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先生住田中?日本姓氏哪裡來?透過認識日本姓氏,理解日本的人文歷史!

日本浮世繪

日本有像「佐藤」這種超過200萬人口的大姓、也有僅只一戶的珍奇姓氏,目前已知超過10萬種姓氏,其由來隱藏著祖先留下的豐富訊息,理解姓氏的起源發展,更可從全新的角度認識日本史!

 

自地名而來的姓氏

日本有超過十萬種姓氏,雖然源流不盡相同,但基本上都始於地名。貴族的姓是取自宅邸和別墅的所在地,武士則取用支配地的名稱為姓,因此姓氏是發祥於地名。

 

以武士來說,由於鎌倉時代原則上採分割繼承制度,傳承家業的嫡子(不一定是長子)在繼承領地的同時也承襲父姓,庶子們則分家出去自成一族。當時仍留有大量荒地,庶子分家後就近在本家周圍開荒墾殖,取用當地地名為姓,自立並支持本家,因此兄弟之間不同姓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翻開中世有力武家的族譜後就能發現,許多姓氏跟本家附近的地名幾乎相同。

 

到了江戶時代,武士階級姓氏增加的情況已經減緩。原因是當時的土地幾乎都已私有化,很難找到一塊無人居住的土地圈地為王。又,江戶時代的武家社會盛行官僚制度,效忠幕府的幕臣和藩士再也無法隨個人喜好變更姓氏。淪為浪人的話或能從官僚制度的枷鎖中獲得解脫,但也得面臨難以延續後代的事實。

 

許多庶民的姓也來自於地名。即使現在遇到法事等親戚聚在一起的場合時,同姓之間也常以居住地來區分彼此,例如「大阪的阿伯」和「名古屋的阿姨」等。舊時礙於耕地無法四處遷居的農民,便將稱謂裡的「大阪」、「名古屋」等固定化成了姓氏。

 

不過古人不像現代人一樣散居各地,以前親戚都集中住在附近,由於本家和分家處在同一地區,廣域名稱相同,為區別彼此就需要用到「大字」和「小字」(註:「大字」和「小字」是始於明治時代的行政區劃單位,整個分層大致如下:市→町→村→大字→小字。)等更細部的劃分,小地名也就成了姓氏的主要發祥地,少有姓氏是取用當今縣市名稱的。

 

譬如發源於千葉的「千葉」這個姓,並非來自現在的千葉縣或市,而是過去千葉市裡一個叫千葉莊的地方。同樣地,跟埼玉縣名稱相同但屬罕見的姓「埼玉」,也不是來自埼玉縣或埼玉郡,而是琦玉縣行田市裡行政區劃屬大字的埼玉。

 

不同於武士階級,農民的姓氏在江戶時代仍持續增加。隨農耕機具的改良、治水工事的發達及幕府和地方藩國的獎勵,各地盛行開墾新田,吸引了新住民到來。為區別原先取用當地名稱做為姓氏的住民和新田的住民而有了新的姓氏。

 

以地名為由來的姓氏很容易找到源頭,只要對照名稱即可。唯其發祥地通常來自小地方名稱,在左右對開的縣市地圖裡不一定找得到。利用網路查詢時,雖然大部分會標到大字等級的行政區域,但不保證全數網羅在內,所以如果查無此地名的話,也不表示那個姓氏就不是來自地名。

 

而且地方名稱五花八門,不少看似跟地名無關的姓氏其實發源自地名,NHK 晨間劇《阿淺來了》裡由日本男星藤岡靛飾演而大受歡迎的角色五代友厚,是出身薩摩藩的實業家。五代這個姓也是源自鹿兒島縣薩摩川內市一個叫五代的地方,而不是哪個人的第五代祖先。

 

其他還有「烏星」(廣島縣)、「大童」(宮城縣)、「結束」(茨城縣)、「十時」(大分縣)、「奴留湯」(熊本縣)、「保母」(三重縣)、「萬歲」(奈良縣)、「龍神」(和歌山縣)、「和食」(高知縣)等這麼多令人意想不到竟是發源於地名的姓氏。

 

也有人名由來的地名

探尋地名由來姓氏的第二個注意點是,姓氏所取用的非當今地方名稱,而是江戶時代以前的地名,因此叫「大田」的日本人沒有一個是出自二戰結束後,由大森和蒲田兩區合併,取大森的「大」和蒲田的「蒲」而成的東京大田區。

 

反之,有的地名已經消失,譬如「渡邊」的發源地渡邊地區。該地區在戰後重新編整地名之後走入歷史,經渡邊氏宗親強力要求之下才在祖先發源地的一角保留了「大阪市中央區久太郎町四丁目 渡邊」這樣一個特殊地名,但事實上已經失去一般地名的作用。又,「佐佐木」的發源地近江國佐佐木也因屬廣域名稱,隨域內出現細部名稱劃分之後而消失。無論如何,兩者都已經從現代地圖上消失,遇到這種情形時必須特別注意。

