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探日本建築大師磯崎新不拘一格的代表作!世界首座充氣音樂廳、雕塑感建築

充氣式的音樂廳「新方舟」(Ark Nova)

更新:根據日本媒體報導,建築大師磯崎新於2022年12月28日,因自然衰老辭世,享耆壽91歲。


在公布2019 年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得主前,不少人已紛紛開始猜測獎落誰家,而這次得獎者正是來自日本的知名建築師磯崎新,目前87 歲的他,在世界各地已有超過百件作品,並在當代建築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是日本建築代謝派核心人物,更是日本首位建立東西密切建築設計交流的重量級建築師。

isozaki
日本建築大師磯崎新

 


出生於日本大分縣的磯崎新,兒時曾歷經日本廣島、長崎核爆事件,他曾自言對建築的最初認識是來自建築的空無,這也影響他後來不斷思考該如何重建家園與城市。就讀東京大學時,他進入建築大師丹下健三門下成為其弟子,後來也成為代謝派的核心成員之一,並在個人建築師職涯的早期,便針對城市與建築的關係提出了前衛的理論,其中也反映了代謝派的建築宗旨。面對日本戰後百廢待興的磯崎新,憑藉著對建築的熱情與想像,提出了「空中都市」的理論,像是在「空中都市─新宿計畫」中,他認為可以在既有城市上運用橋樑般的柱狀結構,另外蓋起高於舊城的「空中都市」,如此便能減少城市面積的使用,並解決城市人口大量成長的狀況。

 

除了城市設計理論,在同時期,磯崎新也在自己的故鄉設計了大分縣立圖書館(Ōita Prefectural Library)。這個後來更名為大分藝術廣場的建築,設計靈感來自不斷成長的人體,其採用裸露的混凝土作為結構,並運用天窗、窗戶讓自然光進入室內,不僅具體實現代謝派的宗旨,也是日本粗獷主義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大分縣立圖書館

 

在1960年代,身為代謝派一員的磯崎新,不但已成為日本知名的建築師,同時期他也更積極的跨出海外,足跡遍及伊斯蘭世界、中國、東南亞及美國的大都市,在這過程中,他不斷地吸取各地建築設計經驗,也思考著「何謂建築?」同時期他擔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客座教授,並陸續完成不少作品與理論。

 

到了1970年代,更因獲得大量國際建築雜誌報導,且頻繁地與Peter Eisenman、PhilipJohnson等建築大師交流,因而在當時於國際建築界建立起高度知名度。普立茲克建築獎暨凱悅基金會主席TomPritzker更如此讚譽他:「磯崎新在西方文明仍主導影響東方文化的那個年代,是第一位踏出海外、在國際間擁有建築作品的日本建築師,而這也讓他的建築被其全球公民的特質影響,創造出真正國際化的建築!」。

 

不拘一格的建築設計

磯崎新早期作品主要彰顯代謝派的精神,但到了1970年代左右,他的作品開始轉往呈現充滿拱頂、幾何元素等形式主義、後現代主義設計,其背後最大的原因,正是1968年全球出現美越苦戰、布拉格之春運動等重大事件,讓磯崎新對具權威、傳統的建築思想體系開始產生疑問,於是他逐漸打破過去展現高技巧的建築設計,轉而開啟新的建築設計道路。

 

其中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MOMA, Gunma),就是磯崎新扭轉風格時期的代表作。他在充滿綠意的公園中,運用一系列立方體構築量體,讓美術館在大量留白及充滿網格的設計中,突出了不同藝術品的特殊性。

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

 

北九州市立中央圖書館(Kitakyushu City CentralLibrary)拱型的屋頂造型,為採用預製混凝土建成,俯瞰宛如管狀的建築造型,更是磯崎新對於新古典主義的現代詮釋。

北九州市立中央圖書館

 

何謂「代謝派」?

由丹下健三領軍的代謝派,在日本戰後的1960年代於亞洲區掀起風起雲湧的建築思潮,主要成員包含菊竹清訓、磯崎新、黑川紀章、槙文彥、黑川紀章等人。這些建築家有鑑於日本二戰後經濟高度發展,都會區出現了人口迅速膨脹、空間密度提高、居住空間不足等問題,因此提出了建築與城市相關設計理論,以解決當時城市居住環境的困境。他們提倡建築乃至城市應如生物般,透過新陳代謝而不斷成長與老化,如此才能因應自然環境與社會的變化,代表理論與建築有菊竹清訓的「海上城市」、磯崎新的「空中城市」、黑川紀章設計的「中銀膠囊大樓」等。

 

磯崎新除了在日本設計了不少文化類建築,他第一個海外建築作品─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Contemporary Art, Los Angeles),則運用印度紅砂岩構成下沉式的幾何建築,並為圖書館頂樓設計了拱頂式造型,注入後現代主義的古典裝飾元素,整體在結合東西方的黃金比例、陰陽調和等建築特色中,讓看似簡單的建築線條,更多了深層的設計思量。

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

 

