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仔細端詳鄒駿昇筆下建構出的世界,會發現其實作品與創作者本人,彷彿有著一股相似的潛在氣質。那是一種低調、細膩、卻又總是在思索著什麼的狀態。當年那個為了追求夢想的他,毅然捨下穩定的美術老師工作,直奔英國主攻繪畫及插畫創作,轉眼間已經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視覺藝術家。然而,創作路上的轉折和變化,當然不是這樣一句話就能說盡的。藉著鄒駿昇近期舉辦《From Stop to Start 啟示的起始—鄒駿昇個展》的機會,就讓我們一探他創作路上的所思所想。
在這個無處不是影像的時代,人們選擇的觀看視角,其實隱然透露出每個人的內在個性。如果用這樣的邏輯來理解鄒駿昇視角下所繪出的一筆一畫,或許是個窺見藝術家內心世界的途徑。
許多人認識鄒駿昇是從他一系列以後腦勺為主題的「後視系列」開始,當年在倫敦的他,給自己訂了30天內要畫3,000張面孔的任務,就在幾乎完成大半之際,他突然反思起,怎麼畫了這麼久,卻從沒挑戰去畫出明明存在、卻總被忽略的背面視角呢?帶著這樣有點反骨的想法,他毅然挑戰了後腦勺這冷門主題,問起當初原委,他以一貫溫和又略帶幽默的語調說,「可能我自己的個性很不正經、很反骨吧,多多少少也反映在作品中。我自己沒有很刻意這麼做,但我就喜歡不完美的東西,有時候不完美反而比較自然。」
精彩創作 源於濃烈的個人情感
旅居英國的那六年,扎實的英式教育,的確將鄒駿昇訓練成跨界好手,學校開放式的工作室,裡頭臥虎藏龍,每個人專精的領域不同,平面設計、產品設計、動畫⋯等等,學校強調的跨界,要求著他與各領域同學透過相互交流,進而汲取不同養分。因為跨足各個不同領域,有人說鄒駿昇的身分是難以定義的。
也因為那段期間的訓練,他的創作多了許多不同色彩,無形中培養出對藝術、設計等多方領域的見解與厚度。不論從他所畫的繪本插畫、設計作品,還是他策畫的展覽,總能在獨特的表達方式中,窺見藝術氣息與設計美感,並融入空間美學概念。在他的三本繪本《勇敢的小錫兵》(2012)、《禮物》(2014)與《軌跡》(2015)中,隱隱透著的懷舊情感,如書中所出現的大型工廠、熱氣球或飛船⋯等工業時代的描繪,皆呈現那相對緩慢的時代感。
在平面創作中,鄒駿昇論述故事的方式,透露著濃烈的個人情感,像是去年為台中市水利局打造插畫人孔蓋,出身台中豐原的他細細爬梳在地歷史,決定以「集散地」作為切入點,以豐原的美好年代中,穿梭於豐原丘陵地的客運與油罐車為主要元素,打造出滿滿台灣風味的作品。對他來說,接下這次合作邀約的原因很單純,「主要是為了想回饋家鄉與家人。像在現在的生活中,兩歲大的寶貝女兒,對我來說也佔了很重要的地位」,他甚至在英文繪本創作裡暗藏許多象徵女兒的符號,家庭對他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嚴肅中加點玩味 蘊藏對真實社會的反思
在鄒駿昇的筆下,每一幅畫都深具幽默詼諧,卻又寓意深長,畫中植入的各種圖像線索,在在表述他對各種社會現象的看法。英國繪本裡的裕隆汽車,傳達著他對台灣的濃厚情感;〈玩具車〉則反映著人性與社會價值的相互矛盾,在童趣的畫風中加入象徵暴力的槍枝,隱喻著看似風平浪靜的表向中,潛藏著各種人性的自我衝突與矛盾。
像是新聞畫面出現鯨魚因誤食垃圾導致擱淺的景象,聖經裡〈諾亞方舟〉描述上帝創造災難的故事,都讓鄒駿昇思考著,在現今的社會狀態中,人類不需要上帝創造災難,反倒是自己創造出許多災難。於是在〈諾亞方舟〉的畫作中,他以浪漫的手法描繪一隻隻瀕臨絕種的動物被熱汽球懸吊在空中,如此嚴肅的景象,卻有著別具特色的美感氛圍,亦成為他最愛的作品之一。
在繪本《軌跡》的敘事發展中,鄒駿昇更藉由一位老台鐵技工與他所養的狗,追逐象徵「更快、更好、更理想」未來生活的小鳥畫面,帶領著讀者回顧台灣不同的歷史建築與車站,詼諧的畫面看似趣味橫生,然而事實上,他更想提醒的是,「正當追逐美好未來的同時,有時候停下腳步,好好感受身邊原本已有的美好事物,也是一種過生活的態度。」
鄒駿昇(Page Tsou)
平面與空間設計工作室「吉日」主理人,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被法國時尚雜誌《WAD》評為最傑出新銳之一。曾獲2011年美國3x3國際當代插畫藝術競賽全場最大獎(best of show)、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首獎等國際重要獎項,並參與2016年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國際設計展,與擔任2017年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台灣主題館策展人等,多元藝術才華備受矚目。
文字/La Vie編輯部、賴郁秀
攝影/黃少柔
圖片提供/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9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