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戲票、走進劇場對號入座、在觀眾席上等待著看戲,對這樣看表演的方式已經太習以為常了嗎?成立兩年半的新銳跨界展演團隊「明日和合製作所」,正以邀請觀眾一起加入體驗的「沉浸式」(Immersive)創作計畫,為台灣的表演藝術領域帶來充滿實驗性的創新火花!
為心目中的人選煮一頓飯,然後留下紙條讓陌生人品嚐;和超限量的觀眾們一起置身密室,齊力解謎才能讓故事走下去;又或是來到曾為國民大會會場的台北中山堂,手拿光球準備投下這場民主大戲的重要一票!
這些充滿參與和互動的表演內容,分別是明日和合製作所這兩年多來的代表作品《做一頓飯》、《尚未指稱的對話》、以及在去年台北藝術節演出、廣受討論的《山高流水之空中》,無論從主題或形式上來說,都顛覆了過往「你演我看」的傳統劇場邏輯,而組成明日和合製作所的洪千涵、張剛華、黃鼎云三人,就是共同創造出這一場場創意劇作的靈魂人物。
專訪的那天,我們約在兩廳院咖啡館,分頭到場的三人,完全不需要暖場便迅速切入熱烈討論模式,曾是北藝大同學的多年好默契,讓他們在畢業各奔東西的五、六年之後,下定決心回到劇場領域一起成團合作。既然都要全心投入,當然就不想只是重複大家都走過的傳統劇場路數,「我們都覺得可以走出傳統黑盒子劇場,做看看經典文本之外的新嘗試」鼎云語氣篤定地說,在一旁的剛華和千涵也紛紛點頭贊成。
團隊命名為「和合」,其實就是集體、共同(collective)的意思,而訪問過程中,就能窺見三人合作的基調,有時默契好到剛華挑個眉或鼎云稍稍沉默半秒,千涵居然就能精準接梗,有時又超直率的彼此針鋒相對爭辯起來,「妳不要介意啊!我們平常討論就是這樣啦」千涵笑著說。從沉浸式到對觀眾參與的想法,正在實驗摸索中持續前進的明日和合製作所,就在這樣毫不保留的坦率聊天裡,與我們分享了更多創作者們幕後細密又充滿張力的所思所想。
Q:想請三位先談談你們對「沉浸式」這概念的想法?
鼎云:其實我們很少直接想「沉浸式」這個詞,而是想讓觀眾身在事件的中心。
我認為理想的沉浸式不是單純「接收或感受」,而是要加入「思辨和共鳴」,讓觀眾在思考的脈絡裡,進而採取參與行動,而真正達到沉浸效果。
千涵:像是《尚未指稱的對話》就是以遊戲劇場(theatre games)的概念在做,
我們設定了規則和遊戲流程,也在一個經過設計而有完整氛圍的空間發生,觀眾邊進行任務邊闖關,劇情需要主動參與才能推進,對我來說,觀眾個人經由行動延伸出的reflection,才是那個造就沉浸式劇場的重點。
Q:在你們許多作品中,觀眾不只是接收刺激的感官沉浸式體驗,更有許多作品是邀請觀眾加入的「參與式演出」,這樣的想法是從何而來?
千涵:一開始是在英國接觸到改編自莎士比亞《馬可白》的《SLEEP NO MORE》,觀眾可以在各樓層中自由穿梭,等於是把剪輯作品的選擇權交給觀眾。但《SLEEP NO MORE》的方式,觀眾戴著面具還是處在隱形、接收、單向觀看的位置上。
鼎云:換個角度來想,沉浸式劇場的概念也不全然是新的,像是台灣在1980、1990年代出現的「社區劇場」,也是邀請社區民眾主動參與、互動密切的概念。只不過現在談沉浸式,多數會先從視覺條件上的包圍感切入。
Q:像是《尚未指稱的對話》之於剝皮寮、《山高流水之空中》之於中山堂,部分參與式作品的創作方向和場地歷史脈絡很緊密,關於場地背景和營造觀眾的沉浸感,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鼎云:傳統的劇場大多是在「黑盒子」空間進行,就像美術館的白盒子,都是一個「中性」的場域。而當離開了那樣的空間,無論如何,創作時多少都會在地景、歷史脈絡、或材料取材上和場域有所呼應。我也覺得,每個黑盒子外的場域,原本就會和觀眾說話。我們做這樣的內容設定,可以說是「借力使力」。像在王大閎建築劇場的《走路去月亮的人》,因為是那個空間啟用後的第一個作品,所以會有「引言性」的需求,館方也希望我們這麼做。
Q:場域和內容的密切關聯,對你們巡演或到他處表演、接觸到更多觀眾這件事有影響嗎?
千涵:哈哈,其實我們剛剛才正聊到這件事。
鼎云:在《走路去月亮的人》之外的其他作品,我們通常不算是一個site specific的狀態,比較像是site responding。作品討論的議題內容,可以在不同層次上聚焦或是更廣泛,比如說去年底在曾為空軍總司令部空間(現今為「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演出的《林愛國招募計畫》討論的不只是軍人,而是關於性別形象的塑造,所以在改變場域的時候,還是可以延續演出。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提煉出這些生產模式,再導入其他議題內容。
INFO│明日和合製作所
「明日和合製作所」成立於2016年初,核心成員洪千涵、黃鼎云、張剛華決定以團體形式尋找創作上的可能。現階段作為發展主軸的核心觀念:「現場展/演」 (Live Exhibition)、「回應式創作」(Responding Creation)、「沉浸式計畫」 (Immersive Project),在表現形式上不侷限特定媒材/媒體,反而更重視生產過程與社會、環境、科技、歷史等其他領域之折衝。三人亦同時發表個人劇場作品。
文|方敘潔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明日和合製作所、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台灣國際藝術節
【完整內容請見《La Vie》2019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