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界的鬼才馮宇,他腦袋中裝滿了許多古靈精怪的想法,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雜誌、書、設計案件都難不倒他。除了是業界公認的成熟的設計師,他也是IF OFFICE的負責人兼藝術指導,經手多本書籍刊物。但,馮宇不只滿足於立足出版,對他來說「商業設計才是設計師的戰場」,他對市場的深度觀察,讓他在設計前端就先替客戶設想了多重的解決方案,堪稱是全方位的設計人。
Q:在設計的過程中,如何與編輯或出版社溝通、互動及配合?進行裝幀設計之前,如何規劃及發想整本作品的設計風格?
我們做圖文類書籍居多,單純做封面設計的反而較少,因我們也希望能完整規劃一本書。由於一開始是靠做雜誌起家,所以對圖文情報整合的挑戰較有興趣,之後接到許多生活風格、藝術建築類型的書,久而久之就成了IF OFFICE 的明顯設計識別。市場上多半以文學或人文類書籍較有表現空間,生活風格類如料理、美食則比較綜藝,但讀者群更廣,如果做得太有藝術感,讀者未必能夠理解,所以與編輯經常討論的策略是「不能走得太前面」,而是要做出讓大眾看了會喜歡,能夠理解的書。
編輯會依過往的銷售經驗,告知他們讀者的喜好後再做調整。很多時候,台灣出版社的編輯通常只提供文案,由設計先發想再做討論,但與日本出版社合作時,他們通常會先畫出想要的版型,好讓我們清楚方向。封面尤其重要,擺在書店中要被看見,要讓讀者產生記憶點, 所以後來也希望編輯能提供心中想像的封面或版型,再做進一步討論。
Q:不管是雜誌設計,或是書籍內文設計都很具雜誌感,IF OFFICE 會在版面上配置很多細節或運用插畫等小元素,請問你怎麼看這個過程?
就像有個很挑食的小孩,媽媽要做便當給他吃,打開後發現有Hello Kitty 造型的食物,很可愛,便當瞬間變得好吃,要有賣相,小孩子才會把飯吃光。雜誌亦同,受限成本考量,不可能像日本雜誌做到高水準的表現,只能就現有材料,再加工、再美化,透過插畫、icon、圖像編排,讓讀者快速收集資訊。設計時,通常會先消化情報,然後思考要怎麼將它表演出來。生活類的雜誌或書籍會介紹很多小物跟店家,編輯會拿很多日本出版品來討論,若編排太素雅,難以符合台灣讀者的重口味,所以做些小icon 等元素以符合讀者。我們會去觀察市場上現有的做法,並做得更細膩、更突出。
Q:在字體的運用上,你們擅長用許多日本字體,這跟中文和英文字型的運用有什麼差異?
日本的字體比較多樣,台灣選擇較少,早期我們的確用很多日本字體,但近年大陸中文字體設計也越做越好,我們也慢慢開始用。這幾年免費字體越來越多,設計師有更多資源獲得優秀的字體,未來字體的差異性應該也不會太大。最主要還是回歸編排上的基本功,對文字大小、空間配置才是取決於版面是否好看的因素,即便是一般台灣的華康或文鼎字體,我們還是可以編排出好看的版面。字體天生的美醜結構當然有,但版面的效果就要看設計師本身的功力。
Q:就雜誌與圖文書的設計來說,你們兩者都有極豐富的經驗,在設計上頭有沒有什麼差異或共通之處?
雜誌的開本比書大,就可以彰顯空間感,例如照片放得很大,從版面配置到圖文編排比例,可以去控制每個單元的節奏感,就像是一首交響曲,但書籍是一整本200多頁,就要維持整體的步調,保持節奏一致又不至於枯燥乏味,拿捏上跟雜誌不同,雜誌喧鬧活潑,書籍則較優雅一些。
Q:越來越多書籍講求裝幀設計,依你看,你認為台灣當代裝幀設計的特質有哪些?
我認為這不是個很健康的現象,但也未必不好,平面設計師最終主戰場是商業設計,日本歐美的名設計師,代表作很少會拿書出來,大多是拿包裝或廣告設計,國外當然也有專門的書籍設計師,但不會是主流平面設計師,一定也會做大型品牌的案件。
台灣因為不景氣,商業空間越來越小,加上廠商保守,廣告設計能表現的空間也越來越窄,重心可能會擺在策略、文案或影片,平面設計師的舞台就縮減了。平面設計是反映社會經濟的重要產業,這幾年除了房地產廣告蓬勃發展,加上大環境不好,其他類型的商業廣告平面到產品包裝作品都相對變少了。
另外就是出現大量的書籍平面設計師,因為入行門檻低,只要有一台電腦就可以做了。過去很多可以表現的舞台,現在只能集中在一紙封面,往小去發展,大家很用力的把封面當成海報在做,許多很抽象、個性化的表現就一個個出現。
但很殘酷的是,一個封面設計能值多少錢?兩三萬是天價,一個月五本,十萬,一年120 萬的產值, 一個月如果加碼做十本你會虛脫,但這樣做可以撐幾年? 20 多歲可熬夜,但30 ~ 40 歲後就真的很累,這對平面設計的產業是不健康的。
除非你是日本最厲害的書籍設計師鈴木成一, 他每本書都要看完才會做,工作室只有他跟助手兩人,一年做到七百本,一天做兩本,還在用很舊的Quark Xpressk 編排軟體。他的書封可忠實反映書的內容,很多作家指名他做,像是村上龍、宮部美幸、東野圭吾、吉田修一等日本大作家,他的封面可以很傳神表現作家理念,但設計卻不喧賓奪主,消失於無形,這是最理想的書籍設計。
本文出自La Vie麥浩斯出版《解剖裝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