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異性戀不用煩惱?《親愛的初戀》尼克羅賓森動人詮釋同志出櫃青春日誌

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這是好萊塢最新YA電影《親愛的初戀》(Love, Simon)裡所強調的故事核心,儘管愛情和校園這兩個題材,對一籮筐的青少年電影來說並非什麼新鮮大事,不過作為好萊塢主流片商首部以同志為故事包裝的青少年校園愛情喜劇,質樸又溫暖的《親愛的初戀》反而顯得可貴又動人。

 

或許YA電影的劇情公式套路都十分相近,然而要如何在簡單的框架下成就出一部打動人心的大銀幕之作,著實考驗編劇與導演的功力,從早期「青春電影教父」導演約翰休斯(John Hughes)所打造的《早餐俱樂部》(The Breakfast Club)、《紅粉佳人》(Pretty in Pink)等一系列青春佳片,加入時尚元素的《獨領風騷》(Clueless)、誇張化卻貼切反映高中女生勾心鬥角的《辣妹過招》(Mean Girls)到帶有女性主義覺醒的《破處女王》(Easy A),好萊塢YA電影不甘僅侷限於小情小愛,通過大銀幕的詮釋,捕捉時下真實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情況,反而是最引人入勝的可看之處。

 

《親愛的初戀》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下橫空出世,隨著社會風氣日漸開放,人們也逐漸知曉愛無關性別,在愛面前人人平等,「為什麼異性戀不用煩惱?」這是主角賽門的疑問,完美點出了同志族群一直以來藏在內心的納悶,對於許多尚在懵懂情慾中摸索的青少年,要開誠佈公地揭示自己為酷兒同志身分,仍然有一道名為恐懼的厚牆擋著自己,不僅得偽裝自己,還得在意周遭人的眼光,要「出櫃」那一刻得具備十足的勇氣,畢竟自己是否可以承受那無法預測出櫃之後的世界,強烈困惑總是在腦海中盤旋。

 

 

有時我感到自己像被卡在摩天輪上。上一秒我在世界的頂端,下一秒,我卻來到最深的谷底。

 

或許《親愛的初戀》依舊有著老套的情節,但卻讓人看完可以感受到伴著酸而來的甜,它無疑是部會讓青年同志族群產生勇氣,也是讓大家憶起那段最純真、悸動初戀的佳片。片中飾演靈魂人物「賽門」的男主角尼克羅賓森(Nick Robinson),在日前也為了宣傳該片而登上了全美最知名的脫口秀之一《艾倫秀》。而本身為直男的尼克羅賓森,在節目中也不免俗地被主持人艾倫狄珍妮(Ellen DeGeneres)問及道,在當初準備要接演一個「同志」角色時,內心是否曾經有過掙扎與猶豫時,羅賓森回答:「在拍攝這部電影時,我跟導演格雷格柏蘭蒂(Greg Berlanti)來回討論過很多次,我深切地感受到這部電影能夠在現在這個時間點與觀眾見面,是一件多麼珍貴的事情。」

 

面對著眼前身為同志先鋒,而且同時身為全世界最重要的同性戀意見領袖之一的艾倫,羅賓森更是感性地轉身對她說道:「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功勞都是歸功於妳;妳的勇敢以及在過去二十年中所付出的努力。如果妳沒有在當時那樣的時間點鼓起勇氣站出來,我們現在可能也不會有這部電影。」語畢後更是得到了現場觀眾如雷的掌聲。

 

除此之外,在現實生活中有七個兄弟姊妹的羅賓森,更是首度在節目中大方地談及到自己的家庭,以及他出櫃的同志弟弟:「他出櫃的時間點,大概就是在我們電影開拍的那段時間。」他接著說:「這全部的時間點都只是個巧合,但對我來說,這部作品最棒的一件事情之一就在這裡,它給予我一個契機能夠去跟他說話、去了解他。而這同時也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力量,它能夠讓家人之間開啟一個全新的對話。」。

 

 

「如果我和你想的不一樣,你是否還會喜歡我?」這或許是每一個同志孩子,在面對該如何與父母以及身邊的親朋好友們出櫃時,內心遇到最大的難題。事實上,對於這個看似難解,實際上卻簡單無比的問題,在本片中飾演賽門有點脫線老爸的喬許杜哈莫(Josh Duhamel),早在電影還在未殺青接受訪問時便給予了解答;他說:「在拍攝這個電影的當下,我無時不刻都會想到自己的孩子。身為孩子的父母,不論發生什麼事你都會陪伴他們,給予他們不求回報且無條件的愛與支持。」。

