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將會是一座廢墟」日本後現代建築大師磯崎新(Arata Isozaki) 曾提出這樣的觀點,作為全球建築界享有一席之地的東方建築美學先鋒,師承丹下健三、總是穿著好友三宅一生設計衣服的磯崎新,試圖顛覆傳統樣建築樣式,他反對功能決定形式,以與生俱來的藝術家才賦,在建築中追求個人美學觀念的體現。如今這位早已獲獎無數的不凡大師,則在2019迎來其建築生涯的最高榮耀,獲頒2019普立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殊榮,也成為繼丹下健三、安藤忠雄、伊東豊雄後,第8位獲得此榮譽的日本建築師!
「一直以來,我認為最重要的事便是找到方法來掙脫困住自己的框架或美感意識。」
身為日本後現代派建築師,其融匯日本文化傳統與西方當代建築意象的美學,讓他在建築界開始發光。1931年出生於日本九州島大分市,在戰亂時期誕生於世上的磯崎新,14歲時對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的記憶,對他後來的建築理念不無影響,他認為建築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應讓當前的使用者感到愉悅,無論是偶然經過的行人或是周圍生活的居民。「當我成長到足以開始了解世界的年紀,廣島被投下原子彈,家鄉一瞬間毀於一旦。我是在核爆中心附近長大的,那裡是一片滿目蒼夷的廢墟,建築物摧毀殆盡,甚至看不到城市的影子,我身邊只有兵營和避難所。因此,我對建築的最初體驗是一片虛空,我開始考慮人們應如何重建家園和城市。」,正是城市在一夕成為荒地,「廢墟」建築隱喻不時在其作品中顯現。
在丹下健三麾下多年,如同其他建築師一樣懷抱用設計改變世界的理念,磯崎新在1960年代成立個人事務所,更提出了他那著名「未建成」的《空中都市─新宿計畫》構想,當時他針對新宿地區的未來主義規劃,他企圖在既存城市空間上打造另一座居住城市,新舊共存,不但不破壞已有環境,更得以在新開闢的空間適應新生活需求,儘管此計畫未曾實現,然而這份對都市未來的想像,也連帶影響其往後的建築規劃理念。
對比擁有鮮明顯著特色的安藤忠雄或黑川紀章,同樣被視為「日本建築三傑」的磯崎新,作品類型則多樣百變,而他具前瞻性思維方式、對「空間藝術」的深入執著,正是他此次獲青睞的主因,「他兼具對建築歷史和理論的深刻了解,勇於擁抱前衛,從不滿足於複製現有;對有意義建築的追求也反映在他自己的設計作品中,直至今日仍然不斷演進,其方式方法總有新奇之處。」2019年普立茲克獎評審如此盛讚。
善於利用幾何空間排列,加上用色鮮明的磯崎新,其打造的建築接近極簡卻又極為講究細節,簡單又不簡單般的超現實風格,讓人看見其不斷進化的新意。「磯崎新是一個先驅者,他知曉建築的需求是全球性與本地化的統一,而要把兩種概念完美融合,便是一場成極大的挑戰。」普立茲克獎評審委員會主席Stephen Breyer表示。
現年87歲,建築歲月超過半世紀的磯崎新,至今依舊保有滿滿創新活力。回顧其過往精采之作,作為其生涯重要里程碑的洛杉磯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是其第一個國際建築項目,這座下沉式的紅砂岩建築儘管當初備受爭議與挑戰,然而磯崎新藉著印度紅砂岩建築進行體量上的重組,並運用黃金比例與陰陽理論貫穿整體建築,巧妙地連接東西方關係。
而位於日本水戶市的水戶藝術館,聳立並旋轉直衝天際的塔樓,其靈感汲取自「現代雕塑之父」之稱的羅馬尼亞藝術家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無盡之塔,磯崎新與團隊運用56塊三角形面板,進而而位拼接成延伸而上的螺旋塔,充滿超現實的風格不僅讓水戶這座古都增添未來風氣息,更像是為城市注入了一劑藝術強心針。
建築作品逾100件的磯崎新,其餘著名作品還包括大分縣醫館(1959-60)、其附樓(1970-1972,日本大分縣)、大分縣立圖書館(1962-1966,日本大分縣,1996年更名為大分藝術廣場)、北九州市立美術館(1972-1974,日本福岡)、筑波中心大廈(1979-1983,日本茨城)、奈良百年紀念堂(1992- 1998,日本奈良)、Pala Alpitour體育館(2002-2006,義大利都靈)、安聯大廈(2003-2014,意大利米蘭)、卡達國家會議中心(2004-2011,卡達多哈)和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 2008-2014,中國上海)。
Text:Ian Liu
via 普立茲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