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日本新生代建築師中村拓志「戀建築」哲理!窺探讓建築與自然呼應的設計理念

枥木縣如帳篷般的自然住宅!廣島緞帶教堂建築師中村拓志打造空間的自然情緒!

日本新銳建築師中村拓志(Hiroshi Nakamura),曾在建築大師隈研吾旗下學習實務,28歲的時候就獨當一面,成立建築事務所NAP Architects。他擅長利用自然素材並結合當地文化進行建築設計,經過他的巧手,總是能讓建築跟環境緊密連結,甚至賦予建材生命力,喚起空間中獨特的情緒。

 

「我對長久以來被視為無稽的、難以接近的建築抱持疑問,故致力於探討人與建築物的新關係,欲創造出會讓人坦率說出『我喜歡』、想要親近的建築。這樣的建築我稱他為『戀建築』!」

 

「設計的細節可以看出建築師的意圖。」曾經在演講時這麼說道的中村拓志,認為建築不應該只是建築本體,而應該跟環境空間形成一個整體感。有別於專注在日本市場的建築師,中村拓志站穩日本,放眼國際市場,想法也具全球視野,成為他在國際打開知名度的關鍵。他曾經表示,世界是多元、多文化的,每個人擁有不同思維,即使在不同時空,當大家做了同一件事,就形成了一個整體、一種社會效應。這樣的現象,也能在建築當中找到端倪,中村拓志說,不僅在日本,在海外也越來越多人崇尚跟自然有連結的建築,他認為這樣的想法能跨越國界產生共鳴,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日本廣島的緞帶教堂,可以說是中村拓志的代表作,雙螺旋式階梯以絲帶為創作靈感,環繞著教堂緩緩向上,大片玻璃圍繞著教堂,自然陽光為建築帶來溫度,在頂部的觀景台,還能眺望瀨戶內海。整座白色建築坐落在樹林裡,充滿現代感的設計卻又成功與自然融合。用建築結構詮釋婚姻意義的中村,也透露這座代表作教堂是為了愛妻所設計,在落成之時自己也在此向妻子求婚。浪漫氣氛不僅讓緞帶教堂成為很多新人結婚場地首選,也曾經在2015年入圍有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世界建築獎(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WAF)。

 

另一個在森林中的建築──狹山森林禮拜堂(Sayama Forest Chapel),同樣出自中村拓志之手,以寧靜寺院為想像藍圖的木建築,呈現了日本的傳統風味,也展現建築跟環境之間的融合之感。

 

除了要讓建築跟環境之間產生連結,如何讓建築對環境做出貢獻,更是中村拓志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德島縣的上勝町是日本數一數二的環保城鎮,光是垃圾分類就多達34種,中村拓志在這裡打造上勝町公共大廈(Kamikatz Public House),讓建築在「循環型社會」之路上做出貢獻。以「Reuse.Reduce.Recycle」為概念,上勝町公共大廈不僅是個環保建築,還促進了當地的經濟跟觀光,而整棟建築代表的環保理念更能永續留傳,對環境更有意義。

 

Q:您認為建築與自然間的關係?

A:我希望使用建築的人,在物質跟精神方面都可以跟自然有更近的關係,所以我的目標是,做出一種設計,讓建築跟自然都能積極的對彼此產生多元的影響。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我們會進行徹底的調查。樹木的形狀、樹的質感,還有綠意、香氣,因為每一顆樹都有不同的表情,我們會針對這樣的變化來決定設計。我想要像庭院造景師一樣,在現場各種環境條件當中,澄淨自己的耳朵,一邊工作、一邊跟自然好好對話。

 

Q:在日本,自然裡的建築設計和歐美有何不同?

A:比起談論日本跟歐美的不同,我個人覺得很有趣的是,在這世界上有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大家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但是卻對現代社會抱持著「好像哪裡還能更好」的理想,這種不約而同的想法跨越了日本國境,在海外達到了共鳴。我在日本也進行著一些專案,特別是那些從海外來的委託案,總是能讓我感覺到強烈追求在自然裡的理想。

 

Q:想在自然中打造居住環境的人,通常有怎樣的生活哲學?

A:越來越多人開始對人工、化學材料打造的居住環境反感。他們希望可以擁有跟環境有連結的住宅,包含把生活當中需要的素材加入建築當中。於是我讓樹木等素材跟空間相互呼應,使生活與自然更加緊密。在未來,我希望人們可以珍惜這樣的居住環境,並創造對環境充滿希望和想像力的機會,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了。


Q:您認為理想的生活是什麼?

A:還是要擁有自然的元素!所以我希望可以持續創造出讓自然之美更上一層樓的建築!

 

Text / 陳岱華

Photo / Koji Fujii/Nacasa and Partners Inc.

via / NAP Architects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2017《La Vie》雜誌10月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安藤忠雄展|青春」大阪3月開展!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全面呈現代表性作品的大規模個展

「安藤忠雄展|青春」大阪3月開展!呈現從過去到現在的代表性作品,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

將於日本大阪舉辦的「安藤忠雄展|青春」,為繼2017年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挑戰—安藤忠雄展」之後的大規模個展,本展將全面呈現這位建築大師從過去到現在的創作歷程。

出生於大阪的安藤忠雄,透過自學習得建築知識,並於1969年開始建築設計活動。自此之後,他不斷打破既有概念、接連打造嶄新的建築作品;90年代起,他不僅活躍於全球建築界,還積極投身於環境再生與與震災復興等社會公益項目,影響力早已超越建築家的領域。

真駒内滝野霊園頭大仏(撮影:小川重雄)
真駒内滝野霊園頭大仏(撮影:小川重雄)

