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叉子的英國人:17世紀前不存在英國餐桌的餐具故事!

1608年5月14日,年約30歲的湯瑪斯.科爾亞(Thomas Coryate)特終於厭倦了自己在倫敦的生活。他生於桑默塞特,父親是一名牧師。受過良好教育的他,平時總是和威爾斯親王亨利身邊的名人雅士聚在一起。然而,儘管他自認為是一名知識份子,與他同時代的人卻只將他看作是一個怪人;儘管他覺得倫敦的生活輕浮無趣,其他人卻認為他只是個鄉下的土包子。他在談話中經常分享異地的有趣見聞,卻沒人將這些故事當作一回事,反而還嘲笑他。在宮廷生活之外還有更廣大的世界,但卻沒人有興趣探究,除了他以外。

 

於是,某個春天早晨,科爾亞特坐上船前往法國,展開了環遊歐洲之旅。這趟旅程中,他幾乎都是步行。返回英格蘭後,他將磨損破爛的鞋子掛在家鄉歐德康柏(Odcombe)的教區教會裡。直到18 世紀初,那雙鞋還在那裡安息許多年。見證這趟旅程的除了他的鞋子之外,還有一本由他詳細記錄下來的遊記。這本書於1611 年出版,書名十分貼切,就叫《難以理解之見聞》。他在書中記述了兩項在義大利觀察到的新發現,日後皆對他的英國同胞帶來巨大影響。

 

第一項發現是在倫巴底(Lombardy)的克里蒙納(Cremona)小鎮。科爾亞特看到當地人使用一種工具,能夠「在身上產生陰影,使他們得以躲避炙熱的陽光」, 「義大利人稱這種工具為雨傘」。他描述雨傘「以皮革製成,呈小頂篷狀,內部以多個小型木製圓圈環繞,使雨傘的遮蔽範圍能擴大」。他注意到騎馬的人經常會使用這種工具,「在身上投射出長長的陰影,使他們的上半身能免於日曬」。


幾乎可預料,當科爾亞特和英國宮廷中的同僚分享這項新發現時,換來的只有嘲笑與「荒謬」等評語。不過在那之後於英國居住或旅遊的人,顯然都應該為了這項發現而對他滿懷感激,儘管雨傘在英國主要用來遮蔽連綿不斷的雨,而不是炎熱的太陽。

 

他的第二項偉大發現是在都靈(Turin)之旅。這趟旅程一開始就不太順遂。「很抱歉,對於這座繁榮美麗的城市,我沒辦法描述太多。」他這麼寫道,原因是他突然生病,因為「喝了皮埃蒙特(Piedmont)的甜葡萄酒⋯⋯沒有心情在街上漫遊」。接著,他還對自己的同胞提出忠告,只可惜數個世紀以來似乎都沒人理會。「我奉勸所有計劃到義大利旅行的英國人,來到這個國家後,記得一定要在葡萄酒裡加水,否則後果會不堪設想。」

 

從宿醉中恢復後,科爾亞特提到他的發現:「據我觀察,我所經過的義大利城鎮都有一項共通習俗。這項器具除了義大利以外,我從未在其他國家見識過,也不認為其他基督教國家會使用。」接著他開始敘述自己與叉子的奇遇,除了本章開頭引述的內容外,他也提到,用餐時若不使用叉子,而直接用手指碰觸食物,「會冒犯同桌的人,因為這麼做違反禮儀,就算無人斥責,至少也會引來旁人怒視」。

 

由於科爾亞特對這項發現大感驚奇,他甚至還帶了一支叉子上路,伴隨他繼續在德國旅行,最後回到英國。據他所述,他的朋友不僅嘲笑他的古怪新發現,還替他取了綽號叫「弗瑟佛」(Fucifer),意思就是「乾草叉」。對英國人來說,叉子過於矯揉做作,而義大利人會使用叉子,這點正好符合英國人對他們的觀感,像是某位當代的英國人甚至形容他們是「娘娘腔」。


