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來到這個中國(China)貴州的山城,你可能很難想像在這座也許看似杳無人煙的祕境之中,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面貌,就像是沙漠中的綠洲、雪地裡的溫暖營火,這座遺世獨立山洞中,擁有盡是桃花源氛圍的神祕面紗。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在清末民初那個社會處於極大亂世、分崩離析的時代裡,武裝的山賊經常在這塊領域大肆燒殺擄掠,當年,苗族的居民們退守到這座山洞,除了方便抵禦外敵,也漸漸在此建立了村莊和小型生活圈,自此便一直守護這塊土地到現在,成了中國少數最晚接觸現代文明的聚落之一。而縱使孤立、生活資源匱乏且貧窮,他們所砥礪的心志和刻苦情操,也成了現代人非常值得學習的精神。
貴州──這個地方是中國最貧窮的省份之一,穴居城和外部世界唯一聯繫方式,是在一條小小山徑,必須於陡峭的山谷中徒步一小時徒步才能抵達──而且僅是到達可供汽車通行的柏油路。然而,過去20年來,由於遊客人數逐漸增加,這些洞穴變得不再那麼僻靜,根據當地媒體報導稱之,這是中國最後一個有固定人口居住的洞穴。
隨著時間的推進,人們逐漸聚集在這鐘乳石洞內,而這巨大的石灰岩洞穴足夠容納四個美式橄欖球場,冬暖夏涼,形成一座天然屏障,他們的木製或竹製住宅,形成了一個沿著起伏地形建造的小型地下村莊。
為了生活,山城中的新興行業已經出現,洞穴居民透過出租房間以賺取額外的收入。同時,許多外地人慕名而來,只為體會這原始曠野的生活方式。而在這座山洞中,你所可以想像的傳統生活方式都在這兒真實上演──山泉水提供了重要的生活資源,村民們有養雞、養牛、養豬;在洞穴外的梯田內,許多莊稼正茂盛成長,主要作物為小米,村內還有自己的教育系統,由家長們教導孩童正確的學習知識。孩子們天真無邪,興奮的笑容經常掛在臉上。
不過近幾年,政府有關當局希望山洞內的居民,搬到附近的一個水泥大樓,這房子其實早在10年前就已完工,附近還配低矮的白牆農舍。
當地官員強調,居民沒有照顧洞穴、不適合居住,政府應該監督村莊,因為它被Getu River Tourism Administration機構列為保護區。為此,政府已經向每個居民提供6萬人民幣作為遷移的資金和補助,但至今只有5個家庭同意搬家。而即使是考慮遷出的居民似乎也認為,每人6萬人民幣的補助太少,特別是因為許多人年紀較大,甚至根本不會說國語──這意味著如果他們離開穴居城,很可能會感到孤立、無助。村民們也抱怨新房的品質,稱它太小而且設計不良。
其餘的18戶家庭,目前正堅守他們土生土長的環境與家園,並強調,「新房子太小,大家害怕失去保有自己土地的機會,加上百年前開始對洞穴的歷史情感,我們應該有權獨立生活在這個地方,建立獨特的觀光體系。」
「畢竟,這個洞穴最吸引人的地方與文化,就是我們這群生活在此的居民。」
事實上,原本還有一座從山下直達山洞的纜車建造中,計劃讓更多的人能夠更方便地抵達此地,但最後礙於經費不足,最終只徒剩空蕩蕩的鋼鐵骨架佇立於山間。
將時間回溯至1980年代,訪問穴居城的外部人員經常在查核「一胎化」政策,而這項措施在村內非常不受歡迎,也對當地人政府官員生心厭惡,畢竟違反者有時會被強制帶走,進行墮胎和絕育,這樣不人道的對待方式,也成了居民們不想要到城市中居住的主因。
洞穴歷史上唯一最大的變化,是2002年電力的引入,而令人驚訝的,電力的來源並不是中國政府,而是來自於富有的美國(USA)商人法蘭克(Frank Beddor)資助。法蘭克在2002年第一次訪問了穴居城,便深深被他眼前的景象感動,回到美國後還多次蒞臨造訪,他自掏腰包,捐贈數萬美元將山洞連接電網,讓居民們的生活改變、也更加便利。
甚至,法蘭克還建立了一所學校和一間公共浴室,並提供村民牲畜和其他資源援助,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但在2011年,該學校被當地政府強制關閉,迫使居民將他們的孩子送到距離該地區約兩個小時路程遠的學校,只有週末才能返家。最後,法蘭克於2007年辭世,享壽83歲。他與村民的情感聯繫對外人來說仍然是一個謎,其中一些人記得他曾幾次訪問這個山洞。他曾說,這個山洞「感覺像家一樣,洞內的天氣非常好,感覺就像天堂。」
Text / 魯皓平
Photography/ 紐約時報
※本文由遠見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