 

向來對同志議題十分關注,本身也為同志的加拿大天才導演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也在社群上發聲支持電影,表示《親愛的初戀》由主流片商拍攝並發行,可謂替LGBTQ電影開啟了另一扇大門,「當我還是小孩時,我看過許多LGBTQ電影,主角總是拼了命尋找答案,自殺、心碎以及社會對同性戀的霸凌和抨擊,總是讓人感到絕望。但《 親愛的初戀 》的出現,讓年輕人能感到對出櫃這件事情的掙扎並非那樣停滯不前,電影用日常、真摯的方式來表述,儘管不一定會像片中主角那般順利,但卻能激勵他們,讓他們在面對出櫃這檔事有足夠的勇氣。」。

 

 

After seeing Love, Simon, I felt like coming out to my mom Jennifer Garner (the 13 Going on 30 Jen), and walking in the corridor of my high school with a lost, yet sexual gaze. Congrats to my friend @therealnickrobinson who is so generous and genuine in this that I filed a proper adoption form. I’ve stored my passport in the freezer once or twice Nick but I can be a good parent to you. More seriously, let’s not discuss the movie itself, but rather focus on its existence, and the fact a major studio has released a film on a teen coming out. A door has opened, which has opened before, but this time, I can see the light pouring in. I’ve watched so many LGBTQ films as a kid, desperately looking for answers, locked up in my room, where I’d download movies on LimeWire for lack of a decent video store. Most of them were brilliant and invigorating for the young artist I wanted to be, but left the young man I was with little to hope for. Suicides, heartbreaks, bullying, gay-bashing... Love, Simon, in all its earnestness, in all its normalcy, shows the struggle of coming out, but with an inspiring conclusion for teenagers who will see “Love, Simon” because they don't feel "normal". Perhaps this will teach them that, even if their life isn't as privileged as Simon’s, they can make a move. And perhaps this can teach us, as an industry, that it’s time to stop relinquishing LGBTQ protagonists to insubstantial, typically comical supporting roles, but rather offer them narratives designed around them, and around the opposite of what i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normal people”. Normal is a changeful notion. Had a movie like that existed when I was 15, I maybe wouldn’t have lied to my father about that Ashton Kutcher poster I pretended to give my cousin Stefanie in front of him while it was actually mine. Had I seen it then, things would’ve been different. And I’m happy with how things went, and despite the loneliness you feel as a teen coming out, I felt supported. I was lucky. But most kids aren't. Love Simon is a huge step for them, and for us. Thank you to all the artists and people involved.

xavierdolan(@xavierdolan)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改編自單親媽媽的動人小說

《親愛的初戀》改編自貝琪艾柏塔利(Becky Albertalli)2012 年 1 月出版的青少年小說《西蒙(賽門)和他的出櫃日誌》(SIMON VS. THE HOMO SAPIENS AGENDA),獲得莫瑞斯青少年小說獎年度首部青少年小說,並入選美國國家圖書獎初選名單。艾柏塔利從沒想過自己的書會被出版,更別說成為一本得獎暢銷小說、還被拍成電影。她說:「我在寫這本書時的身分是心理醫師,是個有個一歲兒子的單親媽媽,如今他都四歲了。我趁他熟睡的時候寫書,我一直都想寫一本書,看看誰會想出版。我不知道我的構想從何而起,但其中的人物已經在我的腦海裡打轉很久。我治療了很多LGBTQ和性別不明的青少年,他們無疑是我遇到最勇敢的一群人之一,作為心理醫師,我小心翼翼地不讓客戶的故事成為書中的情節,但整體而言,我受到所有我認識並治療過的青少年的啟發。」。

 

 

躲在櫃中的 16 歲同志賽門史畢爾(尼克羅賓森 飾),開始與另一名也躲在櫃中的同學以電子信件傳情,但當其中一封信落入不肖份子手中,賽門的秘密就面臨即將被公諸於世的危機。賽門被患有社交障礙又假裝自信的同學馬丁勒索,馬丁相信透過賽門的幫助,他就能與其美麗好友艾碧蘇索(亞利珊卓希普 飾)交往。如果賽門不乖乖配合,他的同志身分可能就會曝光,更糟的是筆友「小藍」的隱私也會不保。賽門與小藍的對應內涵日漸加深,但馬丁的潛在威脅也讓賽門開始感到失控,他必須在自己被迫出櫃前找出一個勇敢跨出的方法,而且是在不疏離朋友、不讓自己妥協,或是失去一個可能令自己得到幸福的男生的情況下,即使他連這個男生的真名都不知道。電影5 月 4 日正式上映。