 

我們已經知道許多姓氏跟地名有關,但是在那些地名之中也有部分是來自人名的,像新開墾的無名地有時會以當地有力人士為名,這時該地就不是同名姓氏的發源地。江戶的地名如「青山」、「神保」和「內藤」等,就有許多是以大名或旗本的姓為名,但不代表青山、神保和內藤氏的發源地。

 

山陽地方有許多讓人以為是名字的姓,如「信長」、「貞廣」和「重成」等。這是因為一開始是拿個人名字做為領地名稱,爾後住民又拿地名來當作姓氏的關係,形成了名字→地名→姓氏的發展過程。

 

地形、風景由來的姓氏

同一個地方有多戶人家居住的情況下,很難用地名來區分彼此,這時能以地名自居的只有支配者或是有力人士一族,其他人則以住家所在的地形和風景做為稱呼。

 

日本國土群山環繞,平地成為耕種田地的重要資源。植物生長需要從河川或池塘引水灌溉,因此地形由來的姓氏裡多數含有「山」、「川」、「谷」、「池」、「田」和「畑」等字。

 

雖然不確定姓氏從何時普及於民間,推測是在室町時代左右,大力開荒闢地之下,村莊人口也不斷增加。中世的日本人喜歡住在山谷裡,除了流貫的河川便於開闢水田,單一出入口的地形也形成天然防禦屏障,領主會把宅邸設在谷口附近,領地住民則向谷內延伸農耕生活。

 

平安時代裡還有半數的土地尚未開發,到了室町時代山谷間的平地幾乎全開闢成水田,人口也增加了,或許是為了區分彼此而自然發展出姓氏。

 

人們在被「山」環繞的「谷」裡,利用流經中央的河「川」和「池」水灌溉「田」地耕種、收成「稻」「米」,因此地形由來的姓氏裡不乏「山」、「田」、「川」等字。像「山田」、「稻田」、「米田」,聽起來就很日本。

 

在水利不佳、無法做成水田的地方就開闢成旱田,日語用「畑」或「畠」來表示。「畠」這個字可拆成「白」與「田」兩字,所以旱田又叫「白田」。田地的邊界線叫「畔」(Kuro),在田邊種植楊柳的就以「畔柳」自稱,後來演變成「黑柳」。

 

平原稀少的日本也常利用半山腰開墾梯田,住在此地的人家叫「山中」或「山內」。一般來說,住在比田地還要高的會取名「田上」,但在山腰種植梯田的可能會住在低於田地的地方,而取名「田下」。

 

山腳下有路通行,沿路有房舍並列,不僅便於撿柴,平坦的地形也利從水源處汲水,對當時的人來說是個便利的居所,居民除了叫「山下」也有叫「山本」和「山元」的。中國地方很多姓「山根」的也是因為住在山腳下的關係。住在山稜線突出的部分者叫「山崎」,若那裡正好有座神社,就叫「宮崎」;是寺廟而不是神社的,叫「寺崎」。倘若稜線延伸突向海面形成海角—海之崎—,則取為「岬」或「三崎」。

 

翻山越領的山徑最高處稱「峠」,寫成「田尾」或「垰」。連鳥兒飛越山間的處所都可用來取名,叫「鳥越」。此外,細長半島的情況下,會選在兩端距離較近的地方,利用拖曳的方式拉船到對岸以節省繞行海岬的時間,住在這條陸地捷徑上的就叫「舟越」或「船越」。

 

「辻(Tsuji)」是道路交會的地方,室町時代裡匯集兩路人馬之處常有市集,在日期逢三就定期集市的地方叫「三日市」,逢五者叫「五日市」。江戶時代,農民的聚落叫「村」(有時也稱「鄉」)、商人的聚落稱「町」、漁村又叫「浦」。在谷灣式海岸形成曲折綿長海岸線的長崎縣,有很多帶「浦」字的姓氏,如「浦」、「浦川」、「浦田」、「大浦」、「松浦」和「田浦」等。

 

本文出自《田中先生住田中?十萬日本姓氏的溯源之旅,從起源、分布與演變軌跡解讀姓氏的歷史》,更多日本姓氏的故事與由來,都在《田中先生住田中?十萬日本姓氏的溯源之旅,從起源、分布與演變軌跡解讀姓氏的歷史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木村拓哉《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台灣上映!遠赴花都取景,朝世界級米其林三星邁進

木村拓哉《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台灣上映!遠赴花都取景,朝世界級米其林三星邁進

由木村拓哉領銜主演,遠赴巴黎取景,透過大銀幕打造道地美食饗宴的日本話題電影《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於3/28在台灣正式上映。