科爾亞特或許是將叉子介紹給少數英國紳士的第一人,但在他之前,就已經有人在著作中提及這項器具。一個世紀前,叉子就已經正式出現在文獻中了。1526 年, 義大利作家兼編輯艾斯塔奇歐.薩雷布里諾(Estachio Celebrino)發行了他的著作《宴會餐桌擺設指南》。在詳細說明如何擺設餐桌時,他提到一片麵包、一塊餅乾、一些蛋糕,以及置於盤側的一支刀子和一支叉子。


他將叉子稱為pirone,也就是「餐叉」的意思,並表示每一張精心擺設的餐桌上都應該要有這項器具。薩雷布里諾的貢獻良多,曾出版多本與居家生活有關的指南手冊。若生於現代,他應該會是一位全方位的專題作家,因為他的寫作主題十分廣泛,包括養生食譜和梅毒療法─後者是根據自身經驗所寫,不過在此就不多加敘述了。他也曾出版一本名為《女性變美秘訣》的教戰手冊,以及一本如何預防瘟疫的書。


薩雷布里諾在威尼斯出版自己的著作,當時的威尼斯正是歐洲的出版業重心。他看起來企圖躋身全方位領域,從商業到藝術,應有盡有。在來到威尼斯之前,他除了經常出沒於賭場和妓院之外,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法庭上也時常能見到他的身影。由於他在過去曾觸犯法律,因此經常為了躲避追緝而逃亡,甚至隱姓埋名。

 

然而,不管他的過去多麼不光彩,他還是懂得如何使用叉子。他在書中提到叉子在正式餐宴中的使用方式,顯示出,富裕的義大利人已開始將餐桌禮儀視為文明的象徵。爾後,叉子也出現在畫家雅各布.巴沙諾(Jacopo Bassano)的《最後的晚餐》中。那是他於1542 年發表的著名作品,也是第一個描繪出叉子的畫作。儘管畫中,坐在耶穌身旁的人個個肌肉發達、體態健美,很容易使欣賞畫作的人分心,然而,在耶穌右側、一臉白鬚的門徒彼得(Peter),手中的兩刺餐叉仍舊清晰可見。

 

叉子當時在英國還是沒有流行起來。美國食物歷史學家克里弗德.A.萊特(Clifford A. Wright)認為,這或許是因為「叉子並不實用,僅能用來展現禮儀; 實際用餐時,只要有手指、刀子和湯匙就夠了。叉子這項發明之所以問世,是因為居住於城市中的某一階級人士對於『好品味』有了新的體悟,這也是『中產階級』(bourgeois)一詞原本的涵義」。

 

從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所展示的一套早期餐具中可見,刀叉長久以來都是優雅與財富的象徵。這套華麗的法國製餐具源自16 世紀,皮革製的外箱裡包含刀子、叉子和肉叉。若是在朋友面前拿出這套餐具,想必會令對方稱羨不已。雖然這個時期的叉子十分稀有,但刀子很普遍。流傳至今的刀子當中有許多狀態仍十分良好,也許我們可以猜測當時的人也很少使用刀子,他們還是比較喜歡用手抓食物。


回溯到遠古時期,更早的文獻也有叉子的蹤跡。除了古埃及神廟會利用大型串叉將獻祭品舉起外,中東宮廷早在7 世紀就開始使用小型的兩刺叉。史料記載中也可發現,11 世紀拜占庭公主曾使用這項器具。這位來自希臘的公主嫁給了一位威尼斯總督。她被人瞧見手中握著一支叉子,結果遭威尼斯的神職人員嚴厲斥責,認為她違逆上帝要人使用手指的旨意。目睹她使用叉子的人也認為這種行為極為惡劣。「她溺於享受,不願委屈自己用手觸碰食物」,「命令宦官將食物切成小塊,然後再用一種兩刺的金製器具,將食物送入口中」。


接下來的數百年內,叉子似乎銷聲匿跡,直到薩雷布里諾的著作出版後,才又出現在英國的歷史中。但還要再等上一段時間,叉子才開始普及。凱薩琳.德.麥地奇於1533 年嫁給法國的亨利二世,當時她的嫁妝裡包含數十支叉子, 皆由知名的義大利鐵匠所製。不過叉子在當時沒有流行起來。法國人認為叉子很危險,德國牧師與神學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甚至擔心叉子會動搖他的新教信仰。「上帝庇護我,使我不受叉子威脅。」他曾這麼說。

