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資訊發展飛快,實體書店的未來在哪?近年在成都開幕的複合式書店,為人們塑造深度的空間體驗,不僅反映當地的生活型態,也能一窺成都、甚至是中國的消費樣貌。
建築設計書專賣:侘集‧本屋
侘集‧本屋是一個中小型書店,因日本建築師青山周平所設計而打響了書店的名號。書店名字「侘集」依據日本美學「拋棄外表的浮華、追求內心豐滿」的「侘寂」(Wabi-Sabi)思想而來,「本屋」是日文「書店」之意。創辦人秦樂的父親曾是建築專門書店的主人,從小秦樂便在建築書香中長大,因此侘集‧本屋也是一間定位明確的書店。為了抓住分眾市場,店內以藝術、建築等專業書籍為主軸,輔以咖啡、選品、手工DIY等生活商品區域。特別的是,還規畫了兒童設計教育區域,不僅有圖書、商品,也會舉辦相關活動。
差異化經營、傳承品牌精神:三聯韜奮書店
帶有官方色彩的三聯書店,是來自北京的老字號。第一家分店落址成都,也揭開了傳統書店佈局全國的序幕,但和文軒BOOKS不同,選書講求與其他書店的差異化,且定位在成人市場,陳寅恪、錢鍾書、傅雷等現代歷史學家、文學家的系列圖書也較多,其次是精選文史哲、社科領域方面的經典,流行暢銷書非常少,也沒有8歲以下的兒童書籍,每週五、六,書店會採取24小時營業模式。除了書籍,成都店的文創類選品精選全國30歲左右獨立設計師的作品,展現了這一代人的設計思考,也突破一般文創商品就是與文具有關聯的做法。同時成都店也與設計團隊合作,共同開發符合三聯風格的文創產品線。
24小時的精神歸屬:琦竻咖啡書店
24小時書店是一種涵括各式閱讀形態的企畫,延展了空間本來被框限的功能。在中國的24小時獨立書店,還有一種很有趣的特色,夜裡能讓人在其中睡一晚,像是廣州的1200書店、杭州的悅欖樹書屋、北京主打共享式的未讀書店。而成都自2017年起,也有接待城市夜遊俠的棲居之所。「琦竻」來自創辦人之一羅竻的名字。販賣的書籍種類包含文學、旅行、歷史、生活、藝術等暢銷書,選書也符合這個空間要傳遞的調性。空間內許多中國八○年代流行的牡丹牌電視機、雪花冰箱、舊式櫥櫃、搪瓷杯等小玩意,為店裡添增一股懷舊氛圍,也展現了店主人大玩老時光的創意。
在實體空間大玩場景轉換:鍾書閣
一間書店能有多少場景轉換的面貌?鍾書閣在書店界以最美書店空間打響名號後,2017年進入成都,面積不算太大的空間,卻帶入玩轉場景的趣味性。鍾書閣成都店的書籍近11萬冊,主要以文學、兒童繪本、社會科學、經營管理為主。最前方空間滿佈了一根根竹型書架,人們穿過這片竹林,則進入一朵朵大蘑菇錯落的兒童館。另一側,雅緻的紅磚牆一砌到頂,一氣呵成為「小城區」,這是鍾書閣成都店最具特色之處,空中還有一條棧道可供人遊走。登上書樓後可到達演講廳,高低錯落的階梯,在鏡面天花板的反射下,組合成一個上下映襯的「梯田」。人生每一個階段都需要書籍的相伴,鍾書閣將種種幻境、童話轉為實境,給了眾多愛書人另一種神奇的靈感。
傳統書店的轉型升級:文軒 BOOKS
據說每一位老成都人,兒時都有一段關於新華文軒書店的記憶。而文軒BOOKS就是老字號書店延伸發展的旗下新品牌。文軒BOOKS因為有官方書店的色彩,因此首家在成都成立的書店,也具有時代意義與指標,這代表了中國傳統書店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以個性化、分眾化的面貌迎接新時代來臨。文軒BOOKS自2017年開幕以打造「一座城市的文化面孔」為目標,新書發布、作家簽售的活動沒有少過,非常具有人氣,在占地9,000平方公尺的空間內,藏書30餘萬冊,是一家兼具動靜態活動且現代化的書店。
Text/Fran Hsiao
Photo/侘集‧本屋、三聯韜奮、琦竻咖啡書店、成都咖啡甜品風向標、鍾書閣、文軒BOOKS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 Vie》雜誌2018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