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可睞 MONCLER 春夏鑑賞會亞太區首站 台灣率先揭幕 MONCLER GENIUS 下一篇章

Moncler 打破常規,推出 Genius Project 「天才計畫」

2018 年 2 月,盟可睞 Moncler 打破常規,推出 Genius Project 「天才計畫」,大膽突破傳統時裝秀一年兩次的發表型態,八個天才系列以整體形式公佈亮相,並為每個系列打造 360 度全方位的獨立計畫按月呈現,引爆時尚界熱潮。2018年 9 月的米蘭時裝周上,Moncler Genius華麗蛻變,以新系列續寫Moncler Genius「下一篇章」, 將進行中的計畫拓展至全年。在延續品牌獨有傳統與價值的同時,堅定地憧憬著未來。

 

台灣更率先於 11 月 21 日在台北信義區的 Woolloomooloo Xhibit 舉辦「盟可睞 Moncler 2019 春夏 Genius The Next Chapter 鑑賞會」,透過影像展現各個系列的創作精神、意圖和氛圍。每位設計師透過自己的敘事方式,用影像說故事。一屋之宇,匯集眾聲。Moncler Genius 藉由不同的創意手法,邀攬時尚界天之驕子們攜手合作,重新定義盟可睞  Moncler 身處數位時代的新語言,著眼於不同的世代,與顧客保持交流與溝通。

 

本次 2019 春夏鑑賞會選址純白色系的展演空間中發表,充滿無限想像力。Moncler Genius 的概念這麼強烈,甚至可以穿透螢幕,讓觀眾身臨其境。每位設計師都藉由視頻媒體,通過視覺敘述來傳達自己的思想:1952 運用千變萬化的幾何排列,解構並重組整套服裝與細節,打造出一輯迷幻的拼貼影像;Simone Rocha 為盛開的英式花園添上感性觸覺,花瓣、樹葉、花苞等在螢幕上迎風綻開;Craig Green 則將他的作品投放到視頻的空間中,探索、釋放其標誌性的張力和防護功能;川久保玲的徒弟二宮啟 (Noir Kei Ninomiya)的模塊建構主義被轉化為 3D 虛擬服裝模型;在潮流界最具聲浪的藤原浩(Fragment Hiroshi Fujiwara)則與藝術家 Michal Socha 合作,完成一部穿越潮流元素和季節變幻的探險動畫短片。

 

這是一種全新的語匯,用以適應不斷發展的時代。不論線上線下,產品或是創意行為,Moncler Genius始終擁有源源不斷的生命力。通過熒幕來展現產品也與 Moncler Genius 的商業模式及品牌大膽創新的精神保持一致。

 

盟可睞 MONCLER CRAIG GREEN 合作系列

Moncler Craig Green 合作系列圍繞防護的理念和性能展開。設計師從帳篷和風帆汲取靈感,打造出「可穿戴的居所」。他的設計理念在綁帶連帽斗篷中發揮到極致,大膽的對比色使服飾的形態更加引人注目。絎縫和印花以創新方式融入以風帆為靈感的產品中。

 

盟可睞MONCLER 1952系列

Moncler 1952系列拓展視野,將Moncler的經典系列改造升級。男裝系列散發出流行的都市風情,亮眼印花成為其標誌性特色。女裝系列則通過體積、材料及剪裁的變化,將高科技亮面尼龍與印花縐紗等珍貴質料結合,讓城市風格煥發新的活力。

 

盟可睞 MONCLER SIMONE ROCHA 合作系列

Moncler Simone Rocha 系列透過花園和園藝世界探索女性化的本質,設計版型極具浪漫氣質,並以大片綻放的花朵作為裝飾點綴。襟翼、珍珠、亮片、印花和貼花裝飾精緻地改寫 Moncler Longue Saison 羽絨系列。PVC 質料、圍裙、帽子、絲巾、毛絨拖鞋和長筒皮靴則增添了一抹奇異色彩。

 

盟可睞 MONCLER FRAGMENT HIROSHI FUJIWARA 合作系列

Moncler Fragment Hiroshi Fujiwara 合作系列從細微之處改變普通產品。外觀看似平淡無奇,實則集合了高科技性能及輕盈便攜於一身。系列單品以世界巡演為主題,同時借鑒旅行和音樂的理念,雨衣、格子西裝、派克大褸、戰地外套、旅行外套都印有藤原浩的標誌性字樣。

 

