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臺北,夢想臺北」絕不是口號,過去11年來,臺北設計獎以實際行動,透過全球性作品徵選,發掘、匯集並鼓勵創新想法,將視角拉近至都會生活,秉持「Design for Adaptive City:為不斷提昇的城市而設計」精神,藉導入解決問題和極具社會意涵的創意能量,打造臺北成為一座具有設計遠見的國際指標品牌。
創設至今,從臺北設計獎的規模發展,可以看見整座城市的進化軌跡。去年,來自世界71個國家,4,896件作品參與了此盛事,國家數及參賽件數創下新紀錄,超過七成的國際優秀之作共襄盛舉,一起擘劃未來。而當臺北成為世界矚目的設計熱點,深入日常,軸線延伸,關注的面向也越來越多元。除了既有的「工業」、「視覺傳達」、「公共空間」三大類別,2019年更有「社會設計」、「應用精進」和「通用設計」特殊獎項,便是為了表徵共融與關懷價值。
象徵最高榮譽的「臺北市長獎」,今年更大手筆新增獎金新臺幣60萬元,加碼激發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傑出作品。想要一展身手,實現夢想,發光發熱,現在正是機會,競賽正火熱徵件中,報名截止日為7月18日,城市創意之王就是你!
回顧2018得獎傑作,激發無限靈感!
工業設計金獎《Safe Cloak》,女性自主貼心保護
解決生理需求是基本人權,不應讓女性因此暴露於風險危機。台灣設計師古捷宇發現流落他國邊境的女性難民在露天公廁或偏僻處如廁時,常面臨遭遇性暴力攻擊,繼而設計《Safe Cloak》作為解決之道,讓深受困境的女性也能享有自主權。利用輕盈且易於收納的斗篷式行動廁所,可以不受天氣影響,安心遮蔽保有隱私,便袋背包則在如廁後能妥善回收排泄物,來去不留痕跡。
視覺傳達設計類金獎《The Loving Instruction Manual》,愛的對話
緊湊、忙碌且高度科技化時代,人與人之間距離變近但關係卻益發疏離,連如何傳達情感都成難題,更別說孕育下一代。來自日本的高谷廉、岩松亮太設計師與樂敦製藥公司、女性健康行動服務Luna Luna共同合作,開發出《The Loving Instruction Manual》,將女性身心相關的資料數據彙編整理,透過圖像插畫和可讀性文字,編輯成淺顯易懂的手冊,搭配懷孕準備所需的基礎體溫和行為模式分析,利用手機軟體,納入為視覺拼圖和聲樂紀錄,完整盒裝設計,就像一份可共同分享的禮物,借視覺表達的創意形式,促進夫妻對話溝通,重建溫情愛意。此作品一舉獲得2018年視覺傳達類金獎、評審團推薦獎、ico-D特別獎三大獎項。
公共空間設計金獎《Lucida Basilica》,光之魔法
超越空間限制,光是城市裡的神奇魔法師,除了功能性的指引,晶瑩光芒還能讓平凡日常為之一亮。香港團隊何鴻禮、何肇庭、林旭帥、曾偉俊、徐浚誠共同設計的《Lucida Basilica》,利用照明網格,把聖保羅大教堂建築形貌搬到了英國倫敦的牛津廣場,光點構建的圓拱頂穹,光彩如織,灑落於步行區,為往來的行人增添驚喜樂趣,創造了超乎想像的公共空間,賦予城市街道嶄新形象。
共融設計獎《咚咚公園遊具》,大小朋友一起玩
像是一個奇幻的宇宙星船,翩然降臨臺北公園。由臺灣莊宛純、施燕双、張芷瑄共同設計的《咚咚公園遊具》以活潑可愛的草帽造型,自然融入任何綠色環境。鏤空通透的設計讓裡外都精彩,外層配色由藍漸層至綠,聯想台灣海洋島嶼意象,躲至傘下拉動吊環,繽紛彩球會在內部微觀的小動物世界間跳動碰撞,光影順勢投射出多層次斑斕景象,召喚大小朋友一起互動嬉戲,大而精緻的公共遊具,呼應臺北市政府積極推動的「共融設計」理念。
臺北市長獎 《RosenBridge》,創意解放
傳統形式的流動廁所並不受城市居民歡迎,雖然總有需求時機,但總是感覺骯髒污穢且臭氣熏天。台灣出身的沈育賢非常了解此窘境現況,於是大膽利用創意改造轉化。《RosenBridge》以「蟲洞連結不同時空」為靈感,將其意象運用於設計,可摺疊式設計巧妙展開空間,還可便於運輸存放,強化不同面向的通風機能,增添舒適感受,有效突破城市的地狹人稠問題,顛覆流動廁所負面形象,讓市民自由「解放」!
2019臺北市設計獎火熱徵件中
詳細報名資訊,請至官網查詢 www.taipeidaward.taipei
關注計畫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IDA.org.tw/
文/JW
圖片提供/臺北設計獎