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鏡花水月的想像?對於西方世界來說,遙遠的東方國度宛若罩著朦朧面紗的神祕女郎,總帶點迷離想像,然而基於雙方文化差異下,所碰撞出的藝術火花又是如何?作品是否也如隔層紗曖昧地玩轉東方人事物,正於台北故宮展出的《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將帶你一窺大航海時代,歐洲國度與東亞國家間獨特的美學交流關係!
籌備超過一年,作為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與台灣故宮的初次展覽合作,來自台灣、在荷蘭國家博物館亞洲藝術部擔任研究員的王靜靈博士,則成了本次穿針引線的重要角色,他表示本次展中有32件展品來自荷蘭國家博物館,可說是亞洲借展規模最大的一次,本次展覽亦突破過往多以宮廷傳教士為視角的主題策展,《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則多著墨於荷蘭商人貿易、使節團往返東西方,藉著不同角度看見迴盪於東西之間的交流故事,甚至探尋當時在歐洲各國掀起的「中國熱」。
十六世紀末當明朝正處朝代晚期之時,或許國家正在衰敗,然而在歐洲人眼中卻是藏有無限寶藏與精湛工藝的繁華之國,航海貿易時代的到來,種類繁多的中國商品湧入歐洲市場,特別是極少量的中國瓷器瞬間點燃貴族的收藏心,彷彿擁有東方風情的藏品是彰顯個人絕佳品味的象徵。而當時正脫離西班牙統治掌控的荷蘭,由於西班牙刻意在貿易上孤立荷蘭,逼得荷蘭人只得自尋新路,當時荷蘭航海探險家威廉˙巴倫德茲(Willem Barentsz)試圖通過北冰洋新航道,從另一方進入中國,然而冷峻氣候卻使得船隻擱淺無法動彈,這趟朝聖東方美夢快速泡湯,儘管事不成甚至得在寒天凍地的北國求生存,但這群無功而返的冒險倖存者,卻在回國後受到熱烈歡迎,其探險故事甚至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海上英雄事蹟。
《大中華帝國誌》(Historia de las cosas más notables, ritos y costumbres del gran reyno de la China)出版於1585年,是當時歐洲對於中國最全面介紹的書籍,儘管其本人未曾踏上中國。
當時船員們所帶著那本由西班牙傳教士胡安‧岡薩雷斯‧德‧門多薩(Juan González de Mendoza)所撰寫的《大中華帝國誌》荷蘭語譯本 (註1),以及其中一幅歐洲版畫,此次也首次飄洋過海移師台灣,在本次展覽中的「行旅足跡」單元展出;當然不只有冒險文物,165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團幸運地覲見剛登基的順治皇帝以及1667年使團覲見康熙皇帝,藉由跋涉東方之旅,那留下珍貴的一手報導與多幅描繪中國地景、物貌的圖畫,皆在展覽中不缺席。
在1602年正式組織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的荷蘭人,一舉取得南洋貿易的霸權外,也讓阿姆斯特丹一躍成為世界貿易中心。不過談起珍寶,當面對茶葉、絲綢、香料、瓷器等琳琅滿目的物件,對當時歐洲人來說,最夢寐以求的奢侈品莫屬來自中國的瓷器,之所以如此著迷,主要是因為歐洲要直至十八世紀才發現製造瓷器的配方,因此當時眼前那來自遙遠東方國度的精美藝品,頓時間洛陽紙貴,不僅成了上流貴族心頭好,更是代表個人財富與地位的象徵,甚至從皇室宮殿到中產階級家中皆設有所謂的「瓷器室」,好好炫耀尊爵不凡品味。
五彩荷蘭紋章瓷 荷蘭國家博物館藏
「異國奇珍」單元展區,正是揭露荷蘭人於十七世紀海外貿易的全盛時期面貌,王靜靈指出展出的瓷器各有特色,其中在十七世紀滿載中國瓷器的沉船「白獅號」,於後出水的碎瓷器標本,一片片被拼湊的碎片,除了還原物件的美麗原貌之外,也像是重現荷蘭黃金時代的外貿榮景記憶。
明末開始接觸中國的荷蘭人,在十七世紀中葉也遇上了明清朝代更迭,儘管滿清早已入關,然而身處南方的瓷器重鎮景德鎮卻因南明勢力,加上戰亂因素,民不聊生。為此,荷蘭人則將眼光放向正值鎖國政策的日本,在1641年成功獲准與日本進行直接貿易後,順勢將瓷器貿易版圖拓展至東瀛,也紓困了1650年時與中國暫時停止瓷器貿易轉輸的艱難局面。在日本最初接受荷蘭瓷器訂單時,即被要求倣效中國瓷器樣式,然而不同於典雅的中國瓷器,日本彩繪瓷器柿右衛門與伊萬里瓷,色彩豔麗的外型對荷蘭人來說,就像是發現新大陸般,東瀛彩瓷風潮迅速襲捲整個歐洲,形成另一波時尚瓷器風暴。
日本 有田窯 青花釉上彩花卉紋瓶、罐五件組 荷蘭國家博物館藏
正因這波日本窯業襲來,當荷蘭再度恢復與中國進行瓷器交易時,竟反過來要求中國匠人依照日本彩瓷形式打造,形成在中國製作日本特色瓷器的有趣局面外,也間接促成了「中國伊萬里」的誕生。看瓷器的眼界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乾脆邀請歐洲設計師孔奈利斯普隆克(Cornelis Pronk)來操刀瓷器圖樣,像是其代表作《持傘美人》,在經由日本匠人轉化下,則成了穿著和服的江戶美人圖。
當然,一段從瓷器開始的文化交流,在商人眼中則是滿滿商機,各式仿效瓷器品充斥市場,儘管工藝上無法和中國瓷器媲美,但其造型、釉色方面卻幾可亂真。然而鐵杵終將磨成繡花針,十八世紀初德國邁森(Meissen)窯廠率先發現製瓷配方並成功燒造瓷器,正式開啟了歐式瓷器之路;那麼原先燒造錫釉陶器的荷蘭窯場呢?依舊持續下去,但卻擁有了極為優雅的美名-Dutch China,也被稱之為「德爾夫特藍」 (Delft Blue),白地藍彩色調,也成了日後荷蘭富有盛名的代名詞。
除了瓷器外,畫作也是彰顯東西方交流的重要元素,從荷蘭國家博物館移師展出的《荷蘭青花釉上彩中國風與黑人紋飾壁磚》,則呈現荷蘭人想像中的各種異國風格,因此觀世音菩薩、中式刀馬裝、黑人等各式風格統統出現在一塊,似乎也頗為成立,至於最讓人莞爾的則是,畫作左上方有荷蘭人仿效的中國字,然而樣式卻讓人無從辨識所寫為何。
青花釉上彩中國人物與黑人紋陶磚
想從多元藝術視角,重新認識東西相遇十七世紀的藝術傳奇嗎?不如前進故宮展開一場兼具知性與感性的「亞洲探險記」!
註1:《大中華帝國誌》(Historia de las cosas más notables, ritos y costumbres del gran reyno de la China )出版於1585年,是當時歐洲對於中國最全面介紹的書籍,儘管其本人未曾踏上中國。
《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前導影片
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
展期|2018/12/20 ~2019/03/10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第一展覽區
文字 / Ian Liu
圖片提供 / 均勻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