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在台北美術館戶外廣場的唯美大型裝置藝術「供霧所」嗎?垂墜式的透光織網間,讓路過的人走進美學場域之前,彷彿先闖進氤氳的朦朧純白仙境,如今隨著休館九個多月的北美館即將再度開放,這偌大的空間則被名為《OO》的地景裝置所包圍,兩座由鷹架與塑膠浪板搭建而成的半透明微光建築裝置,就像是連接新舊美術館之間的轉換過渡站,讓人得以在此思考,何謂「城市中的美學」。
作為北美館2018年第五屆X-site計畫的得主,由大林工作室所操刀構想的《OO》延續去年計畫命題「關於工務所的行動研究(In Progress)」,並以北美館休眠狀態為發想主軸,藉此回應館舍硬體的修繕議題。團隊以鷹架、塑膠浪板,這些大多數人不會將之與美學聯想在一塊的日常建築元素,卻可拼貼組構出如夢似幻的圓柱空間,為來到此地的人帶來一場突破以往的觀賞經驗。
擬人化的夢境飄遊
《OO》意指為何?其特殊符碼是否又象徵著什麼?《OO》作品外觀為兩座高聳的圓柱體建築裝置,透光的浪板營造彎曲空間的視覺效果,纖細鷹架達成擾動空間的結構平衡,在光線調節下,交疊出擠壓與釋放的動態效果,將日常工務的視覺經驗重組轉化至藝術層次。3個擬人化的動力裝置名為「Bob, Stuart, Kevin」,以不同的形態、各自棲身於建物一角,藉自然風力或機械裝置吹出尺寸、形狀各異的泡泡,在巨大建築量體與廣場之間壓縮舒張,邀請觀眾在兩個建築裝置中漫步游移之際,踏入一個個介於淺意識與真實的奇異夢境、來回穿梭於美術館的今昔時空。
你對美術館存在著哪些想像?抑或者你期待在台北這個城市激出如何不一樣的思維,《OO》作為承載美術館精神的實踐地和轉換過渡的象徵,透過對於美術館修繕工程的轉化與想像,或許能夠讓你在此,靜下心來思考,甚至與美術館、城市和自己來上一段出乎預期的對話!
北美館X-site計畫
「X-site計畫」以美術館戶外廣場為基地,從「建築」尋找其他多元語意或美學的可能性,結合建築與事件(Event)所形構的體驗式空間,激發大眾對於所處環境的認同,得以分享集體的情感和記憶。自2014年起公開徵件,投件團隊大致分為新興建築/設計事務所或公司,或是結合不同領域職人的臨時性團隊,包含建築設計、室內裝修、結構工程、材料實驗、新媒體與互動裝置設計、視覺藝術創作、燈光設計、劇場設計、景觀設計、藝術策展、古蹟修復等,或見學校師生以工作坊方式參與提案。X-site計畫透過四年來許多優秀建築實驗創作的實作展現,已成功凝聚青年建築創作者的目光,成為臺灣當代重要的建築創作實驗平臺。
獲獎團隊大林工作室簡介
一家小型建築設計工作室,在2014年成立於台北台灣。 「由建立普遍性中,揭露其獨特」 (From Establishing The General to Reveal the Specific)是工作室實踐建築的想法。經由參與競圖開始,建立了對建築文本發掘的設計過程。與不同建築師事務所合作,設計並執行中小型公共工程、建築規劃案與少數私人案。
Text:Ian Liu
圖片來源:北美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