盟可睞 MONCLER NOIR KEI NINOMIYA 二宮啟合作系列

Moncler Noir Kei Ninomiya 二宮啟合作系列為重複、模塊化和抽象幾何賦予新的生命。二宮啟的作品由細小模塊組合而成,通過微型的金屬環串連結合在一起,手工極耗神思,外觀因而呈現出特殊的工藝感。這一全黑的系列還配搭鎖鏈、花瓣以及超音波標識,然而形態依然保持著女性化。

 

關於盟可睞 MONCLER

盟可睞 Moncler 於1952 年在法國格勒諾布爾(Grenoble)創立,目前總部設於意大利。多年來,品牌致力與攀山專家的通力合作,糅合時尚與創新科研成果。盟可睞 Moncler 透過多個大衣系列,將最極端環境的需要和都市生活的節拍完美融合。2003 年,Remo Ruffini 先生正式擁有 Moncler 品牌,並擔任品牌的主席與首席執行官。品牌生產並發佈盟可睞 Moncler 旗下服裝及配飾系列,於全球多家專門店、世界各大頂級百貨公司與多品牌時尚精品店出售。更多品牌資訊,請登錄盟可睞 MONCLER  官方網站:www.moncler.com

 

via Moncler

百家媒體聯手捍衛著作權!打造合法使用與尊重創作者的文化

百家媒體聯手捍衛著作權!打造合法使用與尊重創作者的文化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於1月17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3館2樓拱廳辦理「2025台北雜誌年會暨第十屆第二次會員大會」並舉辦「內容有價、侵權案告捷:百家媒體攜手保護著作權」記者會,吸引眾多媒體領袖與產業專家出席。記者會強調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呼籲社會大眾共同支持內容創作價值,維護產業永續發展。

(圖片提供:雜誌公會)
(圖片提供:雜誌公會)

內容有價:消費者不可忽視的責任

2023年某讀者因於 LINE 群組非法轉傳雜誌媒體 PDF 檔案遭檢舉,並由雜誌公會聯合商業周刊、天下雜誌及今周刊提起訴訟。歷經一年多審理,法院於 2024 年 11 月判決被告拘役 30 天並駁回上訴,展現法律對侵權行為的嚴正態度,再次強調「內容有價」的核心理念。

雜誌公會理事長龔汝沁表示:「智慧財產權是媒體產業永續發展的基石。公會將持續推動立法,堅守內容有價的理念,並呼籲社會大眾支持,從合法使用做起,尊重內容創作價值。」

產業呼籲:打造合法使用與尊重創作者的文化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表示,智慧財產權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支柱,媒體作為第四權,為民眾權益發聲,不僅應捍衛大眾權益,也必須為自身權利發聲。梁永煌直言:「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權益都無法守護,又有什麼資格號稱能帶領新聞媒體推動公平與正義?」

他提到,近期成功處理的智慧財產權案件,離不開相關人員的道德勇氣,這也應成為每個人共同擁有的責任。他認為,上述判例為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立下更清晰的標準,讓社會了解非法行為的危害。並提出未來三大行動方向:第一,應讓大眾了解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避免因缺乏法律知識而誤觸法網。第二,希望文化部等相關機構協助擴大宣導,促進社會對智慧財產權的尊重與理解。第三,鼓勵每個人都能成為「文化尖兵」與「文化警察」,勇於檢舉侵權行為,為文明社會的進步貢獻力量。他最後呼籲:「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是台灣走向文明與創新的重要一步,也是媒體與社會共同的責任。」

(圖片提供:雜誌公會)
(圖片提供:雜誌公會)

城邦媒體控股集團法務總監邱大山則指出,非法轉載對內容產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他強調,民眾如需分享內容,應選擇付費閱讀或透過合法管道,如圖書館借閱或電子書平台,培養尊重創作者的文化氛圍。

此外,天下雜誌集團法務總監邱愛倫指出,非法轉傳行為早已滲透至各類社群,這些地方頻繁轉載雜誌數位媒體內容,卻缺乏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基本認識,這類行為已對內容產業造成龐大的經濟損失。盼政府加強跨部門合作,應對數位化所帶來的侵權挑戰,並確保數位時代內容創作的永續發展。

共同行動:守護內容價值,支持智慧財產權

雜誌公會藉此機會提醒消費者,非法轉傳電子檔案或盜版連結均屬侵權行為,可能面臨法律責任。合法使用與分享內容,不僅是對創作者的支持,更是維護知識生態的重要一步。

(前排左起)城邦媒體控股集團邱大山法務總監、今周刊梁永煌發行人、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龔汝沁、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專門委員廖倪妮以及天下雜誌群邱愛倫法務總監(攝影:黎泰山)
(前排左起)城邦媒體控股集團邱大山法務總監、今周刊梁永煌發行人、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龔汝沁、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專門委員廖倪妮以及天下雜誌群邱愛倫法務總監(圖片提供:雜誌公會、攝影:黎泰山)

