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讓Freelancer享受真正的自由!Zipcar伴設計師部落客Jamie隨興穿梭城市和鄉間!

穿行城市,自由工作者的Zipcar Me Time輕旅行

身為自由工作者,「時間」顯然是極為重要的投資。集設計師、部落客與作家等身份於一身的Jamie,除了得在各種工作之間切換思緒,更需要在每一段零碎的工作時間中,整理出屬於自己的“Quality Me Time”。當然了,還有什麼能夠像旅行一樣鼓舞人心;透過短距離的輕旅行,我們與Jamie一起穿行水泥叢林,置換在忙碌生活追尋單純感官享受的時刻。

 

以時間為單位的自由工作者,比起其他職業,更擁有一種渴盼自由的魅力;但也因為如此,他們也容易被棲居其中的忙碌而填滿生活,忘了留下與自己相處的Me Time。身為關注生活的自由工作者,Jamie的生活的確較為彈性,許多邀約都來得相當臨時,要保持一定的機動性才能讓自己在每次的工作中不至於過度倉促,但與此同時,Jamie也盡可能地為自己的生活維持著自己喜愛的生活態度,片刻的休憩時光,能讓Jamie保持對生活的敏銳度,時時刻刻享受其中。

 

這次,才剛從印尼回來的Jamie,幾乎也是馬不停蹄地又與La Vie團隊碰面­;不同以往的是,這次工作令她格外期待,因為她將開始一場「量身訂製」的Zipcar輕旅行。

 

讓人生多點隨機應變、說走就走的行程吧!

Jamie對生活的細節很要求,不管在影像畫面的處理上還是文字的質感力度,都延伸出一種Jamie式的舒坦與細緻。「我才剛從日本和印尼工作回來,在我的工作中,當然有很多不同於其他人工作經驗的亮點,但無論如何,我還是會找出一段時間,讓自己有個放鬆的Me Time。」Jamie這麼說。

 

隨著Zipcar手機App簡易的註冊程序,我們像是開啟了一場大人版的「寶可夢」,能在地圖上清楚識別所有車型的位置與所在地;在Jamie選完中意車款後,我們一行人輕鬆地步行至鄰近Zipcar取車地點,以手機App輕鬆解鎖,向宜蘭駛去。

 

不同於一般人所認知的部落客,私底下的Jamie和文字影像上所呈現的,很相近;你幾乎在她開口之前,就想像得到她率性的談吐與親切態度。過了雪隧後,我們正式進入宜蘭五月所擁有的稻浪景致及山巒的懷抱,而Jamie也一如往常地展現她作為一位生活觀察者的角色,拿出隨身手機紀錄下窗外風景。在這個量身訂製、說走就走的行程裡,我們拜訪了由舊式穀倉改建而成的「BLACK HOUSE CAFE 黑宅咖啡」及三奇村伯朗大道;一路上,即使面對途中偶有變動的行程調整及加油需求,Zipcar都能完美應援這個由都會過渡近郊的輕旅行,給予方便靈活的自由度。

 

不想養車與偶有用車需求的你、妳、你們

再將場景拉回台北,對繁榮的城市來說,「移動」有時候並不像電影所陳述地那樣詩意與浪漫,它反而是一連串與時間、金錢計較的抗衡行為;就Jamie而言,往返各個工作點,大眾運輸的確是一個方便的選項,但面對臨時突發的行程更改或遠距離的奔波,也令她曾經想朝「有車族」靠攏。「我覺得Zipcar真的滿有種的(笑),因為共享的這個概念,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其實我有時候對於自己的東西也會很愛惜,不願意去分享給別人使用;但Zipcar提供的資源,對我來說,是一項很大的幫助,可以先解決我現在的需求,對環保也很棒;就連很實際的金錢考量等現實問題,都能運用Zipcar共享的概念而解決。」

 

另外,對於自由工作者最在意的時間問題,Zipcar也能聰明地提供各種方案來因應。Jaime更說道:「時間彈性這件事,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Zipcar的好處是它24小時透過App隨取隨還,雖然目前還只能同一地點取車還車,但對於許多臨時的安排或是這種靈光一閃的小行程,我想幾點出發都行,這種24小時的機動性完全符合我對時間彈性的需求,即使半夜想要兜風也沒有問題!租借的過程也省了很多遞交、往返及人工的功夫,你不需要再去一個特別的地點辦手續,更不用到一個定點去和服務人員溝通,這些時間Zipcar都幫你計算好了。另一個讓我覺得使用上更無負擔的,則是『以時計費』這個特色,一般租車的計費方式往往是以日計算,最短的計費時程至少也要半天,但有時我只需要使用車子兩三個小時,半天的租車時間會讓我覺得浪費而猶豫,這時Zipcar就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租車的方式也很簡單,只要在網路上登錄之後,就能提前安排行程規劃;另外,它每個步驟都有登錄清楚詳細照片供參考,口語的描述也讓人覺得親切,照著做完全沒有問題。而且,令我意外的是,只要到指定加油站利用隨車附的加油卡加油,是不用錢的!這點也的確很吸引我。」

 

Zipcar將共享和科技做了有趣且聰明的陳述,你不僅能使用手機開一台「好車」,更能擁有隨機、自由的「城市停車場」;而透過Jamie的宜蘭Me Time輕旅行,你更能感受一台車之於生活的「無負擔」療癒力量。

 

 【Zipcar X La Vie 邀請你輕鬆享受Me Time】 

現在只要進入網站註冊並輸入La Vie 專屬優惠碼:LaVieSpecial就能獲得La Vie會員專屬優惠,體驗環保、無負擔的都會移動 lifestyle!