 

via / 福斯

躲在櫃中的
1同志賽門史畢爾,開始與另一名也
躲在櫃中的同學以電子信件傳情
,但當其中一封
信落入不肖份子手中,賽門的秘
密就面臨即將被公諸於世的危機。賽門
有社交障礙又假裝自信的同學馬丁勒
索,馬丁相信透過賽門的幫助,他就能與
美麗
好友
的艾碧蘇索(
亞利珊卓希普
飾)交往,但如果賽門不乖乖配合,他的同志身分可能就會曝光,更糟的是他的
筆友「小藍」的隱私也會不保。
賽門
與小藍的對應內涵日漸加深,但馬丁的潛在威脅也讓賽
門開始感到失控,
他必須在自己被迫出櫃前找出一個勇敢跨出的方法,而且是在不疏離朋友、不讓
自己妥協
,或是失去一個可能令自己得到幸福的男生的情況下,即使他連這個男
生的真名都不知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熱播13年的國民美食神劇《孤獨的美食家》,推出集大成輝煌之作《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並將在3月14日於台灣上映。

開播至今已達13年的《孤獨的美食家》,最早是由久住昌之原作、谷口治郎作畫,於1994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從2012年拍攝成電視劇以來,已經累積11季劇集、12集特別篇,可說是日本最長壽的美食劇集。而這部紅遍海內外的美食神劇,如今終於以《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跟觀眾在大銀幕見面。

國民美食神劇首度電影化

本作透過往返於各個城市的進口雜貨商人「井之頭五郎」,每當辛勤工作之後,總會在內心吶喊「肚子餓了!」然後趕緊找到一間偶然路過的餐廳用餐,並沉浸在努力工作後,享用美食的幸福時光當中。與一般戲劇作品不同的是,本作雖然沒有衝突萬分的戲劇化轉折,主要專注在刻劃五郎於各個餐廳品嚐美味佳餚的過程,然而他西裝筆挺、手拎公事包,透過豐富內心戲、對美食的強烈直覺、大膽的飲食風格,在不受任何人打擾、自由享受美食的情況下吃遍大街小巷,也無比療癒觀眾的身心靈,更對角色產生共鳴而沉迷其中,因此蔚為熱議話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適逢播出本劇的東京電視台開台60週年之際,製作團隊順勢推出這部最新電影版作品,不論製作規模與敘事風格,都將與戲劇版截然不同,更像是一部主角「吃爆全世界」的美味之旅,足跡將遍佈法國巴黎、長崎五島群島、南韓巨濟島和東京。而且相較於戲劇版,電影版的敘事將充滿高度戲劇性,並以貼近現實生活的幽默與台詞來提升喜劇效果。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而本片也因為松重豐的號召,齊聚豪華演出陣容,包括內田有紀、磯村勇斗、村田雄浩、鹽見三省、杏、小田切讓、遠藤憲一,以及曾演出《梨泰院Class》的韓星劉宰明特別加盟。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

值得一提的是,松重豐這回更一肩扛起《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導演、編劇、主演工作,尤其他在這13年來,自始至終支撐著本作,深深了解作品的世界觀,成為他出道40餘年首度自編、自導、自演之作。他回憶這次將作品「放大」成電影版的過程:「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拍攝電視劇第十季的2022年夏天。當時,長期參與系列作的製片人和工作人員因調動或轉職,讓人擔心沒人能綜觀全局並指引未來的方向。這讓我想到,既然正值十週年,為了測試這部作品是否還能繼續、有更大規模的發展,我決定展開動搖根基的挑戰。基於這樣的想法,我選擇『電影化』這個方式,雖然並不確定本作的內容是否適合改編成電影,但希望能藉此進行一次重構。」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獲金獎名導奉俊昊啟發

尤其松重豐是本作唯一的常駐主演,這讓他產生一種責任感:「基於對未來發展的考量,我開始思考誰適合當導演。」而他最一開始,就是想找《寄生上流》奧斯卡金獎名導奉俊昊執導,他對此表示:「考慮到本作不僅在日本、在東亞地區、尤其是韓國都頗受歡迎。我也曾在多次赴韓取景時感受到觀眾的熱情,於是我便想到了奉俊昊導演。恰巧,我和他之前在《東京狂想曲》中的〈搖晃的東京〉短篇合作過,覺得如果他能將這部作品『烹調』成電影,會非常有趣。」