睽違16年在大阪的大規模個展

而這場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ヴイエス)」登場的「安藤忠雄展|青春」,更是安藤忠雄睽違16年在大阪舉辦的大規模個展。如同其展覽名稱,半個世紀以來,安藤忠雄始終站在第一線,仍懷抱著「青春」之心,奮戰不懈,而作為一名不斷挑戰的建築家,他所傳遞的人生訊息,也將為觀者帶來極大的啟發。

「安藤忠雄展|青春」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展出。(Photo Kazumi Kurigami)
「安藤忠雄展|青春」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展出。(Photo Kazumi Kurigami)

從挑戰的軌跡到安藤忠雄的現在

本展將分為「挑戰的軌跡(挑戦の軌跡)」與「安藤忠雄的現在(安藤忠雄の現在)」兩大區域,前者將完整介紹安藤忠雄過去的住宅、教堂、美術館等文化設施的代表性作品;後者將呈現其目前的建築作品,包含長期進行的「直島計畫(直島の一連のプロジェクト)」、以「巴黎證券交易所(Bourse de Commerce)」為代表的歷史建築再生項目,以及如「童書之森(こども本の森)」的社會公益項目。

ベネッセハウス ミュージアム + オーバル 撮影:松岡満男
ベネッセハウス ミュージアム + オーバル(撮影:松岡満男)

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

值得一提的是,本展也將打造高達15公尺的沉浸式影像空間,引領觀者遊覽安藤忠雄的代表作,同時展場也將以原尺寸重現其早期經典之作「水之教堂」,讓人們能以五感體驗這件建築作品。此外,本展也將透過模型、影像與音樂裝置,呈現安藤忠雄與直島共同走過的37年軌跡。

水の教会(撮影:白鳥美雄)
水の教会(撮影:白鳥美雄)

安藤忠雄展|青春
展期:2025年3月20日― 7月21日
展場:VS.(大阪市北区大深町6番86号 グラングリーン大阪 うめきた公園 ノースパーク VS
休館日:毎週一;開館時間:10:00 - 18:00(五・六到 20:00)
票價資訊請點此

資料來源|VS.共同事業体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開幕!免費入場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睽違六年,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即將來台舉辦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帶來兩個核心建築概念「纏繞」與「迴響」,透過近40件珍貴草稿與模型,深入分享近年創作,同時展現其理論的延續與突破。本展將於2025年2月15日至3月30日在NOKE忠泰樂生活三樓Uncanny登場,開放大眾免費參觀。

平田晃久睽違六年在台個展

平田晃久師承伊東豊雄,兼具論述與設計實力,曾榮獲多項新銳及新秀建築獎項,是日本中生代建築師的重要代表之一。繼2019年的《人間自然》後,忠泰美術館再度邀請平田晃久來台舉辦個展,分享近期的重要創作與理論突破。本次展覽將呈現平田晃久如何將人類角色與自然想像融為一體,探索其更深層的創作思維。

「我們身處的時代,「人類」的概念與生命的世界相連,並不斷轉變著。我想建築亦是如此。然而,新的建築形態唯有在超越以現代為前提預設的人類群像——在各種事物與人類交織互動的臨界處,才能窺見其面貌。」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展開未來建築與居住想像

忠泰美術館的長期藝術實踐「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致力邀請不同創作者離開美術館的既定場域,在非典型的展演現場,以建築與藝術詮釋「Off」的定義。作為2025奧夫塞計畫之主題,觀眾將可以一窺平田晃久的建築哲學,激發出充滿生命力的思考與碰撞,展開對於城市、居住環境的未來想像。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在NOKE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舉辦,「纏繞」主題於大階梯空間展出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在NOKE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舉辦,「纏繞」主題於大階梯空間展出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延續平田晃久一直以來的創作概念「纏繞的相容性」(karamari shiro),藉由對自然界秩序的觀察,來詮釋建築空間的型態,並將建築視為人類、生物與自然彼此纏繞相容的生態系統。本展更進一步探討人類的意識、感知、時空等非肉眼可見的物質,將其轉化成可產生共鳴的建築與「迴響」,試圖探索未來建築的可能性。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亮點作品

平田晃久除在日本有許多代表作外,亦在臺灣設計不少建築作品。《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精選其最新作品、位於東京原宿的新地標「HARAKADO」,以及多個臺灣在地重要建築案,透過珍貴的草稿與模型,全面展現平田晃久在建築創作中的歷程與變遷。

▸ HARAKADO

HARAKADO於2024年開幕,是位於日本東京原宿的複合式購物商場。整棟建築物以「編織街區」為設計概念,運用大量立體玻璃帷幕打造鏡面效果,映照出外在的天氣變化與人潮車潮,使 建築物如同周邊環境的一部分。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HARAKADO(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HARAKADO(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HARAKADO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HARAKADO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 富富話合

位於臺北市中山區的住宅建案「​富富話合」,層次錯落的外觀吸引不少行人的目光。在這座建築中,平田晃久利用陽台在建築外部創造出立體且舒適的區域,將光線、微風和雨水溫和地導入這座如同生態系般的建築中。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富富話合(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富富話合(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富富話合(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富富話合(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 太田美術館

「​太田美術館」坐落於群馬縣的太田車站前,純白的建物與周邊綠意交織。該展館以促進地方創新發展為設立理念,開幕以來也吸引人潮回流,成為市民匯集的據點。在設計與規劃過程中,平田晃久團隊也多次舉辦工作坊,邀請民眾一同發想、討論,讓太田美術館成為一座市民參與的建築。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太田美術館(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太田美術館(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

展覽日期|2025.2.15–2025.3.30
展覽地點|NOKE忠泰樂生活 3F Uncanny(臺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3樓)
開放時間|週日至週四11:00-21:30、週五至週六11:00-22:00
參觀辦法|免費參觀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