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於8 月中旬展開的「2018台灣設計展」,今年由台中擔任主辦城市。近半世紀來,台中的城市發展有哪些變化?未來又有哪些新的契機,就讓文化觀察家詹偉雄、臺北市立美術館林平館長、與2018 台中世界花博吳漢中設計長三位與台中有著不同淵源的文化創意人,來談談他們的台中經驗與觀察,進一步爬梳台中的城市發展脈絡,讓設計真正成為形塑城市新風貌的驅動力!
Q:三位都有與台中密切相處的經驗,想請各位談談台中城市的不同階段及其性格?
詹:談台中的城市發展,可以用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五○到六○年代,台中早有產業基礎。台灣過去是一個出口導向的製造業經濟體,台中就是全國製造業的樞紐,有工具機產業,也有勞力密集為主的鞋業、紡織代工業,像是全球製鞋業的龍頭—寶成就是在中台灣發跡的。
到了八○年代,中台灣的商人們,帶著第一代父執輩從製造出口業累積的資本西進中國。中港路的拓寬、重劃區四五六七期的開拓,也大約是八○年代開始。台商帶著資金回鄉,台中七期的高樓大廈,基本上是台商回來之後造就的房地產熱潮。
我是豐原人,中學念台中一中,1980年移居台北,但直到2012年母親過世前,中間逢年過節我都還是會回去。1989年在任職雜誌界的時候做過一個封面故事,叫作〈台中驚異大啟航〉,訪了很多建商老闆,當時樓房蓋到五期,七期還沒開始,但已經預言了未來會發生的場景,所有五權路外圍的重劃區全部都會開發出來。
林:我們的記憶正好可以銜接,我是在你離開一段時間之後才去台中,1995年到台中國美館做典藏;後來又在東海大學教書。在台中時,就住五權路附近。當地人也說,那時台中的市中心已經外移,慢慢趨向大都會的型態,大家都感覺到台中似乎要邁向房地產巔峰了。後來果真台中成為某種大家印象中的房地產都市,最明顯的徵象就是多到眼花撩亂的樣品屋。
吳:我可以感覺到台中的轉身,和我這兩年在台中做花博的經驗有關,有許多國手與世界級設計好手的投入,這是一座充滿設計機會的城市。剛剛提到台中房地產的背景,我有個不同的思考,像是樣品屋這樣的產業,真的不好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後來不可能有公益路那些裝潢得很可觀的餐廳。台中的製造業或房地產,都是同一個空間脈絡產生出來的,如今要如何轉向,也許是從生活面著手,好或壞都充滿可能。
Q:很多人都認為台中是有國際氛圍的城市,要持續邁向一座真正的國際級設計城市,台中還有那些事情該做,還有什麼方向在應該努力呢?
詹:在全球化經濟的浪潮下,城市要發展,都必須自問:「這個世界使用我的方法是什麼?」這二十幾年來,許多原本被視為邊陲的國家或城市躍起,就是因為他們找到了被全世界使用的新方式。
像是冰島,我覺得可以作為和台中,乃至於台灣的有趣對照。他們地廣人稀,觀光業是重要產業,每年夏天湧入冰島的觀光客是當地總人口的10倍!冰島年輕人透過神話、自然環境,建構起悠遠歷史感、國民意識等等。台灣和冰島的地形很像,但是台灣人大多不熟悉自己的故事,也難去珍惜島上驚人的自然資產。台灣的地形在非常短的距離內就從海平面的0公尺,上升到3600公尺高,這個巨大的地勢落差造就了豐富的物種和自然景觀,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為台中是個寶藏。
吳:討論台中在全球化的脈絡裡扮演什麼角色?這其實也是台灣的問題。台中製造了很多「休閒感」的東西,例如腳踏車、運動鞋等等,但長久以來,沒有試著將這些元素融入到生活裡。想像一下,台中如果變成一個自行車的、慢跑的城市,這會是一個有意思的轉身,從為全世界製造,轉成為台中自己的生活來想像。
這個轉身也是回應台灣正面臨的課題,當我們失去為全世界製造的地位,是不是該回過頭來看看自身的條件與生活的紋理,像詹大哥提到的自然資產。假設城市就像是一個設計師,設計師的成長,也許不是急著去學大師,而是回過頭來思考自己本來的特質與脈絡!像是今年台灣設計展,策展團隊就特別徵詢蒐集了30多位與台中直接或相關的文化、創意、及設計領域專業人士,大家的觀察與見解,都會呈現在台灣設計展當中。
Q:以設計的角度來說,台中有哪些值得被挖掘重視的文化基底?又有哪些可能的機會點?
林:我認同設計可以是城市發展的動能,但這當下之所以能夠成為台中新走向的最佳時機,我認為是世代差異創造了當前的可能性。假設問在地耆老或仕紳階級:「台中是什麼?」「台中應該長怎樣?」他們講的多半是他們心中原來的台中,但一樣的問題問網路世代,可能有不同的想像。這沒有誰是誰非,但在設計發展的脈絡中,世代差異是個很棒的資源與助力,讓故事有重新創造的機會。
詹:我也同意世代交替是當前的機會點。傳統上,西方社會的價值觀是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而東方社會,以往傾向於維繫和他者共同的紐帶。然而,在當代,「創造性」已經成為東方社會尋求突破的共同焦慮。在原研哉《欲望的教育:美意識創造未來》這本書裡就提到,與其和同儕競爭,應該是和自己競爭。文化的推進,其實是動態的戰鬥狀態。台中在19世紀末林獻堂那個年代,是有強大反抗性和自主性的,後來在商業導向時代稍有斷裂,但我相信當前處在全球脈絡裡的年輕人,是能夠在世代交替的契機下找到突破點的。
林:網路世代的成長不是來自承接單一的價值觀、資訊來源,他們不是被教養大的,網路讓資訊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向這個世代展開,讓他們能夠不拘一格的去觀看、理解所有事情。因為有這樣的視角,設計才有機會真正成為改變城市的動能,就像漢中說的「轉身」才有可能發生。例如以前辦活動,都一定要拉紅布條、用白色標楷體寫「開幕典禮」四個大字,這種「美學」現在就會被網路世代嘲諷,但嘲諷之餘,年輕人還能換個角度來看,認為這種美學就算很local,也是一種視覺記憶的資產。以關鍵字來說,這種轉身或反思,就是「Re-」,像是re-purpose、re-design、reinterpretation、re-present等等,所有動詞前面要加個re,我覺得這是新世代再創的精神。
文/方敘潔、賴韋廷
攝影/張藝霖
圖片提供/臺中市政府
【完整內容請見《La Vie》2018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