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都、廟口和挾著廢汙水味的海港氣息,若談及對基隆的印象,不外乎這幾個關鍵詞。然而近30年來,這座擁有天然良港,山海城地形一應俱全的港都,卻彷彿被無情地按下時光停止鍵,曾經繁華時髦的城市風情,伴著歲月流逝,埋著一頁頁幾乎被世人遺忘的雨港詩篇。
作為台灣早期最時髦的城市,多年來略顯老派、停滯不前的基隆,隨著路口老舊天橋拆除、架空纜線清理等計畫,總是讓人感覺灰濛濛的城市氛圍,終於能夠在抬頭時見著蔚藍的天際線,若用八股點的說法形容,這座港灣老城的齒輪終於再度轉動,努力蛻變洗刷「台灣最不幸福城市」的標籤印象。
本月La Vie TOP 10則聚焦於基隆,通過獨立書店、咖啡館、新生文創商號、景點和在地青年組織等,看深具歷史地位與文化背景的基隆,是如何在歷經風華沒落後,再度被喚起「城市魂」,向世人展示煥然一新的面貌!現在就跟著La Vie一同「探險基隆」,享受著雨都特有的情調趣味!
把空間打開 讓對話進來—見書店
位在基隆市區東岸廣場一角的見書店,門口大片的落地窗和蔚藍遮雨棚,一旁的「小心書香」警示牌忍不住引人駐足。開店經歷了不少波折的見書店,如今已如招牌上的鷹一樣傲然矗立。
見書店創辦人陳顥樺和楊雅萍Mia夫婦兩人在店內就像悠閒放鬆的客人,一坐下便侃侃而談。為什麼想要開這間書店?老闆娘Mia說這是她與她生命中第一個員工聊天時得到的想法,對方曾向她提及自己的學姐在經營「公民咖啡館」,在簡單的小店裡,她們能夠盡情抒發自己對於環境議題的關心。Mia也是在此時驚覺,基隆沒有這樣的場域存在,所以才會想在書市蕭條、基隆書店陸續遷出的情況下,成立「見書店」。
擁有美術背景,本是開畫室的Mia說,在畫室空間面對的都是較小的孩子,這些小孩子終究會長大,加上畫室其實是封閉的,若能有一個場域能夠讓人進來對話,講述關於基隆、關於創意,或是關於夢想的故事,或許能替基隆注入新生命。
「基隆正在經歷改變,能不能在這個改變之中把年輕人的夢想植入?夢想有沒有辦法踏在這個改變的浪潮上面被實踐?大家都在講青年返鄉,這不正是實現青年返鄉的契機?」見書店的誕生就像一個夢想被實現的過程,有阻礙、有罵聲,但Mia說,如果一個場域只有正面的聲音,就只是在討好所有人,失去了風骨跟高度。正反意見交錯的對話空間才是他們樂見的,也才是見書店成立的宗旨。
海洋、老鷹、漁港和島嶼故事
見書店的名字「Sea To See」,從「海洋」開始,希望基隆這個城市和周遭的海都能夠被看見。店裡陳列的書本以類似選物店的概念,從海洋主題出發,回看臺灣這個島嶼,島嶼上發生的人事物和曾經的歷史都是選書的標準,再加上見書店想要推薦給讀者的書,構成了書店清爽明亮的書架。
Mia說,「哇!好漂亮。」是他們最常從客人那裡收穫到的四個字。見書店的整個氛圍、LOGO都圍繞在「Sea to see, to see the city.」這句話,一再回扣「看見」這個意象,海洋、雨都、基隆港上空盤旋的老鷹,都是構築見書店的重要元素。海洋和寬廣的視角,也是設計見書店室內空間的主要考量,老闆陳顥樺的親弟弟陳顥興擔綱設計師,為了打造書店的空間還特地前往日本取材。
店裡有著近年流行的工業風元素,走的卻是輕工業路線,不選擇大量木板包覆是為了讓挑高空間繼續保有寬敞跟舒適。雖然乍看之下工業風裝潢和書柔和的文化意象相互衝突,但以藍白色彩作調和後整體視覺就緩和了下來,與書的相性也隨之提高。
地處黃金地段替見書店帶來了不少學生人潮,不限時的優點加上明亮舒適的環境,吸引了準備大考、需要安靜環境的應考生。不同於小巷內的獨立書店,在鬧區的獨立書店代表的意義會是什麼?陳顥樺說,就算是見書店的員工,每個人對於見書店的期待也都不盡相同。也許見書店不會永遠待在商場的這個角落,但以階段性的任務來講,希望推開見書店木門的每個人都能帶走一份美好的回憶,當然還有一本書,可以有機會多認識海洋,或者多認識基隆這個城市。
「城市的發展一定不會到終點的,基隆才剛起步。」以基隆市「重現天際線」的政策來說,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改變,但視野變得清爽寬廣了。陳顥樺說,就算是癡人說夢、不實際的內容,只要講出來,還是會刺激新的想法誕生,這樣的動能對城市來講是很重要的。正在重新蛻變中的基隆,正是有許多人願意作出這樣小小的改變,才會讓這個地方變得越來越好。
Info | 見書店
地址: 200基隆市仁愛區仁二路236號
電話: 02 2428 1159
https://www.facebook.com/seatoseebookafe/
Text/WJ
攝影 / Ian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