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室版宮鬥劇!艾瑪史東、瑞秋懷茲《真寵》為女王互鬥心機 亮相2018金馬影展

希臘鬼才導演尤格藍西莫執導的《真寵》,由奧斯卡影后艾瑪史東和女配得主瑞秋懷茲兩大女神展開一場勾心鬥角、爭寵女王的英國「宮

2018金馬影展繼上週公布焦點影人奧斯卡最佳電影配樂得主麥可唐納,今日再公布十部於柏林、坎城、威尼斯、東京、卡羅維瓦利影展造成轟動的大師名導夢幻新作。陣容包括坎城影展閉幕片《誰殺了唐吉訶德》(The Man Who Killed Don Quixote)、影帝得主《狗奴人生》(Dogman)、評審團獎《我想有個家》(Capharnaüm)、最佳劇本《三張面孔》(3 Faces),柏林影展最佳劇本《博物館偷很大》(Museum),卡羅維瓦利影展最佳影片《羅馬尼亞野蠻史》(I Do Not Care If We Go Down In History As Barbarians),東京影展最佳影片《如果麥子消失》(Grain),金馬常客洪常秀與金珉禧合作的《草葉集》(Grass),在坎城獲得好評卻在俄羅斯引發爭議的《夏》(Summer),以及剛在威尼斯曝光、艾瑪史東和瑞秋懷茲主演的英國宮鬥劇《真寵》(The Favourite),都在熱騰騰的片單裡。


剛在2018威尼斯影展曝光的《真寵》,是《單身動物園》、《聖鹿之死》的希臘鬼才導演尤格藍西莫(Yorgos Lanthimos)執導新作,不僅找來奧斯卡影后艾瑪史東(Emma Stone)和女配得主瑞秋懷茲(Rachel Weisz)兩大女神展開一場勾心鬥角、爭寵女王的英國「宮鬥劇」,至於扮演安妮女王的奧利維亞科爾曼(Olivia Colman)詼諧的表現,更被看好是明年奧斯卡熱門提名人選,除了三位女星互飆演技外,英國兩大男星尼可拉斯霍特(Nicholas Hoult)和喬歐文(Joe Alwyn)也加入鬥權之爭。

 

英國大師泰瑞吉蘭飽經天災人禍堪稱影史製作過程最悲慘的電影《誰殺了唐吉訶德》終於完成,踏上奇異冒險旅程的兩位主角則分別由《星際大戰》系列的「凱羅忍」亞當崔佛(Adam Driver)、《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大麻雀」強納森普萊斯(Jonathan Pryce)飾演。義大利名導馬泰歐賈洛尼的《狗奴人生》,則將溫順的寵物美容師化身成冷血復仇者,不僅將男主角馬切洛豐特推上坎城影帝寶座,渾身是戲的吉娃娃也獲得金棕櫚狗狗獎。
 

能演善導的黎巴嫩女導演娜迪拉巴琪( Nadine Labaki)贏得坎城評審團獎的《我想有個家》,描述黎巴嫩貧民窟小男孩控訴無情父母,極其動人的演出,令觀眾淚如雨下。被國家限制出境的伊朗名導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在《三張面孔》以偽紀錄片的形式呈現伊朗女星趕救尋死粉絲的經過,表面上以假亂真,實則揭露了性別與創作自由遭受的打壓,獲得坎城最佳劇本獎。同樣因政治迫害強遭軟禁而無法出席坎城的俄國導演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Kirill Serebrennikov)的《夏》,透過俄國音樂先鋒維克多崔的反叛故事借古諷今,精湛詮釋維克多崔的韓裔演員Teo Yoo也確定將來台出席影展。

 
《男孩超級白》導演阿隆索魯伊茲帕拉西歐(Alonso Ruiz Palacios)贏得本屆柏林影展最佳劇本的《博物館偷很大》,找來墨西哥演技派男星蓋爾賈西亞貝納(Gael Garcia Bernal)重現博物館大劫案,表面上笑鬧有趣,卻也暗喻了墨西哥的文化認同矛盾。韓國名導洪常秀與繆斯女神金珉禧繼續合作的《草葉集》,則帶來影迷看不盡也看不膩的情愛百態。
 

《追拿吉普賽》導演哈都裘德(Radu Jude)的《羅馬尼亞野蠻史》,大膽揭開羅馬尼亞屠殺猶太人的暗黑歷史,不僅獲得卡羅維瓦利影展最佳影片的肯定,也確定代表羅馬尼亞角逐奧斯卡。土耳其名導森米卡潘諾古(Semih Kaplanoğlu)贏得東京影展最佳影片的《如果麥子消失》,則以絕美詩意的鏡頭,對面臨糧食危機與難民議題的未來社會提出精彩辯證,而讓人聯想到塔可夫斯基的《潛行者》。


