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擔任華康字體設計師,同時也是Eyeson Type負責人的台灣新銳字體設計師張軒豪,回想自己投入字體設計的契機,原來起因於一場洋蔥設計負責人黃家賢的講座。在那次的講座,因為那場講座,張軒豪發現原來字體不只是字體,背後其實充滿了科學與視覺的依據,字體設計更是一門兼具理性與感性的專業。相對於西洋世界百花齊放的字體設計,台灣設計師們的字體選擇便少了許多。
不知不覺,張軒豪開始期待自己能夠成為一位專業的字體設計師。不斷學習的同時,他也曾擔任華康的字體設計師。在那段時間了解亞洲市場的字體需求,並大量接觸日文/漢字的字體設計。而後他前往荷蘭的海牙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的Master Type & Media學習字體設計。
在荷蘭的那段日子,張軒豪掌握了字體設計的方法與系統,歐文書法的基礎訓練,也讓他更懂得掌握字體的造型與結構。返台的張軒豪成立自己的設計工作室Eyeson Type,除了平面設計案之外,更與世界各地客戶合作,提供字體設計服務。
Q:字體該如何學習呢?
許多人會把Typography(字體排印)與Typeface design(字體設計)搞混。Typography談的是如何運用字體編排印刷,而Typeface design指的是製作出一款字體。兩種概念是截然不同,一般最常接觸到的是Typography,不過近年字體逐漸受到關注,也有愈來愈多人以字體設計(Typeface design)為目標學習。
Q:如何判斷漢字與歐文是否搭配?
通常,我們都會認為文字是黑色的。但文字的筆劃是黑色,但筆畫間的空缺是白色,所以當我們隔著一段距離,閱讀一行行的文字時,其實我們閱讀的文字,在視覺上其實是灰色的,這就是所謂的「灰度」。
而灰度,就是判斷漢字與歐文混排是否和諧的其中一個指標。因為灰度會影響人們閱讀的節奏,如果有些段落,感覺偏黑,段落感就太明顯,太白則又有停頓空缺的感覺。均衡的灰度,有助於營造穩定和諧的閱讀節奏。
Q:初學者該如何才能看見字體細節呢?
每一種字體,都有自己的細節。如果乍一下看不清楚,就可以透過微觀或是比較的方式,去認識它們。可以試試用電腦中最常內建的Arial與Helvetica來比較。譬如字母e。Arial的e的收尾,是傾斜的,但Helvetica卻是切水平的。雖然這兩個字體同樣都沒有太多個性,但切斜角在視覺上的感覺會稍微尖銳一些。這些字體的細節,往往也影響了文本傳達的印象。
Q:如何透過字體傳遞文化?
文字本身當然承載了意義,但大家都忽略了「字體本身」,其實也具有某種文化性。譬如這張「法式百年風華」海報設計,為了對應主題,我特別選用法國設計師的字體進行設計。這款字體最大的特色就是他的字體寬度不一,忽寬忽窄的大寫字母,因為不同寬度,視覺上因此有更具韻律感,這其實也是Art Deco時期很常見的字體表現方式。延續這樣的特色,我設計出保持同樣特色的中文字體。而畫面上左右兩側的藍紅圖樣,其實是將「法」符號化的設計。
此件「捷克&斯洛伐克平面設計一百年」的展覽海報,我同樣選用了斯洛伐克的字體設計師的作品,此款字體具有兩種設計,一種是全部用「線」去表現字體的空白,另種則是用線去呈現極細的筆畫。當字母的空白也以線呈現時,字體變得飽滿強烈,因此適合用在標題。此款字體的設計概念,也有帶有陰陽的觀念,雖然只用線段,但是一種是陰一種是陽,其實也象徵了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個國家的相互關係,看似一體卻又各自獨立。
下面這款字體是我在荷蘭設計的Wafflu,概念是把食物的口感轉換為視覺。
Wafflu是鬆餅的意思,靈感就是因為荷蘭常常可以吃到鬆餅。這是一款包含平假名、片假名、漢字及歐文的日文字體,此字體有四個字重。我希望在視覺上可以表現出外脆裡軟、軟中帶硬的感覺。這種蓬鬆的感覺,自然反映在文字的筆畫厚度,但在連結處,我刻意地想表現出酥脆感,因此在設計上也想表現出「一掰就斷」的印象。
文字整理│葉承享
圖片提供│Eyeson 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