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奧斯卡最浮誇主題!2019 Met Gala《敢曝:時尚筆記》揭17世紀至今怪美的Camp絢麗美學

2019 Met Gala主題《Camp: Notes on Fashion》

繼2017年《川久保玲》特展(Rei Kawakubo/Comme des Garçons: Art of the In-Between)、2018年《神聖之軀:時尚與天主教想像》(Heavenly Bodies: Fashion and the Catholic Imagination),每年都會舉辦時尚展覽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服飾典藏館(Costume Institute),日前正式揭曉2019年、Met Gala大都會博物館晚宴年度主題《敢曝:時尚筆記》(Camp: Notes on Fashion),展覽以性別研究者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著作《敢曝札記》(Notes on Camp)為基礎,探討自17世紀至現代充滿浮誇的「敢曝美學」對時尚文化的啟發及影響。(註:展覽名稱無官方中譯,或坎普:時尚筆記、浮誇:時尚筆記 。)

 

 
 
 
 
 
 
 
 
 
 
 
 
 
 
 

The Costume Institute(@metcostumeinstitute)分享的貼文 張貼

 

敢曝(Camp)一詞,依據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Dictionary)的定義,是指「男性的外貌或舉止過於女性化。」而蘇珊桑塔格於1964年發表的《敢曝札記》,則是她對男同志族群時尚品味的觀察心得,在這部著作中,她將敢曝形容為,「一種對非自然、人工、誇張風格的喜愛,為了造型而造型……也是雙性風的成熟面貌。」換句話說,「敢曝是屬於小圈子的風格,它是一種私密的語言,一種都會小群體中象徵身份的標誌。」

 

▶2019 Met Gala時尚奧斯卡男星「敢曝美學」!

 

   

 

正是因為這種非主流、挑戰視覺經驗極限的特色,歷來人們對這種風格的態度總是相當曖昧,過於顛覆性的特質,也使它在歷史上的重要性經常被刻意忽略。「我深深受敢曝風格吸引,但同時它嚴重地冒犯了我。」蘇珊桑塔格說,「敢曝可以說是對某種特色的藝術風格擁有強烈的偏好,例如服裝、家具,以及所有視覺性的裝飾。」

 

 

 

這種對特定「人工、非自然」裝飾的偏好,體現在許多藝術作品、流派、大眾娛樂,以及個人品味中,例如文藝復興藝術家卡拉瓦喬(Caravaggio)的作品、芭蕾舞劇天鵝湖、18世紀歐洲流行的中國風(chinoiserie)裝飾藝術,以及20世紀初的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作品,均可視為敢曝的展現。

 

 
 
 
 
 
 
 
 
 
 
 
 
 
 
 

The Costume Institute(@metcostumeinstitute)分享的貼文 張貼

 

近年來,隨著社會變得越來越多元開放,敢曝風格也逐漸躋身主流美學,「政治、酷兒、流行敢曝……它們是高級與平凡的結合,而且其中沒有太多原創性的元素。」服飾典藏館策展人Andrew Bolton表示,「不過,我認為一個人必須要有相當的見識,才可以完全理解敢曝風格。」

 

 
 
 
 
 
 
 
 
 
 
 
 
 
 
 

The Costume Institute(@metcostumeinstitute)分享的貼文 張貼

 

《敢曝:時尚筆記》特展,將敢曝的歷史追溯到17世紀,帶領參觀者從被稱為「坎普伊甸園」的凡爾賽宮(Versailles)開始,回顧「太陽王」路易十四(Louis XIV)宮廷中絢麗的時尚風格,當時敢曝(se camper)一詞指的是以大膽在衣著及舉止上表現得誇張且與眾不同;路易十四生前熱愛華麗、誇大的宮廷禮儀,他命令法國的貴族離開自己的城堡與領地,群聚居住在凡爾賽宮內鎮日參加舞會與各種娛樂活動,為此宮廷制定了非常繁複的儀式,貴族們為了吸引國王及同儕的注意,也開始在服裝上大作文章。 

 

為了讓觀眾理解當時法國宮廷禮儀的樣貌,Andrew Bolton特別在展覽中加入一尊羅馬時代的海克力斯(Hercules)雕塑,藉此展示17世紀貴族所模仿美學形象,這座採用對立式平衡(contrapposto)塑造的雕像,海克力斯將一隻手倚在腰上,正是法國上層階級效仿的典範,路易十四在肖象畫中也是採用這種姿態。

 

 
 
 
 
 
 
 
 
 
 
 
 
 
 
 

Israel Fernando Moreno(@israfermoreno)分享的貼文 張貼

 

到了19世紀,敢曝開始逐漸被用來形容男性舉止與外貌過於陰柔,1869年英國貴族亞瑟柯林頓(Arthur Clinton)在寫給同性戀人的書信中曾說,「我敢曝式的打扮無法得到它們應得的讚賞,不論我怎麼做,似乎都會惹上麻煩。」亞瑟柯林頓的情人佛雷由帕克(Frederick Park)綽號叫作芬妮(Fanny),是當時知名的變裝人士,曾與另一位情人因為在公開場合穿女裝而遭送法辦。