第19屆愛心獎圓滿落幕!善心無遠近,愛心創奇蹟

第19屆愛心獎圓滿落幕!善心無遠近,愛心創奇蹟

愛心獎放眼全球,跨越港澳台,發掘無數行善生花的動人故事,將為善不欲人知的行動匯流成無疆的愛心大海,本屆有9個得獎者獲此殊榮,這些行善者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從作家、企業、社福基金會到醫療團體,幽谷伴行,點亮無數生命,他們的奉獻,不僅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也讓社會大眾看見人性最真摯的光芒。

 得獎者合照(左起)富士康代表崔志成、紀文風、潘江雪、丁和木、法鼓山代表柯瑶碧、肝基會代表黄婉瓊、方李邦琴代表方樹斌、曾醒明以及莫言(右上者) 。
得獎者合照(左起)富士康代表崔志成、紀文風、潘江雪、丁和木、法鼓山代表柯瑶碧、肝基會代表黄婉瓊、方李邦琴代表方樹斌、曾醒明以及莫言(右上者) 。

愛心獎始終秉持著表彰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慈善工作者與機構的使命,這些平凡而偉大的心靈無聲無息在社會每個角落播撒著愛與希望。2024愛心獎頒獎典禮日前在香港鳳凰衛視大埔總部舉行,獲獎者有來自中國的作家莫言、安踏集團創始人丁和木、富士康科技集團、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創辦人潘江雪,還有來自香港的無止橋慈善基金發起人紀文鳳、「送炭到泰北」香港發起人曾醒明以及台灣法鼓山慈善基金會、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甚至有海外的美國方李邦琴基金會主席方李邦琴,持續發光發熱,揮灑大愛。

每一份無私的奉獻,都是社會向善的基石。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台灣的獲獎代表並非個人,而是以「組織」形式獲獎。

之一為法鼓山慈善事業基金會,落實創辦人釋聖嚴法師的莊嚴聖念,以整體關懷、凈化人心為主軸,推行國內外社會福利、公益慈善及災難救助項目,多次獲內政部、衛福部基金會評鑒優等獎。百年樹人獎助學金已邁入第23年,累計總受獎學生逾6萬人次。

法鼓山慈善事業基金會創會23年,每年不僅提供逾1200件弱勢家庭經濟補助,先後參與多項重大災害後續關懷與援助,如2004年南亞海嘯、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及緬甸納吉斯風災、2009年台灣莫拉克風災、2010年海地大地震、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2013年菲律賓海燕大地震、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2023年土敘大地震等,都有他們的身影。

法鼓山代表柯瑶碧
法鼓山代表柯瑶碧

之二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肝病是台灣健康的最大殺手,回顧創會歷程,時間回到1994年,來自台大醫院的多名肝膽專科醫師在與無數肝病病人接觸的過程中,有感於民眾對肝病的無知,再加上肝病初期沒有症狀,病人通常都是在肝病很嚴重或肝癌末期才就醫,導致肝病的悲劇不斷上演,留下悲傷的肝病遺族家庭。因此發起一場消滅肝病的革命,成立一個以肝病防治的民眾宣導及醫療研究為宗旨的基金會,教育民眾正確的肝病常識。

走過30個年頭,肝基會在台灣300多個鄉鎮及偏鄉離島舉辦免費肝病篩檢900場、肝炎衛教講座逾2000場,服務逾100萬人次,甚至補助貧困病患醫療與交通。此外,更設立「肝病優秀論文獎暨研究獎助金」鼓勵肝病研究、獎助國外研修、出席國際研討會。於2017年獲得醫療奉獻獎、2021年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2022年堉璘台灣奉獻獎,至今仍以消滅台灣肝病為己任,持續推廣正確預防保健觀念。

肝基會代表黄婉瓊
肝基會代表黄婉瓊

愛心獎藉由這些不可磨滅的貢獻,傳遞愛與力量,激勵更多人投身慈善事業,讓愛心如涓涓細流,匯聚成改變世界的洪流。愛心獎涵蓋範疇廣泛深遠,從教育、醫療、環保、貧困救助,到災難援助,每一名慈善工作者都在各自的領域中,通過無數日夜堅持與付出,點亮基層受苦者生命,讓世界更美好。愛心獎終選委員會主席李焯芬在致詞時表示,在當前這個衝突不斷、戰火紛飛的世界中,這份對基層受苦者的摯誠關愛,尤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