 

於是,科爾亞特的英國同胞繼續用手撕肉再塞進嘴裡。直到一百年後,英王查理一世於1633 年宣布「使用叉子是合乎禮儀的行為」,叉子才在社會各個階層逐漸流傳。

 

歷史上性情古怪的作家似乎較偏好在著作中提到叉子。喬治.席特維爾爵士是20世紀初的荒誕作家,也是詩人艾迪特.席特維爾(Edith Sitwell)的父親。他發表了大量著作,其中較特別的除了《多聲部合唱的起源》、《中世紀含鉛珠寶的裝飾圖案設計》與《將孔雀引進西方庭園》,還有《叉子的歷史》(The History of Fork)。

 

可惜的是,喬治爵士的大作並沒有留存下來。某些人認為這些作品全是他兒子奧斯伯特捏造出來的,畢竟,奧斯伯特後來就是靠著寫文章諷刺老爸而闖出名堂。這樣的揣測似乎也很合理,因為喬治爵士在寫作之餘,都將時間投注在自己的「有用」發明上,例如用來消滅黃蜂的左輪手槍。

 

科爾亞特和席特維爾都因為自己對叉子深感興趣而遭世人恥笑。僅管他們在旁人眼中都是怪人,他們至少都察覺出,這項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具--叉子,其卓越與不凡的意義。

 

更多有趣的料理文化史,都在La Vie麥浩斯出版的《料理世界史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夜市王》如何重新定義台灣街頭美食?專訪節目主持人 A/DA 阿達、美麗本人

《夜市王》重新定義台灣街頭美食!專訪節目主持人 A/DA 阿達、美麗本人

近期最具話題性的台灣綜藝節目非《夜市王》莫屬了!集結9個夜市的主題式競賽,每個攤販都使出看家本領,無論是噱頭十足的創意美食,還是隱藏巷弄的老牌小吃,誰才是夜市的C位?節目背後又如何讓觀眾重新審思在地文化?

全台大約有300多個夜市遍布各縣市,作為陪伴著台灣人長大的小吃集散地,相信許多人都有各自擁護的夜市、商號,而節目《夜市王》的出現更是催化了這種情懷,因此自播出之後引起廣泛討論,民眾紛紛站出來為自己的「信仰」讚聲,當然也會有質疑的聲浪,但無論如何都炒熱了藏在台灣人民心中的「夜市愛」。這次我們邀請到《夜市王》的兩位主持人——阿達和美麗本人,分享他們在鏡頭前後的心路歷程。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北中南的夜市都有各自的族群跟喜好,我們希望從地域性的規劃,讓觀眾們去為夜市加油打氣跟深入探討,但這是以前沒做過的節目,對所有參賽攤位、夜市管委會來說都非常陌生,所以肯來參加的單位,我們都非常感謝。」阿達首先道出了前置期所遇到的困難,要如何讓參賽者信任節目並且前來參與,成了一大難題,光是逐一拜訪夜市攤位、協調檔期,就花了約莫一年。

許多攤販之所以願意參賽,除了想提高自身知名度之外,也是考慮到夜市管委會的人情委託,阿達補充道:「夜市管委會帶著攤販前來,他們除了背負夜市的榮譽,也必須對攤販負責,因此委員對於競賽的情緒有時比攤販更濃厚,而且很有可能委員跟攤販本身就是長久以來的好朋友,所以互相力挺,這也是我們想讓觀眾看到本土人物的真性情,都是平常逛夜市無法體會到的韻味。」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突破以往的拍攝手法