 

到了1909年,一本紀錄英國俚語的書籍中,敢曝被定義為「想要引起注意的人刻意採取的行為或姿態。」由於當時同性戀被視為刑事犯罪,英國的男同志為了躲避處罰,經常會使用秘密符號及語言來彼此溝通,並且在穿著打扮上加入各種暗示自己是同志的元素,例如,在外套鈕釦孔裡插上康乃馨、穿上棕色麂皮鞋、過緊的服裝,或是繫上紅色領帶,均是彰顯自己同性戀者身份的穿搭。

 

 

到了一九六〇年代,隨著社會漸漸開放,敢曝一詞逐漸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更依據蘇珊桑塔格的著作,於1965年拍攝了電影《敢曝》;1969年同志反抗政府迫害的石牆暴動(Stonewall riots)爆發後,敢曝風格在時尚及文化界的能見度再度大增。

 

 

Andrew Bolton認為,敢曝的關鍵要素,是一種不經意的特質,也就是並沒有刻意要標新立異,只是為了表現自己而創造出與常規不同的風格,例如Cristóbal Balenciaga於1957年發表的娃娃裝(Baby Doll dress),或是法國設計師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於1988年秋冬系列中發表的泰迪熊外套。

 

 
 
 
 
 
 
 
 
 
 
 
 
 
 
 

The Costume Institute(@metcostumeinstitute)分享的貼文 張貼

 

「敢曝具破壞性的特質,使得主流社會經常忽略它對現代美學的顛覆性,這次的展覽將揭露它在精緻藝術及流行文化中深遠的影響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執行長Max Hollein表示,「透過追溯它的演變歷程、展示具重要性的美學元素,這次展出將這種大膽風格的諷刺性的具體呈現,挑戰傳統對美與品味的認知,並且確立這個獨特的風格類型,在藝術史及時尚界的關鍵地位。」 《敢曝:時尚筆記》特展於2019年5月9日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第五大道(Fifth Avenue)館址的Iris & B. Gerald Cantor展廳亮相,展出日期至2019年9月8日為止。

 

※本文由 BeautiMode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用一套制服體現日本美學!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將和服融入現代服飾,改良版木屐結合運動鞋底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在百國爭鳴的世界博覽會,如何用一套制服讓自家美學脫穎而出?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工作人員制服是值得一看的案例——時裝品牌POSTELEGANT創意總監中田さん(Yuya Nakata)以和服為靈感,利用環保面料將和服上身時獨特的「空間感」融於現代服飾,配件亦藏有巧思,如帽子材質紋理呼應木構場館建築、鞋履則融入日本傳統雪駄(せった)元素,整體裝束十足體現日本美學。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認識日本館制服設計師——中田さん

創立品牌POSTELEGANT前,中田さん曾於日本時裝品牌BEIGE擔任設計師,也曾赴巴黎實習,師從前Maison Martin Margiela設計師學習服裝製版,無論是日本平面製版的嚴謹、巴黎立體製服的傳統,都對他日後的設計影響深遠。自立門戶後,中田さん的目標是設計出不被流行限制、人們十幾二十年後仍想穿上身的作品,他以和服所象徵的傳承精神為例,它流傳數百年仍不衰、甚至歷久彌新。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對外形象一致,也保有個性化彈性

設計日本館制服時,中田さん的理念純粹直接——藉由功能性與美感兼具的衣著,體現日本美學。全套制服包含T-shirt、襯衫、西裝外套、褲裝等在內,皆選用炭灰色呈現,僅有領巾另選用米白、金色點綴,色彩上保持簡潔。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考量到每個人對穿搭的不同想法,中田さん為襯衫、西裝外套搭配可自由調節的腰帶,並設計鐘形帽、鴨舌帽兩款不同帽型,在維持日本館整體對外形象的同時,也提供工作人員個性化的彈性。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由內而外的極簡主義,回收和紙、皮革為材

從外觀看來,日本館制服令人直接聯想「極簡」,中田さん進一步將極簡的概念延伸,透過精準選材將製服過程、及日後回收可能對環境造成的負擔降至最低。服裝部分,中田さん借鑒和服早期以單一材料製作的傳統,採用東麗(東レとうレ,Toray)製造的環保聚酯纖維布料,並設計同材質腰帶代替鈕扣、拉鍊等,避免回收過程中移除金屬零件所產生的額外成本;另一方面,腰帶比起鈕扣更容易調整以符合不同身型,中田さん這次僅設計SML3種尺寸,善用腰帶免去擴大尺寸所造成的不必要浪費。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搭配服裝的配件同樣以環保材質製成,如製作帽子的紗線來自回收和紙,中田さん特別提到日本館建築以木板層層構築,和紙紗線有機、微微粗糙的特殊紋理,巧妙呼應場館的空間氛圍;隨身包則採用Teijin Frontier生產的環保合成皮革打造,其最初用於製造足球和鞋子,具備理想的耐用性。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兼具文化底蘊和舒適度的「現代版木屐」