日劇《型男主廚三星夢》電影化

2019年開播的話題日劇《型男主廚三星夢》,由曾榮獲日劇學院獎最佳導演肯定的知名導演塚原亞紀子,與打造出《王者天下》系列的王牌編劇黑岩勉攜手合作,並請到木村拓哉領銜主演。

故事描述在巴黎米其林二星餐廳工作的主廚尾花夏樹(木村拓哉飾演),在一次重大事件當中,為了維護夥伴名譽,與法國官員起了爭執,最終不但讓餐廳倒閉,更讓他因此被蒙上「日本之恥」罵名,讓自己的人生一落千丈,也沒有餐廳想要雇用他。隨著時間過去,他與擁有「絕對味覺」的早見倫子(鈴木京香飾演)在巴黎偶遇,兩人因此結為事業夥伴,一同返回日本開立餐廳「Grand Maison東京」,立志取得米其林最高榮譽「三星」肯定。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作品當中,充滿各式特色與廚藝的主角群們,共同為了摘下三星,歷經資金障礙、負面流言,甚至剛開業就面臨差點倒閉等危機,卻仍滿腔熱血地挺過一次又一次困境,讓觀眾感受到料理人們的熱情,並隨著團隊挫折與成長共同起伏。尤其劇中一道道精緻料理,也透過導演的慢動作畫面捕捉,緊抓住觀眾目光與食慾。從劇情、畫面直到人物,各方面都完美兼顧,也讓本劇播出後收視率節節攀升,並獲得觀眾滿載好評。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劇集播畢之後,劇組更在時隔五年之後,於2024年底推出「特別篇」回歸。特別篇以疫情對餐飲業帶來的衝擊為背景,在重啟本劇時,劇組認為即使劇情是虛構的,卻仍與料理息息相關,因此不應該假裝從來沒有發生,最終便以此為主題,描述「Grand Maison東京」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決定與大企業資本結盟,靠推出冷凍食品與食譜網站維生;主廚早見倫子也因為一心想維持餐廳運營,遺忘對料理的熱情,導致餐廳的米其林星級一顆顆流失。看似忘卻初衷的她,某日與失聯已久的尾花夏樹重逢,並在他的刺激下,再度專注於料理,更決心將餐廳交棒給後輩,跟隨尾花的腳步前往巴黎。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目標在巴黎取得米其林三星

劇組不僅以特別篇回歸,之後更給觀眾又一驚喜,就是推出電影版《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本片延續系列作品的世界觀與時間線,尤其要在法國巴黎取得米其林三星,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亞洲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但在劇組的取材下,得知法式料理誕生於自由發想,而巴黎是一座包容多元文化的城市,因此希望能描繪在巴黎挑戰三星時,所會面臨的困難與樂趣,並期望能細膩刻劃主廚對料理的執著、熱情與料理的豐富性。因此透過這次的電影版,描繪尾花重返巴黎之後,立志在法式料理之都攀上米其林三星巔峰,目標成為首位在法國奪得米其林三星肯定的亞洲主廚。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有趣的是,木村拓哉思考著角色在這段時間的變化,並表示:「當時我就在想『尾花這傢伙現在應該是什麼樣子呢?』以尾花夏樹這個人來說,他絕對不會是一個被形容為『還是跟以前一模一樣呢!』的人吧。作為在巴黎生活的日本人,我想說『是不是該放開手腳試試?』於是就鼓起勇氣,人生第一次把整頭給漂金了!」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亞洲首位米其林三星主廚擔任料理總監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一道道滿足視覺與味蕾的佳餚,更請到有「亞洲首位米其林三星主廚」稱號的小林圭擔任料理總監。另外,包括澤村一樹、及川光博、富永愛等日劇原班人馬與幕後人員,都將在這次的電影版中全數回歸。不僅如此,還加入星達拓娛樂(原為傑尼斯事務所)旗下男團「Ae! group」成員正門良規,以及南韓男團「2PM」成員玉澤演等陣容。主題曲則再度請來曾為日劇版獻唱的知名創作歌手山下達郎,為本片打造主題曲〈Sante〉,以法語「乾杯」之意,傳遞對廚師們烹飪時絕不妥協的敬意。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日本話題強片《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3月28日於台灣正式上映。(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日本話題強片《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3月28日於台灣正式上映。(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資料提供|采昌國際、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青春末世物語》上映:坂本龍一兒子空音央首部劇情長片,魔幻寫實的末日寓言

《青春末世物語》上映:坂本龍一兒子空音央首部劇情長片,魔幻寫實的末日寓言

由坂本龍一之子空音央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青春末世物語》於3月21日全台上映。本片從近未來觀照日本當代議題,兼具膽識與遠見,以地震創傷、移民隔閡、體制亂象等切面,刻畫青春成長的軌跡,被譽為既批判極權亦吟詠青春的話題之作。

