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風格產業裡,擁有哪些特質的人適合創業?面對快速的產業趨勢變化,怎麼樣才能保持創新?甚至帶領夥伴們持續站在潮流尖端?在創辦肯夢、肯邦等營利型社會企業的朱平,以及跨領域顧問企畫公司Plan b創辦人游適任的快意暢談之中,風格創業家腦海中的策略思考,即將揭曉!
「我時常收到朱先生寄給我的商業新知」,原本就與朱平熟識的游適任(Justin)笑說。朱平與游適任,一位是擁有豐富創業經驗、並持續推動營利型社會企業(Profit for Purpose Business)的企業家,一位是未滿30 歲的新世代跨領域創業人,對商業趨勢和企業創新議題的高度關注,讓兩人從多年前初認識就一見如故。
過幾個月將滿30歲的游適任,大學時便開始創業,無心插柳之下,沒想到還做得不錯,首次創業的設計公司後來被國外企業購併,為他賺入第二次創業基金。接下來的幾年裡,他接連創立了共享單車「Sharing Wheels」,以及共同工作空間「混hun」,一路到目前以永續發展為核心工具,提供企業及政府單位顧問及企畫服務的Pan b。Plan b成立六年多以來,IKEA、富邦集團、台北市政府等單位,都是他們的客戶。隨著這些創業經歷,也讓游適任成為橫跨物業管理、策展企畫、空間再造、甚至打造酒吧品牌的新世代跨領域創業家。
而連續創立肯夢AVEDA、肯邦等營利型社會企業的朱平,不僅擁有美國哈佛商業管理學院總裁經營管理(OPM) 學位,他同時以美髮產業為載體、推動生活風格產業轉型的商業經驗,鼓勵年輕創業人投身有更高社會目的的營利企業商業模式。此外,他也參與投資社企型公司的「活水社投」,幫新創社企建立商業策略、財務制度, 對朱平來說,創業與創新都是改變社會現狀的有力方法。
身處風格產業的兩人,總是保持著站在趨勢浪尖上的敏銳思考力,難得抽空對談,話題一開果然熱度十足。
首先,請兩位聊聊當初為何選擇創業?對創業這件事的看法?
游:現在的公司Plan b不是我第一次創業,學生時代我就開始創業,很難說是某個單一原因,而是生命經驗裡累積了很多個「點」,最後才觸發了創業這件事。真要歸類的話,大概有三個原因,一是學生時代時間多,也想做件跟社會接軌的事情;第二是當時覺得某個想法好玩,就放手試試看,有點像交女朋友,有了初戀大概就會繼續談戀愛;第三,就是覺得自己有個新的或更好的解決方案。通常人會想要break rule,就會想有主控權去做得更好,要不就是說服原本掌權的人,或是乾脆直接自己來,我覺得有創業過,就有點回不去了。
朱:我在38歲創業前,因為去美國讀書工作,就是在當地做個中產階級,但因為父親生病回台,剛好有個創業機會。雖然說之前沒想過,但我對很多事情和趨勢都是好奇的,就像剛Justin講的,建立了這些點,然後才促成了創業。但我必須說,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想創業要先檢視自己,是不是一個能打破常規的創新者(Rule Breaker)、一個專精技術的駭客(Hacker)、或是有高貫徹力的皮條客(Hustler)。而當我們在談風格產業時,你本身是那個真的活在態度和風格裡的時髦潮流人(Hipster) 嗎?如果不是,那麼不當創業人,而是參與在團隊裡也是一種可能。
以兩位的經歷來說,「創新」對於創業有哪些重要性?
