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光具有顏色、溫度、質感與深度,並左右著人類的感受。因此,若把建築本身視為生命的軀體,那麼光無疑就成了主宰空間狀態的靈魂。建築旅人謝宗哲在遊歷各地後,看到了不少令人驚嘆的建築作品,其中光的表現也各有不同,這邊分別就柯比意的兩大經典作品:拉托瑞特修道院、廊香教堂,分享光在建築裡形成的戲劇性場景。
光的陰翳禮讚 拉托瑞特修道院
現代建築大師柯比意晚年的傑作拉托瑞特修道院(Couvent Sainte-Marie dela Tourette),與廊香教堂屬於同一個時期,就整體格局而言,因為是個讓修道士靈修與生活的場域,柯比意在設計上採取了相對靜態的合院式構成,並以十字形廊道連結內部空間。這個修道院裡的禮拜堂祭壇之處,將光壓抑到最低限,因此光線只能從細長的狹縫微微透進室內。不少人來到這裡會發現,這個空間就是安藤忠雄「光之教會」的原型,但仔細觀察,仍可以發現兩者在光的處理上有著很大的不同。有趣的是,位於建築側面獨立出來的祈禱室,透過覆土植草屋頂的三管圓筒,將光以大面積的方式引導而入,使得禱告空間呈現一種被和煦之光籠罩的狀態,與禮拜堂中的細微光線有著很大不同。
若要說拉托瑞特修道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則是連接各空間的廊道中,光因為形式不一的窗框、柱列,甚至是不同顏色窗簾、檔板所呈現的紋理,讓原本平淡的光在線條切割下,有了完全不同的節奏、韻律及漸層濃淡。來到這裡,光是漫步在這些廊道當中,就能看到修道院中呈現的精神性與醍醐味。
光之交響與協奏 廊香教堂
廊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不僅展現了柯比意晚年創作的爆發能量,也呈現了其顛覆自身建築風格的一面。有別於早期蛻變自純粹主義的白色住宅,或者類似風格派注重垂直水平構成的設計,這座建築運用具有可塑性的混凝土材料,形塑極具流線的造型,有人覺得看起來像鴨子,有的人則因為船底造型的屋頂而將其視作一艘方舟。造訪廊香教堂時,令我感到最震撼的,莫過於身處昏暗的室內,卻在一轉身便發現整個人被小窗透入的光所籠罩。這些光就像嬉戲的天使們,想盡辦法從建築的各個角落、縫隙湧進來:有的從厚牆上的小窗鑽進來,宛如繁星閃爍的光;有的從來自高塔煙囪般的開口進入,呈現由上而下的光束;還有一些是從縫隙中透射進來,而漫射浮現在建築表層上。
安藤忠雄曾經形容這些光給他的感受:「在那裡向我襲來的,是來自於所有方向的、摑打著我的身軀,充滿了劇烈與暴力的光。從傾斜的牆壁所開口的四角窗,白天強烈的光線射了進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光線,將鮮明的輪廓映照在地面上,分別呈現著紅、青、黃等繽紛的色彩。在那兒只存在著如同讓眼珠子一直轉個不停那般混亂的空間而已。」而在同一個空間,我所感受到的竟然是帶有音樂性的光之交響與協奏,是彷彿沐浴在天使詩歌頌讚下而得到救贖恩賜般的滿足。
文/謝宗哲
攝影/謝宗哲、Olivier Martin Gambier、Nic Lehoux
圖片提供/ Fondation Le Corbusier、AON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