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入選名單公布!徐譽庭、許智彥《誰先愛上他的》、黃榮昇《小美》強勢角逐!

台北電影節備受矚目的「國際新導演競賽」入選名單8日公布,今年共有來自88個國家553部影片報名,近5年來達倍數成長,今年創歷屆之最,入選影片橫跨歐亞美洲,呈現世界電影新銳人才輩出的實力,包括來自台灣、中國、韓國、菲律賓、希臘、瑞士、波蘭、荷蘭、德國、葡萄牙、丹麥、瑞典、義大利、美國出品的十二部影片。其中台灣導演徐譽庭、許智彥的首部劇情長片《誰先愛上他的》與黃榮昇導演的《小美》也強勢入圍,前者將在台北電影節亞洲首映,後者則是台灣首映,與其他10部影片競逐新台幣六十萬元首獎。

 

作為台灣的長片國際競賽,台北電影節從亞洲影展的角度對國際的電影美學形式和議題提出專屬於台灣的觀點,不但逐漸受到本地的觀眾信任,培養了一群死忠影迷,也讓來訪的導演對台灣影展和觀眾的專業上都留下深刻的印象。2016年評審團主席陳英雄導演曾讚許入選影片素質整齊傑出,2017年首獎《割愛》(The Wound)導演約翰.特倫戈夫(John Trengove)也說「這個影展太棒了」。而從近5年投件量倍數成長,由2014年的285件提升至今年的553件,也可以看出國際新導演競賽已逐漸成為全世界新銳影人的兵家必爭之地。

 

在國際新導演競賽入選公布記者會上,《誰先愛上他的》導演徐譽庭笑說以前常抱怨導演沒把她的劇本拍好,直到自己初執電影導筒才明白導演的辛苦,而許智彥在接獲徐譽庭的合作邀約時便一口答應,不同世代的兩人初次合作,徐譽庭雖然常常念許智彥,但也給予他很大的發揮空間;而飾演男主角的邱澤說,這是他演過最美的愛情故事,其中有一場哭戲更是拍了16次才拍完。

 

黃榮昇導演則表示《小美》從柏林影展首映到香港電影節,最後回到台灣,很感謝台北電影節,也期待與台灣觀眾見面;繼《大佛普拉斯》後,鍾孟宏攜手新導演再度擔任監製,他透露從監製的角度看到很多身為導演時看不到的,也發現台灣有許多優秀的新演員。飾演小美房東的陳以文,則為了角色上網搜尋影片,揣摩香港口音。

 

《誰先愛上他的》由知名編劇徐譽庭,活躍於廣告界、MV界的導演許智彥共同執導,劇情描述女主角劉三蓮充滿戲劇性的人生:三年前丈夫離家出走、九十五天前丈夫去世,劉三蓮這才發現丈夫保險的受益人,竟然從自己的兒子變成了一個叫阿傑的男人。憤怒的劉三蓮只好帶著兒子以及她那奧斯卡等級的演技,直衝阿傑的家,展開一場勢不兩立的命中對決。飾演劉三蓮的劇場女神謝盈萱與飾演阿傑的邱澤在本片演技大爆發,兩人精彩的銀幕過招,絕對驚艷觀眾!

 

黃榮昇導演的《小美》由鍾孟宏監製並操刀攝影,講述來自台東的少女小美,來到台北工作後離奇失蹤的故事,影片透過九段訪談來拼湊小美的生命面貌,到底她遭遇了什麼事情?誰又是她最後見到的人?一切的謎團與這九個人的關係為何?電影入選2018柏林影展電影大觀,榮膺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片,卡司包括吳慷仁、尹馨、饒星星、柯淑勤、陳以文、納豆、巫建和、張少懷、劉冠廷等實力派演員。

 

勇奪2018鹿特丹影展金虎獎的《北方一片蒼茫》,是中國導演蔡成杰的初試啼聲之作,劇情講述三度成為寡婦的王二好,誤打誤撞成為替人治病的活神仙,因現實所迫,不得不弄假成真繼續替人趨邪醫病,也想趁機扭轉農村種種保守偏見。不料,村民們的貪婪與冷漠,反倒吞噬她的善意,更步步將她逼至絕境。深受庫斯杜力卡《流浪者之歌》影響,蔡成杰於自身家鄉取景,揭示當下中國農村所面對的荒涼生存現狀。

 