 
2018金馬影展夢幻片單

《真寵》

角逐本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真寵》,是《聖鹿之死》希臘導演尤格藍西莫的最新力作。這回導演以十八世紀安妮女王在位時期的大不列顛王國為背景,描述瑞秋懷茲所飾演的女王閨密莎拉邱吉爾,她的政治地位因新來的宮廷女官碧蓋兒(艾瑪史東 飾演)而受到動搖,為此展開一連串的權謀鬥爭,只為爭奪女王的青睞與隨之而來的誘人權力。除了瑞秋懷茲、艾瑪史東兩位女神爭相上演「宮鬥劇」,尼可拉斯霍特和喬歐文兩位帥氣小鮮肉的表現也令人吸睛。
 


《誰殺了唐吉訶德》

英國喜劇名導泰瑞吉蘭被戲稱「受到詛咒」的作品《誰殺了唐吉訶德》,二十多年來歷經天災人禍、資金斷垣、演員易角等阻礙後終於登上大銀幕。由威尼斯影帝亞當崔佛飾演的大牌導演與坎城影帝強納森普萊斯演出的瘋癲老人,展開一段宛如現代〈唐吉訶德〉的魔幻旅程。擅以奇幻題材藉喻當代社會的泰瑞吉蘭,這回不僅巧妙藉著經典名著嘲諷影視亂象,更展現他對電影超乎常人的信念與癡狂。

 


 
《狗奴人生》

以《娥摩拉罪惡之城》贏得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的義大利名導馬提歐賈洛尼,新作《狗奴人生》講述性情溫和的寵物美容師,因意外捲入黑幫犯罪,不僅生命飽受威脅,人生也就此改變。飾演美容師的義大利男星馬切洛豐特,精湛詮釋人性從良善到殘酷複雜轉折,驚人演技不僅大獲好評,更奪得坎城影帝殊榮;劇中比人還有戲的吉娃娃,也獲得金棕櫚狗狗獎。
 


《我想有個家》

能演善導的黎巴嫩女導演娜迪拉巴琪,繼前作《人妻衝衝衝》睽違七年後,以《我想有個家》重返坎城,以充滿戲劇張力的故事對黎巴嫩的社會境況提出省思,贏得坎城影展評審團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影片描述一名身負家庭重擔的十二歲男孩,在殺人罪嫌遭補後,決定控告他的父母,揭開他惶恐無助的童年。飾演男孩的素人演員贊恩阿勒費亞的撼動人心的超齡演出,更被媒體形容「令人哭翻一整袋紙巾」。
 

 

《三張面孔》

不畏政治迫害仍堅持電影創作的伊朗名導賈法潘納希,繼《計程人生》再次以偽紀錄片形式拍攝的新作《三張面孔》,講述伊朗知名女演員貝娜賈法利收到一則年輕女孩的求救訊息,決定和導演賈法潘納希擱下拍攝工作,前往深山村落找尋女孩下落。影片藉由三名不同時代的女性角色,呈現女演員在伊朗保守氛圍下的限制,以及藝術創作者的困境,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的讚揚。
 

 

 

《夏》

同樣因創作而遭受政治打壓的還有以《為神著魔的男孩》受到影壇注目的俄國導演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這回角逐坎城金棕櫚的《夏》,是他遭軟禁前所拍攝。影片描述俄國搖滾音樂先鋒的韓裔歌手維克多崔,如何在八○年代以音樂掀起全國熱潮,卻也受到保守體制與反對力量的考驗。電影透過黑白、彩色與動畫的交錯,呈現當時年輕人試圖衝破鐵幕的反叛精神,充滿借古諷今的意味。


 
《博物館偷很大》

以首部劇情長片《男孩超級白》一鳴驚人的墨西哥導演阿隆索魯伊茲帕拉西歐,第二部長片《博物館偷很大》改編博物館史上的著名劫案,講述墨西哥演技派男星蓋爾賈西亞貝納飾演無業青年,決定在聖誕夜上偷走珍貴古物,藉以嘲笑博物館的維安保全,再將古物賣掉大賺一筆,但這一切卻沒他想像中的容易。影片將家庭劇、公路電影元素精彩糅和,更藉由迷途青年與失竊文物,犀利指出墨西哥的身份認同問題,一舉奪得柏林影展最佳劇本獎。
 

 

