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建材品味生活!澳門創意設計主題之旅!

冠軍建材品味生活!澳門創意設計主題之旅!

舉辦共享自然文化的設計魅力」設計論壇

【澳門訊】「設計」是每件事的DNA,不只是紙上談兵,更需要融入生活,冠軍建材集團成立46週年來,首次由董事長林榮德邀請台灣知名設計師10/27~10/29前往澳門舉辦國際設計論壇,邀請香港室内設計協會會長 何宗憲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CSID) 副理事長 邵唯晏 以「共享自然文化的設計魅力」為主題分享,透過跨領域及文化思考所交織出全新思維,更以澳門最頂級的「摩珀斯酒店」為基地,利用三天兩夜的時間遊覽澳門頂級酒店及文化魅力,一窺「東方蒙地卡羅」璀璨耀眼的頂級飯店風采及亞洲美感生活的各種面貌,讓品味旅店,成為旅行的目的。

 

冠軍建材集團董事長 林榮德表示,非常榮幸匯集全台300位設計師及合作夥伴,首次在澳門舉辦設計論壇,開啟了前所未有的交流與體驗,希望藉由此論壇推動跨國設計師的交流,拓展跨國設計的視野,凝聚創新能量,掀起設計新浪潮。冠軍建材深根台灣,成立46年來始終如一,秉持從人性出發,堅持做最高品質的磁磚,用創意來構思,用想像構築未來,今年啟動把設計師成為合作夥伴,一起為台灣建築提升獻上一份力量。

 

東西方衝突又共融的彩色建築,值得設計師親身體驗

澳門,一個小巧又讓人感到溫暖的城市,因有著葡萄牙殖民地的歷史,歐亞風情完美融合在每個角落,歷經400年中西文化的磨合,西式優雅中帶有中式古樸風格,處處可見。

 

時下建築美學超級人氣新酒店,全球首座「自由形態外骨骼結構」摩天大樓-摩珀斯酒店,是本次設計師嚮往深入觀摩的首要重點之一,其酒店以玉飾品為靈感,其精緻程度如同一件大型雕塑,大樓的中間用上鏤空設計,並以「8」字為設計概念,令整座酒店更添玩味。第1層就是由Zaha Hadid設計,她擺脫酒店傳統正正方方的框架,以曲線形設計打造出無縫接軌的感覺,突顯流動空間的特性,具有濃厚的未來視感。酒店大堂向上看就可以一窺酒店鏤空設計,全體運用多達28000噸結構鋼,是巴黎鐵塔鍛鐵量的四倍之多,在建築技術上是一個偉大的突破,如果不是親身抵達,你很難想像,一間大量體建築酒店也可以承載如此震撼的設計,以及優雅的生活方式。

 

世界級大師共享自然文化的設計魅力

基於對多元文化的深入了解,香港室内設計協會會長 何宗憲的設計手法前衛、體現深邃前瞻的願景,而不失大方與實用。其設計範疇極為廣泛,從酒店、住宅、公共機構和其它商界行業設計了不優秀案例,遍布香港、新加坡、美國以及大中華地區,此次與台灣設計師分享設計的溫度討論在空間設計時,如何將日常生活與大自然產生連結,把大自然的美帶進住家,設計衍生出一種非常人性化的生活風格,引導形格的生活體驗,塑造獨特的生活態度從設計提升生活素質,不吹噓文化或概念,追求恰到好處的幸福,強調設計中真誠比美更重要—對使用者的關懷和真誠化為創意呈現出來,利用自然界中帶有正面生命力的元素激發人們的情緒和靈感,透過設計令人愉悅,設計改變他人的生活。

 

以文化為基底的共享時代裡,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CSID) 副理事長 邵唯晏強調,好的設計應該要觀注時代性的需求和特質,並與之交流碰撞,發展出相對應的設計觀點、設計方法及設計形式。同時,在共享時代裡好設計師不僅僅是一個好的觀察者,更是一個好的溝通者,未來,設計師不應僅僅是描線塗色的流水線而是扮演多元化新世代的智人、導演和翻譯官,相當關注當代跨界的觀念,對於各種空間不完全遵循傳統固有的思維及做法,無論針對任何空間都企圖打破既有框架限制,尋找空間的可能性,在不同材質形塑的空間氛圍中,溝築感動人心的質感空間。

 

擔任論壇引言人-凱奕設計-創意總監 房元凱,接觸藝術與設計工作超過 20 年,除室內空間設計外,更跨域品牌策略設計、劇場設計、裝置藝術創作、海外設計旅店達人導覽工作,是少數擁有舞台設計、照明設計和室內設計三項學經歷與專長的設計師。透過專業且精彩的引言,讓2位主講嘉賓對專業的堅持,對原創的態度,精闢無私的分享,代表著這個設計行業的正能量。

