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覺得這幾年台北變得很不一樣?除了商圈現實經濟面的運作之外,更多了幾分「文青」氣息,原本荒廢無人管理的舊老宅,開始動了起來,經維修整理後商家進駐,讓台北街頭展現另一風貌。像是位於金華街的金錦町、臨沂街的公益圖書館、和平東路上的聲音光年藝文空間,還有八德路上的一號糧倉……等等,每一棟老屋除了延續它原有的故事外,更添入了新生命,使原本靜如止水、讓人不敢靠近的荒廢區,開始變得有「人味」。
老屋修復新生儼然成為都市計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台北市文化局推動的《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便是要讓老宅透過這項「文化復興」,重獲新生。目前台北市依舊諸多荒廢、閒置、無人使用或待修復的老宅,然而沒有經費的情況下該如何將這些建築重新恢復其榮光、進而帶動城市新生?這些疑問促使《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誕生,如同BOT案的一類,將公部門中登記在案的文化宅交由專業的民間團體修復、經營,希望可以藉由這項計畫,喚起人們對老宅的熱情。
由於這些歷史建築不少為木造或磚造建材設計,工法多半傳統、古老。修復過程中師傅們也一邊查文獻或是詢問資深師傅,一路摸索慢慢地將老屋恢復為原有模樣。像和平東路一段的日式木構造老宅,師傅們使用不少古法如俗稱三角榫的燕尾榫相接成房屋結構;陽明山上的美軍宿舍C481,設計師更查到美國南方常用的牆壁塗料「石質批土」,讓屋況還原為當時美軍進駐的模樣,木頭、紅磚牆、鐵件等走進這些老屋,彷如時空變置,然而又有些今時今日應有的現代設備藏於其中。比如一號糧倉使用隱蔽式設備將空調藏在天花板的木匣後,新舊合一的陳設方式,符合「舊建築新設備」的企劃與構想。
直到看著一號糧倉牆壁上被美軍軍機轟炸的彈孔痕跡,聽見屋外車水馬龍的聲音,才明白老屋修復的意義,是讓更多人看見過去來不及參與的歷史故事。這些故事不僅有靜態的照片紀錄,更利用動態錄影與剪輯將修復故事透過鏡頭記錄保存,如同《老房子文化運動》修復紀實影片提到,當這些文化老宅資產被修復之後,不但還給了老屋原有的樣貌,更透過與建築團隊及設計師的媒合,注入新思維後,賦予不同於以往的新生命,間接地讓台北市多了些商業與科技氣息以外的文化味。
目前《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已推進至老房子文化運動2.0版,最新一筆老屋翻修的歷史建築是位於大安區金華街的錦町日式宿舍群,紅磚矮圍欄、灰黑色屋瓦頂,大樹下的這棟日式老宅與旁邊的新建大樓有著強烈對比,不遠處還有一棟老宅正在努力重生,屆時台北市的新玩法可就不只有潮流集散地或商場,還有這些藏於街弄內的老屋支撐著台北文化。
Text / Zoe Chen
via / 台北市文化局 老房子文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