鞋款體現日本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風格結合的巧思,來自日本品牌goyemon的作品unda」將木屐造型、運動鞋氣墊鞋底融為一體,保有傳統也透過改良提升舒適度,中田さん另外在鞋款後方加了條鬆緊繫帶,靈感源自日本人在節慶儀式穿雪駄(せった)時的綁繩方式,確保鞋子不輕易滑落,讓工作人員能以最舒適的姿態服務訪客。鞋款搭配的分趾襪則選自日本百年品牌Fukuske,每個細節都是日本工藝與創意激盪的結晶。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中田さん眼中的日本美學

談及什麼是「日本美學」?中田さん這麼說:「在日本文化中,有個名為『見立』(Mitate)的概念,也就是將一事物看作另一事物的藝術。拿日式庭園中的石頭舉例,創作者將石頭精心排列形成某種象徵,觀者則能帶來自身的解讀,創作者和觀眾之間的『共感』極為重要。日本館的服裝雖然被稱為『制服』,實則透過每位穿著者的不同詮釋而呈現其存在,正如日本館的主題——『生命之間』,我相信真正的美麗在於擁有強大的核心,同時允許各種不同的解讀方式,每位參與者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看更多2025大阪世博設計要聞

資料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金澤21世紀美術館新制服亮相!日本時尚品牌CFCL以建築的通透玻璃為靈感,融入清新柔和色彩

金澤21世紀美術館新制服亮相!日本時尚品牌CFCL以建築的透明玻璃為靈感,融入清新柔和色彩

日本時尚品牌CFCL為開館20週年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打造新制服,其以美術館建築的透明玻璃為靈感,採用清新柔和的色彩,並在背部結合美術館標誌性的橘色,使其既能融入館內空間,且具有高辨識度。

金澤21世紀美術館20週年

創立於2004年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是許多人造訪金澤的必訪之地。其建築由SANAA建築事務所操刀,採用無正面、無背面之分的圓形結構設計,讓參觀者能從城市的各個方向到訪;大量運用的透明玻璃,也營造出通透明亮的開放感。另外,由佐藤卓設計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logo,也正是從建築的俯瞰圖轉化而來。

邀日本時尚品牌CFCL打造新制服

而在開館20週年之際,金澤21世紀美術館邀請CFCL品牌為其打造全新員工制服。曾為ISSEY MIYAKE MEN設計師的CFCL代表暨創意總監高橋悠介,以美術館建築的透明感和彷彿與城市融為一體的開放氛圍為靈感,選用了讓人聯想到通透玻璃的清新柔和色彩,並在背部融入美術館標誌性的橘色,同時以象徵建築支柱的條紋來呈現,創造出從遠處就能一眼辨識,且能與空間完美融合的新制服。

金澤21世紀美術館新制服由日本時尚品牌CFCL設計,並以美術館建築為靈感。(圖片來源:CFCL)
金澤21世紀美術館新制服由日本時尚品牌CFCL設計,並以美術館建築為靈感。(圖片來源:CFCL)

在設計過程中,CFCL也與實際穿著的館方人員討論交流,將舒適度與實用性融入制服設計。因此,這套新制服以大衣與T恤為基礎,擁有寬鬆剪裁,適合不同年齡、體型的員工穿著。此外,設計上也優先考慮了易保養與耐用性,以滿足現代生活的需求。

設計上,CFCL考量了舒適度與實用性,打造了以大衣與T恤為基礎的新制服。(圖片來源:CFCL)
設計上,CFCL考量了舒適度與實用性,打造了以大衣與T恤為基礎的新制服。(圖片來源:CFCL)

以大衣與T恤為主

細節上,適合春秋冬季穿著的大衣,設計了可放手機、筆記本、館內手冊的大口袋,同時也方便拿取物品;兩側的深開衩設計,讓即便是長時間坐著的員工,大衣的服裝線條也不會變形。採用寬鬆T恤設計的夏季制服,則選用不容易皺的布料,使穿著時不會顯露出身形或內衣線條,也由於T恤沒有口袋,CFCL更設計了一款可攜帶所需物品的束口袋小包。

由於夏季制服沒有口袋,CFCL也設計了一款可攜帶所需物品的束口袋小包。(圖片來源:CFCL)
由於夏季制服沒有口袋,CFCL也設計了一款可攜帶所需物品的束口袋小包。(圖片來源:CFCL)

而這套新制服,已於今(2025)年2月1日正式換上,並將在未來10年迎接來訪的人們。下次造訪金澤21世紀美術館時,也不妨留意這套制服的細節。

資料來源|CFCL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