松重豐甚至還親自寫信給奉俊昊提出邀約,只可惜對方回覆時間因素無法配合,但這也開啟他不同的思考:「我和事務所社長談起這件事,隨口說了一句:『要不乾脆我來當導演?』這就是最一開始的狀況。」他並補充:「之後,我並沒有太在意自己說話的分量,就順勢寫下了一份劇情大綱,拿給正在拍攝第十季的工作人員看,跟他們說:『我打算以這份大綱來拍電影,大家覺得怎麼樣?我打算自己當導演。』結果他們回答:『我覺得不錯,一起做吧。』」而這也成就出本片最一開始的面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劇情大綱

本片劇情描述從事進口雜貨銷售的井之頭五郎(松重豐飾演),是個喜歡在工作之餘到處品嚐美饌的老饕。只要肚子一餓,就會秉持「吃飯皇帝大」的信念,拋下一切直奔周遭的餐廳食堂大快朵頤。他最愛享受用餐時不被人打擾,細細品嚐料理的美好時光,更愛在內心自言自語品評美食滋味。這回,他接到前女友的女兒——千秋(杏飾演)的委託,前往法國拜訪千秋的祖父一郎(鹽見三省飾演),並要幫助一郎找出童年時曾喝過的湯頭食譜。儘管線索相當稀少,五郎依舊踏上尋找「究極湯頭」的旅程,足跡遍及法國、南韓、長崎和東京。不過在這趟旅程當中,他卻意外捲入到一場更大的風暴當中⋯⋯。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資料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日本動畫大師宮﨑駿的經典鉅作《風之谷》,將在3月6日首登全台大銀幕!片商也宣布和Pinkoi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紀念票卡樣式有「娜烏西卡飛行員」及「究極的王蟲」兩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極具收藏價值,已於Pinkoi限量開賣。

《風之谷》首度登上台灣大銀幕

名列「影史百大動畫」的吉卜力神作《風之谷》,更是「吉卜力三巨頭」宮﨑駿、高畑勳、鈴木敏夫這三位日本動畫界巨擘「夢幻聯動」的合作起點。當初鈴木敏夫任職動漫雜誌《Animage》副總編輯,因採訪工作結識宮﨑駿、高畑勳,先是促成《風之谷》原作漫畫在雜誌上連載並大獲好評,又說服高畑勳擔任該片監製,讓宮﨑駿無後顧之憂全力衝刺《風之谷》動畫,電影上映後獨特的「腐海」設定敘事風格和深刻的環保哲學,獲得極高人氣及評價,使得吉卜力工作室在隔年1985年成立,陸續誕生同樣膾炙人口的《天空之城》、《龍貓》、《神隱少女》等吉卜力經典之作。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久石讓首度操刀宮﨑駿動畫配樂

宮﨑駿執導的動畫電影配樂向來由御用配樂大師久石讓操刀,而40年前慧眼識英雄的就是《風之谷》監製高畑勳,他起用當時還沒沒無聞、年僅30歲出頭的久石讓,兩人邊討論邊製作音樂,最終譜出適合這部磅礡作品的熾熱曲風,特別的是,原聲帶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啦啦啦」童聲,是由久石讓年僅4歲的愛女藤澤麻衣獻唱的〈娜烏西卡安魂曲〉,搭配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引發不少觀眾共鳴感動落淚,蔚為經典。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描述自然資源受嚴重破壞、人類文明毀於一旦的戰後腐化世界,由於地表被劇毒腐海所覆蓋,人類只能在被汙染的大地及巨型昆蟲威脅下求生,唯有「風之谷」因海風吹拂而不受腐海之毒侵擾。擁有獨特溝通能力的風之谷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到腐海探險,某天,多魯美奇亞帝國的運輸機墜毀於風之谷,上頭載著千年前毀滅世界的生化武器「巨神兵」,讓風之谷頓時捲入爭奪巨神兵的戰爭中,為了人類與世界的存亡,娜烏西卡必須挺身而出。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典藏預售電影套票限量開賣

而這部吉卜力經典動畫鉅作《風之谷》,即將在3月6日首度全台盛大上映,片商甲上娛樂和Pinkoi也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內含2張電影交換券和2張限量復古紀念書卡「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售價760元,已在Pinkoi獨家開賣,2月17日前購買套票再加贈「腐海植物的實驗室」限量早鳥書卡1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