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16年「修龍(相撞)」之名為主題參與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同年饒舌歌手李英宏於台北白晝之夜以「台北直直撞」唱翻北門舊城;知名獨立音樂人林生祥以台灣味電影《大佛普拉斯》製作的歌曲《有無》在2017年第54屆金馬獎獲得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的殊榮;直到甫結束的29屆金曲獎,由台客設計師廖小子為搖滾樂團「拍謝少年」設計的《兄弟沒夢不應該》專輯封面拿下最佳專輯裝禎設計獎,我們應該已經很清楚,生活感十足的台灣本土文化不再是通俗的代名詞,年輕人開始擁抱這種原生的草根性,並以現代化的詮釋讓傳統文化更進一步與時代接軌,重新延續生長。
擁抱草根,「大溪大禧」以設計力辦信仰喜事
主流藝文話語權的認可,大眾輿論的熱情肯定,也使這股在地文化能量敢於突破與創新,就連行之有年的信仰儀式,也開始在台灣各地萌生了不同的新意!每年的農曆6月24日,是桃園大溪人最為矚目的慶典,也可說是大溪人的第二個新年。是日,是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遶境,鑼鼓喧天,聖轎與陣頭隊伍將走遍整座城鎮的大街小巷,為地方與人民祈福,也屬於大溪人的共同信仰與記憶,成為在地極具特色的文化。
而今年的民俗祭典則令人耳目一新!由衍序規劃設計總體策展,以「大溪大禧」之名,在迎接聖誕遶境那天到來之前,展開了為期三週的「前祭」,並以遶境信仰文化為基礎,讓創新思維彰顯傳統文化藝術之美,共同演譯「一場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
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激火花
在前祭之中,衍序規劃設計提出「五社五師」的概念,促成跨領域與跨世代的交流。媒合了5位當代新銳設計師,與來自台灣各地的民藝陣社頭合作,藉由跨界創作人柯智豪的音樂、新科金曲包裝設計師廖小子的平面視覺、時尚設計師陳劭彥的服裝設計、致力發揚東方美學的設計師吳孝儒所參與的道具裝置,以及衍序視覺規劃師余咨穎的品牌設計這五大面向切入,為此次的祭典增添新看點!
廖小子 X 歡喜關公迎慶典
其中,讓威風正氣的關公神像變得平易進人的「歡喜關公」主視覺,可說是設計師廖小子的神來一筆,透過鮮明的紅綠色調,將傳說中關公的赤面青裝意象Q版轉化,手配青龍偃月刀,加上以刀形為設計靈感的圓潤特色字體組成「大溪大禧」,完整了慶典的精神,是畫龍點睛的關鍵!
陳劭彥 X 雷電僮仔穿新衣
遶境常見的神僮服飾,則由時尚設計師陳劭彥著手操刀改良。本次,他與全台唯一操有雷電風雨僮仔的農友團合作,為遶境的便利性與忠於歷史文化,保留原服裝結構,更創新地將服裝上的繁複裝飾細節簡化,以四位掌管雷電風雨的天氣神靈職位配對傳統意象色彩,以現代感的漸層呈現,不失原有的份量與大器。
吳孝儒 X 霓虹錦旗鬥陣頭
代表參與遶境各社的精緻錦旗與傳統賞旗文化也成為創意的發源地。結合每社練團的拿手技藝陣頭,吳孝儒將霓虹元素融入其中,搭上慶典華麗繽紛的色彩,為社團組織設計出代表神靈圖騰與對應宮廟,塑造信仰招牌裝置的新意!
用色彩聲光照亮山城古厝
活動將從【七月十四日大囍臨門祭】揭開慶典序幕,集結廟會、光影、音樂、市集、劇場等,從「與神同巡」邁入「神嬉舞夜」,展開一系列的新型態城市祭典。
除了設計的媒合之外,更有「大囍臨門祭」的展演活動,七月十四日當天將串聯普濟堂、李騰芳古宅等場域,午後的大溪超強聯盟的遶境遊行,重新組合百年遶境傳統,加入日本四國Hyoge祭跨海來台共同出演,用新型態的展演形式「與神同巡」,入夜後則由三金音樂人柯智豪領軍,結合三牲獻藝、拍謝少年與小事製作攜手「神嬉舞夜」演出,為了向傳統致敬,也邀請大溪神將團與高齡80歲的大溪北管界耆老一同逗陣表演交流,延續傳承百年的信仰,進行一場顛覆性的夜晚聲光派對。
讓傳統信仰工藝與當代設計走在一起,重新詮釋的民間的活力與精神,從宗教慶典盛事跨領域的參與做為革新的起始,帶領更多古典文化走上現代之路!從7月14日的遊行演出,到8月4日的關聖帝君的遶境重頭戲,歡迎一同參與關老爺慶生派對的當代詮釋!
Text / Diane Tang
via / 衍序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