 

主講嘉賓看似精鍊的話語,背後折射的是設計師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累積,才能有今日卓越的成績。作為台灣磁磚產業龍頭之冠軍建材,不斷於品質與材質上自我突破,推出設計師們喜歡用天然石材、及木紋來展示居家空間自然風格與質樸美感,冠軍在室內設計界中積極扮演以磁磚來演繹不同的實體空間,展現各種生活空間情境,傳達不同的空間感受,相信可提供給設計師夥伴與消費者更有層次的選擇。

 

冠軍建材已經持續在台灣舉辦兩岸設計論壇,擔任兩岸設計師交流的分享平台,本次舉辦澳門創意設計主題之旅-「共享自然文化的設計魅力」設計論壇,除凝聚香港及台灣設計界菁英的創意設計思維之外,更是觀察大中華地區室內設計發展的最重要平臺,並持續以極致的磁磚工藝突破創新,打造與文化之美融合的空間美學。

 

via / 冠軍建材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百家媒體聯手捍衛著作權!打造合法使用與尊重創作者的文化

百家媒體聯手捍衛著作權!打造合法使用與尊重創作者的文化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於1月17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3館2樓拱廳辦理「2025台北雜誌年會暨第十屆第二次會員大會」並舉辦「內容有價、侵權案告捷:百家媒體攜手保護著作權」記者會,吸引眾多媒體領袖與產業專家出席。記者會強調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呼籲社會大眾共同支持內容創作價值,維護產業永續發展。

(圖片提供:雜誌公會)
(圖片提供:雜誌公會)

內容有價:消費者不可忽視的責任

2023年某讀者因於 LINE 群組非法轉傳雜誌媒體 PDF 檔案遭檢舉,並由雜誌公會聯合商業周刊、天下雜誌及今周刊提起訴訟。歷經一年多審理,法院於 2024 年 11 月判決被告拘役 30 天並駁回上訴,展現法律對侵權行為的嚴正態度,再次強調「內容有價」的核心理念。

雜誌公會理事長龔汝沁表示:「智慧財產權是媒體產業永續發展的基石。公會將持續推動立法,堅守內容有價的理念,並呼籲社會大眾支持,從合法使用做起,尊重內容創作價值。」

產業呼籲:打造合法使用與尊重創作者的文化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表示,智慧財產權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支柱,媒體作為第四權,為民眾權益發聲,不僅應捍衛大眾權益,也必須為自身權利發聲。梁永煌直言:「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權益都無法守護,又有什麼資格號稱能帶領新聞媒體推動公平與正義?」

他提到,近期成功處理的智慧財產權案件,離不開相關人員的道德勇氣,這也應成為每個人共同擁有的責任。他認為,上述判例為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立下更清晰的標準,讓社會了解非法行為的危害。並提出未來三大行動方向:第一,應讓大眾了解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避免因缺乏法律知識而誤觸法網。第二,希望文化部等相關機構協助擴大宣導,促進社會對智慧財產權的尊重與理解。第三,鼓勵每個人都能成為「文化尖兵」與「文化警察」,勇於檢舉侵權行為,為文明社會的進步貢獻力量。他最後呼籲:「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是台灣走向文明與創新的重要一步,也是媒體與社會共同的責任。」

(圖片提供:雜誌公會)
(圖片提供:雜誌公會)

城邦媒體控股集團法務總監邱大山則指出,非法轉載對內容產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他強調,民眾如需分享內容,應選擇付費閱讀或透過合法管道,如圖書館借閱或電子書平台,培養尊重創作者的文化氛圍。

此外,天下雜誌集團法務總監邱愛倫指出,非法轉傳行為早已滲透至各類社群,這些地方頻繁轉載雜誌數位媒體內容,卻缺乏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基本認識,這類行為已對內容產業造成龐大的經濟損失。盼政府加強跨部門合作,應對數位化所帶來的侵權挑戰,並確保數位時代內容創作的永續發展。

共同行動:守護內容價值,支持智慧財產權

雜誌公會藉此機會提醒消費者,非法轉傳電子檔案或盜版連結均屬侵權行為,可能面臨法律責任。合法使用與分享內容,不僅是對創作者的支持,更是維護知識生態的重要一步。

(前排左起)城邦媒體控股集團邱大山法務總監、今周刊梁永煌發行人、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龔汝沁、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專門委員廖倪妮以及天下雜誌群邱愛倫法務總監(攝影:黎泰山)
(前排左起)城邦媒體控股集團邱大山法務總監、今周刊梁永煌發行人、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龔汝沁、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專門委員廖倪妮以及天下雜誌群邱愛倫法務總監(圖片提供:雜誌公會、攝影:黎泰山)