立刻註冊→https://www.zipcar.com.tw/lavie

 

【專屬優惠說明】

即日起 即日起到7/31憑連結註冊即享免會員費,再送$500用車金喔!(用車金限註冊後三個月內使用完畢)

 

Text/Qbee Shao

Photo/Cooper Cha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法國高鐵全新TGV inOui車廂設計!nendo × AREP以「流動之河」意象打造絕美雙層車廂

法國高鐵全新TGV inOui車廂設計!nendo × AREP以「流動之河」意象打造絕美雙層車廂

Netflix戀愛實境秀《離現找真愛》讓人看了怦然心動外,更令人動念想出發美到不行的南法。若你是鐵道迷,那麼由法國國家鐵路公司(SNCF)攜手日本設計師佐藤大領軍的設計事務所nendo,以及法國設計團隊AREP共同操刀的全新TGV inOui列車車廂(過去稱為TGV-M),則讓你一邊沉浸在設計車廂美學,一邊享受窗外移動美景,預計2026年上路!

法國高鐵TGV全新一代列車

在1981年開始營運的法國TGV高鐵,如今已形成以巴黎為中心、輻射法國各城市及其他國家的鐵路網;作為第五代列車的TGV inOui ,自2018年啟動計畫,由法國SNCF與Alstom共同開發,以全新設計的雙層車廂為基礎,最高時速超過300 公里。

新一代TGV列車不僅環保且高效節能,含一等車廂與酒吧Le Bistro車廂的總座位配置可達650個,若為單純二等車廂編制,則可容納最多740名乘客,特別是比起過往TGV列車多出一個車廂,讓載客運能提高20%。

(圖片來源:nendo、攝影:Yann Audic)
(圖片來源:nendo、攝影:Yann Audic)

以「流動之河」設計為核心

由於列車沿著軌道穿越各大城市與廣闊自然地形,因此在設計概念上,以「流動之河」為核心,汲取河流的平順流動與深度變化、河床上圓潤的鵝卵石形態,以及水面的漂浮感與氣泡紋理等意象,希冀將列車呈現為「一條雕刻地景的河流」。

團隊透過各種元素來體現,所有細節皆圍繞著「水流雕琢的圓潤形態」,不管是從座椅、燈具、吧台區域乃至車廂內部的曲線,都帶有河流沖刷過的溫潤觸感。

(圖片來源:nendo、攝影:Yann Audic)
(圖片來源:nendo、攝影:Yann Audic)

從空間、色彩、燈具等細節 鵝卵石意象無所不在

列車外觀以溫暖的灰色作為基底,搭配白色與灰色層疊而成的波浪圖案,使列車與周圍環境自然融合,彷彿水波在移動間輕輕蕩漾,車門顏色則採用SNCF標誌性的波爾多紅色。

車廂內部則透過設置與座椅同高的「水平線」色彩分界,呼應水流的層次變化—下方色調較深,上方則逐漸變淺,如同水的深度變化,營造視覺上的輕盈感。一等車廂以波爾多紅、磚紅與芥末黃呈現溫暖氛圍,而二等車廂則採用海軍藍與藍灰色創造沉穩的視覺感受。

(圖片來源:nendo、攝影:Yann Audic)
(圖片來源:nendo、攝影:Yann Audic)
(圖片來源:nendo、攝影:Yann Audic)
(圖片來源:nendo、攝影:Yann Audic)

座椅設計同樣以「鵝卵石」為形象,透過貝殼狀的包覆式造型,提供穩定而放鬆的支撐感。布料則使用Octaspring 3D針織布料,兼具透氣性、輕盈與耐久性,確保長途旅行中的舒適度。

(圖片來源:nendo、攝影:Yann Audic)
(圖片來源:nendo、攝影:Yann Audic)

在車廂燈光設計上也極為講究,進一步強調「流動」的空間氛圍,貫徹光影變化。除了有nendo設計的鮮黃色鵝卵石燈具外,也提供三種不同的光源配置;高燈型照明應用於座椅區,提供適合閱讀的溫暖光線;矮燈型照明用於吧台車廂,營造溫馨氛圍;壁燈型照明則設置於通道區,確保光線柔和且均勻分布。

(圖片來源:nendo、攝影:Yann Audic)
(圖片來源:nendo、攝影:Yann Audic)

另外,在雙層車廂空間編排上,為了體現層次感與靈活性,一樓的餐飲區採用曲線造型的吧台與架子,透過懸浮感的細節巧思,營造輕盈流動的氛圍。二樓的休息區則是以河床上的卵石為靈感,座椅與長凳如隨機擺放的石頭般錯落,讓乘客可自由選擇角落安靜放鬆,或與同行者自在交流。