瑞典女導演伊莎貝拉・艾克洛夫(Isabella Eklöf)四十歲交出第一部長片《毒梟沒有假期》(Holiday)就震驚日舞影展,劇情描述毒梟帶著女友前往土耳其度假,在揮金如土、夜夜笙歌的極樂天堂背後,卻也蒙上了毒梟暴力控制的陰影,一場超越爭風吃醋的硬派鬥爭一觸即發。導演大膽玩味性別暴力與人格黑暗,鏡頭既冶豔又充滿壓迫感。

 

入選2017威尼斯影展的《美麗事,殘破世》(Beautiful Thing),透過物品從原油挖掘、運送、製作、焚毀的生死之路,道出人的故事。兩位新導演喬吉歐・費雷洛(Giorgio Ferrero)、費德利科・必亞辛(Federico Biasin)展現驚人的觀察與想像力,將工業的粗糙與魯莽化為絕世美景,在有限的預算中以音樂結構了整部影片,化為一節奏強勁的生命進行曲。

 

《莎拉怎麼了》(Sarah Plays a Werewolf)是導演凱薩琳娜・維斯(Katharina WYSS)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入選2017年威尼斯影展影評人週,描述面臨青春期的17歲女孩莎拉透過學校的戲劇排練,安撫內心的憂傷與悲痛,也試圖揭露深埋心中的一個醜陋秘密。導演用影像呈現現實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暴力,藉由日常生活與經典戲劇的相互映照,細膩地描述女孩成長過程中的自我懷疑與剖析,甚至是自我傷害,探尋女性的歇斯底里。

 

葡萄牙導演佩德羅・皮諾(Pedro Pinho)拿下2017坎城影展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的《自己的工廠自己救》(The Nothing Factory),敘述工廠無預警倒閉的管理階層人間蒸發,餘下的工人們決定試著自主管理的故事。導演以紀錄片般的風格呈現了工人與雇主、工人與工人間的矛盾與衝突,片尾突如其來的工人歌舞秀,更為工人電影開啟了新的形式美學。

 

《#滑板少女》(Skate Kitchen)是一部洋溢青春熱情的作品,取材真實的IG社團「theskatekitchen」,描述住在長島的滑板女孩卡蜜兒,來到曼哈頓下東城滑板基地朝聖,結識一群無拘無束的女子滑板友人,享受疾風衝擊肌膚的快感,也多了許多談心吐苦水的夥伴。與板弟群互別苗頭、爭搶地盤的同時,卡蜜兒也對紅髮男孩漸漸滋長了謎樣的情愫。導演繼拿下日舞評審團大獎《狼子不回頭》(The Wolfpack)後,再次驚豔影壇。


丹麥電影《騙婚風暴》(The Charmer)描述一名伊朗男子想盡辦法尋找對象,以確保自己能得到在丹麥的合法居留權,卻意外愛上一個同為伊朗籍的女子;同時,曾經與他有過情感糾葛的有夫之婦竟在分手後選擇自殺,混亂的情事一發不可收拾。伊朗出生、瑞典長大的導演米拉德・阿拉米(Milad Alami),將自己生命經驗投射到故事中,串連國族議題、新移民困境與階級攀升的掙扎,也讓他拿下2017聖塞巴斯蒂安影展與華沙國際電影節最佳新導演。

《我的人生二月到期》(February)描述女子在深夜裡踽踽獨行,不斷遁逃,逃家、逃學、逃避情人與母親的角色、逃避所有的理所當然,最後流離到貨櫃屋裡生存,最後當這個貨櫃被吊車舉起,女子感受的究竟是危險,還是從高處看到特別美麗的風景?韓國新銳導演金重炫細膩捕捉了這位拒絕被社會規範同化的女子,勇奪2017釜山影展視野單元導演獎與奈派克獎。


《討拍成癮的男人》(Pity)是2018年日舞影展正式競賽片,由「希臘電影怪浪潮」導演巴比斯・瑪克里迪斯(Babis Makridis)執導,聯手《單身動物園》坎城影展最佳編劇,大力嘲諷矯情的人類,劇情描述一位生活美滿而優渥的律師,當妻子車禍陷入昏迷,他陷入悲傷成癮,每天只想哭得假惺惺以博得同情,但當妻子從昏迷中甦醒,他的眼淚攻勢不再奏效,失望的他決心採取行動來維持「可憐」的形象。

 

