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與自然共生」的建築設計並不陌生,但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叢林裡,想要打造連結自然的建築,對建築師可說是一大考驗。擅長將自然生物性融入設計的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對城市建築設計自有一套看法,此次他受邀至富邦講堂演講,《La Vie》透過專訪,進一步理解他設計的建築生物學。
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的建築作品,總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細究他的設計思維,都源於將人當作城市裡的生物,在訪談過程中,他為了說明人或建築如何像生態系般的存在,更不時會在紙上,用手繪的方式呈現他借鑒自然或生物的設計思考。可以發現,在他的筆下或建築中,時時都有一個微型的生物世界,以不同樣貌出現。
打造生物系的城市住宅
談到建築中常融入自己對生物的觀察,平田晃久表示從小他對生物科學就很有興趣,「甚至原本想要成為一名生物學家。」擔任建築師後,在設計上時常需要思考建築與人們生活的關係,這也讓他慢慢體會到,建築與人類,好比大自然與生物,「因此在建築設計上可以透過挪用自然界的特色,讓建築與生物產生關聯。」
以近期剛完成的住宅「樹木之家」(Tree-ness House)為例,這是一個藝廊主理人委託的設計案。委託者平時都在白色盒子般的藝廊空間工作,因此回到家時,希望進入的是跳脫封閉空間的環境,「於是我大膽提出一個想法,就是讓他回到家的時候像是住在庭院裡,而且庭院中間會有一棵樹,不論是在室內、室外,都會有身處庭院和大自然的感覺。」因此在設計上,他讓建築以方塊量體堆疊的方式,創造許多露天的分層空間,並且融入植栽,使建築猶如大自然裡垂直分布的生態系。這樣的設計不僅為住宅闢出更多「呼吸的空間」,生活在此的人們,也如同生物能在綠意中「棲居」,也更容易接觸到房子外的環境。
同樣是住宅,平田晃久過去在台北設計的集合式住宅「富富話合」,則是他觀察在地街景後,所打造的住宅空間。他認為台灣人利用騎樓空間做生意、吃小吃,為生活帶來豐富的樣貌,所以設計集合住宅時,也希望能打破公寓的封閉型態,並創造與周圍鄰里更和諧的關係。「因為當建築全部都像西方的大樓時,公共空間就會消失,那些東方早年熱絡的鄰里關係也跟著不見了。所以在設計這個住宅時,我希望把東方傳統建築中常有的公共空間突顯出來。」因此這座建築中,每一戶都有很大的陽台,人們可以在這裡用餐、閱讀,讓空間運用有更多變化。
用開放空間聚集獨立個體
若說平田晃久把住宅視為樹木上的生態系,那他所打造的公共、商業建築,就像是森林中的水域,能讓生物聚集在一起,各自獲得需要的養分。例如去年剛落成的「群馬縣太田市美術館‧圖書館」(ART MUSEUM & LIBRARY,OTA),在設計前,平田晃久發現這裡雖然是知名汽車品牌SUBARU的製造重鎮,人口也有約22萬人,但是附近車站的商店圈卻不見人潮,於是他在設計時,便以多個方盒狀量體組合的方式,為建築創造不少戶外空間,同時還設計三個出入口,希望能帶動建築周圍的流動人潮。「我認為美術館、博物館這些公共領域,是讓城市中不同獨立個體聚集在一起的場所,大家能在這裡相遇、交流,就是現代建築所需具備的特色。」平田晃久說。
而他近期完成nine hours膠囊旅館設計,透過建築在城市裡扮演的角色,又展現了人、建築在城市生活中的有趣想像。以位於赤坂的nine hours來說,為了打造這個「城市叢林裡的膠囊」,平田晃久想像旅館像是在大自然裡紮營的帳篷,因此這座建築也需要能融入城市這座叢林。於是他使用大量玻璃作為建築部份立面,讓像是一顆顆膠囊的人們也能看到周圍環境,在視覺上與這個城市產生連結。訪談結束,可以發現建築師透過有趣的想像,能為城市帶來意想不到的面貌,在他心中會有一套屬於建築的劇本,為人們、城市創造更多意想不到的景觀、生活情節。
專訪建築師平田晃久
La Vie:您曾說人是移動的存在,所以空間須有動態立體性。請問這如何表現在城市的建築設計上?
