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一道開放式問題 只看你怎麼答
繽紛設計的辦公室就位在氣氛宜人的富錦街區,一顆偌大的愛心於入口處迎接來客,那是法國藝術家Stéphane Gautier,用上百只迷你軍人模型拼成的裝置作品。「Love & Peace。」空間的主人江欣宜說。鮮豔的紅,意味深長的命題,她的收藏誠實反映出她的藝術品味。
沒有什麼比有自信且有備而來的女子更漂亮的了。江欣宜,或更多人叫她Idan,神采奕奕,輕聲細語,興致一來也會豪爽地大笑幾聲。這裡是她的辦公室,看起來卻像一間畫廊,或華麗的私人招待所。從牆壁的繪畫,角落的雕塑,小桌上的錄像螢幕,甚至手上色彩斑斕的咖啡瓷杯,無處不講究,相當程度展現她作為繽紛設計總監對空間經營的專業度,以及同時身為當代藝術藏家的敏銳。
這裡一、兩個月就輪替展品,員工曾問她,廊道上都是作品,撞到怎麼辦?她卻豁達,好不容易納入手中的東西自然要展,「我不care 這東西會不會增值,也沒有想留給後世。它跟我是生命共同體,我在它在。」
對美感無法妥協 投入當代藝術懷抱
獨立思考經常得從叛逆先行,江欣宜的叛逆爆發在高中。因為看不慣學校的佈告欄太醜,拆掉換成自己喜歡的,被記了警告。她就讀的文華高中在台中是升學名校,所有資優生聚在一起,老師耳提面命一定得上台大師大,壓抑的考試氛圍讓她很不快樂。「那時候遇到人生很大的迷惘是,為什麼每個人都要一樣?不考國立大學會死嗎?不唸台大會怎麼樣嗎?」考卷上找不到答案,她索性讀起《蘇菲的世界》等哲思書,甚至翹課去唯一給予心靈平靜的地方:國立台灣美術館。只因國美館是少數擁有當代建築姿態的場館,內部設置的圖書館又有看不完的藝術電影。
她更在這裡邂逅改變美學思維的重要展覽─28歲英年早逝的紐約傳奇塗鴉畫家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 的創作當時在館內盛大展出,奔放的線條,狂飆的顏料,宛如他短暫而顛簸的人生。「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畫什麼。但你就去看有一個黑人,他的想法是什麼,社會怎麼看待他,他怎麼死掉的。我看了兩次,太震撼了。」當教科書還停留在莫內的蓮花,她卻遇見最前衛的創作形式,並從此愛上當代藝術。
最心動的擺在眼前 再困難也走得下去
既然當代藝術帶來的震盪如此巨大,一旦有經濟能力,當然會想把喜歡的作品帶回家。但江欣宜回憶,真要說第一件收藏,其實是在窮學生階段,恰逢中友誠品開幕,店內很特別地提供裱框服務,她遂挑選羅丹雕塑和法國插畫家桑貝作品的明信片,慎重裝框,變成作品掛入房間。「卡片才50塊,框卻要好幾千,貴上一百倍吧。哈哈哈。」就算是複製品,看重藝術的心意卻不言而喻。這份希望每天欣賞喜愛作品的心情,一直持續到出來創業賺錢後,她砸下第一年全部收入,買回英國RCA一位年輕藝術家Katy Kirbach 的畫〈Midnight in the Garden〉。
「黑夜中看不到顏色,意思是人在絕望時,還是得透過思考。蘇格拉底不是會這樣說嗎,人的思考凌駕於現況跟周遭環境之上。所以這幅畫對我很有意義,因為象徵創業絕望時,可以感覺到一絲希望。」購買時沒料到運費超貴,送抵家門口還得出動40噸吊車,外加拆掉陽台,才能把這幅大畫順利擺進屋內。她一邊自嘲,一邊又彷彿想起當年的艱辛,眼睛變得瑩亮:「記得那時每天加班到午夜,還去唸政大EMBA學分班,打瞌睡時書本都會砸在臉上,常常沒來得及走進房間,已經累到在客廳睡著了。那幅畫就放在客廳,有幾次我被陽光曬醒的時候,打開眼睛看到的就是它。」
穿越藩籬的影響力
藝術的感染力是驚人的。江欣宜也承認,自己經營設計公司,再如何別緻的空間也不能改變人們對人生的看法,但藝術可以。她在設計之外,又身兼藝術展覽規畫公司天空藝術的董事,引薦包括山下工美、teamLab等大展來台,用意也在透過教育,讓人們不用花一百萬,而是一百塊,就能在心中埋下藝術的種子。「藝術沒有深遠的道理,深遠的都是社會附加上去的論述。其實藝術是很直觀的,你可以用任何方式去解讀。」
就像哲學裡,最重要的在於提問,而非解答。江欣宜提到紀錄片《最酷的旅伴》,由安妮華達(Agnès Varda)和近年很紅的街頭藝術家JR共同執導,他們一路上歷經看到的地點不是風光明媚的渡假區,而是即將被拆遷釘子戶、農場機械操作員、碼頭工人的妻子⋯⋯,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喚起觀者對中下階層的關注。「他們對弱勢的關懷,可以改變你對弱勢的看法。」而這也正是她收藏JR攝影的原因。當代藝術是私密的,這種私密卻經常是普世性的私密。
困厄、哀傷或幸福,沒有人能躲避這些東西襲來。多理解一個人的悲傷,就像又往前踏出一步去理解世界的悲傷。就像她因為工作,某次訪問草間彌生,「最後要離開時,我沒有什麼要問,只想給一個擁抱,告訴她她很辛苦,她就哭了。很多人對藝術家只想要問問題,卻沒有人關心她過得好不好。」認識一個人,進而喜歡其作品,透過作品再去認識更多人的快樂和痛苦。當代藝術是對生命的反詰,也是一道橋樑,帶我們跨越原先不可能穿過的,抵達一個充滿感情、純然真善美的心靈境界。
一窺江欣宜的收藏
JR的攝影作品
江欣宜認為現在很多人喜歡JR是因為趕時髦,畢竟塗鴉藝術當道,但她欣賞的卻是他能看見中下階層的處境。她大學主修社會系,對種族、階級的議題更為敏銳,就像巴斯奇亞的繪畫反映身為一位黑人被歧視的苦痛,這張前進貧民窟捕捉到的畫面,也彰顯JR 的雙眼一直凝視活在邊緣的人們,並提醒觀者莫忘世界的角落有這樣一群人存在。
何政宏的抽象畫
比起寫實,更喜愛抽象畫的江欣宜,在公司大廳最重要的牆面上,擺放的就是藝術家何政宏的壓克力作品。看似難解的線條和色團,其實是「看似抽象的寫實」,因為他表達的是,將過去如地層般堆疊的記憶提取出來產生的波動。言語不可解,但某些回憶的頻率始終存在,「進行回憶」這件事情有時也因而顯得美麗。
文 歐陽辰柔 攝影 張藝霖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8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