《草葉集》

擅以極簡的手法挖掘男女情感關係的韓國名導洪常秀,新作《草葉集》與靈感繆斯金珉禧飾演獨坐在咖啡店一隅的常客,將店內的男女對話化作腦海中的恣意想像,為他們寫下浪漫結語,沒想到一次鄰桌客人的邀請,打破她一直以來的旁觀角度。洪常秀這次不僅以多組對話探討愛情的滋長與消亡,更絕妙地將這些組合集結起來,展現他獨特細膩的情感觀點。
 

 

《羅馬尼亞野蠻史》

以《追拿吉普賽!》針砭羅馬尼亞當今時局、勇奪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的羅馬尼亞新浪潮導演哈都裘德,《羅馬尼亞野蠻史》則將鏡頭轉向二戰時期對猶太人展開大屠殺的羅馬尼亞暗黑歷史,講述一名女導演試圖將這場悲劇搬上銀幕,引領觀眾反思,沒想到卻上演一場殘酷的人性大戲。影片精彩地藉由劇中人的唇槍舌戰,深究歷史實虛,不僅贏得卡羅維瓦利影展最佳影片,更將代表羅馬尼亞角逐奧斯卡。
 

 

 

《如果麥子消失》

曾以《蜜》獲得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的土耳其名導森米卡潘諾古,新作《如果麥子消失》改編自〈可蘭經〉經文,將故事移置到飽受糧食危機的未來世界,一名植物學家為了尋找殘存的種子,穿越致命邊界來到曾經瘟疫肆虐的地區,才發現這也是一趟面對自我的性靈之旅。影片宛如塔可夫斯基的《潛行者》般,藉由充滿詩意的長鏡頭,將土耳其安那托利亞高原的絕美景致,化作人與自然的永恆辯證。

 

via 金馬影展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熱播13年的國民美食神劇《孤獨的美食家》,推出集大成輝煌之作《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並將在3月14日於台灣上映。

開播至今已達13年的《孤獨的美食家》,最早是由久住昌之原作、谷口治郎作畫,於1994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從2012年拍攝成電視劇以來,已經累積11季劇集、12集特別篇,可說是日本最長壽的美食劇集。而這部紅遍海內外的美食神劇,如今終於以《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跟觀眾在大銀幕見面。

國民美食神劇首度電影化

本作透過往返於各個城市的進口雜貨商人「井之頭五郎」,每當辛勤工作之後,總會在內心吶喊「肚子餓了!」然後趕緊找到一間偶然路過的餐廳用餐,並沉浸在努力工作後,享用美食的幸福時光當中。與一般戲劇作品不同的是,本作雖然沒有衝突萬分的戲劇化轉折,主要專注在刻劃五郎於各個餐廳品嚐美味佳餚的過程,然而他西裝筆挺、手拎公事包,透過豐富內心戲、對美食的強烈直覺、大膽的飲食風格,在不受任何人打擾、自由享受美食的情況下吃遍大街小巷,也無比療癒觀眾的身心靈,更對角色產生共鳴而沉迷其中,因此蔚為熱議話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適逢播出本劇的東京電視台開台60週年之際,製作團隊順勢推出這部最新電影版作品,不論製作規模與敘事風格,都將與戲劇版截然不同,更像是一部主角「吃爆全世界」的美味之旅,足跡將遍佈法國巴黎、長崎五島群島、南韓巨濟島和東京。而且相較於戲劇版,電影版的敘事將充滿高度戲劇性,並以貼近現實生活的幽默與台詞來提升喜劇效果。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而本片也因為松重豐的號召,齊聚豪華演出陣容,包括內田有紀、磯村勇斗、村田雄浩、鹽見三省、杏、小田切讓、遠藤憲一,以及曾演出《梨泰院Class》的韓星劉宰明特別加盟。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

值得一提的是,松重豐這回更一肩扛起《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導演、編劇、主演工作,尤其他在這13年來,自始至終支撐著本作,深深了解作品的世界觀,成為他出道40餘年首度自編、自導、自演之作。他回憶這次將作品「放大」成電影版的過程:「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拍攝電視劇第十季的2022年夏天。當時,長期參與系列作的製片人和工作人員因調動或轉職,讓人擔心沒人能綜觀全局並指引未來的方向。這讓我想到,既然正值十週年,為了測試這部作品是否還能繼續、有更大規模的發展,我決定展開動搖根基的挑戰。基於這樣的想法,我選擇『電影化』這個方式,雖然並不確定本作的內容是否適合改編成電影,但希望能藉此進行一次重構。」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獲金獎名導奉俊昊啟發

