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3年開館以來,台北市立美術館在這35年間除了見證台灣當代藝術的演進與活躍外,也孕育了一批台灣優秀創作者,而作為從創始以來的美術館年度盛事,「2018臺北美術獎」也於日前揭曉,藝術家王連晟作品《閱讀計畫》從280件遞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成功榮獲本屆首獎!五組優選獎得主則分別為于軒、走路草農/藝團、林羿綺、張允菡、張紋瑄;而邱子晏、東冬.侯溫、鬼丘鬼鏟、陳呈毓、陳依純、郭俞平、賈茜茹、饒加恩八組藝術家則獲頒入選獎,14組藝術家的作品也將在北美館三樓展間亮相,讓藝術迷得以一窺新銳藝術家的創作能量!
對於本屆臺北美術獎表現,評審團指出:「今年臺北美術獎,除了創作者的實踐力、表現力之外,評審們皆高度重視作品所能展現的『觀念完整度』。獲獎及入選作品總體上反映了當代創作者游走在不同質材、媒介,以及多元、混搭呈現上的優異能力。創作者們不僅都具備高度移動力、知識掌握和資訊獲取的能力,並且擅於援用跨文化內容的材料。這代表著隨著時代改變,創作的觸角與思維向度都較以往大為擴增。王連晟和于軒的作品,技術性及物質形式精準地配合,作品予人細緻而溫暖的體驗,首獎《閱讀計畫》則將視覺聽覺融合一氣以表達出其內涵。
張紋瑄的《自殺技術基金會:年度發表》具有高度思辨性,觀念和形式相輔相成。張允菡巧妙運用空間和光線,將極地的氛圍成功融入個人性、親密性的文本中。走路草農/藝團和林羿綺,則都通過尋溯/考掘/再想像,共同交織出地方生活感的紋理和其中人文流動的精神。」。
得獎作品也將首度於美術館三樓空間舉辦,14組藝術家將以完整的個別展間呈現作品,展現不同於以往的展覽課題與格局。
首獎用自動翻書器 反思台灣教育
榮獲本屆首獎的王連晟,其作品《閱讀計畫》大概會讓你很有感,回想自己在求學期間是否就像是讀書機器般。23台自動翻書機器加裝的感應裝置,當人們靠近便會自動翻書,而所閱讀的正是象徵儒家思想的《論語》,將展間架構出不斷勞動、制式的閱讀空間,提出對台灣教條式教育的反思。
五組優選獎
于軒《克萊因‧赫茲-不存在的實驗》詮釋當記憶被留駐在斑剝凋零中,用藝術創作傳遞時間殘缺的美感,並將其生命之美在崩壞殘缺裡重新綻放。
走路草農/藝團《湖底田水上考古系列》紀念自身與已逝世祖父的陌生情感,視藝術為一種珍貴且有價值的勞動行為,重新拼組無可名狀的記憶碎片與情感連結。
張允菡《其實我們什麼也不是》將自身走訪北極的遊歷經驗,以凸顯北極白晝強烈光線的系列繪畫,與手抄寫的日記文字,彼此不互為解說的兩種形式及敘事性,共同描繪出北極的樣貌,回應在無人之境的場域下,個體存在之於社會化與全球化的反思。
林羿綺《信使計畫:返向漂流與南洋彼岸》企圖梳理複雜的歷史與文化積累,探索東南亞華裔家族現今所面臨的身份認同問題。
張紋瑄《自殺技術基金會:年度發表》擬造虛構機構「自殺技術基金會」,舉行由參賽者主導影響集體未來的自殺計畫,藉由書寫或演出形式,提出隱含「歷史書寫」的套層結構。
八組入選獎
邱子晏《小城故事》從自身客家經驗與處境出發,交織出電影影像與觀眾視角的想像空間,將原片中當時臺灣人民語言與生活被禁語的狀態重新填補,重新創造影像敘事的更多可能。
饒加恩《計程車》以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並置紀錄片與電影影像的語彙,藉由個體經驗,再製出場域空間複雜的歷史精神與心理地圖。
陳呈毓《雲氣平衡》以錄像散文的形式,描繪當代社會人們對於生產影像的慾望,以及對於雲端運算的依賴,從而反思現代人於雲端數據世界中,如何重新描繪出數據、影像生產與我們生活的地景間的關係。
陳依純《進入世界系:地球防衛少年》引用日本思想家東浩紀(Hiroki Azuma)對「世界系」的詮釋,以不具體的國家及社會的角色設定,重新詮釋一個模糊國家和社會界線的更巨大世界觀。
賈茜茹《「大勇街25巷,」》一系列關於家中之物的個展,製造出介於展場與樣品屋之間的場域,讓觀眾在現實與超現實中尋找藝術與生活間模稜的界線。
太魯閣銅門部落的藝術家東冬.侯溫結合行為表演、影像藝術、環境劇場等跨界藝術的創作形式《3M—三件正在發生的事》,講述部落信仰祭儀、語言正名、文化傳承等衝擊與隱憂。
郭俞平《我的胃裡沒有午飯,脖頸在尋覓陽光,腦子求索著愛情,靈魂裡有慌亂,心裡則有一股刺痛。》將跨國移動的內在情感及家屋的意象轉化為空間場景,從「缺」的角度探討「家」之於生命階段的意義與轉變,並且聯繫出藝術家自身回憶與自我存在的關係。
藝術團體鬼丘鬼鏟《近古代臨摹》一則模擬桑德爾蘭博物館(Sunderland Museum)民眾活動的館藏照,以各式罕有物件及生物建構出提供給盲童的觸感圖鑑;另一則以縮限觀者視線的方式進行行為藝術演出,重新探究現場藝術表演的真實性。
文字整理:Ian Liu
via 北美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