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於台灣1950至70年代,有「建築詩人」美譽的台灣國寶建築巨擘王大閎,其建築作品包括台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外交部、陽明山林語堂故居和國父紀念館,皆對台灣建築界的發展具有極大且深遠的影響。如今這位享譽國際的建築大師28日傍晚辭世,享嵩壽101歲。
「房子要經過設計,方稱建築。」這是王大閎終生的建築設計信念。1917年出生於北京,成長於蘇州及南京,王大閎顯赫的家世背景與學經歷,堪稱華人第一代最早接受西方現代建築洗禮的標竿性人物,在哈佛大學攻讀研究所時,除了以第一名之姿畢業,更受兩位現代主義大師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及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傳授,而兩位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貝聿銘、菲力普強生(Philip Johnson),更是他的同窗好友。
雖然然受西方現代建築啟蒙,但王大閎總是思考如何將中國傳統建築的形式與空間美學與之接軌,他的作品融合了西方二十世紀主流現代建築的簡約,以及中國文化的高雅品味,創造了一種屬於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他領導台灣現代建築運動,形塑了一個獨特無上的空間氛圍,並榮獲國家文藝獎及行政院文化獎肯定。
作為引領台灣現代建築運動的重要人物,王大閎的第一棟建築設計「建國南路自宅」,融合了中西建築文化精粹,更是台灣現代建築的第一件代表作,而這件作品去年夏天也摹擬重建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美術公園。除了自宅外,王大閎最廣為人知的建築作品莫屬國父紀念館,他將西方現代主義與中國傳統木構造做出巧妙結合,讓西方鋼筋水泥表現出木工美感。
國父紀念館
回溯至1965年,當時政府籌組委員會推動興建國父紀念館,王大閎也參與競圖,並於12組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綜觀其建築樣式,位於中央的紀念廳與大會堂,再加上旁邊的圖書館及展廳空間,展現現代建築主義。而以傳統文官紗帽為設計意象的屋頂曲線,則嘗試讓西方元素遇上中國古典,不過這樣充滿前衛的設計卻讓當時的執掌者蔣介石不甚滿意,希望將樣式改為清代宮殿的風格,為此王大閎以「國父革命是要推翻滿清,若紀念館模仿清朝宮廷的樣子,對國父不就是諷刺?」的說帖,這才讓建築維持現今我們看見的面案。
林語堂故居
坐落陽明山腰的林語堂故居,是王大閎另一經典建築作品,建築是以中國四合院的架構模式,結合西班牙式的設計取向,兼具東西方風格,融合了現代感與古典美。藍色琉璃瓦搭配白色粉牆,其上嵌著深紫色圓角窗櫺,典雅十足。從西式拱門走進,穿過迴廊,可見透天中庭,西班牙式螺旋廊柱被和煦的陽光輕輕地拉長身影。
王大閎建築作品極多,主要創作高峰期大約始自1960年代初期,除了國父紀念館與林語堂故居外,還包括例台大學生活動中心、淡水高爾夫俱樂部、台北濟南路虹廬自宅、寶慶路亞洲水泥大樓、外交部等。
via 台北文化局、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