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靜止的黑色空間裡,一顆湛藍如瑪瑙般的圓形球體漂浮於空中、綻放光芒,展現無限生命氣息。張張自太空站回傳的地球照片,皆牽引著人們勾勒星際上的情景。上太空是人類的夢想,因此2017年2月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便宣布了一項驚人計畫:「太空旅行」。將於2018年底前送全球首位旅客繞月,為期一週,而此行將由 SpaceX 飛龍號(Dragon)太空艙及獵鷹重型運載火箭(Falcon Heavy)帶領首位自費乘客來趟深度太空之旅。
首位乘客是誰呢?今年九月,SpaceX公布首位繞月飛行的神祕乘客身分:前澤友作。這位日本時尚網購平台 Zozo 的創辦人兼社長,未來即將登上大型獵鷹火箭(Big Falcon Rocket,BFR)繞行月球,成為自1972年以來,阿波羅(Apollo)任務之後的第一位「訪月客」,同時將太空旅行商業化的競賽提升到新的高度。
「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自尼爾·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後,等同宣告美國在星際競賽中拔得頭籌。也開啟美國NASA至今日的一連串太空計畫。從學術的探訪開始到第一名訪月客的誕生,從研究到商業,之中過程《國家地理》用影像、影片紀錄這一步一步的足跡。
2018年11起,隨著國家地理頻道曝光的《新太空時代》系列特輯中,將透過影像紀錄,一步一步隨同前人足跡、帶領太空迷們探索太空的軌跡,也一探耗資一千五百億美元的國際太空站計畫是如何進行!
在《新太空時代》特輯當中,從太空梭最初的構想、導致七名太空人喪生的太空任務、透視國際太空站、遠征恆星… 到發射好奇號執行火星探測任務,鉅細靡遺地記錄人類太空探索的軌跡。為了將衛星送上軌道,太空梭的引擎全部點燃時所製造的能量,足以為全英國供電一天。太空梭的酬載艙可容納一輛半的灰狗巴士,降落時將以25倍音速衝入大氣層。國際太空站計畫耗資一千五百億美元,號召全世界十六國共同投入!
│新太空時代│
| 太空梭: 凱旋與悲劇(上)
Space Shuttle: Triumph And Tragedy: Ep.1
11月 03日 星期六@ 21:00
五十年前有人提出太空梭的構想,認為這是一種更新、更安全、更有效率的太空旅行方式。太空梭的飛行時速高達一萬七千五百哩,而且可以耐受兩倍於熔岩的高溫,將科技發展推向新的高峰。
| 太空梭: 凱旋與悲劇(下)
Space Shuttle: Triumph And Tragedy: Ep.2
11月 04日 星期日@ 21:00
本集節目找來了令人屏息的資料影片,詳細敘述太空梭修理哈伯望遠鏡的史詩任務,這個任務也挽救了太空總署的名聲。哈伯望遠鏡的目的是為了增進我們對宇宙的瞭解,但是高昂的費用讓柯林頓總統威脅要終止這個計畫。蘇聯解體意外地保住了太空梭計畫。本節目透過災難發生時在任務中心拍到的影片,審視太空總署犯了哪些錯誤,最終導致七名太空人喪生。但這次災難並沒有終結太空梭計畫,芭芭拉摩根並在節目中回顧她長達二十一年的太空人生涯。
| 直擊國際太空站
Iss 24/7 On A Space Station
11月 06日 星期二@ 21:00
國際太空站(ISS)絕對是人類史上最具企圖心的軌道計畫。面積達九千七百平方公尺的太空站讓人類得以在前往火星之前做好長期處於失重狀態的準備。太空站也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共同居住和生活,一共有十六個國家參與了重達四百噸的太空站的建造工程。但是工程師和太空人又是怎麼在太空組合太空站的?太空站是怎麼運作的?能源來自何處?人員又是怎麼抵達的?他們任務結束後要怎麼回去?在太空站上進食、睡覺和呼吸是什麼感覺?本片要帶觀眾深入國際太空站。
| 太陽任務
Mission to the Sun
11月 19日 星期一@ 21:00
2018年7月太空總署要展開史上第一次遠征恆星的任務。這個歷史性任務將要探索太陽系的最後疆界:太陽。任務使用的太空船每小時可以前進四十五萬哩,這將會是有史以來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太空船的任務是飛進太陽的“大氣層”,並徹底顛覆我們對太陽的理解。這部紀錄片要慶讚此一改變世界的事件。探索太陽驚人的科學,及深入太空總署太陽任務的幕後。本節目將安排在探測器進入太陽大氣層時(2018年11月)播出,並與此事件引發的媒體熱潮同步。本片要慶讚人類歷史上的關鍵時刻,即人類首度試圖觸碰太陽的時刻。
| 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實錄
Curiosity: Life of a Mars Rover
11月 26日 星期一@ 21:00
2012年特別節目《Martian Mega Rover》加上新的訪談、美工和動畫再度為觀眾介紹兩部火星探測車:一部是2004年抵達火星後至今仍在運行的機會號,另一部是2012年降落在火星上的好奇號。二十年以後的載人火星任務都源自這兩部劃時代的火星探測車,它們是目前人類唯一派駐在火星表面的特使。它們在火星上的發現及回傳的生動影像激發了人類無窮的雄心壯志,也是我們想重回火星的原因。
via 國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