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1屆坎城影展今晨揭曉,由黎巴嫩女導演娜迪拉巴基 (Nadine Labaki)執導的感人電影《我想有個家》(Capharnaum),以出色演技及感人故事勇奪評審團獎,而稍早更榮獲了本屆天主教人道精神獎。而該片是娜迪拉巴基執導的第三部電影,講述一名12歲男孩贊恩在貧民窟掙扎求生的故事,並由非職業演員們的真摯且動人的演技貫串全片,其放映時,除了讓現場不少觀眾為之動容之外,也在映後被國際媒體形容「看完將會哭翻一整袋紙巾」的感人電影。
《我想有個家》在坎城影展播出後,更讓其版權在全球造成瘋賣。法國、中國及日韓均以空前價格賣出,北美及拉丁美洲版權更由美國索尼高價拿下,計畫搶攻明年奧斯卡,總計版權進帳將近伍佰萬美金。而台灣版權則由海鵬電影取得。
被譽為「小詹姆斯狄恩」的12歲男孩贊恩,被控殺人遭捕入獄,卻在獄中控告自己父母,只因為他們把他生下來。原來父母只生不養,讓贊恩從小不僅淪為黑戶,更得背負家中的經濟重擔。就在父母把妹妹賣給一個邪惡男人因而死去時,他終於忍無可忍。贊恩雖遭殺人罪起訴,但他決定在獄中控告他不負責任的父母。該片充滿豐富的戲劇元素,並透過片中這位12歲男孩贊恩所遭受的磨難鋪陳劇情,儘管故事殘酷到讓人難以置信,但當贊恩在法庭上控訴自己父母時的那個畫面,觀眾無一不被震撼,甚至當場淚流滿面。
更值得一提的是,導演娜迪拉巴基也在片中,展現了驚人的選角能力,她找到了最合適的演員群,而他們的生活境遇,竟也與他們片中扮演角色的真實背景密切相關。男主角贊恩阿勒費亞為了生活,10歲就開始當送報員,而他片中11歲的妹妹,則是個如假包換的敘利亞難民,還曾在貝魯特街頭賣口香糖。娜迪拉巴基以絕對的同理心和驚人的耐力與毅力,與這些演員相處並培養默契。最終,在拍攝180天後,與演員們共同完成了這部深具情感與真實性的電影。《我想有個家》不僅榮獲本屆天主教人道精神獎,今晨更奪下坎城影展評審團獎,並將問鼎明年奧斯卡。
via/ 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