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銳建築師中村拓志(Hiroshi Nakamura),曾在建築大師隈研吾旗下學習實務,28歲的時候就獨當一面,成立建築事務所NAP Architects。他擅長利用自然素材並結合當地文化進行建築設計,經過他的巧手,總是能讓建築跟環境緊密連結,甚至賦予建材生命力,喚起空間中獨特的情緒。
「我對長久以來被視為無稽的、難以接近的建築抱持疑問,故致力於探討人與建築物的新關係,欲創造出會讓人坦率說出『我喜歡』、想要親近的建築。這樣的建築我稱他為『戀建築』!」
「設計的細節可以看出建築師的意圖。」曾經在演講時這麼說道的中村拓志,認為建築不應該只是建築本體,而應該跟環境空間形成一個整體感。有別於專注在日本市場的建築師,中村拓志站穩日本,放眼國際市場,想法也具全球視野,成為他在國際打開知名度的關鍵。他曾經表示,世界是多元、多文化的,每個人擁有不同思維,即使在不同時空,當大家做了同一件事,就形成了一個整體、一種社會效應。這樣的現象,也能在建築當中找到端倪,中村拓志說,不僅在日本,在海外也越來越多人崇尚跟自然有連結的建築,他認為這樣的想法能跨越國界產生共鳴,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日本廣島的緞帶教堂,可以說是中村拓志的代表作,雙螺旋式階梯以絲帶為創作靈感,環繞著教堂緩緩向上,大片玻璃圍繞著教堂,自然陽光為建築帶來溫度,在頂部的觀景台,還能眺望瀨戶內海。整座白色建築坐落在樹林裡,充滿現代感的設計卻又成功與自然融合。用建築結構詮釋婚姻意義的中村,也透露這座代表作教堂是為了愛妻所設計,在落成之時自己也在此向妻子求婚。浪漫氣氛不僅讓緞帶教堂成為很多新人結婚場地首選,也曾經在2015年入圍有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世界建築獎(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WAF)。
另一個在森林中的建築──狹山森林禮拜堂(Sayama Forest Chapel),同樣出自中村拓志之手,以寧靜寺院為想像藍圖的木建築,呈現了日本的傳統風味,也展現建築跟環境之間的融合之感。
除了要讓建築跟環境之間產生連結,如何讓建築對環境做出貢獻,更是中村拓志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德島縣的上勝町是日本數一數二的環保城鎮,光是垃圾分類就多達34種,中村拓志在這裡打造上勝町公共大廈(Kamikatz Public House),讓建築在「循環型社會」之路上做出貢獻。以「Reuse.Reduce.Recycle」為概念,上勝町公共大廈不僅是個環保建築,還促進了當地的經濟跟觀光,而整棟建築代表的環保理念更能永續留傳,對環境更有意義。
Q:您認為建築與自然間的關係?
A:我希望使用建築的人,在物質跟精神方面都可以跟自然有更近的關係,所以我的目標是,做出一種設計,讓建築跟自然都能積極的對彼此產生多元的影響。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我們會進行徹底的調查。樹木的形狀、樹的質感,還有綠意、香氣,因為每一顆樹都有不同的表情,我們會針對這樣的變化來決定設計。我想要像庭院造景師一樣,在現場各種環境條件當中,澄淨自己的耳朵,一邊工作、一邊跟自然好好對話。
Q:在日本,自然裡的建築設計和歐美有何不同?
A:比起談論日本跟歐美的不同,我個人覺得很有趣的是,在這世界上有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大家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但是卻對現代社會抱持著「好像哪裡還能更好」的理想,這種不約而同的想法跨越了日本國境,在海外達到了共鳴。我在日本也進行著一些專案,特別是那些從海外來的委託案,總是能讓我感覺到強烈追求在自然裡的理想。
Q:想在自然中打造居住環境的人,通常有怎樣的生活哲學?
A:越來越多人開始對人工、化學材料打造的居住環境反感。他們希望可以擁有跟環境有連結的住宅,包含把生活當中需要的素材加入建築當中。於是我讓樹木等素材跟空間相互呼應,使生活與自然更加緊密。在未來,我希望人們可以珍惜這樣的居住環境,並創造對環境充滿希望和想像力的機會,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了。
Q:您認為理想的生活是什麼?
A:還是要擁有自然的元素!所以我希望可以持續創造出讓自然之美更上一層樓的建築!
Text / 陳岱華
Photo / Koji Fujii/Nacasa and Partners Inc.
via / NAP Architects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2017《La Vie》雜誌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