第19屆愛心獎圓滿落幕!善心無遠近,愛心創奇蹟

第19屆愛心獎圓滿落幕!善心無遠近,愛心創奇蹟

愛心獎放眼全球,跨越港澳台,發掘無數行善生花的動人故事,將為善不欲人知的行動匯流成無疆的愛心大海,本屆有9個得獎者獲此殊榮,這些行善者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從作家、企業、社福基金會到醫療團體,幽谷伴行,點亮無數生命,他們的奉獻,不僅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也讓社會大眾看見人性最真摯的光芒。

 得獎者合照(左起)富士康代表崔志成、紀文風、潘江雪、丁和木、法鼓山代表柯瑶碧、肝基會代表黄婉瓊、方李邦琴代表方樹斌、曾醒明以及莫言(右上者) 。
得獎者合照(左起)富士康代表崔志成、紀文風、潘江雪、丁和木、法鼓山代表柯瑶碧、肝基會代表黄婉瓊、方李邦琴代表方樹斌、曾醒明以及莫言(右上者) 。

愛心獎始終秉持著表彰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慈善工作者與機構的使命,這些平凡而偉大的心靈無聲無息在社會每個角落播撒著愛與希望。2024愛心獎頒獎典禮日前在香港鳳凰衛視大埔總部舉行,獲獎者有來自中國的作家莫言、安踏集團創始人丁和木、富士康科技集團、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創辦人潘江雪,還有來自香港的無止橋慈善基金發起人紀文鳳、「送炭到泰北」香港發起人曾醒明以及台灣法鼓山慈善基金會、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甚至有海外的美國方李邦琴基金會主席方李邦琴,持續發光發熱,揮灑大愛。

每一份無私的奉獻,都是社會向善的基石。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台灣的獲獎代表並非個人,而是以「組織」形式獲獎。

之一為法鼓山慈善事業基金會,落實創辦人釋聖嚴法師的莊嚴聖念,以整體關懷、凈化人心為主軸,推行國內外社會福利、公益慈善及災難救助項目,多次獲內政部、衛福部基金會評鑒優等獎。百年樹人獎助學金已邁入第23年,累計總受獎學生逾6萬人次。

法鼓山慈善事業基金會創會23年,每年不僅提供逾1200件弱勢家庭經濟補助,先後參與多項重大災害後續關懷與援助,如2004年南亞海嘯、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及緬甸納吉斯風災、2009年台灣莫拉克風災、2010年海地大地震、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2013年菲律賓海燕大地震、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2023年土敘大地震等,都有他們的身影。

法鼓山代表柯瑶碧
法鼓山代表柯瑶碧

之二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肝病是台灣健康的最大殺手,回顧創會歷程,時間回到1994年,來自台大醫院的多名肝膽專科醫師在與無數肝病病人接觸的過程中,有感於民眾對肝病的無知,再加上肝病初期沒有症狀,病人通常都是在肝病很嚴重或肝癌末期才就醫,導致肝病的悲劇不斷上演,留下悲傷的肝病遺族家庭。因此發起一場消滅肝病的革命,成立一個以肝病防治的民眾宣導及醫療研究為宗旨的基金會,教育民眾正確的肝病常識。

走過30個年頭,肝基會在台灣300多個鄉鎮及偏鄉離島舉辦免費肝病篩檢900場、肝炎衛教講座逾2000場,服務逾100萬人次,甚至補助貧困病患醫療與交通。此外,更設立「肝病優秀論文獎暨研究獎助金」鼓勵肝病研究、獎助國外研修、出席國際研討會。於2017年獲得醫療奉獻獎、2021年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2022年堉璘台灣奉獻獎,至今仍以消滅台灣肝病為己任,持續推廣正確預防保健觀念。

肝基會代表黄婉瓊
肝基會代表黄婉瓊

愛心獎藉由這些不可磨滅的貢獻,傳遞愛與力量,激勵更多人投身慈善事業,讓愛心如涓涓細流,匯聚成改變世界的洪流。愛心獎涵蓋範疇廣泛深遠,從教育、醫療、環保、貧困救助,到災難援助,每一名慈善工作者都在各自的領域中,通過無數日夜堅持與付出,點亮基層受苦者生命,讓世界更美好。愛心獎終選委員會主席李焯芬在致詞時表示,在當前這個衝突不斷、戰火紛飛的世界中,這份對基層受苦者的摯誠關愛,尤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