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文博會主題館的最大亮點之一「演變舞台」,總策展人劉真蓉邀請三位在表演藝術與音樂領域中,專業經驗豐富的導師級人物—劇場人耿一偉、音樂人柯智豪,以及廣播人小樹,共同策畫一場展覽與表演並置在同個空間中,充滿驚奇的觀展體驗!
演變舞台就這樣超展開
劉:先前的《白晝之夜》與《大溪大禧》的策展經驗,我發現表演藝術可以展現很多台灣生命原動力。如果「演變舞台」是主展場,我們試圖將展覽與表演結合,演變舞台是一場超展開的展演,從民間性到現代概念性的,因此特別找了各界專家跨界整合,一起探索「一半是演出、一半是展覽」概念的各種可能方向。
耿:其實我們比較像顧問,主要是協助喬事情。時間、財力、物力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優先思考「亮點」是什麼!接而再想想亮點旁邊該搭配什麼。
樹:過往各種展演空間和音樂活動中,口語傳統一直被忽略,或常說廣播是個勢微的媒體,但我們有很強的使命感要延續口語傳統,所以想讓同行從幕後走到幕前。總共大約有十來位廣播金鐘獎DJ,分別來到現場坐鎮,過去也從未有如此形式發生。
柯:開始以為只是來聊聊關於傳統與現代的對接,發現頭洗下去就得撿起來做。有些特殊的合作,像是「陳錫煌X拍謝少年」,算有史以來第一次搖滾樂團幫傳統劇配樂,畫面配搖滾曲,搖滾樂配戲。還有「優人神鼓」將歌仔戲和車鼓陣混在一起,並請「豪華朗機工」設計一頂轎子,作為文博會開幕秀。
對於演變舞台的解讀與想像
耿:以往傳統跟現代對接有一個很強的態度是逼傳統「穿現代的衣服」,這次比較像傳統自願的狀況下去執行。過往台灣表演藝術節是點餐式的,我稱這次是「後民間策展」。「演變舞台」有一種非常台灣廟宇文化的特色,豐富如巴洛克式,就像這次展覽的空間中有大量的事件和展覽發生,前台後台都可以看,還可以感受台灣文化很生猛在衝撞的可能性。
樹:我們習慣把廣播電視當成傳統媒體,「Online Radio」像是把廣播人往前推的感覺,從錄音室的空間走向台前,除了有更立體與直覺的表現之外,有可能會促成一批傳統廣播人去挑戰新媒介的可能。
柯:表演很多重要的事情是來自身體性,沒有很久不過一百年前,表演其實是在路邊發生。以前的表演,很多場域的形成是在身邊,來自身體性的發動,發動了就變劇場,就會有人圍觀。有些傳統可能是我們沒看到,我們把它畫重點提取出來,像楊秀卿老師是說唱的代表人物,她對語文能力和聲韻的掌控優秀,在現代如果也能納入這些,會是很好的學習。
劉:演變舞台是這次文博會「Culture On the Move」概念的原型,讓我們有足夠的動能在空間上Direct與在地方Edit,以這兩個動態串連整個文博會,去探尋整個台灣的文化性。而「演變舞台」這個主場館就像是一座大廟,前台後台串聯,觀眾自由穿梭其中,在「演變舞台」的現場,每天都有各種不同的演出,遊走於傳統與現代之間,創造一個可以從傳統通向未來的可能性。「演變舞台」也不是一個表演空間而已,這裡容納了演出、展覽、工作坊甚至是廣播電台,一切都沒有明確的界線。
此次的突破與挑戰
樹:最大挑戰應該是突破同溫層吧。我們能否將自己想說的東西轉化為別人聽得懂的語言。既然這麼大的題目,就不應該只是自己關在裡面自嗨而已。
柯:這是對外的同溫層,我們還有對內的同溫層,傳統跟當代合作有各自的同溫層,找到交會點仍需要時間。而生活性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目前離生活性還是有一段路,像是七爺八爺要怎麼回到生活性,以前七爺八爺會「收涎」,會掛餅照顧小孩,也許可跟麗嬰房合作啊,但那會有點可怕(哄堂大笑)。
劉:我希望這次文博會的展覽與演出都能夠接地氣,以台灣多樣表演藝術反映各個時代對土地的記憶,看到傳統與當代展演的對接,藉由展覽親近大眾,將一幕幕的台灣原創演出,與每個台灣人的在地生活連結。
耿:表演藝術就像是把看不到的幽靈,在現實中具體化,我們對很多文化的想像都在字面上,文博會就是要把文化的想像具體化,讓傳統跟新的形式經過安排產生交集。失敗和嘗試很重要,要做了之後才知道對不對,這沒有辦法靠想像,筊杯也可以「筊沒杯」,但就是要有筊這個動作。
文│CW ANX
攝影│楊雅淳 圖片提供│衍序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