中心就創造很多「巷道風」,大家可以感受到這裡的空氣流動。另外,在建築設計中,我們通常會重新思考還能添加哪些功能,如可食地景,台北市推行很多自然農園,但因為公共空間基地有限,所以我們在台北市健康公宅設計中,便在低樓層(四樓)規劃一區可種植蔬果的室外平台,提供民眾和鄰居共同耕種互動的機會。
Q:除了自然元素、人與人的互動和共享,在你們作品當中,還有哪些是具備療癒、放鬆與沉澱人心的特質?
郭:文化也是空間很重要的元素,當我們走進空間會有兩種期待:驚喜感與熟悉感,熟悉給我們安全感,但太熟悉又會感覺無聊。文化元素不是單方面例如原住民圖騰,而是你怎麼詮釋這件大家都熟悉認同的事情。我們設計「台東原住民文創產業聚落」時,其中原住民商品展售區以及創作研習區,完全沒用到原住民圖騰,而是透過觀察他們生活方式、藝術天份去詮釋這個空間。台江也沒有任何在地文化圖騰,但走進去會感到很熟悉,很像在台南安平的感覺,這就是空間的魔術。
張:空間有沒有能讓你沉澱的氣氛很重要。小時候跟阿嬤到台南廟裡,廟的尺度很大,透過空間裡的天光可看見氣流在空氣中流動,會製造一種威嚴的氛圍。所以氛圍是可以再被創造,而如何把光線採納進來很重要。最近我們和龔書章建築師在台南學甲合作的「伯利恆早療暨融合教育中心」,除了是在偏鄉辦教育的空間,也扮演著社區互動的開放式空間。這棟建築的頂樓有座教堂,走進教堂核心感覺很安靜,外面投射進教堂的光影,讓這處靜謐的空間中帶有一種療癒效果。
Q:在你們的作品中,常透露環境永續的概念,請與我們分享你們對永續議題的思考?
郭:我們很早就開始做太陽能、雨水回收、生態池這些讓地球永續的事,就是要讓人體認到這個環境不是只有為了滿足你的需要,同時還要替未來世代和地球著想。當然在一個無私有未來願景的環境裡生活時,心態也會不一樣。
張:談永續會讓視野放大,我們在推的是比較快樂的永續,在快樂之外,是不是能讓永續可以推行下去。如果只談綠建築的功能,好像很嚴肅,所以我們會把有趣的畫面放進去,這從最開始的規劃就要開始討論,例如一個作為單一功能的建築,可不可以賦予其他功能?像我們為台泥設計的一個案子,我們會進一步思考水泥大圓桶,是否能賦予攀爬和攀岩的有趣功能。這是我們目前關於永續的實踐方式之一。
About | 張清華、郭英釗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皆為美國註冊建築師,建築學會(AIA)會員。張清華畢業於美國賓州大學建築研究所,曾任成功大學,台科大等校兼任教授,並為美國綠建築協會會員。郭英釗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UCLA建築研究所,曾任成功大學、台科大、交通大學等校兼任教授,建築設計作品獲獎眾多,兩人皆曾獲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
Text / CW ANX
Photo / 張藝霖
via /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薛伯輝基金會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2018《La Vie》雜誌 4 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