另外,磯崎新也擅於透過設計,在複雜的地形條件中打造出融合自然景觀的建築。如位於日本岐阜縣的美濃陶瓷公園(Ceramic Park Mino),是在山中的一座陶瓷博物館,磯崎新保留周圍的植被,並運用室外露台、觀景台等設計,讓建築成為地貌的延伸。

岐阜縣的美濃陶瓷公園

 

為1992年夏季奧運會設計的西班牙聖喬治宮體育館(Palau SantJordi),則為建築打造了部分地下結構,讓原本看起來相當巨大的建築量體透過設計而縮小,遠看甚至能與鄰近的山景形成和諧的景觀;在西班牙的多穆斯博物館(Domus: La Casa delHombre),則在廢棄採石場上設計互動科學博物館,這座建築一面有著如風帆狀的石板立面,另一面則如摺疊屏風的花崗岩牆,展示磯崎新在嚴峻地形中所發揮的創新設計。

巴塞隆納聖喬治宮體育館

 

在磯崎新的建築設計中,可以發現其涵蓋的類別眾多且風格多變,正如他所自言,在日本二戰結束後且大舉重建社會的時期,為了找到最適合的方式解決城市問題,他因而無法停留在單一風格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矛盾的是,這也變成了屬於我的風格。」而這也獲得了普立茲克建築獎評審團的高度評價:「他擁抱前衛,從不安於重複現狀,並勇於挑戰。⋯直至今日仍不受風格派別所限,反映其持續不斷的演化,始終以自身獨特的方式別出新意。」

 

持續不懈的設計熱情

建築師生涯至今已有60年時光的磯崎新,對於設計仍未停下腳步,近年也持續在世界各地打造出令人驚豔的建築作品。例如位於卡達的卡達國家會議中心(Qatar 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在玻璃帷幕前如樹幹般的柱子,其設計靈感來自於伊斯蘭聖樹的造型,為這座大型的會議中心帶來如大型雕塑般的律動感。

卡塔爾國家會議中心

 

在日本歷經311海嘯後,磯崎新更與雕塑家Anish Kapoor合作,設計了一個充氣式的音樂廳「新方舟」(Ark Nova),這個帶有渾圓造型的紫色音樂廳,設有舞台和音響設備,並可容納500人,充氣式的功能更能在日本各地賑災巡演所使用,充滿童趣的移動式空間,更展現了磯崎新帶著玩心與溫暖的那一面。

充氣式的音樂廳「新方舟」(Ark Nova)
充氣式的音樂廳「新方舟」(Ark Nova) 

磯崎新的建築設計直至今日仍不受任何風格派別所限制,普立茲克建築獎評審團如此盛讚:「他的建築作品不僅基於對建築本身的深刻認識,更是基於對哲學、歷史、理論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他絕不模仿拼貼,而是融合東西方文化,另闢蹊徑。在建築競賽或是合作中,他都慷慨地支持並鼓勵其他建築師。」持續探索、勇於提出挑戰,從建築到城市設計,皆整合不同環境條件、跨學科的應用,推出因地制宜的作品,這是磯崎新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最大原因,也讓全世界再次看到他對建築設計持續不懈的熱情。

琉森音樂節新方舟音樂廳 (1)
琉森音樂節新方舟音樂廳

 


文 陳岱華 

攝影 Yasuhiro Ishimoto、FUJITSUKA Mitsumasa、Hisao Suzuki、Iwan Baan 

圖片提供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安藤忠雄展|青春」大阪3月開展!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全面呈現代表性作品的大規模個展

「安藤忠雄展|青春」大阪3月開展!呈現從過去到現在的代表性作品,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

將於日本大阪舉辦的「安藤忠雄展|青春」,為繼2017年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挑戰—安藤忠雄展」之後的大規模個展,本展將全面呈現這位建築大師從過去到現在的創作歷程。

出生於大阪的安藤忠雄,透過自學習得建築知識,並於1969年開始建築設計活動。自此之後,他不斷打破既有概念、接連打造嶄新的建築作品;90年代起,他不僅活躍於全球建築界,還積極投身於環境再生與與震災復興等社會公益項目,影響力早已超越建築家的領域。

真駒内滝野霊園頭大仏(撮影:小川重雄)
真駒内滝野霊園頭大仏(撮影:小川重雄)

睽違16年在大阪的大規模個展

而這場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ヴイエス)」登場的「安藤忠雄展|青春」,更是安藤忠雄睽違16年在大阪舉辦的大規模個展。如同其展覽名稱,半個世紀以來,安藤忠雄始終站在第一線,仍懷抱著「青春」之心,奮戰不懈,而作為一名不斷挑戰的建築家,他所傳遞的人生訊息,也將為觀者帶來極大的啟發。

「安藤忠雄展|青春」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展出。(Photo Kazumi Kurigami)
「安藤忠雄展|青春」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展出。(Photo Kazumi Kurigami)