平田晃久:一直以來,我都把居住在建築裡的人類,當作自然界的生物看待,也因為這樣,建築應該要有像大自然的立體設計。目前全球重視打造友善的無障礙空間,但是為了讓這些空間、動線更方便人們移動,階梯開始減少,建築整體也看起來比較平面。我認為顧及無障礙者的活動空間很重要,但在滿足這項條件之餘,我們可以想像,其實原本大自然中的環境就是有高有低,因此我在設計建築時,會在兼顧無障礙空間之外,也設計出有高低差且立體的建築,而且無論是住宅、商業空間都是如此。
La Vie:在您的建築中,線條是一大特色,請問這樣的表現有什麼意涵嗎?
平田晃久:現代建築中的線條,很容易將空間切割成許多獨立的單位,因此形成一種隔離的狀態,但對我來說,線條像是一段樹枝,周圍會延伸出小枝幹,並有動物、鳥類等圍繞著枝葉,形成一種生態圈。所以我對線條的思考,其實是想要創造建築與周圍環境的關聯性。
La Vie:日本的住宅建築正面臨怎樣的課題?又將如何解決?
平田晃久:日本現在對住宅建築的討論,都落在一群建築師身上,我認為這樣的討論是很封閉的。日本建築從七○年代開始,出現了安藤忠雄、伊東豊雄等大師,更早還有幾位建築大師也對日本建築提出了重要的看法,但基本上大家都還是以關起門來「向內看」的狀態,在實現自己的設計理念,且創造出大量有個性的建築,整體而言仍是比較封閉的討論,並且延續到現在。對我而言,在城市裡蓋一座建築,我們要滿足的不光是住在這座房子裡的人,而是要思考建築能帶給周遭怎樣的影響,所以把思考點拉得更大,我在設計建築時,會考量它是否能讓社區、環境變得更加和諧、豐富。
La Vie:日本近來天災頻傳,您認為建築師應該具備怎樣的思考與責任?
平田晃久:日本因為天災很多,所以建築需要有很高的機能性,這也讓日本建築在防災設計方面走在世界的前端。像是311大地震後,日本會築起高高的堤防,讓硬體建設能更精良、更能抵擋日後海嘯帶來的災害。可是對我而言,大自然力量是超越人類的,我認為在築起堅實的建設之外,也應該要思考「如何疏散」。防災不只是要能守,也要能逃。高高的堤防,是為了要控制自然災害,但這還是不夠實際,因為萬一地震讓堤防損毀了,建築物也會跟著遭殃。當我們專注在思考「保護」,而設計了很多封閉的建築時,人們會開始失去與周圍環境、大自然的連結,這是很可惜的。我覺得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如何與自然共生、改變生活方式,並且順應自然。
La Vie:未來有什麼新計畫嗎?
平田晃久:目前我正在進行九州的一個案子,是設計祭典神輿安置的空間,我覺得很有趣,因為悠久的歷史文化可以被傳承下來,成為一個「活著的傳統」,透過設計這樣的空間,傳統也能與現代結合,並且和社區產生連結。
平田晃久
於1997年加入伊東豊雄建築事務所,參與伊東豊雄策畫下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日本館「Home-for-All:Architecture.Possible here?」並榮獲該展金獅獎;於2005年成立同名建築事務所(akihisa hirata architecture office),在設計中尋找建築之於自然與生態的新視線。
文 陳岱華
圖片提供 Nacasa & Partners、Vincent Hecht、Daici Ano3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8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