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白晝之夜」自2016年舉辦,透過充滿爆發力的藝術文化活動體驗,探索夜晚臺北的各種魅力,每年吸引至少20萬民眾參與,創下街頭藝術活動新紀錄。第三屆的臺北白晝之夜,將於10月6日晚上6點至10月7日早上6點舉辦,選定中山北路一段至三段,以圓山周邊和南西商圈為北、南兩大活動範圍,包括響應串連活動預計將呈現至少70場演出與43處的夜間藝術裝置活動。
中山北路:反轉城市街道,走它七遍也不厭倦
今年「台北白晝之夜」邀請策展人胡朝聖擔任藝術總監,以「顛倒之城」為主要概念,邀請大家用一顆自由開放的心,觀看人事物的眼光,發現平日看不見的台北城市風景。而所選定的中山北路是台北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它濃縮了大臺北各時期的繁華,從日本時期的官方大道建設、美軍駐臺時的娛樂貿易,到今日移工的多元文化,還有代表台灣經濟力的金融業、婚紗業、資訊業等等,都在這條街道上留下了足跡。
這條象徵臺灣百年來發展繁華縮影的街道,不管從歷史、地理、產業、文化、在地或國際的角度來看,都值得更多的凝視、理解和近身接觸,因此成為2018年臺北「白晝之夜」選定的展演區域。此次以「顛倒之城」為概念,就是要上上下下搞一場翻天覆地的城市探索,裡裡外外解放你我的視線和觀點;挖掘城市的豐富故事,將中山北路顛倒反轉成無牆美術館、城市舞台與街頭劇場,南南北北走它七遍也不厭倦!
顛倒之城:空間的解放解嚴,城市的重新定義
2018台北白晝之夜總計有來自臺灣、法國、加拿大、中國、日本、印尼、菲律賓等地的藝術創作者參與。多達43組參與的藝術裝置作品與70組表演節目,也都緊扣「顛倒」概念,提供不同的觀看角度,去探討黑夜和白天、內外和上下、傳統和當代、繁華和窳陋、移動和固著等等的相應關係,藝術家以不同方式,將公共空間私密化、私密空間公共化,把空間解放解嚴,將城市重新定義!
亮點的裝置作品包括臺灣藝術家王德瑜的〈第九十四夜〉,以布料與鼓風機,將白日的書店變身夜晚展演場。
蔡潔莘的大型雕塑裝置〈讓我們今天就擁抱吧!〉,在雙城兒童公園溫暖敞開雙臂,表達不分族群地接納、擁抱差異與多元。
陶亞倫的〈摩斯密碼〉以光束向天際投射民眾的訊息,將觀者的想像延伸於天與地之間。
加拿大藝術家利安摩根(Liam Morgan)大型雙向旋轉燈光裝置〈無題 單色一〉,以奇異近似催眠的視覺效果,介入夜間慶典現場。
中國藝術家馮嘉城與黃苑倍,高達10米的碩大月亮裝置作品〈月霾〉,可隨著空氣中的PM2.5值變化外觀,喚起環境的意識。
錄像類作品中,余政達拍攝菲藉臺灣媳婦的〈附身【聲】者: 梁美蘭與艾蜜莉蘇〉討論不同文化、語言、身份間的微妙關係。陳萬仁將在誠品R79通道播送〈泳者系列〉,在無聲中不斷出現的泳者,給人既平靜又因未知而不安的矛盾感受,
今年最大特色之一,則是台北與巴黎兩城市互相推薦藝術家:臺灣藝術家崔廣宇和陳萬仁兩人的創作,以跨越6個小時的時差,串連起臺法兩地的國際交流!崔廣宇將展出幽默諷刺的〈隱形的城市:台巴黎・約克〉,將臺灣城市中現存的異國符碼,化為影片中的異域風景,提問人們想像世界的荒謬與破碎。
70場多元演出
演出節目部分,野孩子肢體劇場與光能里社區居民共演,從中山地下街爵士廣場到花博舞蝶館開幕現場,以遊樂為白夜暖身;法國匿名者劇團(Compagnie des Quidams)的行動劇場《亞伯之夢》,將有超吸睛的四尊4公尺高,彷若燈泡發光體的人偶繞行花博舞蝶館周邊,在現實臺北上演如夢似幻的魔力旅程。
One Forty的《移工大人物》在舞蝶館帶來移工明星的音樂和走秀演出;白雪綜藝劇團集結臺灣跨世代扮裝天后、天團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前的《造反之夜──扮裝盛典》等。
由中華啦啦隊國家代表隊和跑酷特技表演者引導的《大人的運動會》,則將運動會搬到夜間馬路。晚上12點後,還有連續播放多部電影的《深宵影城》,以及明日和合製作所帶領觀眾一起夜宿臺北市立美術館大廳、台北當代藝術館和台北國際藝術村的《子夜服務》。
對聲音表演有興趣的民眾則別錯過聲音/影像雙人團體「電波接收器」,將在王大閎書軒進行聲音與視覺現場表演《噪型》。
還有再拒劇團於台新銀行營業部呈現的聲響劇場《年度考核協奏》,表演者將圍繞一張充滿機關的長桌,以各式辦公姿態動作發出聲響。
文學迷可前往光點台北二樓觀賞陳家聲工作室、慢島劇團、漂鳥演劇社的三齣女性議題讀劇演出,接著往臺北市立美術館大廳參加東南亞文學朗讀馬拉松。親子觀眾則可鎖定虎劇團於圓山站帶來扯鈴和溜溜球特技的《虎流》,還有光點台北一樓頑劇場和沙盒製作 X 黃士勛Finn的親子偶劇。
2018年的臺北白晝之夜從10月6日晚上6點開始至隔日早上6點,夜晚12點後的節目將散佈於各主要場館內,不管你是藝術迷、派對動物、運動狂,或只是想跟親友出門湊熱鬧,白晝之夜總有一個角落滿足你!
INFO | 2018臺北白晝之夜
時間:10月6日下午6:00到10月7日上午6:00
地點:中山北路一段至三段
via / 白晝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