從挑戰的軌跡到安藤忠雄的現在

本展將分為「挑戰的軌跡(挑戦の軌跡)」與「安藤忠雄的現在(安藤忠雄の現在)」兩大區域,前者將完整介紹安藤忠雄過去的住宅、教堂、美術館等文化設施的代表性作品;後者將呈現其目前的建築作品,包含長期進行的「直島計畫(直島の一連のプロジェクト)」、以「巴黎證券交易所(Bourse de Commerce)」為代表的歷史建築再生項目,以及如「童書之森(こども本の森)」的社會公益項目。

ベネッセハウス ミュージアム + オーバル 撮影:松岡満男
ベネッセハウス ミュージアム + オーバル(撮影:松岡満男)

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

值得一提的是,本展也將打造高達15公尺的沉浸式影像空間,引領觀者遊覽安藤忠雄的代表作,同時展場也將以原尺寸重現其早期經典之作「水之教堂」,讓人們能以五感體驗這件建築作品。此外,本展也將透過模型、影像與音樂裝置,呈現安藤忠雄與直島共同走過的37年軌跡。

水の教会(撮影:白鳥美雄)
水の教会(撮影:白鳥美雄)

安藤忠雄展|青春
展期:2025年3月20日― 7月21日
展場:VS.(大阪市北区大深町6番86号 グラングリーン大阪 うめきた公園 ノースパーク VS
休館日:毎週一;開館時間:10:00 - 18:00(五・六到 20:00)
票價資訊請點此

資料來源|VS.共同事業体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開幕!免費入場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睽違六年,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即將來台舉辦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帶來兩個核心建築概念「纏繞」與「迴響」,透過近40件珍貴草稿與模型,深入分享近年創作,同時展現其理論的延續與突破。本展將於2025年2月15日至3月30日在NOKE忠泰樂生活三樓Uncanny登場,開放大眾免費參觀。

平田晃久睽違六年在台個展

平田晃久師承伊東豊雄,兼具論述與設計實力,曾榮獲多項新銳及新秀建築獎項,是日本中生代建築師的重要代表之一。繼2019年的《人間自然》後,忠泰美術館再度邀請平田晃久來台舉辦個展,分享近期的重要創作與理論突破。本次展覽將呈現平田晃久如何將人類角色與自然想像融為一體,探索其更深層的創作思維。

「我們身處的時代,「人類」的概念與生命的世界相連,並不斷轉變著。我想建築亦是如此。然而,新的建築形態唯有在超越以現代為前提預設的人類群像——在各種事物與人類交織互動的臨界處,才能窺見其面貌。」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展開未來建築與居住想像

忠泰美術館的長期藝術實踐「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致力邀請不同創作者離開美術館的既定場域,在非典型的展演現場,以建築與藝術詮釋「Off」的定義。作為2025奧夫塞計畫之主題,觀眾將可以一窺平田晃久的建築哲學,激發出充滿生命力的思考與碰撞,展開對於城市、居住環境的未來想像。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在NOKE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舉辦,「纏繞」主題於大階梯空間展出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在NOKE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舉辦,「纏繞」主題於大階梯空間展出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延續平田晃久一直以來的創作概念「纏繞的相容性」(karamari shiro),藉由對自然界秩序的觀察,來詮釋建築空間的型態,並將建築視為人類、生物與自然彼此纏繞相容的生態系統。本展更進一步探討人類的意識、感知、時空等非肉眼可見的物質,將其轉化成可產生共鳴的建築與「迴響」,試圖探索未來建築的可能性。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亮點作品

平田晃久除在日本有許多代表作外,亦在臺灣設計不少建築作品。《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精選其最新作品、位於東京原宿的新地標「HARAKADO」,以及多個臺灣在地重要建築案,透過珍貴的草稿與模型,全面展現平田晃久在建築創作中的歷程與變遷。

▸ HARAKADO

HARAKADO於2024年開幕,是位於日本東京原宿的複合式購物商場。整棟建築物以「編織街區」為設計概念,運用大量立體玻璃帷幕打造鏡面效果,映照出外在的天氣變化與人潮車潮,使 建築物如同周邊環境的一部分。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HARAKADO(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HARAKADO(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HARAKADO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HARAKADO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 富富話合

位於臺北市中山區的住宅建案「​富富話合」,層次錯落的外觀吸引不少行人的目光。在這座建築中,平田晃久利用陽台在建築外部創造出立體且舒適的區域,將光線、微風和雨水溫和地導入這座如同生態系般的建築中。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富富話合(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富富話合(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富富話合(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富富話合(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 太田美術館

「​太田美術館」坐落於群馬縣的太田車站前,純白的建物與周邊綠意交織。該展館以促進地方創新發展為設立理念,開幕以來也吸引人潮回流,成為市民匯集的據點。在設計與規劃過程中,平田晃久團隊也多次舉辦工作坊,邀請民眾一同發想、討論,讓太田美術館成為一座市民參與的建築。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太田美術館(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太田美術館(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

展覽日期|2025.2.15–2025.3.30
展覽地點|NOKE忠泰樂生活 3F Uncanny(臺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3樓)
開放時間|週日至週四11:00-21:30、週五至週六11:00-22:00
參觀辦法|免費參觀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