入選2018鹿特丹影展、紐約新導演/新電影影展的菲律賓電影《成長的發聲練習》(Nervous Translation),聚焦一個父親長期缺席、母親工作早出晚歸的小女孩,她獨自在家時常聆聽一卷錄著父親聲音的錄音帶,玩著扮家家酒,在腦中勾勒「幸福美滿生活」的樣貌。本片細膩中帶有點童趣的奇幻色彩,搭配 80年代的流行音樂與廣告,不但是菲裔日籍導演希林・施諾(Shireen Seno)的自我投射,也是她對菲律賓歷史的回望。

 

「國際新導演競賽」為台灣唯一新銳導演長片國際競賽,凡執導第一、二部長片的各國導演,皆可報名。入選影片將於6月28日至7月14日於台北市中山堂、新光影城及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行放映,這十二部作品的劇組代表也將在台北電影節期間來到現場,和影迷們面對面交流、暢談拍攝故事。競賽結果將於7月3日頒獎典禮上正式揭曉,詳情請密切關注台北電影節官網及Facebook粉絲專頁。

 

via / 台北電影節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熱播13年的國民美食神劇《孤獨的美食家》,推出集大成輝煌之作《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並將在3月14日於台灣上映。

開播至今已達13年的《孤獨的美食家》,最早是由久住昌之原作、谷口治郎作畫,於1994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從2012年拍攝成電視劇以來,已經累積11季劇集、12集特別篇,可說是日本最長壽的美食劇集。而這部紅遍海內外的美食神劇,如今終於以《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跟觀眾在大銀幕見面。

國民美食神劇首度電影化

本作透過往返於各個城市的進口雜貨商人「井之頭五郎」,每當辛勤工作之後,總會在內心吶喊「肚子餓了!」然後趕緊找到一間偶然路過的餐廳用餐,並沉浸在努力工作後,享用美食的幸福時光當中。與一般戲劇作品不同的是,本作雖然沒有衝突萬分的戲劇化轉折,主要專注在刻劃五郎於各個餐廳品嚐美味佳餚的過程,然而他西裝筆挺、手拎公事包,透過豐富內心戲、對美食的強烈直覺、大膽的飲食風格,在不受任何人打擾、自由享受美食的情況下吃遍大街小巷,也無比療癒觀眾的身心靈,更對角色產生共鳴而沉迷其中,因此蔚為熱議話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適逢播出本劇的東京電視台開台60週年之際,製作團隊順勢推出這部最新電影版作品,不論製作規模與敘事風格,都將與戲劇版截然不同,更像是一部主角「吃爆全世界」的美味之旅,足跡將遍佈法國巴黎、長崎五島群島、南韓巨濟島和東京。而且相較於戲劇版,電影版的敘事將充滿高度戲劇性,並以貼近現實生活的幽默與台詞來提升喜劇效果。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而本片也因為松重豐的號召,齊聚豪華演出陣容,包括內田有紀、磯村勇斗、村田雄浩、鹽見三省、杏、小田切讓、遠藤憲一,以及曾演出《梨泰院Class》的韓星劉宰明特別加盟。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

值得一提的是,松重豐這回更一肩扛起《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導演、編劇、主演工作,尤其他在這13年來,自始至終支撐著本作,深深了解作品的世界觀,成為他出道40餘年首度自編、自導、自演之作。他回憶這次將作品「放大」成電影版的過程:「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拍攝電視劇第十季的2022年夏天。當時,長期參與系列作的製片人和工作人員因調動或轉職,讓人擔心沒人能綜觀全局並指引未來的方向。這讓我想到,既然正值十週年,為了測試這部作品是否還能繼續、有更大規模的發展,我決定展開動搖根基的挑戰。基於這樣的想法,我選擇『電影化』這個方式,雖然並不確定本作的內容是否適合改編成電影,但希望能藉此進行一次重構。」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獲金獎名導奉俊昊啟發

尤其松重豐是本作唯一的常駐主演,這讓他產生一種責任感:「基於對未來發展的考量,我開始思考誰適合當導演。」而他最一開始,就是想找《寄生上流》奧斯卡金獎名導奉俊昊執導,他對此表示:「考慮到本作不僅在日本、在東亞地區、尤其是韓國都頗受歡迎。我也曾在多次赴韓取景時感受到觀眾的熱情,於是我便想到了奉俊昊導演。恰巧,我和他之前在《東京狂想曲》中的〈搖晃的東京〉短篇合作過,覺得如果他能將這部作品『烹調』成電影,會非常有趣。」