尤其松重豐是本作唯一的常駐主演,這讓他產生一種責任感:「基於對未來發展的考量,我開始思考誰適合當導演。」而他最一開始,就是想找《寄生上流》奧斯卡金獎名導奉俊昊執導,他對此表示:「考慮到本作不僅在日本、在東亞地區、尤其是韓國都頗受歡迎。我也曾在多次赴韓取景時感受到觀眾的熱情,於是我便想到了奉俊昊導演。恰巧,我和他之前在《東京狂想曲》中的〈搖晃的東京〉短篇合作過,覺得如果他能將這部作品『烹調』成電影,會非常有趣。」

松重豐甚至還親自寫信給奉俊昊提出邀約,只可惜對方回覆時間因素無法配合,但這也開啟他不同的思考:「我和事務所社長談起這件事,隨口說了一句:『要不乾脆我來當導演?』這就是最一開始的狀況。」他並補充:「之後,我並沒有太在意自己說話的分量,就順勢寫下了一份劇情大綱,拿給正在拍攝第十季的工作人員看,跟他們說:『我打算以這份大綱來拍電影,大家覺得怎麼樣?我打算自己當導演。』結果他們回答:『我覺得不錯,一起做吧。』」而這也成就出本片最一開始的面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劇情大綱

本片劇情描述從事進口雜貨銷售的井之頭五郎(松重豐飾演),是個喜歡在工作之餘到處品嚐美饌的老饕。只要肚子一餓,就會秉持「吃飯皇帝大」的信念,拋下一切直奔周遭的餐廳食堂大快朵頤。他最愛享受用餐時不被人打擾,細細品嚐料理的美好時光,更愛在內心自言自語品評美食滋味。這回,他接到前女友的女兒——千秋(杏飾演)的委託,前往法國拜訪千秋的祖父一郎(鹽見三省飾演),並要幫助一郎找出童年時曾喝過的湯頭食譜。儘管線索相當稀少,五郎依舊踏上尋找「究極湯頭」的旅程,足跡遍及法國、南韓、長崎和東京。不過在這趟旅程當中,他卻意外捲入到一場更大的風暴當中⋯⋯。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資料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日本動畫大師宮﨑駿的經典鉅作《風之谷》,將在3月6日首登全台大銀幕!片商也宣布和Pinkoi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紀念票卡樣式有「娜烏西卡飛行員」及「究極的王蟲」兩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極具收藏價值,已於Pinkoi限量開賣。

《風之谷》首度登上台灣大銀幕

名列「影史百大動畫」的吉卜力神作《風之谷》,更是「吉卜力三巨頭」宮﨑駿、高畑勳、鈴木敏夫這三位日本動畫界巨擘「夢幻聯動」的合作起點。當初鈴木敏夫任職動漫雜誌《Animage》副總編輯,因採訪工作結識宮﨑駿、高畑勳,先是促成《風之谷》原作漫畫在雜誌上連載並大獲好評,又說服高畑勳擔任該片監製,讓宮﨑駿無後顧之憂全力衝刺《風之谷》動畫,電影上映後獨特的「腐海」設定敘事風格和深刻的環保哲學,獲得極高人氣及評價,使得吉卜力工作室在隔年1985年成立,陸續誕生同樣膾炙人口的《天空之城》、《龍貓》、《神隱少女》等吉卜力經典之作。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久石讓首度操刀宮﨑駿動畫配樂

宮﨑駿執導的動畫電影配樂向來由御用配樂大師久石讓操刀,而40年前慧眼識英雄的就是《風之谷》監製高畑勳,他起用當時還沒沒無聞、年僅30歲出頭的久石讓,兩人邊討論邊製作音樂,最終譜出適合這部磅礡作品的熾熱曲風,特別的是,原聲帶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啦啦啦」童聲,是由久石讓年僅4歲的愛女藤澤麻衣獻唱的〈娜烏西卡安魂曲〉,搭配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引發不少觀眾共鳴感動落淚,蔚為經典。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描述自然資源受嚴重破壞、人類文明毀於一旦的戰後腐化世界,由於地表被劇毒腐海所覆蓋,人類只能在被汙染的大地及巨型昆蟲威脅下求生,唯有「風之谷」因海風吹拂而不受腐海之毒侵擾。擁有獨特溝通能力的風之谷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到腐海探險,某天,多魯美奇亞帝國的運輸機墜毀於風之谷,上頭載著千年前毀滅世界的生化武器「巨神兵」,讓風之谷頓時捲入爭奪巨神兵的戰爭中,為了人類與世界的存亡,娜烏西卡必須挺身而出。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典藏預售電影套票限量開賣

而這部吉卜力經典動畫鉅作《風之谷》,即將在3月6日首度全台盛大上映,片商甲上娛樂和Pinkoi也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內含2張電影交換券和2張限量復古紀念書卡「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售價760元,已在Pinkoi獨家開賣,2月17日前購買套票再加贈「腐海植物的實驗室」限量早鳥書卡1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