(圖片來源:nendo、攝影:Yann Audic)
(圖片來源:nendo、攝影:Yann Audic)

TGV inOui不僅以美學與舒適度為核心,同時也貫徹了SNCF與 Alstom 後碳時代(Post-Carbon Design) 的環保理念。列車使用25%的再生材料,其中97%可回收,將成為碳足跡最低的高鐵列。此外,淺色系外觀設計提升反射率,減少夏季陽光照射所造成的能耗負擔,使列車在高速運行時更具能源效率。

(圖片來源:nendo、攝影:Yann Audic)
(圖片來源:nendo、攝影:Yann Audic)

資料來源|designboom AREPnendo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JR東日本「E10」新幹線2030年登場!結合東北自然綠色調、櫻花花瓣曲線的設計美學

日本JR東日本「E10」新幹線2030年登場!結合東北自然綠色調、櫻花花瓣曲線的設計美學

JR東日本預計在2030年推出全新E10新幹線,攜手英國設計顧問公司Tangerine共同打造,屆時將取代現有「E2」及「E5」系列新幹線。E10設計也是JR東日本首度由海外設計團隊操刀,整體承襲了新幹線的經典流線外觀,更融合日本東北地區自然意象與櫻花花瓣弧線,展現極致移動美學。

E10 新幹線視覺語彙 轉化櫻花線條與東北美景

E10 新幹線的車身外觀設計靈感來自日本四季更迭的風景,特別是代表日本文化象徵的櫻花。車身側面保留了新幹線標誌性的流線造型,不過Tangerine讓線條看來更加舞動輕盈,一條連貫車廂間的線條在銜接處形成柔和曲線,巧妙呈現櫻花花瓣的意象。

JR東日本預計在2030年推出全新E10新幹線。(圖片來源: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JR東日本預計在2030年推出全新E10新幹線。(圖片來源: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E10新幹線車身色調則以大自然為靈感,採用兩種層次分明的綠色調。車頂的「津輕綠」(Tsugaru Green)呼應東北地區山林的蒼翠,而車身下方則選用更深沉的「夕榆綠」(Evening Elm),代表了夜晚的榆樹色調,也象徵列車穿越東北山脈與沿岸海景的視覺層次。配色不僅反映了沿線的自然景觀,也為新幹線帶來更具辨識度的視覺語言。

車身色調則以大自然為靈感,採用兩種層次分明的綠色調。(圖片來源:tangerine limited)
車身色調則以大自然為靈感,採用兩種層次分明的綠色調。(圖片來源:tangerine)

車廂空間設計 進化版TRAIN DESK登場

E10車廂內空間同樣由Tangerine操刀,車內以沉浸式氛圍為核心,透過環境照明、漸變色座椅、地板與牆面,營造美好的乘車體驗。

車廂內空間佈局也經過重新設計,包括導入進化版「TRAIN DESK」服務、擴大大型行李存放空間,以及全座位配備電源插座。另外,也進一步提升無障礙環境,特別設置輪椅專用座位區,讓行動不便的乘客能夠舒適地乘坐,同時享受窗外的風景,確保所有旅客都能享有平等且便利的乘車體驗。

E10車廂內空間(圖片來源:tangerine limited)
E10車廂內空間(圖片來源:tangerine)
E10特別設置輪椅專用座位區,讓行動不便的乘客能夠舒適地乘坐。(圖片來源: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E10特別設置輪椅專用座位區,讓行動不便的乘客能夠舒適地乘坐。(圖片來源: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至於進化版「TRAIN DESK」服務,則加強了「有效利用移動時間」價值,透過2+2優化座位配置,提升空間感,讓乘客擁有更寬敞舒適的乘車體驗;而座椅之間的隔板,則提供隱密性。

除了講究設計外,安全性自然也馬虎不得,最高時速可達 320 公里的E10新幹線,將採用次世代新幹線開發試驗平台「ALFA-X」的技術,以進一步提升安全性。除了作為地震對策的逸脫防止用 L 型車輛導軌,列車還導入了縮短制動距離的煞車系統,並搭載左右動減震器,能在地震時有效吸收晃動,防止車體損傷與脫軌,確保行駛安全。

E10車廂內空間(圖片來源:tangerine limited)
座椅之間的隔板設計,提供隱密性。(圖片來源:tangerine)

動力系統方面,E10 採用無需冷卻馬達的無風扇誘導電動機,減少能耗與維護需求。此外,該列車也支援靈活的貨運運輸,未來可根據需求調整車廂空間,甚至轉換為自動駕駛列車。

E10車廂內空間(圖片來源:tangerine limited)
E10車廂內空間(圖片來源:tangerine)

對於E10的誕生,Tangerine設計總監Matt Round表示:「E10 新幹線標誌著英日合作的設計里程碑,並為以待客服務為核心的設計,及永續交通樹立全新標準。透過融合日本精神、創新技術與使用者導向設計,E10 新幹線將重新定義未來數十年的高速鐵路旅行體驗。」

資料來源|designboomwallpaper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tangerine limited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