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古今風韻交錯的大稻埕街廓,我們跟著織品藝術家鍾瓊儀(Eileen)尋找創作的材料。從狹長的老公寓出發,穿過南北乾貨行,最後來到永樂布市。在Eileen眼中,布市裡所有的圖案與材料,都有可能化身日常生活中簡單的美好體驗。
看著母親刺繡的兒時記憶,似乎在Eileen的骨子裡埋下了與織品的緣分。就讀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設計系時,因而選擇擁有熟悉感的纖維為創作媒材,從此深掘其無限可能的創造性。曾獲得義大利瓦奇里納獎——國際當代織品纖維藝術競賽首獎,並受邀至義大利作為藝術家身分於當地駐村,目前也是糸島織物mee.textile 的主理人。
織物,可以是觸感的集合
Eileen 從小生長在純樸雲林的芒果園裡,除了採收時期以外,母親在閒暇之際會拾起針線刺繡,讓Eileen 在孩提時代對於織品有了初步認識。大學時期就讀材質創作設計系分組時,選擇金工與纖維作為鑽研與設計的媒材,但相較於需要長時間待在同一空間製作的金工,她對於纖維始終保有熟悉感,可以一個人安靜地完成作品,且不論何時何地都能信手拈來編織出當下的靈感,彷彿更能貼切地記錄生活。
對於Eileen 而言,腦海中的想法才是創作本體,材質只是作品傳遞訊息的媒介。她將織品回溯原點,透過原料纖維本身具有的絲、線狀肌理,試圖發展出更多未曾有過的可能性,像是在紡織線材的時候混搭金屬、棉、麻等,讓纖維跳脫傳統平面的制式思考,這也是她在藝術創作的路途上,不斷努力與挑戰的一大課題。
在2013 年Eileen 嘗試使用羊毛包覆鐵絲,打造出一座小屋般的立體框架,表層噴上桃紅色螢光漆,並任由油漆腐蝕羊毛,營造出類似菜瓜布的僵硬紋理,這項作品靈感來自於搭捷運的時候,看見周圍的人都沉浸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螢幕的世界裡,在當時的環境下彷彿她被獨立在外, 衍生「3C 產品正在啃食這個空間」的巨大衝擊,引發本次創作的起源。
Eileen 的創作,除了形式上的創新,也希望透過創作傳遞觀念,譬如利用蠶絲布轉印影像,擺放於兩張面對面的椅子之間,猶如虛擬和現實轉換間透露出現代人的空虛感,將纖維轉化為三維空間的構成,描述了她對當下景況的確切想法。此件作品也為她拿下義大利第九屆瓦奇里納獎——國際當代織品纖維藝術競賽(Valcel lina Award-International Texile/ Fi lber Art Competition) 當中的首獎, 並獲得文化部的補助,開始踏上糸島織物的品牌創立。
你所不認識的羊毛
從糸島織物的原創商品到大型裝置藝術,Eileen 都喜歡以羊毛為最原始的材料,再行混搭他種材質,跳脫羊毛本身的質感。羊毛作為高蛋白的動物性纖維,觸感相當溫暖,質地蓬鬆且柔軟,可塑性非常高,但卻不容易表現出硬挺的立體感。除了利用羊毛碰到水會收縮的特性,故意將之以水洗或蒸氣處理的手法來增加挺度,Eileen 也做了很多嘗試,表現出羊毛的無限可能性。
像是在手工紡織線材的時候就曾經加入﹁麻﹂料纖維,藉由其乾澀且缺乏彈性的特質,混入羊毛製成織線,用來提高織品的硬度,編織而成的作品也會隱約散發麻料的光澤感。而手工紡織線材的過程也很有趣,現場看著她一邊抓取羊毛,一邊讓旋轉的紡錘不斷地絞入,每次抓取的纖維分量會決定線材的粗細,再視情況加入不同顏色的羊毛、棉、麻或烏干紗等纖維,生產出原創性十足的線材,完成不同藝術創作所要呈現的質感。
每日接觸的生活質地
具有光澤感的蠶絲布、麂皮、烏干紗都是Eileen 相當著迷的材料。半透明的蠶絲布是Eileen 喜歡運用的材料之一,她會將不同的影像轉印在蠶絲布上,藉由半透視的特性製造出影像重疊的景深感,從平面的層層影像堆疊,衍生出3D 立體感。而麂皮表面的光澤則時常用來表現材質差異性,像是與棉或皮革產生對比,具體表現在糸島織物的豐收漁夫包,轉變成生活的物件。
「纖維可以應用與變化的可能性太廣泛了,它可高可低,是藝術也是日常,所以才會這麼有意思。」
不在工作室創作的時候,Eileen可能就在前往授課的路上。在充滿小朋友的班級裡, 她教導孩子們用雙手來回摩擦搓揉羊毛纖維,「告訴他們線就是這樣來的(笑)」,認識原料之餘,藉由單純的天性激發創意,且除此之外,也會請學生帶著舊衣服到課堂上嘗試拆解;把已經完成的織品視為材料,透過拼湊與編織再製造成椅墊。我們問Eileen,織品最吸引妳的地方,是什麼?Eileen 微笑地說:「每天,我們不都會與不同的織品相遇嗎?」織品就是每個人天天都會使用,接觸的材料;它具有太多面貌,時而閃亮具有光澤,時而潤澤輕巧柔軟,如果想要探索織品的無限可能性,何不先從我們每天的衣櫃開始呢?
撰文| Finn Ho
攝影| Evan Lin
更多與生活、材料、工藝、文學有關的美感,都在La Vie與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所出版的《觸之美:從手到心的美感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