朱:談創業,我一直認為不要只是談銷售產品,而是要start a movement,要有背後的理念和中心思想才行。我當初創立肯夢的時候,就希望能改變這個產業,從建立預約制、做有技術的高價值服務、到最重要的目標讓美髮設計成為有專業自尊的行業。開設肯夢學院也是因為想重新定義社會對美髮業的價值觀,培訓選擇進入這個產業的新世代。從企業裡的創新,改變這個行業的定位,然後改變生活風格產業裡的思維模式。因為這些創新,美髮產業可以是一個為社會帶來改變的載體。
游:以Plan b來說,一開始是台灣比較少數的顧問公司,後來擴展到做企畫,為了把企畫能力做到最深而做了策展,然後隔年開始做台北創新中心(CIT),接著這三、四年跨了很多領域,很多人看我們覺得做很廣,但其實這都是為了要決定下一個階段方向,所以必要的先廣再聚焦挖深。
為什麼這麼做?因為時代變化太快,只是做廣、或只是挖深,很容易會被拋在後面。像Plan b每兩年就會評估一次接下來要進入的領域,所以我們現在不會特別談創新,而是創新怎麼存在每個公司SOP標準流程裡。如果說我們公司的骨架是SOP,流竄其中的血管和血液就是創新。
如何讓創新不只存在於企業初創時期,而更能夠持續催化組織內部的創新能力呢?
游:如果以我們做的企畫型專案,在完整的12-13個專案步驟裡,會有一個「推翻全部既有想法」的會議。。比如說,決定幫臺東設計中心做名片再設計時,就會有個會議討論「做名片再設計真的有用嗎?」我不會說它是創新,它是會議流程的一環,但事實上這的確是構成創新的因素。另外,我們每個案子進行到某個步驟時,會故意加從來沒參加過這專案的人進來,參與大約5 次會議,去給意見回饋。當局者迷,做到再高位都一樣,就算是剛加入團隊言不及義的新人,只要有一句話有用,創新可能就會從這裡出現了!像做企畫通常就往最不可能的方向去提,或其實模糊以前的界線,大概就是創新的來源。
朱:通常做別人認為傻的事情、或認為有所顧忌的事情,就很有可能是創新。我稍微延伸一點談,像我們在做的商業模式,是與歸屬感、信任、和慷慨付出有關的,當別人不一定願意這樣做時,台灣年輕世代還帶有理想性,同時台灣整體市場雖封閉但也夠成熟,當大公司不一定願意進來這個小市場時,台灣反倒變成一個孕育prototype 的絕佳基地。面對這個現實狀態,加上剛提到的形而上理想性,這會是台灣面對未來的優勢。
游:我們公司在海外也有營運單位,我也贊同朱先生說的,在台灣做好prototype 研發,未來出去打游擊戰會更有勝算。回過頭來講,尤其在生活風格產業,對自我的掌握度越高,越有機會達到創新。那是別人無法複製的,甚至有天你可能願意讓人copy,因為你已經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在哪裡。
培養趨勢洞察力秘訣大公開!
游:要掌握趨勢,虛心接收各種資訊很重要。我一個月固定看12本以上國內外雜誌;從臉書看文章;一周一本工具或思考書;一週2 ~ 3部電影和影集,我現在靠Netflix 影集接收很多新趨勢;現在公司70至80 人,所以每週一天中午和一位同事吃午餐,了解他們對公司的想法、現在生活裡關注的事情;多跟人聊天,或是每個月1 ~ 2 趟出國時和多元的新朋友認識。這些都是我現在routine 會做的事。
朱:我主要閱讀線上訂閱的文章,像是《科技島讀》也是我的訂閱清單之一。另外,歐美雜誌也會固定閱讀,像是《經濟學人》、《財富》、《時代》、《MONOCLE》。
朱平|生意人、悅日人、漣漪人
目前倡導並推廣有更高社會目的的營利企業商業模式,希望連結更多年輕創業人參與創新經濟,共同創造台灣新的可能。
游適任|Plan b 共同創辦人
曾創立與投資數家新創公司,目前亦受邀擔任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2010 年成立Plan b,是一間提出以永續發展為工具的顧問企畫公司。多年來協助國內外知名企業、非營利組織、政府部等客戶提出創新解決方案。
文︱方敘潔
圖︱Plan b、NONZERO非零、肯夢AVEDA、肯夢學院
攝影|張藝霖
(更多創業家、精彩內容請見《LaVie》2019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