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沒看錯!一個正以「垃圾島」(Trash Isles)名義向聯合國(UN)申請正式國家登記的區域,確實是一個以垃圾構成的大範圍領土─堆疊的塑膠、飄散的大型廢棄物、惡臭瀰漫的環境─這個地方本應該是湛藍澄淨的大海,卻因為人類的肆無忌憚和狂妄,在破壞環境之食,也導致海洋動物棲地的減少與破壞。
這個興建中的「國家」,目前正如火如荼的「建國」當中,它符合《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Montevideo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and Duties of States)上認定的國家要件:定義一個領土、組織政府、有登記的人口、擁有能力與他國互動等元素,目前已有超過22萬人申請成為國民,而第一位國民就是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其他公民還包含最近電影火紅的「雷神」克里斯漢斯沃(Chris Hemsworth)、「浩克」馬克盧法洛(Mark Ruffalo)等影視、政商名流。
而這份連署登記,其實正是想向世界宣告這個覺悟:人類不該再自私的忽視生態環境的惡化。
人們都有「眼不見為淨」的惡習
全世界的人們從前都抱持著「眼不見為淨」的心態,因此「垃圾放水流」成了不肖業者彼此不成文的默契,工業廢棄物、垃圾廢料、未經處理的殘渣,就這樣全數往大海裡去,隨著洋流的飄散、累積,成了太平洋中遲滯的「太平洋垃圾帶」(Garbage Patch)。
根據科學家發表於《Nature》期刊上的研究報告,稱為「垃圾島」的太平洋垃圾帶,近年已有不斷擴大的趨勢,這些因為洋流帶動,最後在副熱帶高壓帶靜止的垃圾,長年累積下來已成了誇張的「雲狀」漩渦,從加州外海一直延伸到夏威夷,大小跨越了160萬平方公里,這是法國領土的3倍,更是台灣領土面積3萬6000平方公里的44倍大。
何其無辜的魚類、海鳥、海龜、哺乳動物,就成了人們自私枉顧下的犧牲品,也許誤食、可能是被纏繞、更可能是因為感染而導致暴斃。除了沙灘上你我很明顯就能看到的無數漂流垃圾之外,世界上也正有許多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正在被破壞著。
世界上第196個國家即將誕生
而今天,LADbible與塑膠海洋基金會攜手合作,決議將這個「國家規模」的垃圾場打造成世界第196個國家──「垃圾島」。距離6月8日的「世界海洋日」還有一個月,你更應該重視這份「獨立宣言」,從而讓世界變得更好。
LADbible強調,成立國家並不是關於恐嚇、也不是假設,而是確確實實地正在發生。人們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污染海洋,這對人類、動物或地球都非常不利。而專家研究也發現,到了2050年,海洋中的塑膠將會比魚的體積還大,而且這是一個人們根本還未意識到的大問題。
塑膠是當今地球上最大的威脅之一,相信讀者也都有相似的經驗。散步到自家附近的小溪、河流或海灘,雙眼一晃,這個證據就能夠十分明瞭。在過往,由於環境問題過度地宣傳,讓人們開始對環保問題產生麻痺,從而對環境議題敏感度降低。但事實的真相是,我們無時無刻皆處於環境災難發生的邊緣。
專家強調,海洋中的塑膠已經多到可以環繞地球400多圈之劇,這種不可破壞的物質,除了會擾亂食物鏈的每一層之外,如果我們的海洋無法正常運轉,它更將無法支持魚類族群吸收二氧化碳,來保護我們免於全球暖化的問題。
事實上,塑膠需要500至1000年的時間才能分解,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塑膠製品都以不同種形式存在於地球上,而它的負荷污染了我們的水域,並殺死了海洋野生動物;關鍵在於,儘管世界每年製造的塑料愈來愈多,但只有約5%的產品能夠得到有效地回收。
提姆努恩(Tim Nunn)是一位衝浪者和攝影師,畢生致力於記錄世界各地的塑膠污染問題,他曾提到塑膠的一個大問題為,隨著降解,它只是分成更小的碎片,但這些塑膠碎片仍可以從各種管道進入食物鏈,自最小的浮游生物到最大的鯨魚都將無一倖免。
「結果很可怕,90%的海鳥曾吃過塑膠、30%的海龜也是如此,而海豚的胃內,也時常發現塑膠垃圾。」他強調,無論走到哪裡,從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海岸線到最偏遠的北極海,都能找到塑膠。「如果我們不立即採取行動,那麼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面臨一個沒有生命的海洋。」然而,事實上「垃圾島」國家可不僅僅是空穴來風,它已經推出了極其嘲諷、針砭意味的國旗、郵票、護照和貨幣,上面以動物的元素做搭配,很難不讓人心痛。
我們現在能做的,是盡快簽名連署,畢竟我們都已經知道垃圾佔的區域比法國(France)領土還大個3倍,但各國領導人還是很容易忽略它,就像是俗話說的「眼不見為淨」。而申請成為國家的主要理由,是根據聯合國環境憲章,成員國的國民都應受到環境方面的妥善保護。想當然而,這個環境並不適合人們生存,因此聯合國才會真正的來處理這地方的環保問題。號召人也強調,「我們想要讓各國領導人無法再忽略這件事,把這件事擺在他們的眼前。」
現在,請加入我們一同支持連署:change.org
Text / 魯皓平
Photograghy/ ibtimes、blueocean
※本文由遠見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