松重豐甚至還親自寫信給奉俊昊提出邀約,只可惜對方回覆時間因素無法配合,但這也開啟他不同的思考:「我和事務所社長談起這件事,隨口說了一句:『要不乾脆我來當導演?』這就是最一開始的狀況。」他並補充:「之後,我並沒有太在意自己說話的分量,就順勢寫下了一份劇情大綱,拿給正在拍攝第十季的工作人員看,跟他們說:『我打算以這份大綱來拍電影,大家覺得怎麼樣?我打算自己當導演。』結果他們回答:『我覺得不錯,一起做吧。』」而這也成就出本片最一開始的面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劇情大綱

本片劇情描述從事進口雜貨銷售的井之頭五郎(松重豐飾演),是個喜歡在工作之餘到處品嚐美饌的老饕。只要肚子一餓,就會秉持「吃飯皇帝大」的信念,拋下一切直奔周遭的餐廳食堂大快朵頤。他最愛享受用餐時不被人打擾,細細品嚐料理的美好時光,更愛在內心自言自語品評美食滋味。這回,他接到前女友的女兒——千秋(杏飾演)的委託,前往法國拜訪千秋的祖父一郎(鹽見三省飾演),並要幫助一郎找出童年時曾喝過的湯頭食譜。儘管線索相當稀少,五郎依舊踏上尋找「究極湯頭」的旅程,足跡遍及法國、南韓、長崎和東京。不過在這趟旅程當中,他卻意外捲入到一場更大的風暴當中⋯⋯。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資料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日本動畫大師宮﨑駿的經典鉅作《風之谷》,將在3月6日首登全台大銀幕!片商也宣布和Pinkoi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紀念票卡樣式有「娜烏西卡飛行員」及「究極的王蟲」兩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極具收藏價值,已於Pinkoi限量開賣。

《風之谷》首度登上台灣大銀幕

名列「影史百大動畫」的吉卜力神作《風之谷》,更是「吉卜力三巨頭」宮﨑駿、高畑勳、鈴木敏夫這三位日本動畫界巨擘「夢幻聯動」的合作起點。當初鈴木敏夫任職動漫雜誌《Animage》副總編輯,因採訪工作結識宮﨑駿、高畑勳,先是促成《風之谷》原作漫畫在雜誌上連載並大獲好評,又說服高畑勳擔任該片監製,讓宮﨑駿無後顧之憂全力衝刺《風之谷》動畫,電影上映後獨特的「腐海」設定敘事風格和深刻的環保哲學,獲得極高人氣及評價,使得吉卜力工作室在隔年1985年成立,陸續誕生同樣膾炙人口的《天空之城》、《龍貓》、《神隱少女》等吉卜力經典之作。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久石讓首度操刀宮﨑駿動畫配樂

宮﨑駿執導的動畫電影配樂向來由御用配樂大師久石讓操刀,而40年前慧眼識英雄的就是《風之谷》監製高畑勳,他起用當時還沒沒無聞、年僅30歲出頭的久石讓,兩人邊討論邊製作音樂,最終譜出適合這部磅礡作品的熾熱曲風,特別的是,原聲帶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啦啦啦」童聲,是由久石讓年僅4歲的愛女藤澤麻衣獻唱的〈娜烏西卡安魂曲〉,搭配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引發不少觀眾共鳴感動落淚,蔚為經典。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描述自然資源受嚴重破壞、人類文明毀於一旦的戰後腐化世界,由於地表被劇毒腐海所覆蓋,人類只能在被汙染的大地及巨型昆蟲威脅下求生,唯有「風之谷」因海風吹拂而不受腐海之毒侵擾。擁有獨特溝通能力的風之谷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到腐海探險,某天,多魯美奇亞帝國的運輸機墜毀於風之谷,上頭載著千年前毀滅世界的生化武器「巨神兵」,讓風之谷頓時捲入爭奪巨神兵的戰爭中,為了人類與世界的存亡,娜烏西卡必須挺身而出。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典藏預售電影套票限量開賣

而這部吉卜力經典動畫鉅作《風之谷》,即將在3月6日首度全台盛大上映,片商甲上娛樂和Pinkoi也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內含2張電影交換券和2張限量復古紀念書卡「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售價760元,已在Pinkoi獨家開賣,2月17日前購買套票再加贈「腐海植物的實驗室」限量早鳥書卡1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