不僅是讓大眾在人文情感方面擁有不一樣的視角,《夜市王》在拍攝手法上也有別於一般的台灣綜藝節目,其中包含了多線性的故事線同時進行,由製作料理、評審溝通、外景訪察、參賽者與管委會委員的訪問等等畫面內容,串起節目的故事性,於是後期的剪輯非常吃重。美麗本人說道:「所有事情在同一時空展開,好處是可以取用的素材非常多,但最困難的就是要透過剪接手法,去把這幾條線拼成一條。」複雜的拍攝方式也讓主持人們面臨記憶力挑戰,且現場為了保持食物的新鮮熱騰,採取不停機的拍攝形式,一道道剛做好的料理火速端到評審面前,避免美食節目中食物常常因為擺拍過久而冷卻的缺憾,藉此確保每道菜都是在最佳狀態下送到評審嘴邊,大幅提升了競賽的公平性。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另一方面,「360度環景舞台設計」、「18機全程拍攝」也是少見的高規格技術,零死角地捕捉現場的競賽氛圍,電視前的觀眾宛如親臨現場,從各個角度窺見賽事細節。美麗本人說道:「《夜市王》還有一點很大的突破,就是我們不避諱攝影師入鏡,這樣觀眾會更有身在其中的感覺,彷彿自己也成為了比賽的一份子。」的確,《夜市王》的緊湊節奏和畫面構思都增添了觀眾臨場感,讓原本就親民的庶民小吃更加零距離,觀眾也得以見識到台灣綜藝節目截然不同的全新面向。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從2D昇華到4D的節目新奇體驗

主持人之一的Lulu,在節目的最後都會鼓勵觀眾道:「看完《夜市王》,現在就出發去吃夜市吧!」其實不止是在收看節目之後直接前往各大夜市體驗食物,節目進行的當下就可以同步享用,美麗本人解釋道:「我們甚至會在節目開播以前,就讓觀眾知道這次有哪些選手來參加,大家可以先去買來配著節目一起吃,透過自己的評價跟評審們進行另一種互動,也是一種沉浸式樂趣,你也可以在電視機面前臭他們啊!」這樣的巧思讓觀眾的體感瞬間從2D昇華至4D,尤其夜市的門檻相對低,不限人數、沒有低消、無需預約,人人都可以輕鬆享受電視中出現的美食,誰又能想到,自己習以為常的日常小吃會成為電視節目中的主角呢?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不僅是觀眾們可以擁有新奇體會,連主持人們都得到全新的發現,阿達說道:「在拍攝當中遇到很多讓我驚艷的小吃,像是我第一次品嚐到南機場夜市的『禾甲蒸臭豆腐』,才發現它非常合我的胃。『美食』這種東西,你不親自去嘗試,就永遠不會知道它的滋味!」而身為南機場夜市在地人,美麗本人也意外發現以前不曾注意到的「好吃炸雞」是如此美味,《夜市王》的播出勾出全台灣民眾的熱血心情之外,也引領著觀眾收穫舒適圈以外的驚喜,老口味固然好,但新口味能夠激起無限驚奇,讓每一口都充滿新發現的樂趣。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對外吸引觀光注意力,對內喚醒文化動力

一個綜藝節目的熱播,往往能吸引到他國民眾的注意力,像是美麗本人就收到來自日本、馬來西亞等地友人 的回饋,表示很想來台灣跟著《夜市王》親身踩點,而阿達則期望能對內喚醒更多能量:「很多人長大後再也沒去過夜市,也有很多人覺得夜市賣的東西都一樣又擠滿觀光客所以不想去,但《夜市王》的播出喚醒了在地情懷,我們想看到的是大家支持本土文化,如果我們把這件事情做到極致,這個節目甚至可以成為文化動力,讓更多夜市跟攤販抬頭,競爭也許會更強,但最後受惠的一定是所有喜歡逛夜市的人!」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哪一間夜市最好吃?」這其實是一個沒有答案的主觀問題,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時之選,但不可否認的是,《夜市王》為我們帶來嶄新的視野,不僅展示了多樣的美食,還讓我們看到台灣夜市文化背後的故事與人情味——每一個攤位的「美味」都不僅僅是食物,而是與當地人、生活和歷史的連結。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文|Rae Lin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5/1月號《2025餐飲新浪潮》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風靡90年代的「台塑牛小排」,傳說源自台塑企業總部內的神秘招待所,唯有創辦人王永慶邀約的貴賓,才有機會一嚐。最近,台塑生醫首度跨界餐飲,於內湖開設「FB Kitchen」餐廳,讓大眾都能一嚐這道傳奇料理。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是董座夫人李寶珠為吃不慣西餐的王永慶研製,發明出全熟卻能保有牛排肉汁的獨家秘方,40年來備受貴賓們推崇。座落於內湖台塑新總部的「FB Kitchen」餐廳,首次敞開大門公開傳奇料理「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讓大眾一窺具有傳承精神的獨門手藝。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雖為全熟卻能保有鮮嫩肉汁(圖片提供:FB Kitchen)

「台塑牛小排」的魅力究竟為何?

