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堪稱短期間內政治意識角力最劇烈的集體活動之一。我們在年底選戰倒數前夕,走訪4 組雙北市長競選團隊(侯友宜團隊婉拒受訪),見證他們取得初期宣傳佳績、或者正經歷重新盤整之挑戰,就讓我們一起探索此刻的台灣政壇,設計與政治的關係出現了哪些變台北市長候選人化?而設計在這場角力中,扮演什麼角色?
雙北市長選戰最令人耳目一新的事件,莫過於柯文哲團隊為選舉經費進行線上募資,9小時就募集到1310萬元,最後更以4093餘萬元超標達陣的記錄。此事件的意義當然不只在於募資或金額多寡,更重要的是,如果捐錢可以當成是某種有效的表態,募資網站的上線就等於是柯文哲參選以來,支持者的首度正式集結。
採訪姚文智團隊的時間點,恰好在姚團隊歷經諸多「不順到了極點」的風波後,姚文智官方臉書在8月8號父親節當天無預警地關閉了。數小時後,官方臉書再度上線,先前的貼文已經消失,封面換上全新的形象照,採用不同的字體寫著「重新認識 姚文智」。事後姚團隊面對媒體追問,也坦承這是一次重新盤整,但也不願多談此事。
重新出發 用設計拉近距離
就在這個當口,早已安排的採訪如約進行,但姚團隊是否能藉由重新盤整,再次檢視從政策到選戰策略的初衷,從中調整出適合自己的戰略,的確是個觀察點,尤其是當視覺設計也成為反映宣傳策略轉變的一個面向。「先前希望傳達出專業的感覺,但也許讓人覺得有距離,所以我們拍了新的形象照,想要表現候選人親切的那一面。」專訪當天,姚辦發言人洪立齊和兩位文宣部同事,帶著一大疊文宣資料現身,他們不諱言正在重新調整宣傳腳步,也極有誠意地解釋調整方向。
選戰初期,姚團隊就打出宣傳主軸「國家首都TAIWAN TAIPEI」,以看來簡單、剛毅的粗字體,不搭配任何圖案,直接襯上飽滿的綠色底圖,希望營造充滿朝氣的國家首都形象。「國家首都Taiwan Taipei」作為政見主軸,並不會被取代,但是近期甫啟用,作為搭配政策文宣的次視覺「TAIPEI YaoYao」卻像是新拍攝的形象照,展現了不同於「國家首都TAIWAN TAIPEI」的親切感,雖然仍使用看來較為方正、具剛毅感的粗字體,但是「YaoYao」聽起來就像唱rap時大家愛喊的「又又」,再搭上「驚嘆號」的變體字形來強化城市變得更美好的驚喜感。
找回亮點 苦思解決之道
「和選民拉近距離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我們要推的概念和政見是蠻硬的。」洪立齊解釋,姚文智推出的「空間驅動城市改革」概念,背後有很長時間的準備,從2014年參加黨內提名時他就主張廢松山機場的「地殼改造運動」;當屆雖然不是由他代表參選台北市長,但姚文智仍持續求教於專家學者。2017年他曾推出一支3D動畫政策影片,倡議台北西區的發展政策,暫且不論政策方向正確與否,但他對於市政早有準備,按理來說應能夠從容出手。
「在前期宣傳後,發現效果不如預期,內部做了很多次檢討,大家都想找出更好的表達方式。」原本以為的亮點,卻無法引起民眾興趣,選戰開打以來,姚團隊並不乏知名度,只是登上媒體版面的事件經常不是他們想要的。洪立齊坦言至今還在努力發展更有效、更多元的溝通方式,希望能引起選民對政見的興趣,「有些民眾看過3D影片,聽座談會後,會產生許多質疑,如經費哪裡來、要多久時間、有沒有細部規畫等等,如何去回應,也是我們之後的宣傳重點。」他說整合資訊圖表,或是懶人包的敘事方式,都是可能的選項,「希望能讓選民相信這些政策確實可行,也確實能為台北帶來變化。」他認真地說著。
文|賴韋廷
圖片提供|姚文智競選辦公室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8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