空音央首部劇情長片

空音央(Neo Sora)1991年生於美國,自小穿梭紐約及東京兩地生活,大學時期主修哲學與電影,活躍於影像及藝術創作領域,作品橫跨劇情、紀錄、MV、廣告等。2020年首部劇情短片《The Chicken》入選盧卡諾及紐約影展;2023年執導紀錄片《坂本龍一:OPUS》,記錄父親坂本龍一臨終前的告別演奏而備受矚目;爾後於2024年交出自編自導的首部劇情長片《青春末世物語》,以一則魔幻寫實的末日寓言,獻給世上所有奮力反叛的靈魂。

《青春末世物語》導演空音央(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導演空音央(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在多元的成長環境下,空音央持續經歷東西方的思潮碰撞,《青春末世物語》設定於近未來的東京,描述的卻是極端民族主義抬頭、監控加劇、排外等當下社會急需正視的問題。以極具膽識的議題切入、當代簡潔的影像基調、細膩脫俗的編導功力等一鳴驚人,不僅一舉入選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更陸續榮獲國內外影展提名及獎項肯定,於金馬影展首映後口碑延燒。

(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海報(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以近未來的東京為背景

《青春末世物語》劇情闡述在近未來的東京,地震頻繁的壓抑日常裡,高中生摯友悠多和小幸盡情揮霍反叛的年少輕狂。從夜店臨檢中逃脫、潛入教室放送電音節奏,瞧不起體制歧視的勢利造作。一次惡作劇,使得校長執意在校園安裝電子監控系統,而掀起抗爭風波。悠多只想活在當下追逐音樂夢,小幸則因身分認同覺醒走上街頭,眼看青春就要分歧而告終,他們的友誼也在畢業前夕逐漸失控。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關於本片,空音央說明,《青春末世物語》以近未來的東京為背景,將現今日本已然存在的社會及政治氛圍加以放大。儘管右翼勢力和民族主義仇外情緒造成高壓,還是有越來越多的移民到日本定居,不同種族和背景的孩子們一起成長。《青春末世物語》的青少年主角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迎來了成長的洗禮。兩名主角各代表著面對政治壓迫時,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個為了徹底變革而抗爭,另一個則信仰活在當下。迥異的傾向讓好友之間產生分歧,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在我成長期間,其實也沒有認真關注社會和政治議題,我也想坦誠面對這一點,當時的我還是享受著和朋友玩樂、惡作劇、揮霍青春。從最直觀的層面來看,《青春末世物語》講述的是朋友之間自然而然地各奔東西,但電影也探討了整個大環境是如何默默塑造我們的生活和人際關係。《青春末世物語》裡的少年們在憂患中成長,都在各自尋求方法應付他們對未來的集體焦慮。我希望透過窺探這個想像中的未來,辨識它反映出的不安情緒,或許我們才能坦然面對現今的所有迷惘和恐懼。」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演員介紹

日高由起刀 Yukito Hidaka(飾 小幸)

生於2003年,拍攝《青春末世物語》時才剛高中畢業,曾是田徑運動員爾後轉職模特兒,隨即就被導演空音央相中而首次參與電影演出。在《青春末世物語》中飾演一名尚未歸化的在日韓裔高中生,雖然自幼即於日本生活,但在排外的社會風氣下仍然備受歧視。就在他面對日漸高漲的反政府思潮時,因而萌生參與社會運動的想法,也對好友的沉迷享樂和母親的百般忍讓感到不解。日高由起刀因拍攝《青春末世物語》的契機,除了體驗到高中生無拘無束的一面外,他也在成年後從父母口中得知祖母來自韓國,因而如同電影中的角色設定,戲裡戲外都有著切身的啟蒙與感受。

日高由起刀 Yukito Hidaka(飾 小幸)(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日高由起刀 Yukito Hidaka(飾 小幸)(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栗原颯人 Hayato Kurihara(飾 悠多)

生於1999年,受到導演空音央的挖掘,而從模特兒新秀跨足電影演出,外型與菅田將暉神似,卻多了幾分古靈精怪的氣質。在《青春末世物語》中飾演一名熱愛電子樂的高中生,更深信人生要把握當下、盡情狂歡,雖不受摯友認同,卻又何嘗不是以自己的方式對抗著這個世界?栗原颯人坦言,悠多這個角色和他自己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來自單親家庭、熱愛音樂、任性不羈。或許是因為與角色背景和性格極為相似,看著悠多放肆玩樂時的歡笑下,總覺得深邃的雙眼背後藏著隱隱的憂愁,那難以言喻流淌而出的氣息尤其動人。

栗原颯人 Hayato Kurihara(飾 悠多)(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栗原颯人 Hayato Kurihara(飾 悠多)(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資料提供|好威映象、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