什麼樣的秘方造就了「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從食材原料到烹調方式,「FB Kitchen」公開5大堅持:

➊ 選用牛肉產地需有純淨水源與天然飼料的飼養環境,並特選Choice 3A級的年輕牛隻,精挑肋脊部中第6-8節鄰近背部前段的部位,其肉質結實彈嫩、油花均勻。
➋ 以17種食材、乾濕醃料2:8的黃金比例,將原肉完全浸泡其中,以手工按摩入味後,低溫醃製48小時。
➌ 慢火烘烤2小時,讓牛排呈現琥珀金黃色。
➍ 每一頭牛僅能產出6客、每客就要花上三天時間製作。
➎ 端上桌前由職人精修,確保每口都能達到3:7的勻稱肥瘦比例。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特選Choice 3A級的年輕牛隻,精挑肋脊部中第6-8節鄰近背部前段的部位(圖片提供:FB Kitchen)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經過慢火烘烤2小時,讓牛排呈現琥珀金黃色(圖片提供:FB Kitchen)

「FB Kitchen」必點牛小排系列餐點

「FB Kitchen」外觀低調簡約、室內佈滿綠意,挑高空間以金色燈飾點綴,設有沙發區、石紋餐桌、半開放式包廂,以及適合單人用餐的高腳吧檯等56席,目前以午間時段服務為主。品牌強調每日清晨新鮮配送與備料現作,傳承董座夫人細膩獨到的技藝,推出近30道山珍海味。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FB Kitchen」室內佈滿綠意,挑高空間以金色燈飾點綴(圖片提供:FB Kitchen)

除了保有嫩汁口感、油花香氣的「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必點的還有「台塑牛小排經典牛肉麵」,其湯頭特選白皮洋蔥與紫洋蔥,以250℃高溫煎至焦化後,再加入白蘿蔔、紅蘿蔔、大蔥、蒜苗、蘋果和六種漢方香料,熬煮2小時後靜置1天,再反覆整個烹湯工序3天,看似平凡卻集結了所有食材精華。加入手工辣豆瓣醬、六盎司牛小排後,搭配每日純手工現擀的麵條,勁彈口感加上濃厚湯底,層次豐富令人驚艷。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台塑牛小排經典牛肉麵」(圖片提供:FB Kitchen)

另外,「牛小排辣味炒飯」也是不能錯過的招牌菜,被蛋液包覆的飯粒、火侯控制的精湛廚藝、焦香的鍋氣,與牛小排成為絕佳搭配。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牛小排辣味炒飯」(圖片提供:FB Kitchen)

「FB Kitchen」也提供牛肉以外的一系列料理,包含一頭溫體豬僅能製作六份的「酥炸豬排」;水簾式雞舍養出鮮美雞肉製成的「剝皮辣椒雞煲」;以小農南瓜與紅蘿蔔調製煲底,加上生鮮注入滿滿海味的「海鮮豆腐煲」;上等橄欖油烤製的「普羅旺斯田園烤時蔬」等,每一道料理都經過細細雕琢,展現品牌心意。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FB Kitchen」也提供牛肉以外的一系列料理(圖片提供:FB Kitchen)

特別注意的是,「FB Kitchen」每日限量12客「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24碗「台塑牛小排經典牛肉麵」,想嚐鮮的讀者務必提前於線上預約

FB Kitchen

店家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122-2號一樓
營業時間|週一到週六11:30-17:00 (午餐最晚點餐時間14:00)
線上訂位|https://pse.is/6wgqlw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